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恆天然就這樣跌下神壇

2020-12-20 海南日報數字報
  記者調查發現,恆天然今年以來多次發生負面新聞,在過去的8個月內連續涉及雙氰胺、國家發展改革委反壟斷調查等事件。

  對中國嬰幼兒乳品

  的影響不容小覷

  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導致中國乳業受到巨大衝擊的三聚氰胺事件,還是今年初的雙氰胺事件,或是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針對數家奶粉企業提出的反壟斷調查,恆天然都「榜上有名」,僅在今年的前8個月裡就發生了3起負面事件。

  2013年1月,紐西蘭第一產業部官員證實,在紐西蘭出產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主要涉及恆天然的產品)檢測出雙氰胺(DCD)化學殘留物。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2年9月,恆天然在對牛奶進行抽檢時,就已經發現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雙氰胺化學殘留物。

  而在不久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向多家奶粉企業提起的反壟斷調查中,身為美贊臣、多美滋等奶粉企業合作夥伴的恆天然也「黑榜有名」。乳業專家王丁棉分析指出,雖然美贊臣、多美滋等外資品牌比較強勢,但任何一個廠家的市場份額都沒有超過20%。對比恆天然,雖然自有品牌市場佔有率不高,但其不僅在進口奶粉原料上具有絕對的話語權,還為很多其他品牌進行代工生產,對中國嬰幼兒乳品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

  事實上,早在2010年,美國全國牛奶生產者聯合會就曾經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申訴,恆天然在美國存在「嚴重的反競爭行為」。這一組織認為,作為控制超過紐西蘭90%奶源的巨頭,意味著「我們簡直是跟一個壟斷力量在對抗」。

  一個更值得回味的細節是,2005年,恆天然與中國的三鹿集團籤署合資協議,注資8.6億元人民幣收購三鹿43%股份。次年,雙方的合資公司正式運營。2008年,三鹿奶粉曝出「三聚氰胺事件」倒閉,恆天然在華投資也由此受到重創。

  3月風險8月公布

  恆天然「拖字訣」為哪般?

  恆天然集團發布的聲明中說,企業在今年3月的一次檢查中發現,2012年5月在紐西蘭本地一家工廠生產的產品涉嫌被汙染。3月份即檢測到食品安全風險,為何拖到8月才公布?

  輿論認為,發生可能的食品汙染問題之後是第一時間減少對消費者的損害、通知客戶進行回收,還是任由可能出現問題的產品流向市場,恆天然的選擇耐人尋味。

  事實上,今年以來外資奶粉頻頻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僅在2013年4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中就涉及8400多噸奶粉,不合格奶粉來自紐西蘭、澳大利亞、智利和韓國,不合格的項目包括銅含量、維生素B12、膽鹼、維生素B6等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朱毅指出,國外的乳品質量並非鐵板釘釘,消費者盲目迷信國外品牌的心態亟待改變。消費者應該建立更為科學的消費觀,科學合理地選擇嬰幼兒食品。

  上海大學教授顧駿認為,「洋奶粉」跌下「神壇」的事實警示中國的乳製品企業,更需要潛下心來重建信心體系,同時通過透明化生產過程等手段向國人證明自己產品的品質,增強高端消費市場競爭力,加大對進口奶粉的替代力度。

  記者 周蕊

  (據新華社上海8月4日專電)

  國家質檢總局公布

  4家企業涉汙染乳品

  ■娃哈哈保健食品公司■娃哈哈進出口公司■上海糖業菸酒公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公司

  據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朱立毅)國家質檢總局4日公布了4家進口企業名單,這些中國境內進口商進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桿菌汙染的紐西蘭恆天然集團產品。

  這4家進口企業分別為: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口濃縮乳清蛋白14.475噸;上海市糖業菸酒(集團)有限公司,進口濃縮乳清蛋白4.800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進口原料乳粉208.550噸。

  據悉,這4家進口企業已對涉及的問題產品採取追溯、召回等措施。

  關注恆天然肉毒桿菌事件

  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停售並召回受肉毒桿菌汙染的全部食品

  據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孫鐵翔)4日上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約談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3家受肉毒桿菌汙染企業相關負責人,要求儘快查明情況、分析原因,迅速採取措施,立即停止銷售並召回問題原料加工的全部食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將密切關注事件發展,有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國家質檢總局緊急警示:勿食用3個批號的紐西蘭嬰幼兒配方乳粉

  據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朱立毅)在接到紐西蘭政府關於紐迪西亞公司召回其嬰幼兒配方乳粉的通報後,國家質檢總局4日發布緊急消費警示指出,雖然涉事產品未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但如有以個人攜帶、郵寄或網購等方式購買了這些產品的,請勿食用。

  據了解,國家質檢總局剛剛接到紐西蘭政府有關部門通報,稱紐西蘭紐迪西亞公司發布召回公告,召回其在紐西蘭市場上銷售的3個批號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召回「可瑞康」1段和金裝版2段嬰兒奶粉

  據新華社惠靈頓8月4日電(記者劉潔秋  黃興偉)「可瑞康」牌嬰兒奶粉的生產商紐迪希亞營養製品有限公司4日宣布,將在紐西蘭市場上召回「可瑞康」1段和「可瑞康」金裝版2段嬰兒配方奶粉。

  紐迪希亞公司說,他們得知紐西蘭恆天然集團此前提供的濃縮乳清蛋白粉被檢測出含有可能致人中毒的肉毒桿菌,這些乳清蛋白粉已被用於生產嬰兒奶粉。為安全起見,決定召回出廠批號分別為3169、3170的「可瑞康」1段(供0-6月嬰兒食用)和批號為D3183的「可瑞康」金裝版2段嬰兒配方奶粉(供6-12個月嬰兒食用)。這3個批次奶粉的保質期分別為2016年6月17日、2016年6月18日和2014年12月13日。

  多美滋問題乳粉流入市場400多噸

  上海賣場下架涉事奶粉

  據新華社上海8月4日電(記者  周蕊)記者4日晚間從上海市質監部門了解到,由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受肉毒桿菌汙染乳粉製成的多美滋奶粉流入市場達420.188噸。

  上海質監部門查實,多美滋公司採購紐西蘭恆天然問題乳粉7批次,共計208.55噸用於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其中已使用105.45噸,庫存103.1噸。問題乳粉已製成較大嬰兒配方乳粉成品664.118噸以及幼兒配方乳粉成品62.434噸(尚未售出)。

  此外,記者了解到,4日下午起上海多家超市已經開始下架多美滋涉事產品。

  4家涉事企業回應

  已採取追溯和召回等措施

  據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記者朱立毅、周琳)國家質檢總局4日通報了4家可能受肉毒桿菌汙染的乳製品進口企業名單,涉事的企業分別對此進行了回應。

  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表示,公司進口了紐西蘭恆天然公司去年5月份生產的批號為JW22的WPC-80乳清蛋白計14.475噸,這些乳清蛋白用於鈣好喝等酸性產品中。

  娃哈哈公司對去年至今年2月使用這些乳清蛋白的產品的出廠檢測記錄進行複查,並未發現肉毒梭狀桿菌及肉毒毒素。公司還對市場上的產品庫存進行了緊急排查,公司經銷商銷售的產品已經基本銷售完畢,尚未發現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

  目前,娃哈哈公司已要求銷售人員全面核查市場上零售商還有無所涉產品,若有將立即召回。同時,公司已委託國家權威機構對產品的留樣進行肉毒梭狀桿菌及肉毒毒素的檢驗。

  上海市糖業菸酒(集團)有限公司介紹,公司是紐西蘭恆天然公司在國內的進口代理商之一。經查,公司進口代理的該批次產品共計4.8噸,相關產品的最終客戶為可口可樂飲料(上海)有限公司。經與可口可樂飲料(上海)有限公司確認,在4.8噸原材料中,25公斤已用於生產個別批次的美汁源果粒奶優,其餘4.775噸尚未投入生產,已被安全隔離。

  多美滋嬰幼兒食品有限公司表示,根據恆天然提供的信息,多美滋已查明部分優階貝護和多領加二階段產品有可能受到影響,共涉及12個批次,其中部分已經被迅速封存,未流入市場。多美滋表示,公司其他產品未受影響,消費者可放心使用。

  多美滋公布了涉事產品的品名、淨重和批號,並建議購買相關產品的消費者立刻停止使用。多美滋表示,公司已啟動召回程序,對這些產品實施預防性召回,並全部銷毀。

  新華國際時評

  不應過度迷信「洋食品」

  紐西蘭乳製品巨頭恆天然集團4日發布消息,在三批次濃縮乳清蛋白中檢出肉毒桿菌。這無疑給信奉「洋奶粉」的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洋奶粉」「百分百純淨」的神話被打破。這也再次表明,食品安全問題中外皆有,客觀看待,冷靜應對,方乃理性之舉。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跨國乳業巨頭在「受汙」問題上今年已是「二進宮」。今年1月,該公司生產的奶粉就曾被檢測出含有微量雙氰胺。而且早在今年3月涉事公司就已發現自身產品的潛在質量問題,但卻直到4個月後才公布檢測結果。這就讓問題一再延誤,不斷擴散蔓延,檢測結果為何「姍姍來遲」令人生疑。

  此次的「遲報」不禁使人聯想起2010年末發生在德國北威州的「毒飼料」事件。當時,當地的無良生產商將工業用途的脂肪酸用於動物飼料脂肪生產,使得部分飼料的二惡英含量超標高達78倍。而早在當年3月,這些有毒飼料就已流入市場,事件被隱瞞了9個月之久。

  事實上,西方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問題還遠不止這些,不少國家都受到過「有毒食品」困擾。從當年肆虐歐洲的狂牛症到美國的沙門氏菌疫情,再到韓國的「垃圾餃子」風波,被查出的有毒「洋食品」涉及肉製品、雞蛋、冰棍、熱狗辣椒醬、木瓜、花生醬、速凍餃子……種類可謂五花八門。

  除了「有毒食品」,國外的以次充好、偷梁換柱現象也屢見不鮮。以擁有世界最嚴格食品安全制度而驕傲的歐洲人,今年年初在「馬肉風波」上栽了跟頭。歐洲人用馬肉充牛肉,美國人去年則被曝出用扁桃仁假冒大杏仁誤導消費者。

  由此觀之,食品安全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味迷信「洋食品」並非明智之舉。「洋食品」不一定都是極品,「國產貨」也並非都是次品。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近日發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數報告》,中國在107個國家中位居42。

  當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並不能說明中國的食品問題就不突出和嚴峻:注水肉、皮革奶、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胺、塑化劑白酒……一再挑戰國人的腸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理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威脅、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突破國界的當下,不應該對「洋食品」過度迷信。對待「洋貨」與「國貨」應本著一視同仁的態度,理性客觀看待。

  記者 丁宜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手握微信,讀懂海南
    文\見習記者 劉夢曉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美辰  數位化時代,微信已經成為「手機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小兒,在暢享手機通訊便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把玩兩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日本侵略者對海南島的文化滲透
    第三,警察教育  1941年11月8日,三省聯絡會議出臺《海南籍警察訓練綱要》,決定成立「警察訓練所」,培養「為我方所用的海南籍優秀警察人員」。綱要指出,「警察訓練所應進行以皇道為基礎的東亞民族共榮的思想觀念教育,傳授警察所必需的知識,實施實際技能訓練」。
  • 海南日報數字報-漂洋過海育桃李
    但是,一戴上頭盔、騎上「小電驢」,他又顯露出幾分海南「島民」的氣質。「我來海南兩年多了,很喜歡這裡的風景和佳餚,尤其喜歡美味的芒果腸粉。」塞繆爾笑著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在生活中,塞繆爾略顯靦腆,一旦走上講臺就變得嚴肅認真起來。「塞繆爾講課邏輯嚴密、條理清晰,實用性、針對性都很強,他的課堂沒有『水分』。」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海南大學:通過網絡把電子資源帶回家  不同於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全面對外開放」,海南大學圖書館採取的是「有條件的對外開放」。「我們的網絡資源的開放程度很高,只要來到我們圖書館,通過連結我們的網絡,就能享受到我們圖書館的電子資源」,海南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王小會介紹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編者按  12月14日,由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副總會長、檳城海南會館主席林秋雅拿督帶隊,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團一行36人,在海南大學舉行了學術交流、文藝演出等活動。此後,來賓們還將趕赴三亞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包括探訪三亞回輝村。
  • 以前農民建房,人人都愛「馬賽克」瓷磚,為何如今卻跌下了神壇!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以前農民建房,人人都愛「馬賽克」瓷磚,為何如今卻跌下了神壇!「房子」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有著一種說不盡道不明的感情。房子不僅僅是農民朋友居住的場所,更是農民朋友安身立命的根本,還代表著「家」。對農村人來說,家裡蓋房子是一家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全家人的大事。
  • 終於「跌下神壇」的網紅美食,馬卡龍上榜首,吃客:大「快」人心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食節目,終於「跌下神壇」的網紅美食,馬卡龍上榜首,吃客:大「快」人心。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曾經盛極一時的網紅美食,終於跌落神壇,比如說其中的冒煙冰淇淋馬卡龍,張張爆燈,雖然說他們已經跌入深潭很久很久,但是在我們生活中的心裡仍然有著這樣一個情結,就是對他在心中念念不忘,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很多的吃貨朋友們想必和我一樣的心情就是對他們久久不能忘懷,因為它們的味道實在是非常的有特點,也特別特別所以受到我的喜愛,也受到了大家的回憶。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古風情話竹笠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謝振安 王儀   通訊員 張琳 實習生 王歡歡  在海南,竹笠很常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獻的活目錄」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他久居臺灣,卻從未有一刻忘記海南故土,以特殊的方式,展露著赤子之心、桑梓情懷,他被人稱為「海南文獻的活目錄」,他叫王會均。這麼多年來,僅他捐給海大的圖書已近千冊。
  • 海南日報數字報-白苗先生
    前不久,見海南日報海南周刊在記述抗戰期間流亡島外的文化人時,有記到白苗:陳銘章,1901年生,筆名天爾、白苗(解放後用),日軍侵入海南前,任《國光日報》編輯,日軍侵入海口十餘日後,逃往廣州灣,又轉赴香港,抗戰勝利後回海口,在《世紀晚報》任知識副刊主編。解放後在海南日報工作。又記:在香港,他出版了《瓊崖散憶》、《瓊崖歌謠》。來寄託自己的思鄉之情。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羅世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新品種的椰子樹不僅個頭矮,容易採摘,而且產量高,價格比較穩定,平均每個果的地頭收購價可達6元,一畝地的年收益在1.5萬元左右。  以前,羅世傑並不種椰子,他延續父親的老路子,在萬寧老家種植水稻和檳榔。2002年,聽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培育出新品種,他決定用20畝地進行試種。種植3年後,他的椰子樹就開始掛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那些「藏」在海南高校的博物館
    8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所高校了解到:海南有六所高校具有一定規模的博物館,分別是海南大學博物館、海南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博物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南海文化博物館、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三亞學院博物館、瓊臺師範學院博物館。其中,瓊臺師範學院只有校史館,僅陳列了老照片,但因為其是海南最古老的高等學府,有數百年歷史,本身便被一些專家視為「博物館」,具備博物館的相關功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曼谷街頭的海南味
    泰國,在這個51.3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生活的6800多萬人口中,有600多萬華人華僑,其中祖籍海南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上千年來,他們乘坐船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泰國紮下了根。  在曼谷生活的瓊籍華人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與生活中時,也帶來了不少海南文化,兩種文化互相融合,衍生出一派散發著「泰香」的海南味。「泰籍海南味」,是曼谷不少街巷中真實的一面。
  • 日軍零式戰機,太平洋戰爭初期的「王牌戰機」,為何跌下神壇?
    只是在一開始被尊為「王牌戰機」的零式戰機很快就被人們嘲諷為「馬裡亞納火雞」,早期稱雄於太平洋的零式戰鬥機,為何很快就失去了優勢地位、跌下神壇?在馬裡亞納海戰中,日本近300架零式戰機被摧毀,零式戰機就此跌下神壇,還被人們稱作「馬裡亞納火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高校迎來大批「00後」新生
    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00後」新生流行「空手到」  8月29日下午,海南醫學院校內快遞代收點前人頭攢動。不少「00後」大一新生與父母一起來領取包裹,裡面大多是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  開學報到時,海南醫學院大一新生李佳佳只背了一個雙肩包,其他行李全部從老家寄到學校。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100組10位數字記憶一生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韋思瑤  1月26日下午,在海南大學東坡湖邊見到吳光仁的時候,我們一眼認出那張和電視上一樣的微笑著的慈祥臉龐。
  • 《刺激戰場》在慢慢跌下神壇,都是因為這兩個原因,玩家慢慢減少
    《刺激戰場》在慢慢跌下神壇,都是因為這兩個原因,玩家慢慢減少我們都知道現在直播行業正在慢慢的壯大起來,很多的人都選擇直播,就是因為這個行業可能就是唱唱歌聊聊天打打遊戲就能賺錢了,而直播行業起來之後,網路遊戲也在慢慢的變化,以前我們都不知道吃雞遊戲是什麼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美景帶回去 友誼留下來
    海南人民的善意、熱情和充滿智慧的民族文化,就這樣無障礙傳遞給了前來採訪海南之美的韓國記者們。  26日上午,韓國記者們來到檳榔谷景區,在一場歌舞表演中,海南黎族的哈、潤、賽、杞、美孚五大方言特色節目輪番出場:鑽木取火、田園生活、黎家鼓舞、求愛對歌……一個個展示著原生態黎族生活與文化的情景讓韓國採訪團的記者們大開眼界。  東亞日報社會部記者權五赫開心地表示,這樣的體驗非常新鮮好玩。
  • 海南日報數字報-友善誠信的梁音
    無意中在光明日報上看到報導,國家一級演員、影視表演藝術家梁音於1月26日凌晨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