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糊面」和「麵疙瘩」

2020-12-23 澎湃新聞

「爛糊面」和「麵疙瘩」

2020-08-18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陳恩浩 上海老底子

「爛糊面」和「麵疙瘩」

陳恩浩

重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令我浮想聯翩,兒時的記憶、舌尖上的味道仿佛撲面而來。

上世紀60年代初,社會物資匱乏,能吃飽已屬不易,所以,多的是營養不良。記得當年我讀高中時住宿在學校裡,糧、油定量供應,我們處在長身體時期,一頓飯吃半斤米飯是尋常事,我曾有一頓早餐喝七兩粥,午餐竟狼吞虎咽地吃了一斤三兩飯的紀錄,至今不失為笑談。那年頭,缺葷少油的胃永遠是無底洞,米再糙,飯再硬,絕對不會有吃剩飯碗的。

記憶中,那個年代的「爛糊面」和「麵疙瘩」可謂是舌尖上的美味。

顧名思義,爛糊面突出一個「爛」。爛而不黏,糊而不焦,麵條已經寸斷,有點糊狀般黏稠,可像粥般地喝。但同粥相比,爛糊面的食材豐富,裡面放蔬菜,尤其是冬天經過霜打的青菜糯而甜,更增添了爛糊面的爽滑。偶爾還有幾根肉絲,錦上添花,加之星星點點的油花,味道鹹而鮮濃。

那時學校食堂早餐供應的是「紅薯幹」粥或爛糊面。每次,我總是要二兩爛糊面加一兩淡饅頭。爛糊面佐淡饅頭,乾濕結合,鹹淡相濟,是一頓很樂胃的早餐,讓人吃而不厭。

就職後的節假日,每到一地旅遊,我總愛品嘗各地麵條,曾吃過蘭州牛肉麵、山西刀削麵、北京炸醬麵、武漢熱乾麵、香港雲吞麵……可是卻不見有色有味的爛糊面蹤影。由此臆斷,大約像陽春麵一樣,爛糊面也是上海家常飲食獨有。

在缺糧少油的艱難歲月裡,「麵疙瘩」也成了上海不少家庭的主食。兒時我家兄弟姐妹多,這種既省時又省錢的吃法真是何樂而不為。母親常常將一大鍋子水燒開,放入青菜或南瓜,再將攪好的麵糊往鍋裡斷斷續續地放,然後加上醬油、味精,最後加一點豬油。掀開鍋蓋,熱氣騰騰。每人捧一個大碗,響起一片吱溜聲響。

一碗碗「麵疙瘩」吃起來又滑又鮮,特別到最後大塊的都盛光了,鍋裡只剩下小塊的,粒粒屑屑的,趁熱連湯帶水呼嚕呼嚕喝下肚,實在舒服極了。尤其是寒冬,能給予一種解飢溫寒的慰藉。

如今一些飯店的菜單上,有時也用這種草根食品來當點心,不過已是「貴族化」,冠名以「雞絲麵疙瘩」「三鮮麵疙瘩」等,但不知怎地,那硬硬的,光溜溜小魚兒似的「麵疙瘩」,食之無味,遠不如家裡做得好。

當然,如今孩子的口味可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有一次,孫子吃著我老伴做的麵疙瘩讚不絕口;背對她,卻對我奸詐一笑,伸伸舌頭,嘿……

(原文刊於2018年8月25日《新民晚報》 )

來源:陳恩浩先生賜稿分享!

陳恩浩先生熱文

➤➤

上海老底子

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

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

訴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啟未來

原標題:《「爛糊面」和「麵疙瘩」(作者:​陳恩浩)》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叔家的上海菜:爛糊面,湯鮮味美,粉糯嫩爽,家人喜歡!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上海菜:爛糊面,湯鮮味美,粉糯嫩爽,家人愛吃!上海人對於「爛糊面」最深的記憶,是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日子裡。為了讓全家人吃飽,家庭主婦動足腦筋,想出來拿麵條燒爛之後放一會時間,用上海話來說就是讓它「漲一漲」,拿細麵條漲成了粗麵條,把麵湯漲成了糊狀,這樣的爛糊面還是蠻容易填飽肚皮額,全家人也夠吃了,當然它的味道並不怎樣好。爛糊面,除了自家做,公家食堂裡廂也蠻多看到。
  • 麵疙瘩
    另外,《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裡向也寫到肉片疙瘩啥個,但迭個是地主屋裡向個食物,估計勿是常莊講個麵疙瘩……」。伊還補充:「《儒林外史》裡向個淮揚普通食品勿少,居然也嘸沒,可以證實麵疙瘩實在是忒土了!」我撥完顏兄「扎硬寨,打死仗」個勁頭深深個刺激,好像勿拿搿塊「麵疙瘩」啃下來,就辜負了伊爬梳幾十種明清小說個用心。可以確定個是,麵疙瘩是邪氣土個吃食。
  • 教你做老少皆宜的爛糊面,湯鮮味美,粉糯嫩爽,家人喜歡
    廚房在人們的眼中,不僅象徵著食物,更意味著有家的味道,它讓你不孤獨,讓你想著和家人共進餐的喜悅,更是一份稠得化不開的愛。我今天分享的是高湯、肉末、雞蛋爛糊面,是專為幼、嬰兒、老年、住院剛恢復吃食的人群量身訂製,真的很棒。燒爛糊面的食材,面用速凍過的,便於捏斷。捏到大約一公分長,吃著方便,青菜切末,肉剁成肉末,雞蛋二隻。
  • 西坡:麵疙瘩
    近日,完顏紹元兄突然慫恿我寫篇「麵疙瘩」。我很奇怪,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學人對那樣尋常的吃食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呢?麵疙瘩,五六十歲的人有共同的記憶,但要說得圓,又沾點文化氣息,我估摸著自己拿不下。此外也是北方小說的《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裡也寫到肉片疙瘩什麼,但這是地主家的食品,估計不是常言的麵疙瘩了……」他還補充說,「《儒林外史》裡淮揚普通食品不少,居然也沒有(麵疙瘩),可證實在太土!」我被完顏兄「扎硬寨,打死仗」的勁頭深深刺激,似乎不啃下這塊「麵疙瘩」,太辜負了他爬梳幾十種明清小說的用心。
  • 麵疙瘩的做法
    第一步麵疙瘩的做法有好多,單單麵疙瘩中的麵疙瘩就有好多種做法。
  • 麵疙瘩湯情懷
    鍋開後老者拿幾根青菜放進湯內,適量放些鹽巴,把麵疙瘩湯端給朱元璋食用。朱接著熱騰的麵疙瘩湯,邊吃邊喝感覺味道香美,勝過山珍海味。朱便問老者:「老伯這叫什麼飯名?」老者答之:「家裡沒有任何可食用的,只剩下這一點麵粉,便拿來做點麵湯請你充飢。」朱元璋聽之非常感動,「這是用麵粉做成的,加湯、青菜、和鹽而成,是飯、作菜又有湯,好!好!那就叫麵疙瘩湯吧!」
  • 夜讀 | 暖心的麵疙瘩
    暖心的麵疙瘩作者/黃夢子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談起秋冬時節的吃食,第一樣浮現在我腦海裡的,是麵疙瘩。我上小學時,一家三口還擠在出租屋裡,房子裡只有一張桌子。父親寫文章、我寫作業,一家三口吃飯都在這張桌子上。家徒四壁,我愛畫點東西,畫好以後就鄭重地、小心翼翼地貼在牆上。
  • 麵疙瘩的另類做法雪菜肉絲麵疙瘩
    麵疙瘩的另類做法——雪菜肉絲麵疙瘩。原  料:普通麵粉250G、雞蛋一個、水、鹽適量。操  作:1、麵粉+雞蛋+水+鹽和成光滑麵團。2、麵團分成幾份後,搓成長條切丁,撒適量乾麵粉防止粘連。3、取一隻小孔塑料籃,把麵團丁一個個放在塑料籃中,用手按壓,捲成類似田螺狀。4、鍋內加適量水,煮開,倒入麵疙瘩。5、煮熟後焯冷水。
  • 麵疙瘩也可以做得高大上,西紅柿雞蛋麵疙瘩做法
    某種意義上來說,麵疙瘩和餃子的區別就是一個沒餡一個有餡。它們都是既當菜又當飯,味道都 很棒,當然它們也有缺點,餃子的缺點是需要一個一個的包,麵疙瘩的缺點就是看上去不夠精緻。如何把麵疙瘩做得更精緻一些呢?大家請看下面這個圖。
  • 創新改良老傳統的麵疙瘩,做出的麵疙瘩筋道耐煮,晶瑩剔透,過癮
    夏天做點清淡爽口的麵疙瘩最開胃啦,這種麵疙瘩做起來非常容易,不用揉面,也不用發酵,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百變花樣的麵疙瘩裡,蔬菜可以隨意搭配,疙瘩湯的濃稠度可以根據水量來調整。製作起來也超快手,爽滑鮮嫩,由於下鍋時的麵疙瘩看起來非常像一條小魚,故又叫做小魚麵疙瘩。經常做好孩子老公連吃兩大碗,連湯也沒剩下,真的好吃,做法也非常簡單,有興趣的你值得一試。
  • 做麵疙瘩多加「它」,麵疙瘩勁道好吃不粘連,我家尤其愛吃
    冬天天氣冷,喝湯最適合,尤其是麵疙瘩湯,各種蔬菜都可以做,在大冬天的來上一碗太暖和了。麵疙瘩的做法很簡單,攪一攪拌一拌就好,但是多加它,麵疙瘩勁道好吃不粘連,我家尤其愛吃。西紅柿疙瘩湯,小妮的最愛,每次多了喝兩碗都不夠。做麵疙瘩多加「它」,麵疙瘩勁道好吃不粘連,我家尤其愛吃!
  • 麵疙瘩湯的做法竅門 麵疙瘩湯的做法竅門竅門
    麵疙瘩湯的做法竅門準備食材:麵粉150克、絲瓜150克、紅柿子椒30克、捲心菜30克、生菜30克、水160毫升、鹽1茶匙麵疙瘩湯的做法竅門竅門玉米面疙瘩湯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都非常的熟悉,在北方的地區更為常見,玉米面的營養價值本身就非常的高,而且它屬於雜糧之一,
  • 我家孩子愛吃的麵疙瘩湯,好吃抵飽,做麵疙瘩也是個技術活兒
    我家孩子愛吃的麵疙瘩湯,好吃抵飽,做麵疙瘩也是個技術活兒。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歡迎大家來分享。小神獸終於上學了,這早上的早飯不能馬虎還得合他胃口。為了他能吃得好要不時地換花樣,這樣的一碗疙瘩湯他倒是喜歡得很,這是隨了爸爸喜好,我不是很喜歡吃這種麵疙瘩的。只要你喜歡,這也不是什麼難事,雖然我的手法笨拙了點兒,做出的疙瘩不那麼完美,但是口感和味道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小傢伙也不會喜歡的。這樣的疙瘩湯吃下去很結實的,一點不要擔心會肚子餓了。
  • 南瓜蝦仁麵疙瘩:蝦仁口感鮮嫩加到麵疙瘩中,好吃又營養
    南瓜蝦仁麵疙瘩適合11 個月以上的寶寶 蝦仁口感鮮嫩,富含優質蛋白,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南瓜香甜軟糯,富含 β-胡蘿蔔素,能促進寶寶的視力發育。將這兩種食材加到麵疙瘩中,好吃又營養,媽媽們別錯過哦!
  • 麵疙瘩的詳細做法?
    做麵疙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麵粉做成麵糊,然後用筷子斜割成疙瘩塊放入沸湯裡;另一種是將麵粉做成麵團,然後揉成細長條,用刀削成疙瘩塊再放入沸水中。
  • 做麵疙瘩和面時需要注意什麼?
    麵疙瘩的做法有很多種,有的要加雞蛋在裡面做麵疙瘩,有的要加韭菜或者青菜在裡面,有的麵疙瘩要加鹽在裡面,這樣更勁道好吃,這些做法每個地方不太一樣,但是最最關鍵的是要麵粉也很重要,必須用勁道的麵粉做才能體現麵疙瘩的勁道,不易坨的特點。
  • 疙瘩湯好喝麵疙瘩難做,4種方法,教您做出黃豆粒大小的麵疙瘩
    小小的麵疙瘩混合著薄薄的蛋花,出鍋前撒一點香菜,滴幾滴香油,既營養又溫暖,現在回想起來都在不自覺的咽口水。疙瘩湯既營養又暖胃,生活中大多數人都喜歡喝。但要做出黃豆粒大小、均勻一致的麵疙瘩,是需要一定的水平和技巧的,掌握不好疙瘩會很大,或者就根本做不出麵疙瘩,特別是新手,一般很難做出標準的黃豆粒大小的麵疙瘩。
  • 麵疙瘩怎麼做才好吃?做好這兩步,湯汁酸香濃鬱,麵疙瘩勁道入味
    中國人一般把主食分為水稻和小麥兩大類,南方人大米吃的比較多,而麵食則是大多數北方人的最愛。麵食在咱們中國,不論從南到北,每個地方都會吃,是咱們的平常主食之一。做法也是千萬種,蒸煮烹炸,讓人眼花繚亂。光是麵條這一類就有很多很多種的做法。不得不感嘆咱們中國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 麵疙瘩湯的家常做法
    大家好,我是吃貨小雅,今天呢,我準備給大家介紹一個家常湯,用麵疙瘩做的,叫做麵疙瘩湯。這個湯特別的養胃哦,麵食比較養人,天冷的時候,喝麵疙瘩湯,也比較暖和。1.首先呢,我們要先把食物和食材都準備齊全。把胡蘿蔔和洋蔥削皮,洗乾淨切小丁;把西紅柿洗乾淨,切成塊狀,把外皮剝掉;香菜洗乾淨,切成小碎。先放在一邊備用。3.蔬菜都備切好後,我們再把備好的雞蛋拿出來,找個乾淨小碗,把雞蛋磕進碗裡,用筷子雞蛋攪散開。然後找來一個乾淨鍋,把備好的油,倒進鍋裡面,開火燒熱。
  • 【滋味】記憶中的麵疙瘩,在家也能做!
    麵疙瘩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家庭的傳統主食。在那個年代裡,上海人的口糧是憑票計劃供應的,買糧食不光要糧票,還要帶上購糧證,按人口定量供應。上海人經常調點麵糊,做鍋麵疙瘩,就這樣省時省油省菜地打發了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