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7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和他創立的神經科學初創企業Neuralink日前向外界展示了其開發的腦機交互技術,並表示明年進行臨床試驗。
Neuralink研發了一種被稱作「線」(thread)的技術,用作腦機交互。這些「線」比人類的頭髮還細,是一系列微小電極和傳感器,可傳輸信息;為了把這些線植入到大腦中,Neuralink還製造了手術機器人,把這些線植入到大腦中。馬斯克表示,這臺機器人還能自動避開血管;Neuralink還開發了定製晶片,可更好地讀取大腦信號。
馬斯克表示,該公司已經在老鼠身上進行測試,並和大學合作用猴子實驗。
Neuralink表示,該公司設備將比其他現有設備更精確地連接人腦和機器。Neuralink開發這項技術已有兩年左右。
Neuralink計劃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申請開始在人類身上測試這項技術。該公司的目標是利用該平臺治療運動障礙、脊髓損傷和失明等神經疾病。
Neuralink總裁Max Hodak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在不到一年內開始對患者展開首次安全研究。不過,他強調,該設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幫助一系列患者。
馬斯克有著更為宏大的目標。他表示,Neuralink的最終目標是讓人類實現與人工智慧(AI)的共生(to achieve a symbiosis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馬斯克表示,即使在最良性的情況下,人類也會被人工智慧遠遠甩在後面,腦機交互有助於人類趕上AI。
馬斯克很早就對人類使用人工智慧的方式感到擔憂,擔心這種技術會被不恰當使用,對人類造成毀滅性影響,創立Neuralink也是他對此的應對方式。
另外,還有一些其它公司在做和Neuralink類似的事情。Facebook硬體部門Building 8正在從事大腦-計算機界面的研究工作,想直接讀取人類大腦的信息。執掌該公司神秘硬體部門Building 8的Regina Dugan稱,大腦讀取技術最終可幫助人們用大腦每分鐘輸入100個單詞,比普通人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打字速度快四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