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紙燈籠,慶祝國泰民安,才扎結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

2020-12-14 小王趣聊體育

元宵節紙燈籠,慶祝國泰民安,才扎結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

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但也有相傳唐明皇於元宵節在上陽宮大陳燈影,是為了慶祝國泰民安,才扎結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著"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的風氣至今仍還廣為流行。

關於打燈籠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流傳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但是關於打燈籠還有一些別樣的傳說故事,其中有一個甚是有趣:傳說姜子牙封完神後,自已卻沒有什麼司職,只有某位神仙出遊時給打替班。大年三十眾神都歸位,姜子牙卻沒有地方可去,百姓見他可憐,就在高桿頭點一盞燈,讓他在燈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點燈籠的習俗。

自燈山至宣徳門樓橫大街,約百餘丈,用棘刺圍繞,謂之「棘盆」。內設兩長竿,高數十丈,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風動宛若飛仙。內設樂棚,差衙前樂人作樂雜戲。

皇宮南側,東西大街,街道兩側是幾百米長的燈展區。人們用帶刺的樹枝編成柵欄,柵欄內豎起幾十丈高的巨竿,竿上懸掛著紙糊的神仙、佛像、戲曲人物,風一吹,神佛皆動,就跟活的一樣。這兩根巨竿中間是戲臺,官府派藝人在此表演。

如果我們在燈展期間來到宋朝,還會驚訝地發現一項奇觀:好多宋朝人竟然把花燈放到頭上,人在街頭漫步,燈在頭上閃爍。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根據資料和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的時候已經收到了重視,當時的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是主宰宇宙一切的神)再後來的民俗資料中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元宵節的形成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雖然在西漢的時候受到了重視,不過真正作為民俗節日的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形成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正逢明帝提倡佛法,需要選一個良辰吉日,最後選定了正月十五,而元宵節也正是那個時候才開始成為了如今的元宵節。

相關焦點

  • 燈籠簡筆畫:元宵節打燈籠習俗的由來
    元宵節打燈籠的習俗始於東漢時期,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人們扎結花燈,借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從此廣為流行.
  • 中國元宵節花燈展歷史由來!
    元宵節源於上元祭祀活動,到漢代開始盛行,節日活動主要有觀燈、猜燈謎、耍龍燈獅燈、吃元宵等。元宵節花燈展元宵花燈展源於:一、道教上元祭祀活動,二、漢武帝對「太一」神的祭祀活動,三、佛教的「燃燈表佛」。花燈展在漢代開始盛行,到東晉北魏時期,本屬道教徒的上元慶典已經普及為世俗化的節日了。隋煬帝時期,更是大肆鋪張元宵節的張燈、遊玩活動,隋煬帝也多次微服觀賞元宵燈展。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經濟高度繁榮,社會空前安定的時代,元宵節的慶祝活動規模越來越大。
  • 2016年元宵節泉州城今夜燈如晝 各式花燈迷人眼
    原標題:2016年元宵節泉州城今夜燈如晝 各式花燈迷人眼   原標題:2016年元宵節泉州城今夜燈如晝 各式花燈迷人眼   元宵終於到了,今夜的泉州城,必定燈如晝,人面花燈相映紅!   話說,咱們師徒四人已經在泉廈漳龍「嬉遊」好幾天了,為師的探營也是一天比一天收穫多。
  • 元宵節賞花燈的習俗起源於何時?
    元宵節賞玩燈籠最早是在漢朝初年,現在很多地方都還有元宵節賞花燈的習俗。之所以說燈籠是我國的傳統工藝品,因為燈籠的製作綜合了多樣工藝,有繪畫、剪紙、紙紮、刺縫等。在我國古代,最有名的漂亮燈具是宮燈和紗燈。紗燈又稱燈籠,可謂和我國百姓息息相關,廟宇裡,平常百姓家裡,都有燈籠的身影。
  • 這恐怕是80後都做過的元宵節扎紙燈籠
    我小時候過正月十五,哪看過什麼花燈啊,都是自己扎一個紙燈籠,點上媽媽做的專屬面燈, 提著走街串巷,各家各戶的照照雞窩,照照牛欄,照照囤,等到燈油燃盡,大人們會根據燈芯結成的燈花來預測今年的收成。雖說苦了點,但回憶起來,卻有滿滿的幸福感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記憶中的扎紙燈籠吧。多年不做,手藝退步不少,效果還算可以吧。
  • 港城又是一年花燈明 可惜傳統花燈手藝面臨失傳
    國人過春節,到正月十五鬧完花燈才算結束。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過節的方式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但在老百姓的心中,花燈才是元宵節的「標配」。今天就是元宵節,港城街頭的各式花燈再一次「亮起來」,在現代科技與傳統手藝交相輝映之中,今年的元宵節,註定仍是一個文化味濃鬱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的契機之一。
  • 元宵節逛花燈,明天晚上哪裡的燈會最令人心動?
    故宮的花燈活動路線絕對是高大上,遊客甚至都可登城牆,俯瞰整座紫禁城,一路走來,慢慢欣賞燈光下的午門城樓、東西雁翅樓、太和門廣場,參觀「紫禁城裡過大年」展,還能在東雁翅樓欣賞中央民族樂團琵琶演奏家趙聰及其團隊的精彩演奏。
  • 居民做花燈迎元宵節
    青羚網訊 城中區飲馬街街道辦事處文化街社區積極參與西海都市報「紅紅火火鬧新春」系列公益活動,2月14日,文化街社區多功能室內,轄區老少居民齊聚一堂,趕製手工花燈。居民王曉雲正在製作生肖花燈,玉井巷小學的幾名學生圍在她的周圍,「阿姨這個花是這樣折嗎?」「阿姨,你看我扎的框架行不行呀?」小學生們七嘴八舌地向王曉雲請教,她也耐心地教孩子們,很快一盞生肖花燈就製作好了,孩子們拿著自己製作的花燈愛不釋手。
  • 元宵節作文500字:賞花燈
    新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叮咚叮咚」,快樂邁著無聲的步伐悄悄  降臨在人間這個仙鏡,在這繽紛的世界裡,我們迎來了元宵節,對了,在元宵節裡,「花燈可是主角哦!  站在遠處,連串的花燈好似兩條五顏六色的長龍,直朝街道的盡頭遊去,它又像彩鏈,纏繞在兩旁的「聖誕」樹上,發出奪目的光彩,好象照亮了全世界,它還像銀河,望不到尾,而我們只是岸邊的綠葉,靜靜地欣賞著映在河面上閃爍的星星……  小攤邊,馬路兩旁,街道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擠進了人群,欣賞那美麗的畫卷,一隻小黃牛闖入了我的視線,定睛一看,這隻小牛花燈可愛極了,藍色的羊毛般的頭髮
  • 元宵節不想買花燈?那就自己手工做一個,好看又獨特
    還有兩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了,這也是繼春節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節日,是所有中國人、海外同胞、外籍華人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每年的農曆的元月,也就是在正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之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就是正月十五這一天稱為元宵節。那你知道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嗎?
  • 清邁易鵬元宵節指南
    每年11月,泰國清邁都會有數以千計的漂浮(飛行)紙燈籠。這個節日的燈光被稱為易鵬或清邁的燈籠節已經在我們的清單上多年,我們終於勾選了它。如果您正在參加清邁的易鵬元宵節,您很快就會發現很難找到準確的信息。我們在這個易鵬元宵節指南中匯集了你需要的一切。
  • 泉州花燈品類多造型多工藝考究 錫雕燈全國獨有
    每年正月十五,一盞盞造型別致、製作精美的花燈,將泉州打扮得分外妖嬈。入夜,五彩斑斕的花燈一亮,整個泉州徜徉在花燈的海洋裡,成為名副其實的光明之城。隨著羊年元宵節的到來,泉州花燈市場銷售十分火熱。連日來,記者在本市的部分花燈市場看到,各種顏色、款式的花燈讓人眼花繚亂,將整個節日市場點綴得紅紅火火,前來購買的市民絡繹不絕。
  • 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
    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時間:2020-02-08 09:5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燈籠有多少種 元宵節花燈種類名稱有哪些 每到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高高掛起紅燈籠,慶祝元宵節的到來。不少人困惑,元宵節燈籠名稱有哪些呢?
  • 元宵節去哪賞花燈猜燈謎?看節日遊玩攻略
    核心提示元宵節快到了,南寧市不少場館都會在周末舉辦元宵節猜燈謎、製作花燈、吃湯圓等活動。這些形形色色的活動究竟都有哪些特色,又有哪些場館主題活動全免費?不妨看看本報特別推出的元宵花燈攻略。
  • 價高不愁賣傳統花燈走俏 扎萬隻手工花燈 仍供不應求
    日前,記者走訪發現,一度受「冷落」的揚州手工花燈,曾經「擺攤」銷售的揚州傳統非遺花燈工藝受邀走進了各大商場,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為元宵節增添了一份濃鬱的民俗文化氛圍。價高不愁賣傳統手工花燈受追捧「揚州好,燈節慶元宵。」元宵節臨近,花燈銷售也進入旺季。
  • 元宵節裡「憶」花燈(圖)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