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後,強迫漢人剃髮易服,為何準許道士保留漢族衣冠髮式?

2020-12-22 蒼頡說歷史

對於清朝,很多人並沒有好感,因為建立清朝的滿族並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正統,而且在剛剛建國的時候,清朝的軍隊對中國的百姓展現出極度的暴行,其中著名的嘉定三屠就無需多說了。而在剛剛入關之後,為了能夠控制百姓的思想,更是提出了必須剃髮的要求,一旦發現沒有剃髮的百姓,那麼就要直接處死,這種條令一頒布,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又死在了清朝軍隊的手中。

但是在這些剃髮的命令下,有著一群人卻不用剃髮,這難道不是在違抗清政府的命令嗎?是哪些人有這麼大的膽子?這群人就是我國傳統的道士,我們知道,道士本身是極具有漢族文化特徵的,不管是道士的裝束還是信仰都是如此。而在清政府要求剃髮的名單並沒有說道士一定要剃髮,反而是贊同道士保留原來的裝束,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民間的傳言,是清朝頒布的十準中特別準許的,而這一成果還是清朝剛剛入關時,道教的張洪任天師等道教中人專門前往順治皇帝處申請下來的。其實在1644年,清朝入關後,整個中國都是十分混亂的,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清政府為了磨滅漢族百姓的鬥志,同時也為了能夠拉攏當地的豪紳,採用了這種投降的人必須剃髮的方法,但是因為自己的根基不穩,遭到了大量的人的反對,一時間停了下來。但是在清朝軍隊一路南進,南明朝廷馬上不保的時候,清軍認為大局已定,於是再次提出了剃髮令。

而反觀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宗教,道教和儒教,在很多年的變遷中已經喪失了自己骨氣,在清軍勢頭正盛的時候也沒有做抵抗。儒家的衍聖公更是直接上書,誇讚順治皇帝的偉大,在剃髮令下來之後,更是直接作為代表剃髮表示歸順。而道教的被明朝冊封的天師張應京也是親自向多爾袞上奏了自己道教的祥瑞之物,不過道教和儒家也都為自己的權利掙扎了,孔府中藏有一部分漢族服飾,而道教也是多次上書要求保留道士的裝扮。

其實多爾袞一開始時並沒有將這些宗教放在眼中,但是隨著清政府對百姓的壓迫越來越重,百姓的反抗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為了能夠更好的穩定住當時的局勢,清朝開始決定啟用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的道教,於是對道教大加賞賜,並且安排當時道教的新天師張洪任前往北京面見順治皇帝。在張天師的勸誡下,清政府終於同意了道士可以不剃髮。

其實最有可能的情況還是因為張天師和順治皇帝的對話,當時的順治皇帝年紀還比較小,而張天師表明了自己道教的忠心,並且對自己的道袍進行了改良,和原來的明朝道袍已經有所不同,而是具有了更多的滿族文化,使得順治皇帝開口答應了這件事,作為皇帝的順治要一言九鼎,而且道士不剃髮也並沒有很大的威脅,所以才使得道士不用剃髮。

相關焦點

  • 滿清號稱「留髮不留頭」,為何允許道士保留漢人傳統衣冠髮式?
    滿清入關打下南京、蘇州、杭州等地後,多爾袞認為大局已定,發布了許多嚴苛的法令,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剃髮令」,推行起來號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強命統治之下的漢族這道命令一下,立刻激起了江南漢人的反抗。漢人向來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觀念,根本忍受不了滿清異族的剃髮令,各地紛紛起義,引來了滿清的血腥鎮壓。
  • 清朝為何準許道士保留漢族衣冠髮式?
    說個顛覆一點的史實,在清朝的確曾經有過「剃髮令」,但是在康熙時期在民間,仍然有很多人保留著漢族衣冠髮飾。甚至貫穿整個清朝,都有保持漢族衣冠髮飾的,這不單單是道士。我們知道《剃髮令》跟多爾袞有關,跟孫之獬有關。
  • 滿清時除了漢人滿人留長辮子,其他少數民族也這樣嗎?
    滿清入關後,就開始強迫漢人剃髮留長辮子,改變了漢民族幾千年來的髮式和著裝習俗。當時處於滿清統治下的其他少數民族,有沒有像漢族一樣,也被強迫剃髮易服呢?剃髮易服,是滿清取得統治權後進行的一項政策,主要是想從精神和肉體上摧殘其他民族的抵抗。
  • 滿清入關後,漢人為什麼沒有進行持續地抵抗?
    滿清入關後,漢人為什麼沒有持續抵抗,是有許多歷史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一、明未的動亂使國力大損。明朝未年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從陝西到中原,再到北京,轉戰十幾年,所到之處,大肆屠殺明宗室藩王和百姓。
  • 裹腳——一個滿清限制漢人反抗的手段
    第一個想到了是文字獄、剃頭易發,滿清隨意竄改醜化漢族史冊,但韃清在中國暴行搞了幾百個南京大屠殺、無惡不作、姦淫燒殺漢族婦女幼女等等,也是有可能強迫漢族女人服從裹足。我懷疑到底是不是強迫漢族女子學了之後,讓清軍士兵方便隨意強奪?還是遊牧民族戰爭的陋習?還是通古斯陋習?到底是不是遊牧戰爭爭奪妻女遊戲?
  • 滿清統治漢人,能成功實施「剃髮易服」,為何卻不能普及滿語
    導言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多爾袞下令再次頒發「剃髮令」,規定:「全國官民,京城內外限十日,直隸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髮」。滿清入關後為了更好地更強的殖民漢人,清除漢人和滿人的外表區別,就施行了剃髮令,在留髮不留頭的威脅下,剃髮令在全國各地開始了執行。然後滿清當權者剛開始普及滿語,期待能夠更進一步從文化教育上把全部漢族人變成滿人,可是滿語的普及卻失敗了,到了後來甚至是滿族人也不會講滿語了。
  • 為什麼人們會說: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我國連漢地18省也難保
    然而清朝如此不堪也不算一無是處,有人就說: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我國連漢地18省也難保,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國就不會擁有這麼遼闊的疆域了。既然大家對清朝如此爭議紛紛,那我們就設身處地的來考慮一個問題:滿清入關究竟是中華之幸事,還是不幸?眾所周知,當年滿清入關後取代的是大明王朝。
  • 滿清到底是正統王朝還是殖民政權?
    到底滿清入關都幹了什麼,才有這麼大的民憤呢?(下圖:滿人的囂張跋扈)1,圈地運動:順治皇帝入關後,滿清軍隊先是燒殺搶掠,然後就有組織的跑馬圈地,圈佔的土地丈量後,立即歸到官府的帳簿上,然後再分給滿人的貴族、將士們。農民誰願意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那是自己的命根子啊。滿人就用屠刀殺掉反抗者,屈服的則大部分淪為流民,少部分淪為奴隸。
  • 聊一下清朝年間漢人的反清復明
    明朝是由漢人統治的政權,漢人是既得利益民族,別的少數民族以漢族為尊,漢人骨子裡的民族平等思想,讓明朝始終處於一個民族平等的大環境裡。但是清朝則不一樣,滿清政權的統治給漢人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滿族統治實施「大滿族主義」、「滿族至上」的優先政策,整體滿族八旗子弟,「不農不商不工,坐食漢人膏血」,這種天生高貴優越的民族等級差距,讓習慣了民族平等的漢人無法接受,慢慢地就滋生出了反清復明的思想。二,從政體和政治優先權上來說。滿族優先於漢族。
  • 滿清幾十萬人,靠什麼統治了幾億漢人三百年?原因很簡單……
    話說明朝末年,清兵入關,又經過數十年南徵北戰,女真鐵騎在時隔400多年後終於實現了一統中華的夙願,建立了中華有史以來最龐大的封建帝國,極盛時期疆域總面積更達1310萬平方公裡,比元朝的1300萬平方公裡還要略大一點點。
  • 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明朝在大順攻入北京後,將陷入解體狀態
    難道換了漢人王朝就不會有鴉片貿易,就不知道搞自強運動,統治階層就不會腐朽,士紳就會積極納稅,貧下佃農就不會起義?在內部擴大汲取能力,發展工業,而又不能有一個有力的中央集權,壓制底層,恐怕這個漢人王朝的動亂會超過清朝。再說商業,那就更有意思了,因為中國的官本位原則,造成了紅頂商人的前途錢途,搞技術創新,自由競爭,不如搞官商結合,而官是大於商的。
  • 清軍入關後強推剃髮令,為什麼沒有在全國範圍內普及滿語?
    除了陰陽頭之外,現在的清劇還保留了一些滿語稱謂,就像皇阿瑪,皇瑪法是滿語中父親、爺爺的意思,額娘是滿族人對母親的稱呼,格格是指滿語 gege,翻譯成漢語是「小姐」的意思等等。清軍入關在中原建立起近三百年王朝,為鞏固統治,頒布「剃髮令」,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企圖同化漢族,便於管理,但這漫長的統治時期,為什麼清朝統治者沒有在全國推行滿語?
  • 如何分辨女子是漢人還是滿人,古代滿人一習俗,只需看一隱私部位
    如何分辨女子是漢人還是滿人,古代滿人一習俗,只需看一隱私部位大家好我是小草說天下,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在古代的時候是如何分辨漢人還是滿人的?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有56個民族,而每個民族之間的生活習俗和生活環境也不一樣。
  • 清末漢人已經手握大權,為何沒人推翻腐朽的清政府?三點說明
    自從太平天國起義之後,鹹豐就見到咗佢哋滿族八旗嘅能耐,咪要拎重用漢人,咪畀壓迫二百年嘅漢族終於有咗出頭之日,曾國藩、李鴻章等相繼手握大權。可以講,清朝之所以可以堅持到二十世紀,靠嘅正系呢幾位漢人嘅鼎立支持。
  • 清朝只有漢人和滿人留辮子嗎?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人為何不留辮子?
    「易服剃髮」主要是針對的漢人群體,對新疆、西藏、蒙古這些地區反而沒有嚴格的控制。因為清朝入主中原後,漢人是主要群體,地處偏遠的地方,即使命令達到,也很難達到管理的目的。漢人一開始也不接受這種怪異的習俗,甚至發生過很多流血事件,因為在漢族人的思想觀念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可是清兵入關就要求漢人改變習俗,這確實容易引起方感。除卻漢人習慣外,早期的「金錢鼠尾」造型確實也不太好看。對於新疆的剃髮政策又大異於漢族,新疆的伯克們反倒不得輕易蓄留髮辮,生活在新疆的漢人、漢回不得隨意剃去髮辮,這一部分人是要蓄留髮辮的。
  • 滿清統治中國300年,為何皇宮的太監都是漢人,沒有一個滿族人
    明朝的衰落和滅亡和太監有很大的關係,因此滿清入住中原之後,對皇宮裡的太監審查非常嚴格,他們害怕自己的也會重蹈覆轍。我們也知道滿清皇帝對於漢人一直不信任,我們當然也就會問,既然皇帝這麼不相信漢人,為何太監這麼重要的人,為什麼他們不使用滿族人,反而使用漢人呢?
  • 漢人數量龐大,為何甘願被幾百萬滿清人統治百年,他們為何不反抗
    清朝是滿人入關建立的王朝,結束了漢人掌控封建王朝的時期,之後便開始了長達276年的統治,直到清末各國列強的入侵,打開了封鎖的國門,清朝才被迫下臺,中國踏上了幾百年的屈辱史。 其實關於清朝入關,統治中原地區,很多人都有一個疑惑,清朝在統治中原的將近三百年間,漢族人口最高達到了三億多人,而滿清人呢?
  • 清代明後,一位漢人請求多爾袞,讓漢人都剃髮易服
    這種孝已經傳承了千年,直到清代明後,才慢慢發生了改變。1644年,清軍入關後,以多爾袞為首的滿洲貴族為了鞏固清朝的統治,決定讓漢人習慣滿人的生活方式,其表現之一,就是「剃髮令」。但由於當時清軍入關不久,局勢還不穩定,加之反抗此舉的人大有人在,於是又解除了剃髮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