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給你一份實用行動指南

2020-09-04 春希閱讀

作為爸爸媽媽,我們都希望孩子能主動願意全心全意地學習,成年後能獨立自主,有勇氣和有能力去處理各種挑戰,那麼在日常親子生活中,要怎麼幫助他們發展自主性呢?在這一節的書中,作者為我們列舉了詳細的行動指南,我想結合一則我印象很深刻,並對自己深有影響的Lee Waters家的小故事和您分享。

在Lee waters家的兒子尼克8歲生日的時候,爸爸給他買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他非常喜歡,每天放學以後都會騎。爸爸在門前的右邊,騰了一塊地方來放自行車。儘管爸爸媽媽反覆提醒他,每天騎完要把自行車放在該放的地方,但尼克總是記不住,總把自行車放在門口。幾周後的一天晚上,媽媽下班回到家,發現尼克的自行車又像往常一樣在門口放著,「這小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長記性?」媽媽火冒三丈。

這樣讓人惱火的情境,不僅尼克的媽媽要面對,我們也不例外,僅僅是早睡早起,按時吃飯,整理收納玩具,及時完成作業,就已經難倒了許多的爸爸媽媽。那麼,尼克的媽媽今天是怎麼處理的呢?

媽媽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後提醒自己要關注積極的事情。兒子從他房間走出來,笑容燦爛地跟媽媽打招呼,媽媽看到兒子的笑容真誠且充滿愛,頓時火氣消下去不少。同時,環顧了一下四周,她注意到尼克把球鞋整齊的放到鞋櫃裡了——而在幾個月前,他的球鞋還和自行車一樣亂擺亂放呢。

於是,媽媽擁抱了尼克,還表揚他說「哈,你今天把球鞋收好了,現在做事已經很有條理了」

然後平靜地說「自行車也可以放到該放的地方,明天要記得這麼做哦。」

而在接下來一天,他確實照做了。


你看,首先媽媽沒有選擇責備,而是停下來,儘可能接受,並關注積極事情,尋找解決辦法。這些做法,成功地使一陣旋風在演變成暴風驟雨前,帶回了晴天。這樣的做法,如果堅持做,就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沒有責備的家庭,而這也正是行動指南最重要的第一點。

第二,培養責任心。在這個故事裡,媽媽沒有給孩子貼不負責任的標籤,而通過肯定孩子之前的榜樣示範,把球鞋整齊地收好了,來鼓勵孩子自己思考和發現,讓孩子可以學會承擔責任,把自行車也放好,主動延續有責任的行為。幫助孩子,但不替代他,在他身旁,但不包圍他,及時提供腳手架支持。

上面這個故事就非常好地為我們提供了幫助孩子發展自主性的行動示範。

第三點是培養良好的判斷力。要記住孩子會向你學習思維模式,從他們嘗試某事成功或失敗的那一刻起——這種事情會發生很多次,他們會時刻在接收你傳遞的訊息:你如何看待、如何應對、如何判斷、如何決策。孩子從我們「身教」中學到的並不比我們「言傳」的少。所以,讓孩子多多獲得決策經驗,在他的控制幅度內,幫助孩子徹底思考,是培養良好判斷力的方法。即使孩子制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也沒有關係,這剛好可以幫助孩子思考,如果採取不同的選擇,結果會有什麼不同,也就會更好地接受教訓。記住,孩子還在了解生活。


最後,相信你的孩子和自然的力量。育兒的過程中,難免會有焦慮,我也常有,不擔心是不可能的。然而過度的焦慮,卻往往事得其反,並阻止我們成為平和的父母。正確的步驟是:關注焦慮,給自己打氣,告訴自己「孩子需要探索的試驗」「這個風險很小……他做錯了也沒有關係。」「他就是個孩子。」重建潛意識,去看一看你期望中的孩子成人後的美好景象,保持正念,關注每一個當下的成長。從優勢的角度看一看應該選擇採取什麼行動,然後,馬上行動。每次焦慮浮現在腦海時,就重複這些步驟。

以上幾點,是蘿拉博士在幫助孩子培養發展自主性方面的行動指南,和大家分享。悅讀經典,無論是理論指導,還是行動指導,不僅讓我們能夠解決眼前的問題,還讓我們清晰接下來的步驟,知道如何解決。加油吧,家長朋友們,我們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


歡迎轉發和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培養高情商孩子,給你一份超實用行動指南
    作者:楊俊英 指南是生活中常見的工具;今天閱讀的行動指南也不例外,它以清單的形式告訴該怎麼做,其目的在於,讓我們遇到問題,能按圖索驥找到答案。在這兒,我不打算羅列清單,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故事。我有個朋友阿青,她家寶貝一點兒不貪吃甜食,這讓我很羨慕。因為我家孩子酷愛甜食,而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掌心裡的寶,有些父母生怕孩受一點苦或委屈,事事為孩子操辦,久而久之,孩子喪失了獨自生活的能力,以至於有些些孩子上了高中、大學還不會自己洗衣服。而有些父母則從小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後普遍有很強的獨立自主能力,不僅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能把他人照 顧得很好。
  • 《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各位讀者大家好,這篇文章主要分享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以及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著手培養?以下內容均以文字的形式講解,希望讀者可以花一些時間讀完,相信對您會有一定的幫助。如果能夠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前就做好習慣培養,那麼將對我們的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並且一旦這些習慣轉化成孩子的能力,那麼我們也就不需要過分操心了。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呢?下面我們從兩大方面展開介紹。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自立自強好少年,家庭教育第一要務
    父母可以陪孩子走一程,卻無法伴孩子度一生。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從小做一個自立自強好少年,這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務。有時,太多的關愛(幫助),反而成了傷害(失去)。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忍住,別插手!
    子女教育一直是困擾家長的一個大難題,如何才能讓孩子既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又不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給予的壓力,這仿佛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孩子有相當強的獨立自主能力,能後自覺地完成學業以及各種功課,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 這是一份寒假求生實用指南!
    這是一份寒假求生實用指南!當然,快樂的生活總是短暫的,老媽的寵愛也是一時的,或許現在的你躺在被窩裡的時候已經開始感受到了壓力——沒錯,機智的小編在母上大人火力值爆表之前,提前幫你精選一份沒有廣告良心推薦的寒假求生逆襲充電指南,讓你在老媽面前變身人見人愛熱愛學習的寶貝蛋——話不多說,馬上開始介紹!
  • 獨立自主意識強的孩子思想也很獨立難能可貴,家長應該如何培養?
    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相信很多家長都很重視。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因為擔心孩子受傷或覺得他們做不好,而選擇越俎代庖。看來對於孩子的教育和培養,知道和做到是兩回事情。今天和家長們聊一聊,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能力的培養建立在意識的基礎上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孩子還小沒有必要那麼看重自主能力的培養。因為大了他們自然都會做,尤其對於老年人,這種想法更為明顯。
  • 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凡事都喊媽
    「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凡事都「喊媽」如果等到孩子應該獨立的年紀才跟TA們強調所謂的「獨立」,豈不是為時已晚?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呢?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習慣就好比教孩子學騎自行車。當孩子對自行車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以後,父母在身後幫孩子扶著車的手要適時學會放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學會騎車。
  • 課程回顧|市婦聯家教微課堂第73期:怎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課程回顧|市婦聯家教微課堂第73期:怎樣培養孩子獨立自主 2020-12-19 1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凡事都喊媽
    雖然如今的教育鼓勵孩子們不懂就問,但是有一些能夠通過自己的摸索而知道答案的問題,家長們更傾向於孩子獨立思考。「不要喊媽」家規走紅,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現在很多孩子在家的地位猶如眾星捧月一般,這也導致了孩子遇到一點問題就缺乏了獨立解決的習慣。
  • 完美男孩養成攻略: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男孩,長大後超越90%的人
    作家安娜·昆德蘭說:父母最成功的愛,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而是培養孩子獨立,對孩子放手。無論什麼樣的家庭條件,父母都無法保護孩子一生,無法代替孩子成長。因此,教會孩子獨立自主,才是一個孩子受益終生的軟實力。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 避免成為直升機式父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要怎麼做?
    生活上接孩子放學,他的同學小勇要來我們家玩,我問小勇:「你爸爸媽媽知道嗎?」孩子和誰交往的開心,就讓和誰交往,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優點,讓孩子釋放天性,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不要過多的幹涉孩子的人際交往,如果一味的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交朋友,可能只會讓孩子厭倦與人交流。三、怎樣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1.
  • 如何實現你的目標?心理學家提供了一份科學實用的指南
    因為光有目標沒有計劃、路徑和行動。如何才能有效地實現目標?組織行為學博士Benjamin Hardy提供了一份非常實用的指南。只要你堅持下去,哪怕不能實現夢想,也決定能讓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原文發表在Medium上,標題是:A Psychologist’s Extremely Practical Guide to Achieving Your Goals
  • 委員建議:設0-3歲託兒所 培養幼兒獨立自主能力
    委員建議:設0-3歲託兒所 培養幼兒獨立自主能力發布時間:2018-02-06 14:30:33 Tue  來源:杭州網  對此,今年兩會期間,杭州市政協委員、上城區商務局副局長賈元元帶來了一份《關於加強學齡前兒童獨立自主能力教育的建議》,提出鼓勵發展0-3歲幼兒入託教育,有計劃地逐步推進公立幼兒園開辦託班教育或新設託兒所,鼓勵引導民辦幼兒園開設託班或新設獨立的託兒所。現代家庭父母工作繁忙、壓力大,無法獨自照管孩子,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會依賴家中長輩承擔起子女日常照管的責任。
  • 孩子依賴性太強,如何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能力並沒有得到任何鍛鍊。3.孩子的依賴感強當孩子提出要求後,家長予以了滿足,之後孩子就會不斷的提出要求。形成了習慣,遇到狀況時,首先想的不是自己如何去解決,而是去找爸爸媽媽尋求幫助。在主觀上對於自己去處理問題是沒有概念的。卡耐基說過: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會自立,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物。
  • 一份有效拓展孩子的思維、培養孩子的情商的實用指南
    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整合大腦,讓他們表現良好呢?接下來,讓我們一一來揭曉。那麼面對孩子發脾氣,我們該如何處理呢?大多數父母都以為,回應孩子發脾氣的最好方式就是忽略孩子的怒火。否則,你就是縱容他,他會變本加厲。但是作者告訴我們,孩子發脾氣也有兩種類型,我們要區別對待:1、對待拋出上層怒火的孩子,父母需要快速設立穩固的界限,明確地討論什麼行為恰當、什麼行為不恰當。
  • 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培養孩子獨立的十點建議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大的影響,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成長。日常生活中,父母會習慣性地給女孩買洋娃娃,給男孩買飛機模型,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恰恰反映出男孩和女孩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紅家長有十點建議。1、培養孩子獨立意識需要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愛。
  • 焦慮的父母,無動於衷的孩子:怎麼培養孩子的上進心?
    孩子有上進心,遇事能獨立自主思考,想辦法解決,父母是不是覺得特別地舒心。是的,家裡有一個有上進心的孩子,父母會覺得這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情,就像能看到孩子未來一樣。其實,孩子的上進心也是父母幫助提升和培養起來的,而不是天生就有。
  • 想讓孩子獨立自主,家長要學會適度放手,否則很難培養
    也有網友認為:「孩子或許是被父母慣壞了。」果不其然,視頻中的家長說出了事情的緣由:原來孩子一直是家裡的「掌上明珠」,不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總是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讓孩子感受到特別多的關注,甚至直接幹預到孩子的生活。
  • 孩子對父母依賴成習慣,處理好「適度依賴」,讓孩子走向獨立自主
    連學校老師都說,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已經成習慣了。如果你家孩子也跟老李家的孩子有同樣的情況,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處理孩子對父母的&39;&39;適度依賴&39;,只要處理好這點,孩子走向獨立自主不是夢。適度依賴對孩子乃至整個家庭都有這麼大的好處,作為家長的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學會適度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