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季又到,想必大家也在為堆積如山的文書任務煩惱吧。CV、PS、ref letter,包括一些cover letter、research proposal、套磁信,是很多同學的心頭大患,也是申請過程中佔據精力和時間最大的一個環節。那麼怎麼在避免模板的同時,寫得得體,又能突出特色呢?
CV是留學文書裡最簡單的一個了。
一般包括這些組成部分:個人信息與聯繫方式;教育背景與行業資格;工作或實習經歷;科研經歷(如果有);志願工作;技能/愛好;自我評價(可有可無)。
大家按部就班地把每個部分都填上就可以了。我還是要提醒幾點:
1) 留學申請用的CV不是平面設計專業找工作用的簡歷~!千萬不要用網上那些花裡胡哨的模板,看上去簡潔清晰就是最好的。
2) 不需要貼上照片。
3) 保持動詞形式一致。這點很多同學都會遺漏。經常是一個bullet point後是I mastered the…下一個bullet point就是precipitant in…我建議大家動詞最好都用過去式。
4) 有多個實習經歷/工作經歷的同學,把最新最重磅的放在前面,標好時間。如果導師是業界大牛,也可以在CV裡強調出來。加入各類協會的要標明入會時間。
5) 個人信息中要保證姓名最突出。這點很多同學也會忘,我經常收到CV,看了半天找不到同學的名字。PDF保存成姓名+CV,則更容易收到的人整理信息。
PS (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
我看過幾十封PS, 最雷同的內容是什麼?就是PS開頭第一段的」I'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I have a thirst for knowledge」, 「I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since an early age」.。我只是看了十幾封PS,就有八九封出現這樣的措辭,感到煩躁不已。想必招生官看到幾百封這樣的「從小就特別感興趣」的PS的內容,肯定是甩到一邊吧。
招生官閱讀了你的寥寥幾百字,你的個人形象就已經躍然紙上。
PS不是CV,不需要你把所有榮譽和經歷都堆到一起。所以在動筆寫PS之前,我們要給自己樹立一個豐滿的人設。
問問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能提取出來的自己的三個關鍵詞是什麼?creative?hardworking?easy-going?social?humorous……?甚至是punctual都可以成為關鍵詞之一。
不要怕這些關鍵詞不夠高級,不夠特別,最害怕的就是沒有重點地把自己陳述一遍之後,還是招生官眼中的大眾臉。
我見過有同學說自己羽毛球比賽得了冠軍,象棋俱樂部成員,學生會部長,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到頭來都沒看出他想強調自己的哪一個品質。寫這些經歷能否為你的PS添彩?能否成為招生官給你Offer的強有力理由?如果不能,還是把有限的篇幅留給應該濃墨重彩的部分吧。
用詞生硬,不符合上下文畫風也是很多同學PS裡的一個問題。有些同學急於想顯示自己GRE的詞彙量,在PS裡生搬硬套進很多過於高級的詞彙。比如I was encapsulated by the contribution of…
的確,掌握很多高級詞彙的確能說明你是well-educated的。但是很多同學是在非常簡單的句子結構中套用了這些高級詞彙,沒有GRE句子的那種長短有秩的感覺。
這就好像給招生官一種信號:你是在故意顯示詞彙程度。其實在母語者眼裡,牛頭不對馬嘴,還不如用普通常見的表達。
要明白老外的思維習慣和中國人不太一樣,比較直接,喜歡開門見山。
所以在寫的時候要先總後分,也就是要在一段話的第一句就總結概括這個段落的總意,然後再分論點以具體事例陳述。
切忌不要泛泛而談。我記得在讀博的時候,有個非常嚴厲的老師這麼對我們說過:「talk is easy, show me the data.」
所以不要只是說你passionate,easy-going,要說你在多少個候選人中得到多少votes被選為主席;不要說你積極參與某項大賽中。
我建議大家用這樣的表達:名次/人數,非常直觀;不要說你從實習經歷中受益良多,而要說你幫助公司處理了多少頁的文件,提出了什麼樣的新點子。
首先不得不說,招生委員會一般認為,英語母語者的推薦信含金量是要比非母語者的高的,所以大家如果有可能,儘量去找外籍教師要推薦信。
國內的老師一般是不會自己寫推薦信的,所以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我們自己動手了。
每封推薦信的側重點應該不同。比如你可以在學校老師寫的推薦信裡強調自己的學業成績、上課表現、實驗室表現等。在實習單位的推薦信中,你可以強調自己性格樂觀開朗,presentation能力強,領導力不錯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找外籍老師寫推薦信,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你不清楚他是否會寫得比較positive。我一個同事幫學生寫推薦信,內容大概是:這個學生非常不守時,上課經常不來,我不推薦……這就悲劇了。
現在已經是十月中下旬了,還沒有套到磁的同學要抓緊啦。
其實在套磁的第一輪,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閱讀每個教授的文章,也不確定教授們今年有沒有spot,更不確定他們在今年的招生上有多少話語權。
所以,為了節省時間,我建議大家第一輪採用海套戰術。
如果不是非常心儀的教授,可以每個郵件的主體內容差不多,只在細節處動一動。
我當時教朋友的是先選出15-20所心儀的學校,每周在每個學校中選兩位導師,如果有回應就做標記,如果沒有的話下周再重新選兩位導師。
提醒大家要附上CV再粘貼主體內容。我經常看到郵箱裡有同學寫「please see the attachment」,結果一看附件空蕩蕩的情況。
另外,不管教授的回信是否positive,在收到回信的一瞬間就應該立刻回復,表達基本的禮貌。
套磁可以說是申請中非常耗精力的一件事,但是一旦套到了,基本就等於開掛啦。
很多同學的求職信都寫得不盡人意,像群發簡訊,引不起HR的興趣,這是因為大家沒有明白一個公司,一個崗位的核心訴求。
所以,在開始寫求職信之前,先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這個公司是做什麼的?
誰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誰是他們的目標受眾?
這個崗位涉及什麼責任?
什麼是這個崗位的必備技能?
這個崗位的職業發展是怎麼樣的?
我建議大家在第一段開門見山。I am writing to…這是我最喜歡的郵件句子,最能清晰表達意思。
第二段/第三段則說明你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你的哪項技能能為公司做些什麼?
如果大家曾經在競爭對手的公司工作過,也可以寫上你希望在相似的崗位上做出哪些工作,來超越僱主的競爭對手,這將非常有吸引力。
求職信不要太長,一般在A4的一半到一張A4就足夠了。
最後,在這些留學材料裡也可以體現出大家的英文水平。所以我建議材料準備萬全之後,找一個native speaker修改一下語言。我當時就是厚著臉皮去找英國同學和教授修改的,反反覆覆改了十幾遍,最後才達到我滿意的效果,現在想想,這個也可能算是加分項了。
對於字數2000字左右的小論文,大家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這篇:
寫作技巧 | 如何在10小時之內高效的完成一篇essay
Research Proposal 可以參考這篇:
寫作技巧 | 沒有研究背景,如何快速寫出一篇Research Proposal
1萬字的英文大論文可以參考這篇:
寫作技巧 | 如何高效且高分的寫一篇1萬字的英文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