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料理還是絕頂美食:越臭的食物反而人越愛吃

2020-12-20 騰訊網

[摘要]「洪魚膾」在韓國西南地區被端上婚宴,視為佳品。在外界看來,臭氣燻天的「洪魚膾」不如醃魚乾美味,但用臭魚作為慶祝場合的特殊菜餚,韓國亦非孤例。

子曰:「魚餒而肉敗,不食;惡臭,不食。」然而古時保鮮手段極其有限,烹飪方法也以燒烤和蒸煮為主,貴為人君有時也不得不少些講究。《越絕書》中載:吳王闔閭曾以蒸魚犒勞凱旋的軍中將士,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蒸魚皆已腐臭,數量太多,一時無法處置,闔閭便佯裝不知,照樣吃下去。王尚且如此,軍士也不敢發牢騷怨氣。明朝軼事中也有皇城上下食臭魚的記載。彼時鰣魚是江南的貢品,雖有驛站急遞,奈何魚肉到了京城早已餒且敗,臭氣燻天,庖廚皆知卻緘口不言,以至於帝後嬪妃以為鰣魚本就是臭的,經御廚多加調料烹製,照樣薦諸宗廟分賞大臣。明代大璫太監出鎮江南,嘗到新鮮鰣魚的滋味還以為地方官員哄騙他,鬧出笑話。

趙翼

古文精煉,稱餒而肉敗的臭魚為「鮑」,《說文解字》謂:「鮑為腐也,埋藏醃使腐臭也。」《史記》記載秦始皇崩於沙丘後,李斯與趙高便「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載著秦始皇的屍體按原計劃巡遊天下,由平鄉北上,從河北井陘到陝北九原郡,再走官修馳道南下鹹陽,行程三四千裡。七月裡,始皇帝的屍體早已腐敗不堪,唯有靠鮑魚才能掩蓋過去,鮑魚的臭味可見一斑。

鮑魚乾

先民最初食臭魚多是無奈之舉,長江中下遊地區是中國最主要的食臭區域。魚米之鄉,物產豐饒,氣候溼熱,收穫的食物容易黴變。人們的日子過得又拮据,變質的魚也捨不得扔掉,想方設法地化腐朽為神奇繼續吃,所謂「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代代相傳逐漸培養出對臭味的包容與喜愛。中國烹飪技法本就不是特別崇尚並重視保留食物原有的味道和形態,魚在醃製與發酵的過程中,通過微生物的作用改變了魚肉原有的氣味和質感,從而獲得了更豐富的口感和氣味,本身不失為對美食的一種探索。排除類似清代趙翼在《裙帶魚臭如醃鯗莪洲百門乃酷嗜詩以調之》一詩中列舉的「臭味轀輬不可親,嗜痂偏作席間珍」的異食癖,食物特殊的氣味除了地區性的飲食偏好,更與身份認同有著密切的關係。

食物的氣味可以在地區性文化的形成過程中築起一道隱形的圍牆。宋代周輝《清波雜誌·卷一二》中記載:濱江人家得魚,留數日,俟稍敗方烹。或謂:「何不擊鮮?」云:「鮮則必腥。」海上有逐臭之夫,於此益信。即便身處同一國度,地區性的文化認同仍有不同,臭魚的氣味對於濱江人家意味著可食,而對另外一些地區的人則不是。如果說香氣是幫助人們翻過這堵圍牆的階梯,那麼臭味則是加高並鞏固圍牆的最有利武器。

江南魚鮮豐富,製作臭魚的歷史頗為悠久,逐臭的心思之喜、做法之巧在魚的處理方式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太平廣記》中的《食·吳饌》載有臭魚的做法:

當六月七月盛熱之時,取魚長二尺許,去鱗淨洗。停二日,待魚腹脹起,方從口抽出腸,去腮留目。滿腹內納鹽竟,即以末鹽封周遍,厚數寸。經宿,乃以水淨洗。日則曝,夜則收還。安平板上,又以板置石壓之。明日又曬,夜還壓。如此五六日乾,即納乾瓷甕,封口。經二十日出之,其皮色光徹,有如黃油,肉乾則如糗。又如沙棋之蘇者,微醎而有味,味美於石首含肚。

這段文字最初收錄於《大業拾遺記》,臭魚的創製者是隋煬帝時的會稽人杜濟。紹興食臭源遠流長,杜濟取家鄉料理技法之長臭出了水平,人稱「口味使大都督」。紹興最著名的三臭(臭豆腐、臭莧菜梗、臭冬瓜)不見臭魚的影子,倒是安徽的臭鱖魚在臭魚界名聲響亮。

臭豆腐

臭鱖魚起源據說與清代鹽商有關。彼時鹽商的老家多在徽州,淮揚販鹽賺足錢後返鄉養老,仍不忘長江桃花流水鱖魚肥。長江裡的鱖魚到徽州只能靠挑夫的擔子,腳程需幾天時間。為防止腐爛,挑夫會把魚放入木桶中用鹽醃好,可到了徽州仍然會變臭。有徽商不忍拋棄,加以烹調,發現味道也不錯,臭中覓香,香臭混雜,別具風味。

黃山臭鱖魚

但若放眼世界,臭鱖魚在遠朋北歐、近鄰日韓面前便擔不起這個「臭」字。

據小泉武夫的《味道不錯》一書記載,世界上最臭的食物非瑞典醃鯡魚莫屬。馬克·柯蘭斯基(MarkKurlansky)所著《鹽:一部世界史》(Salt:AWorldHistory)的第八章「北歐之夢」(ANordicDream)中認為瑞典漁民為了節約鹽而在醃製過程中輔以發酵方法來保存魚類。北歐地區食鹽相對匱乏,因而無法像溫暖的地中海沿岸地區靠大量食鹽醃製,來保持魚類新鮮,經過在淡鹽水中的漫長發酵,這種散發著獨特氣味的鯡魚同樣出現在緯度較高的荷蘭和芬蘭等國家。發酵使得鯡魚已經處於熟爛的狀態,更易於消化,也無需更多的烹飪過程。

關於這種黑暗料理的最早記錄出現在1544年瑞典北部的翁厄曼蘭(Angermanland),17、18世紀成為瑞典軍方的隨軍食物,直譯為酸波羅的海鯡魚,但其氣味和口感遠沒有酸這麼簡單。臭鯡魚在長達兩個月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嗜鹽厭氧細菌、醋味的乙酸、刺激性氣味的丙酸、腐爛臭味的丁酸以及臭雞蛋味的硫化氫,聞起來像榴槤、臭雞蛋和臭襪子合體,美國作家加裡森·凱勒(GarrisonKeillor)將之描述為「一種令人討厭的膠狀魚類食物,有肥皂味,能燻死一頭山羊」。在室內開瑞典醃鯡魚罐頭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勇敢者的遊戲」。1981年,德國一房客因將瑞典醃鯡魚汁灑在房間內而被房東趕走,房客向法院起訴,法官親臨現場後聞到了醃鯡魚的臭味遂判房東勝訴,瑞典醃鯡魚之臭可見一斑。

捕鯡魚(1855 年)奎恩/ 繪

吃臭魚的國家那麼多,為什麼只有瑞典醃鯡魚如此著名,原因可能在於瑞典人將這種食物罐裝。當歐洲多國航空公司將瑞典醃鯡魚罐頭列入禁止攜帶物品清單中時,瑞典官方在抗辯時也只是解釋說這種罐頭不會爆炸。外界反對瑞典醃鯡魚的聲浪愈是高漲,這種臭烘烘的魚罐頭的存在感就愈發強烈,吃臭魚罐頭已經從飲食習慣上升為一種標誌歸屬感與認同感的儀式。荷蘭人製作醃鯡魚的方法和瑞典人大同小異,但食用方法上有細微的差別:瑞典人將糊狀的醃鯡魚塗抹在烤脆的麵包上,就這洋蔥和番茄一起下肚,而荷蘭人直接用手拎起魚尾咬著吃。

臭氣與瑞典醃鯡魚不分伯仲的韓國全羅道「洪魚膾」也有著相同的文化內涵。在保鮮手段有限的時代,韓國西南端的漁民發現鰩魚無需醃製便可以運輸回內陸。大部分海魚在腐壞之前,氣味便不那麼宜人了,原因在於魚體內的三乙胺暴露在空氣中,產生了氨類物質,三乙胺與氨水都能夠防止魚在短時間內腐敗,這也是魚臭味的來源,鰩魚尤甚,因此鰩魚製成的「洪魚膾」氣味也就尤其獨特而強烈。發酵後的魚肉變得綿軟,擁躉將之與鵝肝的口感相媲美。「洪魚膾」在韓國西南地區被端上婚宴,視為佳品。在外界看來,臭氣燻天的「洪魚膾」不如醃魚乾美味,但用臭魚作為慶祝場合的特殊菜餚,韓國亦非孤例。在美國阿拉斯加地區,原住民在每年鮭魚洄遊期間除了將捕獲的鮭魚曬成魚乾外,也會在地上挖下深坑,用樹皮固定坑壁,把未經任何處理的鮭魚直接扔進坑裡,蓋上樹葉,填土封坑,待冬季有慶祝生日等重大場合再拿出來食用。

瑞典鯡魚罐頭

在大眾市場消費主義盛行的當下,平庸的氣味已經堵塞了多數人的鼻腔,人們很難通過食物嗅出家鄉的氣味,各地的食物吃上去愈來愈相似,唯有那獨特的臭味可以指引人們辨別出家鄉的味道。臭烘烘的魚肉蘊藏著最綿長的故鄉情結,每一口都咬定了食客對往昔的認同。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越臭人們越愛吃的食物,最後一個千萬別試,這酸爽根本停不下來
    越臭人們越愛吃的食物, 最後一個千萬別試,這酸爽根本停不下來對於美食而言,所有人都喜歡美味的食物,對於一些製作失敗、難吃的食物,相信大家是不會喜歡的,大多數食物在經過大廚的製作之下,都會變得香噴噴的,如果這個食物是臭的,那麼就已經證明這個食物是失敗品或者是已經壞掉了,但是卻有這麼幾種食物,越是臭,一些人就越喜歡吃,那麼都是什麼食物呢?
  • 四川記者說廣西酸嘢是黑暗料理!還有人說螺螄粉「臭屎」……
    >↓↓↓8月7日晚,四川日報發了一條微博,是這樣寫的:辣椒八角泡水果,猜猜這是哪裡的黑暗料理?>說廣西酸嘢是黑暗料理我覺得這不行廣西人民不會同意!酸筍也是廣西特有的一道菜,許多北方人說螺螄粉「臭」,究其原因就是酸筍吧。可我們廣西人啊,從小吃到大,吃粉無酸筍,不爽啊!
  • 螺螄粉那麼臭,為什麼有人越臭越愛?
    「螺螄粉的螄到底念si 還是shi?」所有這些關於螺獅粉的爭議,都可以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一場腥風血雨,場面不亞於xx和xxx家粉絲撕架。為啥越臭越愛?其實螺獅粉那股濃鬱的味道,來自醃製酸筍。沒有酸筍,螺螄粉就沒了魂。挑選一個大頭筍,最好配上挑下來的山泉水,再用大瓦缸醃製,浸泡半月左右就行了。
  • 這4種食物看著「髒」,被稱為「黑暗料理」,卻是富含營養的美食
    這4種食物看著「髒」,被稱為「黑暗料理」,卻是富含營養的美食導語:上周末,我去了一家知名的奶茶店點了一杯「寶藏茶」,從菜單上看,整杯飲品由各種配料相互搭配,樣子確實挺好看的,但是拿到手一喝,那味道確實難以下咽,有一種很奇怪的味道,但是又喝不出啥味道,喝了兩三口之外,我只能把這杯「
  • 腐乳、酸筍、臭鱖魚…這些「臭味食物」真是越臭越帶勁
    我們鍾愛的,是臭臭臭,還是香香香?如何定義「臭味食物」?這是一種「酸甜苦辣鹹」之外的味道。有一種本身就臭的臭菜——羽葉金合歡。而一般的臭食都或多或少經過了發酵,這個輕微腐爛的過程,讓臭食「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我國的「食臭」習俗主要流行於南方,有的學者就把長江中下遊漢族居住區概稱為「嗜臭帶」,而且古已有之,源遠流長,為今更盛。幾千年的中國吃貨史中,各種豆子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美食捨身奉獻,被磨成粉、打成漿、壓成豆腐,變臭了、長了毛、發了酸,成功獨霸一方天下,贏得了廣大食客的喜愛。
  • 這些中華黑暗料理你吃過幾種?4種以上就足夠讓人膜拜!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最富戲劇性的環境和氣候孕育了廣博豐富的美食文化,閩浙湘徽、粵蘇魯川,八大菜系讓人回味無窮。而除此之外還有令人又愛又恨的「第九大菜系「——黑暗料理,在它們面前,螺螄粉,香菜都是浮雲!02臭鱖魚古代生活普遍貧困,食物難以保存又不想浪費,誤打誤撞食臭文化孕育而出。臭鮭魚就是意外造就的美味。
  • 用腳踩出來的6種食物,第一種人的腳越臭,踩出來的越香
    用腳踩出來的6種食物,第一種人的腳越臭,踩出來的越香。俗話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如果把這句話應用在美食上,真的是再合適不過的。我國民以食為天,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吃也是越來越關注了。但是,你能把美食和腳聯想在一起嗎?如果把這兩個東西加在一起,恐怕很多人看著食物都想要吐了。其實你知道嗎?生活中有很多美食都是用腳踩出來的,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第一種冬醃菜。這是杭州的一種特色菜,杭州很多人買東醃菜的時候都會問老闆:你這菜是不是腳踩帥的?如果不是的話我可不要買了。
  • 臭豆腐是黑暗料理?見到冰島的這些食物,臭豆腐完全不是對手
    逛夜市的時候,各種食物的香氣撲鼻而來,讓人胃口大開。在眾多的香味當中,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存在,堪稱臭不可聞,那就是臭豆腐的味道。購買臭豆腐的時候,全然不用尋找臭豆腐的牌子,只要循著味道找過去,肯定能夠發現臭豆腐的攤位。臭豆腐因為獨特的味道,以及惡魔的外觀,被人們稱為黑暗料理。
  • 越臭越愛?當嗅覺感受在味蕾上發酵是種什麼體驗?
    越臭越愛-當嗅覺感受在味蕾上發酵是種什麼體驗?以臭聞名的美食 聞起來臭吃著香!從古至今人們好像就愛對各種食物,味道深入研究。「臭」也開始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中來。我初次接觸「臭」是奶奶自己製作的茶油腐乳,小時候我奶奶挑一勺給我的時候,我總是能避則避。那味道就感覺是吃了一口壞掉的「大便」一樣,可是人就是很奇怪,越長大,能接受的不得不接受的東西都慢慢接受了。口味也開始有了細微的變化,小時候挑食不吃的食物,現在總是突然很想嘗一口。就比如奶奶做的腐乳,不過隨著年紀漸長,奶奶已經不做了,於是我到超市買了一瓶。色香味似乎比奶奶做的要好,但卻少了一點小時候的味道。
  • 為什麼學生不愛吃食堂?網友:全是黑暗料理,玉米炒葡萄誰敢吃!
    為什麼學生不愛吃食堂?網友:全是黑暗料理,玉米炒葡萄誰敢吃!還記得學生時代,食堂幾乎是唯一可以用餐的渠道,下了課第一時間衝向食堂,去晚了連坐的地方就都沒有了。而現在外賣產業越來越發達了,於是吃食堂的學生也越來越少了。
  • 這樣吃藕,天然又排毒,腸道乾淨越吃越瘦!網友:如此簡單的料理
    日到如今,美食已經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精神追求了,每個人心中的老味道都是白月光,令人無比懷念,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一道清爽的涼菜,在炎炎夏日清爽解暑,也是非常天然又排毒的食材哦,腸道乾淨越吃越瘦,被網友戲稱「如此簡單的瀉藥」快來一起試試吧!
  • 臭肉?雲南黑暗料理前10曝光,本地人:我們都不敢吃!
    臭肉?雲南黑暗料理前10曝光,本地人:我們都不敢吃!世界上的美食有很多種,有些讓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有些也讓人唯恐避之不及。這類讓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食物我們將它們稱為「黑暗料理」,今天就帶大家去看看雲南的10大最讓人接受不了的10大黑暗料理。這些本地人都吃不下的食物如果你能心平氣和地看下去,那我敬你是條漢子!
  • 4大亞洲黑暗料理!柬埔寨人挑季節吃昆蟲,網友:還是中國好!
    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它們暖著人們的胃,養著人們的眼,但也有一些食物讓人瑟瑟發抖,雖然它們的食材並沒有任何不適,但合在一起之後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令許多網友邁不動腿!這道神秘的黑暗料理,在蘆薈削皮之後用手將蘆薈精華刮下來,然後加上黑芝麻、白芝麻以及糖水混制而成,你敢來一杯嘛?據說清熱解毒哦。2、泰國koi plakoi pla是泰國家喻戶曉的一道家常美食,但根據數據顯示,這道菜每年令兩萬泰國人死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安徽人極力推薦的美食,在嗅覺上很吃虧!網友:經常被遊客誤解
    中國擁有著非常漫長的發展歷史,在這歷史的長河裡面,中國的飲食文化也在不斷地豐富,從而現在有了非常龐大的飲食體系,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著烹飪大國的美稱,被絕大多數國家公認為美食王國各個地方都有著屬於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
  • 全球「最臭」的十種美食:鯡魚罐頭只排第8,最臭的食物在中國?
    大家普遍的認知,但凡美食一定是「色、香、味」俱全,一看、一聞、一品就能夠享受食物帶來的美感。不過並非所有的美食都能達到以上的效果,有些美食可謂是黑暗料理,既不中看,聞起來更讓人難以接受。很多人無法忍受魚腥草的「魚腥味」,它不僅不好聞,品嘗起來也有濃濃的魚腥味,網友將其排在了第一位。2、榴槤榴槤被稱為水果之王,盛產於東南亞,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榴槤的味道很多人都受不了,尤其是首次品嘗,其感受難以用言語描述,不過榴槤的後勁還是令人回味無窮的。
  • 美味機密 | 那些家鄉的黑暗料理,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
    當你提起家鄉的美食,不管那是否是可能不會被旁人理解的黑暗料理,你都會像看見了梅子的曹操一樣,整個身心都開始釋放多巴胺。這種心情在我們不在家的時候,就會轉化成——淘寶記錄。誰還沒有個在半夜一邊想家但是又不敢給媽媽打電話,只能一邊流淚搜索鍋包肉/胡辣湯/八寶飯的時刻呢。
  • 山東10大黑暗料理,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黑暗料理這個名詞最早出於日本的動畫中,後被特指菜品的食材、工序匪夷所思,而做出來的成品形狀、色澤、味道、氣味很詭異,這些以摧殘人類味覺及視覺為樂的飯菜,統稱為"黑暗料理"。眾所周知我國廣西雲南部分地區經常愛食用一些蟲類,因此讓人感覺口味都比較重,但是作為人口大省的山東不僅僅有出名的魯菜,也有一些另類的美食,下面就來看看山東10大黑暗料理,本地人視為美味,外地食客望而卻步,無從下嘴。
  • 它是東北人的天然「冰棍」,溫度越低顏色越黑,天氣越冷越愛吃的
    它是東北人的天然「冰棍」,溫度越低顏色越黑,天氣越冷越愛吃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冰棍那是夏天最喜歡吃的美食了,天氣越熱越愛吃。但是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東北。在東北一年四季都有人吃冰棍,尤其是冬天,別的地方凍得受不了。
  • 這4種食物,第一次吃想吐,多吃幾次就愛上了,網友:越吃越上癮
    這4種食物,第一次吃想吐,多吃幾次就愛上了,網友:越吃越上癮社會快速發展,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我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在飲食上,不僅注重營養和健康,還特別的講究美味和賣相。生活中的美食有很多,今天和大家分享幾種具有挑戰性的食物,這4種食物,第一次吃想吐,多吃幾次就愛上了,網友:越吃越上癮。看看有你愛吃的嗎?
  • 四大黑暗料理,你吃過幾種?廣東人看完都得抖三抖,吃過一種我服
    四大黑暗料理,你吃過幾種呢?廣東人看完都得抖三抖,吃過一種我服!說到美食的話,相信大家都會認為美食吃起來都是非常好吃的美味的,那麼世界上每個地區的飲食文化還有人文環境也是不一樣的,最後導致他們對於美食的追求和認知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喜歡吃的臭豆腐在我們看來也是非常的不可思議,聞著這麼臭的東西怎麼能夠放到嘴裡邊吃呢,還有的人是不喜歡吃香菜,那麼在這個愛吃的菜餚當中有香菜的出現,對於那些人來說簡直就是地獄般的存在了。今天給大家說的是四大黑暗料理,你吃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