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牽復旦,助威高考
——寶坻一中宣講活動」紀實
北方的深冬,校園裡還有未化的雪,為了將大學信息及時地傳遞給學弟學妹,將自己在復旦大學半年的學習體會傳遞給大家,寶一學子來到闊別半年的母校,準備接下來的宣講活動。
到達學校後,文科班宣講小隊直奔高三年級。作為曾經走過高三迷茫階段的學長學姐、作為已經突圍而出且得償所願的「倖存者」,他們希望能給予學弟學妹們以力量。
在年級組長曹振東老師的協助下,張新燕老師很快將文科班的年級前15名召集到一個空教室,三位宣講同學:吳雨濃、劉祺軒和劉楊早已等候在此。寶坻一中本屆高三的只有四個文科班,這15位可以說是擔負著最多期望,也擁有著最大「野心」的孩子們。由於高三學習十分緊張,他們只能利用看新聞聯播以及一個課間共40分鐘的時間來交流。伴隨著七點鐘鈴聲響起,同學們魚貫而入,宣講的同學們趕忙招呼歡迎,笑著遞上早已準備好的復旦大學明信片。他們看著明信片上美麗的復旦校園,時不時低聲交流著,充滿嚮往之情。
吳雨濃先從上海本身的區域優勢談起,展現魔都魅力,向大家介紹坐落在繁華區域的復旦大學。作為一個綜合類大學,文理工醫專業通識任你選擇,各種平臺各種老師各種朋友,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大園地;談起復旦人由內而外的「自由而無用」,談起通宵自習室、24小時有電有網無宵禁的宿舍,同學們眼中早已閃爍著渴望的光芒,其中一個男生更是不斷張圓了嘴表示驚嘆,又抿嘴表達著羨慕。劉祺軒則結合自己選擇復旦大學的考量,讓同學們感同身受,跟著他的心路歷程,讓他們看到復旦大學完全不遜於北大清華的實力,看到復旦在中國尤其是長江以南地區的地位和認可度,看到更大平臺和更多機會。
宣講團隊最後還給學弟學妹們留了提問時間,可以詢問大學生活也可以請教高三學習中的困惑。最初,同學們還有些羞怯,學長姐們就先為大家播放了提前錄製的視頻《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來自復旦的祝福》,同學們看到視頻中美麗的復旦校園,看到搞笑可愛的學長姐們的祝福,也慢慢放開,一大波問題應聲而來。有的同學針對高三文科史地政、數學的學習困惑向學長學姐求助,面對這些似曾相識的問題,宣講同學們講解了獨家學習方法,推薦可以「撥雲見日」的好老師,盡全力幫助學弟學妹們走過高考前的迷茫期;也有的同學對大學尤其是復旦大學充滿嚮往,有的詢問復旦新聞學院的學習內容,有的好奇復旦大學的醫科如何,歷史學都學些什麼就業情況怎麼樣等,三位學長學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自己所了解的細細講解出來,同時邀請他們加社交好友,不太確定的內容約定回去請教知情人,再轉告他們,保證提供的信息真實具體。
時間飛快,第二節晚自習上課後,大家還依依不捨,於是,學長姐們留下了聯繫方式以及專為大家建立的QQ群號,為大家提供靠譜的「售後服務」,一路護航。
第二天上午,文科班宣講小隊又奔赴高一,在他們自己的老師的引薦下,走進高一班級,分別在高一(3)班、高一(11)班、高一(16)班進行了宣講活動。相比高三年級,高一的同學顯得更活潑天真,對於高三和高考還沒有什麼定義,對大學則是充滿好奇,於是宣講小隊進班級先向大家播放祝福視頻,既活躍氣氛又向大家展示復旦的美景和有趣的學長學姐。緊接著,劉祺軒和吳雨濃兩人分別向大家介紹復旦大學的歷史和現狀,並結合自身的有趣經歷分享在大學生活和學習,學生工作和社團等,掀起了同學們的熱烈討論;此外,高一同學面臨寒假分科,兩位學長姐也向大家仔細介紹了作為文科生學習的一些具體內容,讓大家了解文科的學科特點從而更好考量自己的選擇;也和大家分享了自己選擇文科的心路歷程,給同學們鼓勵和中肯的建議。
在高一11班,李恩宇同學正在向學弟學妹介紹復旦大學數學系。數學系是復旦的招牌專業,在歷次大學生數學競賽中幾乎包攬第一名。李恩宇同學深入淺出,介紹數學的學習方法,將一個個問題的根源一口道出,臺下的學弟學妹聽得出神,直到他講完才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
輪到孟博宇同學去介紹。他為學弟學妹們介紹了在上海上大學的感受,講述了上海這座都市的繁華,使學弟學妹們有了關於南方教學風格的總體印象,初步掃清了同學們對南方的偏見,讓同學們對復旦大學充滿興趣,為將來的報考打下基礎。之後他為學弟學妹們介紹了物理化學生物各科的學習方法。他告訴同學們,高中學習的重點是學會套路,洞悉出題人的意思,明白材料題所表達的內容,掌握基礎知識,如此,便可輕鬆應付高考。
劉楊正則向同學們介紹了復旦大學美麗的風景,她在大屏幕上播放精美的幻燈片。前排的學弟努力伸長脖子,希望近距離觀看這所精美的學府。而學妹眼中渴望進入復旦的小星星已經清晰可見。如果一個人對未來有憧憬,那麼他一定能克服一切障礙,實現自己的目標。接著,劉楊介紹了她對語文學習的理解。雖然語文學習講究修養,但是對於應試高考還是存在一定套路的。尤其是作文寫作方面,結構清晰,語言明快一定能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
臺下的學弟學妹聚精會神地聽著,看樣子宣講效果很不錯。復旦大學的民間校訓是「自由而無用」,給了學生最大的自主性,真正從這樣的環境中出來的學生才是懂得自己要什麼,需要怎麼努力的人。尤其是班裡有一個志願報考復旦大學的學弟,我們對他進行了特別的輔導。最後宣講隊員們們分發了學校給的資料和自己購買的一些校名小禮品,加深了和學弟學妹的感情。
宣講團隊走出了校園,結束了宣講之行,送出去的是禮品與經驗,拿回來的則是滿足與感動,真心希望未來能再次與學弟學妹們相遇在復旦。
編輯 | 張萌穎
共青團復旦大學委員會實踐部
復旦大學葉耀珍樓413室
twsjb@fudan.edu.cn | fdutws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