教育大家:十位教育家談談真正的教育

2020-08-14 東方教具Sunrises

梁啓超作為家長典範,其九個兒女品格出眾、才華橫溢,各有建樹!關於教育,梁啓超說:必須引導孩子的趣味!

感官快樂通常都是短暫的,一頓美食或一場Party帶來的快樂很難持續,且遵循收益遞減規律,閾限會逐漸提高,快樂越來越難,只能通過不斷增加刺激和驚喜來實現,滿足後又難免落入空虛;而基於價值體驗的幸福卻可以持續很久。

........................................

01

梁啓超

必須引導孩子的趣味

人生在幼年青年期,趣味是最濃的,成天價亂碰亂迸;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們便非流入下等趣味不可。

我們主張趣味教育的人,是要趁兒童或青年趣味正濃而方向未決定的時候,給他們一種可以終身受用的趣味。

02

魯迅

保護孩子的懷疑精神

馴良之類並不是惡德。但發展開去,對一切事無不馴良,卻決不是美德,也許簡直倒是沒出息。「爸爸」和前輩的話,固然也要聽的,但也須講得有道理。假使有一個孩子,自以為事事不如人,鞠躬倒退;或者滿臉笑容,實際上卻總是陰謀暗箭,我實在寧可聽到當面罵我「什麼東西」的爽快……

但中國一般的趨勢,卻只在向馴良之類———「靜」的一方面發展,低眉順眼,唯唯諾諾,才算一個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潑,健康,頑強,挺胸仰面……凡是屬於「動」的,那就未免有人搖頭了……

03

王國維

教育的宗旨是使人成為完全的人

教育之宗旨何在?

在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謂完全之人物?謂人之能力無不發達且調和是也。人之能力分為內外二者:一曰身體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發達其身體而萎縮其精神,或發達其精神而敝其身體,皆非所謂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與身體必不可不為調和之發達。

而精神之中又分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

對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智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真美善之三德,欲達此理想,於是教育之事起。

04

星雲大師

家庭教育的六大關鍵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所以能夠功成名就,都要感謝有良好的家教。例如孟母三遷、嶽母教孝,再如王羲之練字、王冕習畫,都是因為家庭教育成功,所以終能成為不世之才。

現在的家庭教育,最要緊的是兒童要養成:

處世的誠信

兒童從小如果養成說謊的習慣,無異為其前途埋伏了危機,所以養成處世的誠信,這才是成功立業的根本。

良好的習慣

從小培養兒童愛好整潔、慈悲護生、隨手關燈關門等良好的習慣,有了良好習慣,何患將來做人不能圓滿。

禮貌的品德

兒童從小就要養成他對人尊敬的習慣,甚至不但對長輩要有禮貌,對待任何人都要謙恭有禮,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能夠待人以禮,將來自然也能受到別人的尊重。

接受的性格

有的學生不會讀書、不會考試,這都是由於上課不能專心聆聽,沒有接受的習慣。沒有接受的性格,猶如器皿覆蓋,如何能承受天降甘露?所以從小要養成兒童接受的性格,如此才能學習、進步。

勤勞的美德

「勤有功,戲無益。」兒童的心智未能健全,皆因好遊玩,因此應該導引他們讀書、工作,養成勤勞的美德。

正常的生活

養成兒童正常的生活,包括三餐起居以及情緒的正常。生活正常有益於身心健康,對於將來立身處世更是關係重大。

除了以上六點以外,尤其要維護兒童的自尊心,不可經常肆意地諷刺他、譏嘲他、責備他、歧視他。

05

楊絳

好的教育要啟發興趣

我體會,「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教育,讓他們潛移默化。這方面榜樣的作用很重要,言傳不如身教。

06

南懷瑾

做人第一等重要

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一個人為什麼要讀書?傳統中最正確的答案,便是「讀書明理」四個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問中華民族,中國人素來的教育目的是什麼?讓我們再重複一句:是為了「做人」,而不是為了「生活」。

了解孩子的秉性

我認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個錯誤,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願望,下意識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卻忘記了自己子女的性向與本質。

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個孩子的性情方向。……教育只是一個增上緣,老師儘量幫他,培養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稟賦站起來,這是教育的目的。

讓孩子從做好小事開始

根據中國傳統文化來說,真正的兒童教育學的是「灑掃應對」,小孩子在六歲至八歲之間入小學,怎麼掃地、抹桌子,怎麼與老師、大人、朋友講話的禮貌態度、規矩,這個最重要。古代講入小學開始學「灑掃應對」,是學做人的基礎,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你不要看掃地、抹桌子、端碗沒什麼了不起,這些都是一種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會了,以後長大去做事自然會了。基本的教育沒有學好,而專門去讀書,那叫學知識,把知識學會了,而做人的基礎沒有,這個教育是失敗的。

尊重孩子的愛好

一個喜歡工程的人,硬要他去學文學,是做不到的。有許多孩子,自小喜歡玩破表、拆玩具,做父母的一定責罰他不該破壞東西。而在教育家的眼光中,這孩子是有機械的天才,應該在這方面培養他。

07

莫言

有好父母才有好孩子

對人影響最大的是家庭教育

每個人從生下來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這種教育有言傳有身教,甚至我覺得身教重於言傳。你生活在這個家庭裡面,你的長輩,你的親人,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工作、對待他人,我想會對孩子產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覺得有好的家風,確實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的。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親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我接觸過這麼多的傑出的父母,沒有一個是輕易取得教子成功的。

好母親防患於未然,而不合格的母親是,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甚至教師都已經找孩子談話了,她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

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學習相關的知識,關於怎樣做父母的意識和知識準備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

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當務之急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沒有父母的改變就沒有孩子的改變。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因此在罵孩子之前罵自己,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改變自己。

幫助孩子適應應試教育

據統計,我國有近1000萬「閒散」的未成年人。所謂閒散的未成年人,就是指理應在學校讀書而不願讀書,選擇輟學的孩子,這其中94%是學業失敗的結果,學業落後、厭學、逃學、離家出走成為當今未成年人犯罪的四步曲。

因此,幫助孩子適應應試教育也就成了我們父母的一份應盡的義務,而幫助孩子減負的最好辦法是我們父母增負,就是我們父母能夠成為孩子的導師。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優秀的父母,他們良好的溝通來源於自覺地遵循了以下這三條原則:

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裡的真實意思。

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個步驟是建議,就是有道理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裡應該給予建議。

在這三個步驟中,傾聽是父母們做最差的。

讓孩子養成大胸懷的方法

意志、胸懷、品德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等「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即「潛教育」化進孩子的血肉裡的。

讓孩子養成大襟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讓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社會和自己。

08

葉聖陶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通常說某人能力不強,就是說某人沒有養成多少習慣的意思。比如說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說李四表達能力不好,就是說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的習慣。因此,習慣養成得越多,那個人的能力就越強。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成種種的習慣。

我們在學校裡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

09

錢穆

教育的第一要務

教育的第一任務,便是要這一國家這一民族裡面的每一分子,都能來認識他們自己的傳統。正像教一個人都要能認識他自己。連自己都不認識,其它便都不必說了。

今天,我們東方人的教育,第一大錯誤,是在一意模仿西方,抄襲西方。不知道每一國家每一民族的教育,必該有自己的一套。

但這不是說要我們故步自封,閉關自守。也不是要我們不懂得看重別人,不懂得學別人長處來補自己短處。但此種種應有一限度。切不可為要學別人而遺忘了自己,更不可為要學別人而先破滅了自己。今天,我們東方人便有這樣的趨勢,亟待我們自己來改進。

10

蔡元培

決定孩子一生的東西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關於東方

上海東方教具有限公司始於1993年,深耕教育行業近30載,致力於現代教科設備、理化生實驗室、教育雲平臺等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是國內最大的教育設備解決方案提供者之一,並曾參與到相關行業的標準制定中。

東方教具擁有行業內一流的專業研發團隊,具備 教具品牌Labox萊博士與東方sky-docking等,同時享有多項智慧財產權。

一直以來,公司堅持「點滴做起,持之以恆」的理念,務實求真,以國家政策為依據,以客戶需求為準繩,運用先進的技術與理念,為教學提供更優質的設備與方案支持,致力於為學生、老師、學校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和諧的教學環境。

相關焦點

  • 盤點影響中國歷史的十位教育大家 教師節
    【盤點影響中國歷史的十位教育大家 教師節 】走進教育家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神聖的職業之一。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出現過許多偉大的教育家,你們知道都有誰嗎?今天,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影響中國歷史的十位教育大家:①孔子 ②墨子 ③朱熹 ④老子 ⑤王詡 ⑥王守仁 ⑦陳獻章 ⑧何子淵 ⑨蔡元培 ⑩厲麟似
  • 《未來教育家》特別訪談:何為當代教育家?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認為我還行,但是從大家對"教育家"定位的角度來看,這個「家」我還不敢當。  劉堂江(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未來教育家》總編輯):實事求是地說,三位謙虛的回答讓我有點失望。但正如敢峰先生所言,「按時代和社會需要辦教育,按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辦教育,其中持之以恆、成效卓著、桃李滿天下者,不謂教育家也是教育家。」
  • 為近現代中國作出卓越貢獻的十位教育大家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作的貢獻,但其並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是近現代才有的節日。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曾多次以不同日期作為教師節,但直至1985年,才真正確定將9月10日作為中國的教師節。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向那些為近現代中國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教育家們致敬!
  • 何為真正的教育——十大教育家眼中的教育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教育已變了樣,大多學校只教不育,許多家庭只育不教,「教」和「育」被分割開來,難以實現真正的教育。那麼何為真正的教育?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十大教育家眼中的教育。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個孩子的性情方向。……教育只是一個增上緣,老師儘量幫他,培養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稟賦站起來,這是教育的目的。
  • 為近現代中國作出卓越貢獻的十位教育大家
    教師節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作的貢獻,但其並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而是近現代才有的節日。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曾多次以不同日期作為教師節,但直至1985年,才真正確定將9月10日作為中國的教師節。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向那些為近現代中國作出卓越貢獻的偉大教育家們致敬!01、蔡元培
  • 對創新教育對於中小學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談談理解
    結構化試題:請你就創新教育對於中小學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創新教育要求中小學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等創新素質。這是一種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中小學教育要達到創新教育提出的要求:第一,要轉變教育觀念,明確培養目標。傳統的應試教育使教師形成了一套以傳遞知識為核心的觀念,對創新教育的理解比較粗淺,不利於創新教育的開展,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和科研力度,緊跟課改形勢,實現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真正將培養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學生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
  • 大教育家陶行知十句關於教育的至理箴言,發人深思,絕對值得收藏
    我國5000年歷史,只有兩位可以被稱為「萬世師表」,第一位首當其衝便是孔子,第二位則是近代我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陶行知為我國教育事業奉獻一生,他的教育理論沿用至今,影響無數後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陶行知筆下的文字,句句發人深省,絕對值得我們收藏及牢記。
  • 家庭教育的力量:十位麻省理工學生家長的教育手記
    2019年,MIT的十位家長,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堅持和耕耘,成功整理出一本《家庭教育的力量:十位麻省理工學生家長的教育手記》,並在全球熱銷。上一期我們特別邀請到了被美國七所藤校錄取的女孩C同學的媽媽P女士跟大家分享了她的教育經,吸引了100多位家長熱情參與。
  • 大教育家蔡元培有關教育的十句經典名句,字字箴言、一生受益
    如果說往前推100年,在近代有名的大教育家裡面,蔡元培的名字一定是要被提到的。蔡元培出生在1868年,當時是同治丁卯年,他出生在浙江省紹興。他4歲的時候就開始進入家塾讀書。光緒四年,蔡元培11歲,他的父親因病去世。
  • 以育人為目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語文教育思想述評(一)
    於忠孝先生曾這樣評價魏書生:「魏書生站在小課堂,但放眼社會、世界,未來,他是以語文教學為途徑來育人,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學生做人的過程,這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於先生的這段話非常準確地道出了語文教育思想的核心。魏書生正是從這一角度出發,全方位地設計他的語文教學,實現他的育人思想的。下邊筆者將從兩個方面入手談談魏老師的語文教育思想。
  • 20位哲學家和教育家的20個頂級教育理念!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
    為了更好的促進國內的教育,就要學會把目光放遠些,定期關注下國外那些頂尖大學的教育思想,魏源在《海國圖志》中的那句經典「師夷長技以制夷」,在哲學詩畫看來,是永遠也不過時的,可以做到常學常用,常用常新。好了,廢話不多說,今天就為大家送上——20位哲學家和教育家的20個頂級教育理念!
  • 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喚醒靈魂
    2.做一個誠實的人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中國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說:「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
  • 中國當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作為能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引領學校不斷創造的學校決策者必定是有著先進乃至獨特教育思想的人,尤其是在當今教育思潮不斷湧起,教學方法層出不窮的時代背景下,更是期待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型的人才投身學校領導層中來,同樣期待更多的教育管理專家不斷從教育實踐中湧現。真正的、一流的教育家應該是有開闢精神和創造精神的教育家。
  •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能培養孩子什麼?
    (來自於「教育百科」)真正的教育是一場自我修行!古今中外教育家們的普遍共識強調:教育的本質是一場自我修行。教育者在對被教育者施以教育的過程中,實際上是一種首先完成自我救贖的過程,積極努力地去發現自己的知識缺陷和能力不足之處,想方設法地去彌補與完善;然後再把獲得的成功經驗和正確認知,教育傳遞給下一代,特別重視讓真知灼見得以有所承續和發揚光大。如此一來,才算完成了真正的教育過程!
  • 未來教育家|教育家應具備的素質
    孔子是教育家,他是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教師。孟子是教育家,他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為樂。荀子是教育家,他開創稷下學宮,培養了很多人才。  孔子的思想千古流芳,影響不僅在當時也在後世,不僅在中國也在世界,他是至聖先師。在古代西方,蘇格拉底、柏拉圖既是哲學家,也是教育家。這樣的教育家寥若辰星,但他們的影響源遠流長。
  • 前蘇聯有哪些教育家,分別有哪些教育著作和主張呢?
    在前蘇聯時期,產生過很多位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他們的教育著作和教育主張對現代教育影響非常大,下面我們來看看具體有哪些教育家:凱洛夫他認為,應該把教學看作一個系統,從系統的整體與部分之間、部分與部分之間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作用之中考察教學,以便達到最優處理教育問題。主要著作《教學過程最優化》等。蘇霍姆林斯基
  • 我國十大著名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我國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今天,Lingohi整理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十大教育家及其教育主張,一起來看一下吧!中國古代教育家及其代表思想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溫故知新,為人師表。
  • 我國大教育家徐特立:他這十句至理名言,告訴我們教育能改革人心
    對自己學而不厭,對別人誨人不倦,這是對我國傑出教育家徐特立最為經典的一句評價。1877年2月11日,徐特立出生於湖南,他一生艱苦樸素,不慕虛名,是人們廣受尊敬的傑出革命教育家。今天,是徐特立先生誕辰143周年,就用他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名句來紀念他吧!
  • 青年語文教育家趙伯奇:孩子需要怎樣的文學教育?
    未來君將陸續與大家分享各位專家的現場發言。今天推送的未來青少年文學文化公益計劃參與者、青年語文教育家趙伯奇老師的發言。趙伯奇老師在大咖座談中揭露了現代孩子讀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正確的閱讀的事情。
  • 我國現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
    我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教育家楊賢江1 、論教育的本質教育起源於人類實際生活的需要教育就其本質而言 是社會上層建築之一民主主義教育家黃炎培1 、職業教育的探索為適應中國教育改造 和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需要 ,20世紀 20年代 形成職業教育思潮 ,其倡導者和代表人物是黃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