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有鑊氣的幹炒牛河是這樣炒出來的!

2020-12-18 黃小廚

粵菜的廚房裡有兩樣剋星,一個是幹炒牛河,另一個就是菠蘿古老肉(做法猛戳連結)。幹炒牛河作為廣東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被認為是考驗廣東廚師炒菜技術的一大試金石,手藝的好壞一炒便知。而一盤完美出品的幹炒牛河需要符合什麼標準,在電影《滿漢全席》中已經說得十分通透完整。

幹炒牛河講究「鑊氣」,必須猛火快炒,但是炒制的時候卻要注意力度,不能因為炒制速度快使河粉碎掉,除此之外,油的分量也有講究,必須要準確控制,才能保證口感~

別看幹炒牛河的食材簡單,做法也簡單,想要做好這道廣東人從小吃到大的菜,很多細節還需要有著多年粵菜烹飪經驗的新旺茶餐廳的廚師長邱家彬告訴你~學會了正宗的幹炒牛河做法,也算是完成新年廚藝進階的第一步~當然,如果想直接吃到正宗的幹炒牛河,各位小廚也可以飛去廣州,下周黃小廚noob市集廣州站就要開始啦,歡迎各位小廚來找我們玩~

幹炒牛河

食材

——

牛裡脊肉/河粉/豆芽

洋蔥絲/蔥/生抽

澱粉/鹽/豉油/油

步驟

——

牛裡脊肉清洗乾淨後切片,用豉油和澱粉攪拌均勻,醃製半小時,備用。鍋中放油,油熱後把醃好的牛肉片慢慢滑入鍋中,不停翻炒至變色,盛出備用。

將鍋中餘油燒熱,倒入豆芽和洋蔥絲,翻炒均勻後盛出備用。

鍋中留底油,倒入河粉、豆芽、洋蔥絲和牛裡脊肉,翻炒均勻後倒入生抽,炒勻。

撒入蔥段後,加入適量鹽調味,翻炒均勻後即可出鍋。

TIPS

——

在家炒制幹炒牛河時,最好拿一把鏟子和一雙筷子配合著炒,動作要輕,這樣才能保證河粉不會炒碎,又不至於粘鍋

小廚客廳

Q 南方人愛吃的河粉和北方人愛吃的麵條有什麼區別?

A 就像南方人愛吃大米飯,北方人愛吃小麥一樣。河粉是用大米做成的,饅頭和麵條是用小麥做成的,所以南方人喜歡吃河粉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南方人基本從小就吃河粉,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習慣。

Q 一盤出品優質的幹炒牛河應該符合哪些標準?

A 做到以下三點才算符合標準。第一點是要夠鑊氣;第二點是在炒河粉的時候不能將河粉炒至斷碎;第三點是炒制時要控制油量,吃河粉的時候盤底不見露油,吃完河粉盤底也不能見到有油。

Q 河粉除了炒著吃,還有哪些吃法?

A 除了可以炒著吃以外,還可以採用蒸、火鍋燙、冷拌等吃法,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吃法即可。

Q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幹炒牛河、絲襪奶茶、菠蘿油,港式茶餐廳還有哪些好吃的?

A 除了問題中說到的這些耳熟能詳的菜以外,像燒鵝、燒肉、啫啫魚頭煲、豬仔包、雲吞麵、車仔面等等都值得推薦,建議大家嘗試。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幹炒牛河,它有鑊氣!
    餵你別看幹炒牛河好像好多店都有賣,找到一份好吃的幹炒牛河不容易呢!!所謂好吃的幹炒牛河,我感覺我們可以複習一下《滿漢全席》裡的臺詞,已經描述得非常精準了(最近都在看美食電影怎麼回事兒?)——幹炒牛河講鑊(huò)氣,油多就膩,油少會焦;而且每條河粉都要色味均勻,醬油太多會味太重,醬油不夠味又太淡;牛肉要過油六成熟,原汁就會留在牛肉裡面,再起鑊多煮兩成,就會香、滑、爽口;牛河上桌的時候,一夾起來,不能有多餘的油和醬油留在碟上
  • 鑊氣滿滿的幹炒牛河!拆解「幹炒」,解讀技術要領!
    幹炒牛河01拆解幹炒的「鑊氣」先給不了解幹炒牛河的小夥伴兒們科普一下。這個米粉雖然也是用米漿做的,但是跟米線的做法又不一樣,是把米漿倒在一個蒸槽裡,傳統上是倒在蒸籠的篦子上,上蒸籠蒸出來的,蒸出來是一個片片,吃的時候切成長條。幹炒牛河,顧名思義,就是炒米粉,就是上面說的切成長條的那個東西;而幹炒的意思就是炒得乾乾的。不知你們炒菜水平怎麼樣,反正我覺得炒得乾乾的可是挺不容易的。
  • 牛肉炒河粉,還是廣州的比較有鑊氣
    一說到牛肉炒河粉,我想到的第一個就是廣州的炒牛河!在廣州讀書5年,胖了20斤,都是吃出來的。無論是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飯、宵夜,廣州都應有儘快,可以說是24小時不打烊。在廣州,炒牛河有溼炒和幹炒,看著很簡單的一份牛河,想要炒得正宗,就看你的鑊氣夠不夠。「鑊氣」是鍋氣的意思,在炒牛河中,如果缺少了鑊氣就不是一份好的炒牛河!好吃的牛河不一定都在高大上的餐廳裡面,通常在街邊的大排檔才能吃到傳統牛河的味道,快火直炒,鑊氣剛好,牛肉與河粉的味道融為一體。
  • 炒牛河,好吃的不只是「鑊氣」!
    說到炒牛河,可能大家都不會太陌生,畢竟幹炒牛河在廣東算是小有名氣,據說李小龍就很喜歡吃炒牛河加鮑魚。那炒牛河的「河」,其實是什麼呢?什麼是河粉?炒河最重要有「鑊氣」!在張國榮主演的香港電影《金玉滿堂》(又名《滿漢全席》)裡有一幕曾說過「廚房有兩個剋星」,也就是粵菜館有兩道很考功夫的菜,幹炒牛河便是其中之一。
  • 廣州名小吃-幹炒牛河,簡單但不簡約的一道美味!
    除了選用優質大米外,廣州沙河粉還會採用山泉水浸米、石磨磨漿、窩籃蒸粉、人工切粉等傳統的製作工藝,這樣製作出來的粉才能夠薄又通透,有韌性又爽滑,深受百姓喜愛。在1938年,日寇侵華時,本有堪稱「食在廣州」之譽的廣州而變得百業凋零。一位叫許彬的酒樓老闆只好結束了酒樓的生意,在小巷經營起「粥粉面」檔。
  • 粵菜的幹炒牛河怎麼做才好吃?
    何為幹炒?幹、即通體幹身,猛火炒之。幹炒牛河比較講究,鑊氣是必不可少之一,炒出來幹而不油膩,又不失光澤,河粉上色要均勻,豆芽要爽脆,牛肉需入味鮮嫩,河粉又不能粘成團,且不斷,不散。那麼粵式炒法該怎麼做呢?以下分享個人從廚多年來所得經驗。如有建議還請下方留言。
  • 尋味東莞之深夜美食篇:這家二十多年的老字號,美味又豈止一盤幹炒...
    熟悉檸檬樹的人知道,必點的是幹炒牛河和凍奶茶,但這裡的深夜美味又豈止這些。幹炒牛河:最講究鑊氣一碟小小的幹炒牛河,不單單只是美味那麼簡單,它不僅是檢驗著餐廳東莞本土粵菜師傅的功底如何,還代表著廣東的飲食文化。在陳少晶和丈夫主理的檸檬樹裡,幹炒牛河是一道備受歡迎的特色美食。
  • 粵菜大廚試金石,做出鑊氣才正宗
    鑊氣指的是食材在高油溫的作用下,相互滲透而溢出的一種特殊氣味。鑊氣需要猛火快炒。火要足夠大,溫度要足夠高,整道菜才可以做出鑊氣的味道。 除了鑊氣,完美的幹炒牛河的另一要素是保持河粉完整不斷碎。所以很多飯店大廚做這道菜時,不用鍋鏟,抓住鍋柄採用掂鍋手法烹飪。但不用擔心,我們用鍋鏟烹飪,效果也不差!
  • 東莞 幹炒牛河 研究報告
    或者說,你去到大排檔夜宵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地跟老闆說要份炒牛河嗎?人們常說,考驗一家大排檔的真正實力和水平,可以從一道幹炒牛河中,完全體現出來!如果一家大排檔,連牛河都沒炒好,你還旨意它其他的東西會十分美味?
  • 廣式經典粵菜乾炒牛河,光滑爽口不油膩!
    幹炒牛河這道菜做法是很簡單但是特別考驗廚師的炒菜技術只有熟練的大師傅才能把幹炒牛河炒得香氣撲鼻,在視覺上、味覺上和口感上都具有強大的挑戰性!一碟正宗的幹炒牛河,在家裡弄是很難做得出來的因為幹炒牛河講求鑊氣油多就會膩,油少就會焦每條河粉要上色、味均勻豉油太多會味太重,豉油太少味會淡牛肉還需要過油,需要炒至
  • 全鷺島最有鑊氣的幹炒牛河都在這裡了!
    如果讓小編挑選一道最喜歡的廣式茶點 ,那一定是幹炒牛河。幹炒牛河無論是出現在大排檔、港茶,還是飯店,都沒有什麼違和感。但越是簡單的菜式要做的好吃越困難,幹炒牛河必須猛火快炒。既要炒勻,又不能炒得太快, 不然粉會碎掉。 油的分量必須準確控制,不然太膩不好吃。
  • 廣州味道 | 從白雲山腳到荔灣小巷,我們找到了廣州「最鑊氣」的幹...
    除了選用優質大米外,廣州沙河粉還會採用山泉水浸米、石磨磨漿、窩籃蒸粉、人工切粉等傳統的製作工藝,這樣製作出來的粉薄而透明,韌而爽滑,深受大家的鐘愛。每一刀切下去都是寬為0.8-1釐米左右的粉條。就這樣,粉皮就變成了粉條啦!是不是覺得很神奇?看到師傅的「快手切粉」,我也想試一下。「鑊氣」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很厲害?就像武俠小說中的「劍氣」一樣!其實「鑊氣」就是我們常說的「火候」,一碟「鑊氣」正好的幹炒牛河才是完美的幹炒牛河!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看看廣州的這幾家幹炒牛河,哪家最有「鑊氣」。
  • 99%的廣東人都不知道幹炒牛河已經77歲了!
    有一天,一個漢奸在店內要吃炒粉,不巧生粉用完,日偽設卡不許通行,所以做不成「溼炒河粉」。漢奸撥出手槍威脅,執意要吃,許彬沒有辦法,只好進廚房燒紅鐵鑊,隨便將芽菜、河粉炒好,再扒上拉嫩油至熟的牛肉乾炒一通應付漢奸。不料漢奸大快朵頤,以後竟然每晚都來光顧。
  • 幹炒牛河與牛肉炒河粉是一個東西嗎?
    正宗的沙河粉,是打磨出來的米漿,經過蒸、切條,下鍋、濯水後才成的,再加上各種烹飪方式,才能成為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河粉的製作方法雖然很多,但要說到廣東地區最最經典的做法, 要數幹炒牛河了。常有全國各地的吃貨朋友,為了一碗粵式幹炒牛河,不遠千裡,只為那一縷舌尖上的回味。很多吃貨會奇怪,幹炒牛河不就是牛肉炒河粉嗎?
  • 廣州最有鑊氣的餐廳
    香港作家陶傑曾言:「鑊氣是令滿座賓客大喜的一陣迷魂劑。只有廣東人懂得爭分奪秒在菜未抵桌時享受鑊氣的片刻銷魂。」何謂片刻銷魂?說白了就是品嘗菜餚最新鮮出爐的那一剎的芳澤。所以老饕們在評價一個菜品或餐廳的好壞時喜歡以鑊氣論英雄,若是出品的菜餚被食客贊為「有鑊氣」,則無疑是對廚師最高的褒獎。「鑊氣」二字,看似簡單,卻非猛火不能造就,非鐵鑊不能造就,非急炒不能造就。
  • 幹炒牛河很多人都會,但是想要更入味,牛肉更嫩,注意這一點就好
    所以說在冬天吃一碗幹炒牛河真的是好處多多,最重要的是還不用擔心長胖。幹炒牛河好多餐廳都有賣,但是要找到一份好吃的幹妙牛河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還記得老電影《滿漢全席》裡描述幹炒牛河的臺詞,真的是非常精準:幹炒牛河講鑊氣,油多就膩,油少會焦,而且每條河粉都要色味均勻,醬油太多會味太重,醬油不夠味又太淡,牛肉要過油六成熟,原汁就會留在牛肉裡面。
  • 要說這個廣東幹炒牛河的做法最正宗怕是要被罵,但好吃是肯定的
    電影《滿漢全席》說過,粵菜廚房裡有兩大剋星,一是幹炒牛河,另一個就是咕嚕肉。別看大街小巷都有幹炒牛河,但是作為廣東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一向是考驗廣東廚師炒菜技術的一大測試。油太多會膩口,油太少會粘鍋。醬油也要不多不少,才能每一根都色香味俱全。
  • 幹炒牛河的正宗做法,鮮香爽滑不油膩,好吃美味
    廚么妹會在這裡,給大家分享嘿好吃的健康美食,一起吃出健康,吃出好身體~ 說到幹炒牛河,對於很多在廣東地區長大的人來說,絕對是一道從小吃到大的美食;而對於其他地方的人來說,提到幹炒牛河,可能只知道它是一道有名的粵菜小吃,很多人可能都還沒有吃過,吃過也不一定正宗。
  • 幹炒牛河VS溼炒牛河,哪一款最能留住廣東人的心?
    文章來源:羊城網不少美味都是誕生於一個個「意料之外」:蓮子糖水煮到水幹而得的蓮蓉、不小心把生蠔煮糊所熬成的蠔油……就連我們的粵菜入門必修技能之一的幹炒牛河,也有著這樣的「意外」色彩。不曾想這份沒有芡汁的炒牛河反而別具一番風味,許彬這道意外製出的幹炒牛河就這樣留在粵菜界了。原來是「先有溼炒,後有幹炒」,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為食貓知道這個傳說呢?
  • 幹炒牛河不知道?但它的來歷你不能不知道!
    哈嘍,大家好不少美味都是誕生於一個個「意料之外」:蓮子糖水煮到水幹而得的蓮蓉、不小心把生蠔煮糊所熬成的蠔油……就連我們的粵菜入門必修技能之一的幹炒牛河,也有著這樣的「意外」色彩。這期我們講述的是廣東特色菜「幹炒牛河」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廣州的食肆大概分三種經營方式,一種是酒樓、一種是茶樓,一種是俗稱「二釐館」粉面檔,「河粉」就是夾雜著「麵條」而成為「二釐館」的大眾產品。幹炒牛河是廣東菜色的一種,以芽菜、河粉、牛肉等炒成。在廣州、香港以至海外的粵菜酒家、香港的茶餐廳,幹炒牛河幾乎成為必備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