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江蘇大豐:恆北村千畝梨園迎遊客,農旅融合拓寬富民路

2020-12-27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李倩)恆北村是全國最大的早酥梨生產基地,全村連片種植梨樹4000多畝。從過去單一賣梨果,到賣梨園風景、挖掘梨文化、策劃梨花節……恆北村的梨文章越做越精彩。

圖說:恆北村書記李曉霞為恆北早酥梨代言 張麗/攝

「五一假期我家民宿的客房已經全訂滿了,一周前就被搶空了。」近日,大豐區大中街道恆北村村民張麗告訴記者,不少外地遊客從美團、攜程等網站上訂購恆北村的民宿,一般都住上兩三天,走進鄉村,體驗原汁原味的農家生活,欣賞恆北村獨特的梨園風光。

在張麗自家梨園裡,放眼望去,滿園碧綠的葉子,青色的小梨果已爬上枝頭,生機盎然。32歲的張麗原本是一家國企員工,因為想創業,四年前她在大豐市區開了一家花藝店,一年純收入有十多萬。本以為生活就會沿著這樣的軌跡走下去,但有一天,恆北村黨委書記李曉霞找到她的店,上門動員她,「村裡現在年輕人太少,特別是有一技之長、懂經營、有想法的年輕人更少,回到村裡吧,你能幫助更多村民,一起做些事情。」

圖說:恆北村公路 劉鍾越/攝

村書記的一番勸說,讓張麗認真考慮了一段時間。一個月後,她回到村裡,在村黨政服務中心做起了婦女工作和一些接待工作,另外,她把自己的花店也「搬」到了村裡,不少婦女跟著她一起學插花,學電商,還學做手工皂、口紅等各種文創產品。她做的口紅很特別,用村裡的梨花花瓣搗碎榨汁,融入膏體,一抹,自帶梨花清香,膏體上還印有梨花、麋鹿等大豐的特色圖案,十分精巧,很多遊客把它當成伴手禮送人。也因為這樣由她經營的民宿生意也紅火起來,現在又在各類網站上做文創產品推廣,生意根本不用愁。

「來恆北開發旅遊,我有信心。」江蘇原鄉溫泉旅遊度假村總經理顧百良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人,來恆北村3年多了,做了4個項目,其中,300畝的原鄉星星親子樂園、3.6畝的原鄉溫泉度假酒店,如今收益都很可觀。「做旅遊看的是長期回報,但在恆北開發的項目,我們三年就能實現穩定營收,這是很難得的。我走過國內很多地方,這裡民風淳樸,老百姓勤勞善良,這也是我選擇在這裡開發旅遊項目的原因。」

據了解,今年4月初,恆北原鄉藍城度假生活小鎮、恆北非遺文化園、本場人茶館、江蘇人恆北梨酒加工、恆北梨文創產品等一批新項目、新產品已同步發布,揭開了恆北旅遊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的新篇章。「旅遊搭臺經濟唱戲」,一批酒店、民宿知名企業以及非遺、文創企業紛紛聚焦恆北村,為百姓增收致富提供了新平臺,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相關焦點

  • 鹽城大豐恆北村:梨園新姿引客來
    4月21日,大豐區大中街道恆北村村民張麗告訴記者,不少外地遊客從美團、攜程等網站上訂購恆北村的民宿,一般是住上兩三天,走進鄉村,體驗原汁原味的農家生活,欣賞恆北村獨特的梨園風光。在自家梨園裡,放眼望去,滿園碧綠的葉子,青色的小梨果已爬上枝頭,生機盎然。
  • 唱響旅遊經濟「大豐模式」 江蘇大豐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訊 (記者梅源 通訊員張帆)近日,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布《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大豐榜上有名,鹽城市唯一。大豐,這座黃海之濱小城正彰顯獨特的迷人魅力,開啟旅遊經濟新篇章。
  • 位於大豐的九個景點,你去過幾個?
    01中華麋鹿園國家AAAAA級景區中華麋鹿園依託於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後獲得「中國十佳溼地旅遊目的地」、「中國生態旅遊15個精選項目」之一、「世博之旅」推薦線路、首批「江蘇自駕遊基地試點單位」、五星級「江蘇最美的地方」和首批「中國低碳旅遊景區」等榮譽稱號。
  • 地理標誌助力打造「品牌江蘇」
    現場,鹽城市大豐區恆北村黨委書記李曉霞向記者分享了恆北村的發展經驗:以萬畝梨園為基地,做大做強恆北村早酥梨特色產業,將產業鏈進行前延後伸,發展育苗基地、果品加工、旅遊度假、非遺文創等項目。產業鏈拉長了,村裡的訂單自然也多了起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恆北村於2007年成立大豐麋鹿早酥梨專業合作社。
  • 以農興旅 以旅強農 長泰農旅融合綻放「並蒂花」
    近年來,長泰縣堅持「農旅結合、農旅共強」的農業與旅遊發展戰略,推進農業資源與旅遊要素結合,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大力拓展農業休閒旅遊發展空間,走出了一條農旅融合的新路子。來到位於長泰縣巖溪鎮的玫瑰農莊,記者看到,遊客們正在興致勃勃地體驗鮮花壓花技術,一幅美麗的壓花作品在遊客手中慢慢呈現出來。
  • 長三角一體化|鹽城大豐荷蘭花海鬱金香花開正當時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沈文)春風送暖,鬱金香開,又到踏春賞花好時節,近日,鹽城大豐荷蘭花海鬱金香文化月正式啟幕。圖說:跟著花船巡遊的隊伍遊覽千畝鬱金香花海 荷蘭花海供圖(下同)荷蘭花海素有「中國鬱金香第一花海」「世界最佳鬱金香景區」的美名,每年吸引著數百萬遊客慕名而來。每到3月末至5月初,300多個品種,3000萬株的鬱金香競相怒放,為大地鋪上層層疊疊的花毯。
  • 發布精品路線、政策禮包 江蘇「預熱」鄉村遊迎五一
    35、大豐區夏季美麗鄉村休閒體驗二日遊線路圖:鹽城 G15高速大豐出口→新團村(20公裡)→恆北村(18公裡)→東灶村(45公裡)→三元村(42公裡)推介詞:住民宿、品美食,暢遊美麗鄉村,邂逅濃情夏日,大豐歡迎您!
  • 第11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即將啟幕:用鄉村旅遊,書寫文旅市場的「詩...
    「第十一屆江蘇省鄉村旅遊節從今年9月26日開始至10月底結束,為期一個多月,將以鄉村旅遊重點村宣傳、鄉村非遺和鄉村旅遊文創產品展示、鄉村振興講堂和各設區市鄉村旅遊節慶互動等為主要內容,重點突出農文旅產業融合、地方鄉土文化特色和我省鄉村旅遊市場復甦,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惠民富民的鄉村旅遊活動。」發布會現場,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經聖賢如是宣布。
  • 【旅發倒計時32天】兩座千畝採摘園,一條西環旅遊...
    【旅發倒計時32天】兩座千畝採摘園,一條西環旅遊...32天】兩座千畝採摘園,一條西環旅遊路送到你眼前》井陘礦區作為第五屆石家莊市旅發大會的承辦地之一,總投資1.65億元,建起一條集聚山林野趣、自然生態旅遊、休閒觀光為一體的富有西部山區特色的旅遊道路——西環旅遊路,西環旅遊路將井陘礦區很多景點串聯了起來,其中既有段家樓建築群這樣的人文景觀,也有清涼山這樣的自然風景,此外,在這條旅遊路沿線,還包括很多可供往來遊客採摘、休閒的果園。
  • 自貢市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富民惠民
    來源:四川日報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主動融入全省「一核五帶」文旅發展總體布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深度挖掘「鹽龍燈食」文旅資源,爭創天府旅遊名縣,通過打造政策環境、特色品牌、新型農業、特色項目和活動,文化旅遊富民惠民效應凸顯。
  • 農旅融合 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那柯裡茶馬古道小鎮、麗人故裡磨黑古鎮、德化楊正元紅色革命遺址等特色旅遊景點,讓紛至沓來的遊客體驗到了鄉村休閒遊帶來的別樣滋味。 這些年,一個個獨具特色的產業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僅為寧洱農旅融合輸入了源源不竭的動力,還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鼓起了錢袋子,實現了村美民富的雙贏。
  •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加強農旅融合 「融」出無限風光
    按照這一發展思路,北大荒各地利用農業景觀和資源優勢吸引遊客遊覽消費,圍繞「產業打底、旅遊增收」的思路,將「農業強、風光美、職工富」作為農旅融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農家變商家」,促進傳統農業提檔升級,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 孝感:農旅融合「融」出一片春光
    以農興旅,以旅強農,孝感農旅融合態勢喜人。孝感市農辦主任邱顯春介紹,該市目前有一定規模的農旅融合示範點342個,經營總面積22.6萬畝,資產規模110多億元。「我們計劃用3年時間建成20個農旅融合示範區,打造11條農旅融合示範帶,將農旅融合產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資本下鄉 鄉村崛起「田園綜合體」伍欣甸園園主葉小伍是安陸趙棚鎮團山村人。
  • 加快推動農旅融合發展行穩致遠
    薛旭初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旅融合工作,目前全市已有休閒農業經營主體1300餘家,從業人員4.4萬餘人,帶動農戶15.4萬餘戶,年接待遊客5100餘萬人次、營業收入超50億元。全市註冊民宿近1400家,其中浙江白金宿、金宿、銀宿29家,具有五葉級、四葉級、三葉級稱號的國家等級客棧31家,兩大指標均在省內名列前茅。
  • 做足農旅融合文章 以「莓」為介促振興
    「今天才開幕,昨天就有400多名遊客前來採摘,成熟的藍莓供不應求。」藍莓基地負責人陳恩鵬介紹,藍莓美食節將延續至6月底結束,來餘家村不僅可以親手採摘藍莓,還能吃上雅安特產和特色的菜品。  圍繞鄉村振興,南郊鄉著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農旅品牌上檔升級,旨在充分挖掘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促進農村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 大豐,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2020年,大豐可謂喜事連連,捷報頻傳,先是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荷蘭花海在申報國家5A級景區中高票通過,即將揭牌,這樣,我們大豐除了已經擁有5A的中華麋鹿園外,又將摘得一塊5A金字招牌,這在全國三千多家縣市區中獨此一家擁有2家5A景區的縣區。成績令人刮止相看,成就無不歡欣鼓舞,黃海之濱的這座小城正彰顯她獨特的迷人魅力。
  • 河南新安正村鎮:農旅融合帶來好「錢景」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該鎮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和農業發展基礎,在持續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不斷推動鄉村旅遊和農業融合發展,在實現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構建起「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農旅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 首批17家江蘇五星級鄉村旅遊區揭榜
    ,景區配套建設了2000平方米的農展館超市,銷售上千種農副產品。籬笆園已經形成了包含「深氧墅」主題酒店、「籬笆驛站」精品民宿群、「大地春」生態基地三大板塊產業,各產業間能夠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形成良好的聯動和互動效應,並圍繞各產業開發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目前開發了筍乾、烏米、百合、板慄、茶葉等二十餘種農副產品。深氧墅酒店精心打造了茶陶空間,讓遊客來到深氧墅可以靜下心品一杯地道的陽羨茶。「籬笆驛站」精品民宿通過5年發展已有42家民宿加盟。
  • 推動農旅融合 探索發展新徑
    主動對接 以「五個千畝項目」激活動能去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為大灣區各座城市帶來機遇,白沙鎮也因此站在了轉型發展的拐點上。為了搶抓戰略機遇,白沙鎮主動出擊,不斷增強對外開放力度,並乘勢提出了建設恆大悅瓏灣府、大灣區農產品交易流通中心、國家森林康養示範基地、潮境農旅文創園、經濟發展儲備園區等「五個千畝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