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麵疙瘩

2020-12-20 新民晚報

近日,完顏紹元兄突然慫恿我寫篇「麵疙瘩」。我很奇怪,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學人對那樣尋常的吃食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呢?

麵疙瘩,五六十歲的人有共同的記憶,但要說得圓,又沾點文化氣息,我估摸著自己拿不下。完顏兄自告奮勇願意幫我提供書證;於是,我也立下毒誓,只要有文獻可徵,不憚左右採之、琴瑟友之。

幾周後,完顏兄告訴我,「我特地從明清小說裡找,大概太貧下中農了,查了幾十種,居然都不見蹤跡,甚至典型的北方風俗作品如《醒世姻緣傳》《歧路燈》(專講河南的,我曾很抱希望)《老殘遊記》這些書裡都沒有,約見是『不上檯面』的。但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三俠五義》裡看到了一例,第九十一回,寫到最底層的人家,燒一碗疙瘩湯待客,而且有兩種寫法,一種是疙瘩湯,一種是咯嗒湯,兩個寫法的版本居然都有。此外也是北方小說的《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裡也寫到肉片疙瘩什麼,但這是地主家的食品,估計不是常言的麵疙瘩了……」他還補充說,「《儒林外史》裡淮揚普通食品不少,居然也沒有(麵疙瘩),可證實在太土!」

我被完顏兄「扎硬寨,打死仗」的勁頭深深刺激,似乎不啃下這塊「麵疙瘩」,太辜負了他爬梳幾十種明清小說的用心。

可以確定的是,麵疙瘩是很土的吃食。土,有兩種解釋:一是只在民間流行;二是製法簡陋。除此,還有一種「土」——既然有上佳的麵粉,明明可以做麵條、饅頭、餃子、燒餅等,為什麼偏偏要去弄成不太可口的疙瘩?我推測:一定是麵粉的基本盤裡摻雜了雜糧!這也是為什麼麵疙瘩往往流行於民間,而且是在相對比較貧困地區流行的道理。完顏兄認可我的推測,證實說:「我小時候,家裡稱疙瘩叫『疙刀子』(現在才知道是『疙瘩子』,大概是與河南語相通的安徽話),麵糊糊叫『糊拉子』,有區別的。反正都是饑荒年代的食物,以後再也沒有做過。」

我以為,麵疙瘩和麵糊糊的區別,在於前者由一定比例的麵粉與水攪拌從而形成疙瘩狀,而後者因為比重失調以致不能成形。應該說,麵糊糊的檔次更低。但即使是疙瘩狀,麵疙瘩也分兩種:一是外表如土疙瘩,一塊一塊;一是外表像麵粉經過揉和之後的搓條下劑,一條一條或一粒一粒。

上海人在困難時期流行過吃麵疙瘩。當時的麵粉等級分成富強粉和標準粉,俗稱精白麵粉和黑麵粉,檔次較低的標準粉更適合做粗糙的麵食,如油墩子啦、油煎餅啦、麵疙瘩啦。做麵疙瘩自然要配些輔料如南瓜、毛豆、菜皮等,像樣的一頓飯需配置米飯、蔬菜、肉蛋、湯羹等;而一碗麵疙瘩立馬把「繁瑣」的程序簡化了,住在石庫門、新式裡弄裡的人,端只飯碗就能跑出家門到弄堂裡吃。這正是那時的飲食特徵之一。

河北民歌《河裡水》唱道:「河裡水,譁啦啦,八路軍打仗過俺家,烙花餅,卡餄瘩,同志同志吃點吧。」餄瘩,就是 「麵疙瘩」。居然拿麵疙瘩來招待客人,可知抗戰時當地老百姓實際生活之艱苦。

那麼,所有的麵疙瘩都是粗劣不堪的嗎?不是。

麵疙瘩是個大類,其中那種幾乎不做「深加工」、粗鄙的塊狀麵食,通常被定義為麵疙瘩。如果略微用力,麵疙瘩可能就會是另一種面目,如前面我提到的條狀或粒狀的麵疙瘩,歷史上有個專門的名稱——「餺飥」。北魏《齊民要術·餅法》曰:「餺飥,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愛,亦自滑美殊常。」另外,元人《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的「米心棊子」、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中的「面老鼠」,也可視為另類「麵疙瘩」。

杭州人的飲食,受北宋的影響很大,「貓耳朵」便是突出的例子,其做法是:麵粉加水揉成面,搓成指粗的長條,切成小劑,在麵粉中略拌,再將劑直立,用大拇指按於劑上向前推搓成貓耳狀,下到沸水裡……它與我們熟識的「麵疙瘩」,堪稱異曲同工。

現在,真要說「麵疙瘩」不是美食,倒也說不過去,高級餐廳裡並不稀見,還很受歡迎,自然已經不復那種加些南瓜毛豆爛菜皮就過得去的,一定會高舉「海鮮」「河鮮」的旗幟。這樣的搭配,好比赤膊穿皮茄克。須知,只要你心裡不疙瘩(上海話,意為糾結、彆扭),說穿了,任何的「麵疙瘩」,就是金疙瘩。(西坡)

相關焦點

  • 麵疙瘩
    原創 西坡 海上夢疊作者:西坡滬語改寫:榮梅文字修正:丁迪蒙朗讀:馮玉紅搿兩日,完顏紹元兄突然之間慫恿我寫篇「麵疙瘩」。另外,《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裡向也寫到肉片疙瘩啥個,但迭個是地主屋裡向個食物,估計勿是常莊講個麵疙瘩……」。伊還補充:「《儒林外史》裡向個淮揚普通食品勿少,居然也嘸沒,可以證實麵疙瘩實在是忒土了!」我撥完顏兄「扎硬寨,打死仗」個勁頭深深個刺激,好像勿拿搿塊「麵疙瘩」啃下來,就辜負了伊爬梳幾十種明清小說個用心。可以確定個是,麵疙瘩是邪氣土個吃食。
  • 麵疙瘩的做法
    第一步麵疙瘩的做法有好多,單單麵疙瘩中的麵疙瘩就有好多種做法。
  • 麵疙瘩湯情懷
    □趙秀永說起麵疙瘩子湯,它在我國的黃淮地區流傳甚久很有名氣。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那可是一種很豐盛的美食,我對麵疙瘩湯有著特殊的感情。兒時吃著母親做的麵疙瘩湯,那細膩香純的美味,直到現在仍魂牽夢繞我的心中,至今仍揮之不去終生難忘。
  • 夜讀 | 暖心的麵疙瘩
    暖心的麵疙瘩作者/黃夢子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談起秋冬時節的吃食,第一樣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是麵疙瘩。我上小學時,一家三口還擠在出租屋裡,房子裡只有一張桌子。父親寫文章、我寫作業,一家三口吃飯都在這張桌子上。家徒四壁,我愛畫點東西,畫好以後就鄭重地、小心翼翼地貼在牆上。
  • 麵疙瘩的另類做法雪菜肉絲麵疙瘩
    麵疙瘩的另類做法——雪菜肉絲麵疙瘩。原  料:普通麵粉250G、雞蛋一個、水、鹽適量。4、鍋內加適量水,煮開,倒入麵疙瘩。5、煮熟後焯冷水。貼士:1、這樣做是為了吃起來有咬勁兒,當然,也可以省略這步,直接放到湯料裡煮熟吃。2、我做的是雪菜肉絲的湯底,我想大家肯定都會做啦,當然,可以換成你喜歡的任何口味,相信會一樣的好吃。
  • 「爛糊面」和「麵疙瘩」
    原創 陳恩浩 上海老底子「爛糊面」和「麵疙瘩」陳恩浩重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令我浮想聯翩,兒時的記憶、舌尖上的味道仿佛撲面而來。在缺糧少油的艱難歲月裡,「麵疙瘩」也成了上海不少家庭的主食。兒時我家兄弟姐妹多,這種既省時又省錢的吃法真是何樂而不為。母親常常將一大鍋子水燒開,放入青菜或南瓜,再將攪好的麵糊往鍋裡斷斷續續地放,然後加上醬油、味精,最後加一點豬油。掀開鍋蓋,熱氣騰騰。每人捧一個大碗,響起一片吱溜聲響。
  • 蒼山西坡|七歲孩子的第一次露營
    蒼山西坡野生杜鵑看到朋友發的蒼山西坡杜鵑盛景,再加上孩子很早就想去露營,去蒼山西坡開始她的第一次露營。距離蒼山西坡還有6公裡時,上山的路變為石子加土路,只夠一輛車經過,路邊高山上不時有落石堆在路面上。推汽車成了常態。
  • 麵疙瘩也可以做得高大上,西紅柿雞蛋麵疙瘩做法
    某種意義上來說,麵疙瘩和餃子的區別就是一個沒餡一個有餡。它們都是既當菜又當飯,味道都 很棒,當然它們也有缺點,餃子的缺點是需要一個一個的包,麵疙瘩的缺點就是看上去不夠精緻。如何把麵疙瘩做得更精緻一些呢?大家請看下面這個圖。
  • 做麵疙瘩多加「它」,麵疙瘩勁道好吃不粘連,我家尤其愛吃
    冬天天氣冷,喝湯最適合,尤其是麵疙瘩湯,各種蔬菜都可以做,在大冬天的來上一碗太暖和了。麵疙瘩的做法很簡單,攪一攪拌一拌就好,但是多加它,麵疙瘩勁道好吃不粘連,我家尤其愛吃。西紅柿疙瘩湯,小妮的最愛,每次多了喝兩碗都不夠。做麵疙瘩多加「它」,麵疙瘩勁道好吃不粘連,我家尤其愛吃!
  • 創新改良老傳統的麵疙瘩,做出的麵疙瘩筋道耐煮,晶瑩剔透,過癮
    夏天做點清淡爽口的麵疙瘩最開胃啦,這種麵疙瘩做起來非常容易,不用揉面,也不用發酵,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百變花樣的麵疙瘩裡,蔬菜可以隨意搭配,疙瘩湯的濃稠度可以根據水量來調整。製作起來也超快手,爽滑鮮嫩,由於下鍋時的麵疙瘩看起來非常像一條小魚,故又叫做小魚麵疙瘩。經常做好孩子老公連吃兩大碗,連湯也沒剩下,真的好吃,做法也非常簡單,有興趣的你值得一試。
  • 邯鄲學院領導到西坡書院涉縣寫生基地調研
    邯鄲學院領導到西坡書院涉縣寫生基地調研 8月22日,中共邯鄲學院黨委書記朱勇,邯鄲學院校長趙新生,邯鄲學院藝術學院副院長王琦等到西坡書院涉縣基地進行工作調研【西坡書院涉縣基地】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邯鄲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韓步勇創建於
  • 麵疙瘩湯的做法竅門 麵疙瘩湯的做法竅門竅門
    麵疙瘩湯的做法竅門準備食材:麵粉150克、絲瓜150克、紅柿子椒30克、捲心菜30克、生菜30克、水160毫升、鹽1茶匙麵疙瘩湯的做法竅門竅門玉米面疙瘩湯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都非常的熟悉,在北方的地區更為常見,玉米面的營養價值本身就非常的高,而且它屬於雜糧之一,
  • 我家孩子愛吃的麵疙瘩湯,好吃抵飽,做麵疙瘩也是個技術活兒
    我家孩子愛吃的麵疙瘩湯,好吃抵飽,做麵疙瘩也是個技術活兒。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歡迎大家來分享。小神獸終於上學了,這早上的早飯不能馬虎還得合他胃口。麵疙瘩湯裡加了一個雞蛋攪成蛋花,味道鮮香還好看,再放上一點兒雞毛菜,漂亮的很。小傢伙比較排斥吃小青菜,每次我都要切碎碎的,他就不那麼挑了。其實麵疙瘩湯裡可以放很多食材,只要你喜歡都可以放進去,我今天做的這個比較蔬的,而且味道也可以多種多樣,酸、甜、鹹、辣任你自己調配。這種可以多變的疙瘩湯你家喜歡吃嗎?
  • 南瓜蝦仁麵疙瘩:蝦仁口感鮮嫩加到麵疙瘩中,好吃又營養
    南瓜蝦仁麵疙瘩適合11 個月以上的寶寶 蝦仁口感鮮嫩,富含優質蛋白,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南瓜香甜軟糯,富含 β-胡蘿蔔素,能促進寶寶的視力發育。將這兩種食材加到麵疙瘩中,好吃又營養,媽媽們別錯過哦!
  • 麵疙瘩的詳細做法?
    做麵疙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麵粉做成麵糊,然後用筷子斜割成疙瘩塊放入沸湯裡;另一種是將麵粉做成麵團,然後揉成細長條,用刀削成疙瘩塊再放入沸水中。
  • 做麵疙瘩和面時需要注意什麼?
    麵疙瘩的做法有很多種,有的要加雞蛋在裡面做麵疙瘩,有的要加韭菜或者青菜在裡面,有的麵疙瘩要加鹽在裡面,這樣更勁道好吃,這些做法每個地方不太一樣,但是最最關鍵的是要麵粉也很重要,必須用勁道的麵粉做才能體現麵疙瘩的勁道,不易坨的特點。
  • 麵疙瘩怎麼做才好吃?做好這兩步,湯汁酸香濃鬱,麵疙瘩勁道入味
    這個美食吃起來湯汁濃鬱,酸香可口,麵團勁道,保你吃完讚不絕口,那就跟著隆隆一起做起來吧~麵疙瘩所需食材:以下都是我一人份的量,麵粉小半碗(具體看個人的食量)、西紅柿一個、雞蛋2枚。所需配料:鹽2小勺、雞精2小勺、蠔油2小勺、小蔥2根。第一步:咱們將所有的食材準備好,西紅柿切小塊,最好保留咱們西紅柿的汁,這樣味道更濃,更好吃。
  • 疙瘩湯好喝麵疙瘩難做,4種方法,教您做出黃豆粒大小的麵疙瘩
    小小的麵疙瘩混合著薄薄的蛋花,出鍋前撒一點香菜,滴幾滴香油,既營養又溫暖,現在回想起來都在不自覺的咽口水。疙瘩湯既營養又暖胃,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喜歡喝。但要做出黃豆粒大小、均勻一致的麵疙瘩,是需要一定的水平和技巧的,掌握不好疙瘩會很大,或者就根本做不出麵疙瘩,特別是新手,一般很難做出標準的黃豆粒大小的麵疙瘩。
  • 麵疙瘩湯的家常做法
    大家好,我是吃貨小雅,今天呢,我準備給大家介紹一個家常湯,用麵疙瘩做的,叫做麵疙瘩湯。這個湯特別的養胃哦,麵食比較養人,天冷的時候,喝麵疙瘩湯,也比較暖和。1.首先呢,我們要先把食物和食材都準備齊全。7.煮好後,把備好的麵疙瘩拿出來,然後掀開鍋蓋子,把麵疙瘩慢慢的倒進去,然後快速的用筷子,把倒進去麵疙瘩攪散開,避免都粘在一起,然後再把我們提前打散的雞蛋液,也倒進鍋裡面。等到鍋裡面的蛋液煮熟,煮成蛋花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鍋火關住了。
  • 【滋味】記憶中的麵疙瘩,在家也能做!
    麵疙瘩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家庭的傳統主食。在那個年代裡,上海人的口糧是憑票計劃供應的,買糧食不光要糧票,還要帶上購糧證,按人口定量供應。上海人經常調點麵糊,做鍋麵疙瘩,就這樣省時省油省菜地打發了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