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只是對蒸汽機做了一些改動,他為什麼會成為功率的代名詞?
水被燒開之後變成氣體,可以通過向上的力量把鍋蓋頂起來,人們經常會低估水的力量。只要時間足夠,水能夠把石頭穿透,可以把山脈衝成平地,平地變成峽谷。雖然我們現在很難再見到一個大的機器冒著蒸汽工作,用汽油作為動力原料的機械在現代更加的普遍。但是就在近代剛剛開始,人類藉助蒸汽的力量,獲得了以前從未擁有過的能力。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咱們燒燃料是很浪費的。小編在查閱資料後得知,汽車用的發動機,只能把燃燒汽油所產生的百分之三十的能量,轉化成為動力,並且在每一個傳動的過程中都會有損耗。燒飯煮菜是的時候,能傳輸到食物上的熱量更是在中體當中,佔很少的部分。但是我們必須依靠這些動力,因為它們傳輸出來的能量,是我們人類用肉體達不到的。雖然百分之三十聽起來很少,但相比與之前的機械,已經是很有效率了。
對歷史比較感興趣的朋友,可能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瓦特在看自己的燒水壺的時候,感知到了蒸汽巨大的力量。或許這個時機是讓他有所進步的時刻,但是他不是第一個體會到蒸汽能量的人,早在他之前,就有了蒸汽機。不過因為需要消耗的煤太多了,只有很少的地方能使用,人們不可能用那麼煤來驅動這樣一個效率低下的機器,只有在煤礦這種不用擔心煤的場所,才在使用。
就像是僱傭搬運工一樣,誰都不喜歡要那些吃得多又幹活少的人。這樣的機器並沒有什麼大的作用,只是讓煤礦工人的工作稍微輕鬆了一些而已。但是當時社會發展,需要很強大的動力支撐,人力相比於自然的力量實在是太過渺小了。
瓦特並沒有發明出來蒸汽機,但是他對於這個機器的改變,使它成為了一個有效率的機器,讓他足以能運用在多個場所,動力是在哪裡都需要的。如果有了一個設計的原理,人們可以根據需要製造出多種多樣的機械。
小編經常會聽到一個這樣得感嘆,身邊的朋友經常會打趣說自己,有能力買一輛汽車,但是沒有足夠的錢給這個車加油,所以還是只好走路或者乘坐公共運輸。瓦特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讓這個機器吃得很少,但是力量很大了。這完全改變了它的性質,讓更多的行業可以使用它來增加生產能力。由於用途的廣泛,從採礦到工廠生產,從汽車輪船到家庭用具。各種地方都能看到蒸汽機的使用,他的改變,讓蒸汽機成為了推動社會生產的助力機。
人們很驚訝於能夠有這麼大的能量,也從來沒有掌控過這麼大的力量,如果做帆船,從英國出發到美國。如果沒有良好風向的幫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有了蒸汽船的存在,人們不再被天氣左右,哪怕逆風的時候,都可以快速前進,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以前做不完的事情。這極大的增加了人們的勞動能力,也讓生產的效率大大提高,更多的產品被生產的了出來,人們十分受益於這個改變。
不是他發明出來的,但是瓦特是一個將這些強大動力,帶給人們的人,是因為有了他,蒸汽的力量才能被掌握,才能得到廣泛的使用。也正是因為他給了人們前所沒有的力量,也讓他成為了做功的代名詞,因為一點點改變,他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