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靜怡編輯 | Kiki Gao
圖片來源:Pete Gamlen
近期,金字火腿推出國內首款人造肉餅,預售價為118元/2盒,每盒220g,是豬肉價格6倍,牛肉價格的4倍,成為熱議話題。
金字火腿推出的人造肉產品,所有成分來自於植物,是從大豆、豌豆、小麥等植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營養成分、口感接近真肉。10日推出後,10月11日—15日,金字火腿股票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然而,人造肉似乎並不符合國人的消費習慣,在中國市場並未成為「辣條」般的爆款。
人造肉是潛力商機?
植物性肉類正席捲全球,在國內,9月初,煙臺雙塔食品與珍肉合作推出人造肉月餅及餡料。在美國,Impossible Burger 和Beyond Burger 佔據了主導地位。這兩家公司生產的植物型漢堡模仿真實的牛肉漢堡的口味和質地,可以在美國各地多家餐廳買到,而且Beyond Meat多年來在雜貨店出售其人造牛肉。
5月上市以來,Beyond Meat 股價也已上漲一倍多。5月以後,國內平均每月都有3—4個同類新公司註冊,集中在北上廣深和東南沿海地區。
Ethan Brown 創立 Beyond Meat 時,他的想法是將能夠複製肉類的植物性產品帶給大眾。該公司的初始產品於2013年在美國各地上市。2014年,Beyond Meat被評為「2014年全球50家最具創新力的公司」。目前,Beyond Meat 的市值約為75億美元。
Beyond Meat的使命是生產植物性肉類來替代肉食,「當我們研究如何重建動物蛋白時,要著眼於質地。因為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來調味,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質地,就沒有了發揮的空間。」 Brown 說。
生產一個完美的肉類產品的秘訣是纖維。Brown 說:「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纖維展開的,我們今天有產品稱為雞肉2.0和牛肉2.0,我們在這裡縮小了動物蛋白質之間在質地上的差距。」
微軟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Bill Gates 和演員小李子 Leonardo DiCaprio 也在為植物蛋白創新的想法買單,他們都是 Beyond Meat 的早期投資者。素食主義者的投資人兼女演員 Jessica Chastain 說,在非素食主義者的丈夫和朋友的認可下,她在家中烹飪 Beyond Meat 產品。
除了 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 在2018年8月也獲得了來自新加坡基金公司淡馬錫、 Bill Gates、科斯拉風投等投資公司和個人共計7500萬美元的融資。
Bill Gates 此前還投資了一家「孟菲斯肉類」的公司,這家公司也將目光聚焦在了「人造肉」上。
早在 Bill Gates 投資 Impossible Foods 之前,該公司就獲得了來自李嘉誠、谷歌、瑞銀集團等方面高達1.83億美元的投資。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蘊藏著巨大商業價值的新領域。
賣給素食者還是食肉者?
Beyond Meat 正試圖「消除肉類的一些缺點」。Brown 解釋說:「我們所做的是讓人們將動物蛋白和肉類分開,這樣我們就可以完全重新製作肉類,如果你吃的是完全沒有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的牛肉和雞肉,對你和環境都會更好。」
在2016年,Beyond Meat出品了純素食漢堡Beyond Burger,這是一種外觀,烹飪,口味和「血色」都像真肉一樣的產品。Brown 堅稱 Beyond Burger 應放在肉類旁邊出售,此舉將繼續影響植物性肉類中的其他品牌。
Beyond Burger成為第一個與「真品」一起展示的純素食漢堡。但是在Brown 看來,此舉並不是承認純素食是「假的」。
「恰恰相反,我永遠不會這樣稱呼它們。就好像我們不會將手機稱為假電話,因為它比固定電話更好用。我們必須讓人們以這種方式來考慮純素肉。」
雖然 Brown 也承認,Beyond Meat開始的部分動機是出於自私的原因。作為一個素食主義者,他在商務用餐、體育活動和其他場合的用餐選擇往往是有限的。
Brown 說,有93%的消費者在商店裡把Beyond Meat的產品放在他們的籃子裡的同時,他們也會購買某些肉類產品。對他來說,這不是問題。相反地,他應該為此感到自豪。「這表明了植物性肉不僅吸引像他這樣的素食主義者。」
「雖然蛋白質對我們的進化確實非常重要,並且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它為我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它也為我們提供了大腦,我們可以考慮如何在這一基本領域進行創新。」Brown 說,「Beyond Meat的道德準則同樣也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Z世代和年輕的千禧一代在購物時,已經越來越看重產品的價值觀,這使他們更有可能選擇環保食品。」
8月,Beyond Meat與肯德基在亞特蘭大開售由植物肉製作的「雞塊」和「無骨雞翅」,在大約5小時內全部售罄。當肯德基未來進行全國推廣時,將考慮亞特蘭大測試的客戶反饋。肯德基美國公司總裁 Kevin Hochman 表示,僅憑品嘗,很難分辨這種炸雞是純植物製作的。
不僅如此,Beyond Meat 還與美國最受歡迎的烘焙食品連鎖店 Dunkin』在7月合作推出了香腸早餐三明治,使傳統的早餐三明治得到了改頭換面,但只有曼哈頓有售。同時,他們還和Carl’s Jr.餐廳合作推出了素食肉漢堡。目前為止,你可以在非常多的地方看到Beyond Meat 的產品,例如連鎖酒吧 Yard House,Veggie Grill 和萬豪萬怡酒店。
素食主義者和素食者曾經是植物性肉類的主要擁護者,由於人們擔心其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他們希望減少肉類的攝入,人造肉正迅速成為人們飲食的主要內容。
你會買單環保食物嗎?
市場研究諮詢機構MarketsandMarkets預測,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的市場規模約為121億美元,預計每年將以15%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279億美元。
近幾個月來,泰森(Tyson),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珀杜(Perdue),荷美爾(Hormel)和雀巢(Nestlé)等主要食品公司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肉類替代品,在超市的貨架上擺滿了以植物為主的漢堡包,肉丸和雞塊。
美食協會(Good Food Institute)的 Bruce Friedrich 表示:「當泰森(Tyson)和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這樣的公司推出基於植物的肉類產品時,這將使植物肉行業從小眾市場轉變為主流。因為他們擁有龐大的分銷渠道和龐大的消費者基礎,他們知道需要怎麼做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許多大型食品公司幾年前就開始投資植物性肉或其他素食替代品。但在過去幾個月中,步伐明顯的加快了。植物性肉顯然是一個正在增長中的市場,但從整體上看,必須要注意的是,它仍然僅佔零售包裝肉銷售的2%。要對氣候危機等問題產生重大影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Impossible Foods 的執行長 Pat Brown 長期以來一直將製造人造肉的項目描述為一項環保的當務之急。他說:「與任何以植物為基礎的系統相比,以動物為基礎的食品工業的方方面面都對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而且資源效率低下。」Brown 甚至設定了一個最後期限:到2035年從全球糧食供應中淘汰動物產品。
但是並非所有他的新競爭對手都如此理想主義。他們的目標不是以可持續性的名義顛覆肉類行業。有一部分主要是為了賺錢。
美國最大的肉類生產商泰森的發言人直言不諱地表示,泰森是美國最大的肉類生產商,也是新型植物性雞塊的創造者。「這實際上是與商機有關。」
不過,包括泰森和史密斯菲爾德在內的一些主要食品公司都有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上個月,雀巢宣布了一系列旨在減少碳足跡的環保舉措,其中就包括將重點放在植物性產品上。但是,儘管它可能是令人敬畏的,公司卻並沒打算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飲食方式。
雀巢負責採購的經理 Benjamin Ware 表示,「我們相信多樣性。以動物為基礎的產品在未來仍將佔有一席之地,具有所有良好的營養成分。」
但是許多擁護者說,無論什麼時候將植物性產品添加到雜貨店的貨架上,都是這場運動的勝利。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5000萬素食主義者,素食主義並不會大幅盛行。
TOP HER | 中國女性商業財經第一媒體
北京· 上海· 香港· 紐約· 倫敦· 溫哥華
合作聯繫:段志潼
手機:17551021629
Email:topher@topherglob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