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梅姍姍 風味星球 收錄於話題#風味世界1#美食紀錄片1
歡迎回到【風味星球】的周一專欄:風味世界。
從本周開始的每周一,我們都會給你推薦一個優秀的美食書籍/紀錄片/人物/劇集推薦,把風味的世界帶到你的面前。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由網飛製作的《街頭絕味》
「雖然我看起來矮小,但你不要以貌取人,我非常擅長把人生的艱難時光變快樂。」
「我才不是一個小小的街頭攤子,我是一個廚師。」
「第一天開張的時候,我只會做炒泥海蜷,那是我爸爸的炒泥海蜷。」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街頭絕味》,也有名字翻譯為《街邊有食神》,英文叫《Street Food Asia》。
本周推薦:《街頭絕味》
治癒指數:⭐⭐⭐⭐⭐♾️
知識指數:⭐⭐⭐
娛樂指數:⭐⭐⭐⭐⭐
幾乎每個人家樓下,都有個吃了幾十年的街邊鋪子。我家樓下的那個,是一個餛飩店。
當年很多街邊小攤都長這樣
我還依稀記得第一次去的模樣。老闆那時還英俊高大,我媽說他剛來南京,安徽人,做餛飩挺好的。
我看見過他一個人拌絞肉餡的樣子,神情專注而認真。
二十年彈指一揮,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鄰裡每天都會下樓吃一碗餛飩,我們對老闆的故事也越發了解。
原來老闆有個殘疾的弟弟, 原來老闆媽媽每年會帶著弟弟來幫忙小半年,原來老闆談過一個女朋友,那個女孩還來攤子幫過忙很久,後來吹了,據說是老闆家庭貧困負擔太大。
鄰裡是街頭攤子最重要的客群
老闆逐漸年長,脾氣也沒了以前謙和,他會開始發脾氣,對一些新面孔的客人愛理不理。但沒變的是餛飩的滋味,以及每天雷打不動的肉餡調製
每一個街邊小攤的老闆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
越南的炒螺阿姨
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成長故事,有經歷過的酸甜苦辣,有一次次被命運捉弄後的失望,也有一次次說服自己重新振作起來,因為明天還有人要來吃飯。
這大概就是《街頭絕味》的意義:它不想只帶你賞析一個城市眼花繚亂的美味,它想挖的更深一點—— 帶你去認識這座城市最普通的街邊手藝人。讓你通過他們的眼睛,看明白一個城市的歷史,飲食習慣,甚至自己的人生。而他們一個個加起來,便是這個城市最濃鬱而複雜的滋味。
70多歲的泰國痣姐
就像第一集的「痣姐熱炒」,痣姐70多歲的年紀,至今每一道菜都自己炒制。看著她青筋暴露的手臂,那有力而緩慢的顛鍋,你首先會頓生一種「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的同情和關心。
但聽著她描述自己的故事,當她說出「我媽不讓我繼承手藝,我不服氣,直接抄起了鍋,開了大火,不知疲倦的在那裡顛炒——我一滴油都沒放,那面被我炒的通體金黃,第二天,我媽二話沒說把鍋給了我」 時,你立刻理解了痣姐的性格:倔強,不服輸,要強,不甘心。
像極了我們每一個人是不是?你說我不行,我偏要用一輩子證明:你錯了。
還有東京的老爺爺,經歷了母親死亡,父親酗酒家暴,家庭貧困和沒飯吃的一切,他依然選擇了用笑,用誇張的表演,來覆蓋曾經所有的痛苦。
或許有一些極端,他自己也知道,但他看明白了人生,也看明白了自己。
他喜歡人們喜歡他的表演,他的亢奮既影響了食客,食客的笑容也反之鼓舞了他。他知道自己「固執」,「不講理」,但他對此的回饋是「無論是苦是難,我就是我,我拼盡最後一口氣,也會用自己的頭顱撞出一個世界。」
東京的居酒屋(攤)老爺爺
你不一定認同,但一定會敬畏。
《街頭絕味》裡的攤子,沒有名人,沒有炒作,也沒有花裡胡哨的網紅擺飾。每一個人就是這個城市精神的縮小版的體現,而每個人串聯起的食物,也就是這個城市最有特色的代表。
泰國痣姐的手藝裡,有幹炒冬陰功,有蛋包蟹,而它們代表的,也正是泰國街頭小吃最經典的存在:冬陰功湯,蛋包飯,泰國炒米粉…
幹炒冬陰功
而日本的大叔呢?串聯他居酒屋的,有大阪燒,章魚小丸子和大阪人與眾不同的性格。
或許你會覺得:吃的是不是太少了?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明明有很多的美味呀!
但《街頭絕味》並不在以多取勝(如果喜歡這個類型的我們以後可以推薦其他的),它就是屬於某個獨自一人的夜晚,當加班耗盡了你最後一分意志,當你需要一些精神鼓勵,當你今夜格外嚮往人間最真實的情感時,來上一集。
是的,人生很難,但每個人都在堅持。實在堅持不住的日子,還有街頭那些煙火滋味,給你一劑心靈和脾胃的安慰。
作者:梅姍姍
排版:風味君
頭圖:《街頭絕味》
圖片部分來源《街頭絕味》
如有疑問請聯繫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
原標題:《鑊氣四射街邊攤,炒著人間的苦辣酸甜 |風味世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