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軟實力」變為「硬產業」

2020-12-25 延安市人民政府

從「軟實力」變為「硬產業」

——安塞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小記

發布時間:2020-12-24 08:25:17 來源: 延安日報

「課本上學過《安塞腰鼓》文章,所以特別想來實地看一看。」2018年5月25日,安塞區白坪街道馮家營村「千人腰鼓基地」開業,第一次來到安塞的外地學生左晴晴就趕上了,「在這兒看到了真正的腰鼓,氣勢磅礴,看得人渾身血液沸騰!」

安塞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不僅有腰鼓,還有剪紙、農民畫、民歌、曲藝等民間文化藝術瑰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黃土風情特色濃鬱。2018年,安塞區按照「文旅興業」發展思路,依託深厚的民間文化藝術資源,投資1.47億元,建成了馮家營「千人腰鼓基地」、西營「信天遊大舞臺」、魏塔「東方畢卡索繪畫基地」三個民俗文化村,推出集腰鼓、剪紙、民間繪畫、民歌、曲藝等於一體的黃土風情文化藝術實景演出,發展農家樂、民宿經營、民間文化藝術產品製作銷售等文化產業,以文促旅,以旅帶文,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安塞文化旅遊從「軟實力」向「硬產業」邁進。

「以前都是在外面打腰鼓,要走出去才能展示安塞腰鼓的雄風。現在不一樣了,是外邊的人來安塞,來馮家營看我們打腰鼓。」打了40多年安塞腰鼓的曹元亮自豪地說,不僅有活幹,還有錢掙。馮家營「千人腰鼓基地」累計接待遊客46萬餘人次,創收2400餘萬元,直接帶動182戶建檔立卡群眾實現脫貧致富,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想聽純正的陝北信天遊,就來我們西營村。」安塞區金明街道東營村黨支部書記甕殿龍說,西營「信天遊大舞臺」建成以來,演出黃土風情文化特色劇目128場,日均接待遊客量4500餘人,年接待遊客60萬餘人。

甕殿龍告訴記者,村上圍繞「信天遊大舞臺」,修復西營古寨,建成休閒採摘大棚和塞北牧場,配套建設了美食一條街和民宿產業,讓遊客來到西營可以聽原生態陝北民歌,吃到純天然瓜果蔬菜,住冬暖夏涼的陝北窯洞,真正品味一把地道的陝北人生活。西營民俗文化村還在景區規劃建設了陝北民歌博物館,進一步挖掘、培養優秀民歌手,讓更多的安塞民歌手從「喜歡唱民歌」向「職業唱民歌」發展,把個人民間文化「軟實力」轉變為文旅產業發展「硬技能」,帶動更多群眾致富奔小康。

魏塔村位於安塞西南,油路彎彎入村,溪水潺潺離谷,窯洞排排錯落。青灰寧靜中,雞鳴犬吠牛哞。小院堆起畫作摞摞,其中既有專業院校學生之作,也不乏國內大師之作,還有村民老蔣自己數年來的積累……村中豎立的大磨盤上,畫家範華題字「魏塔古村落」。

魏塔這個大山深處的小山村,何以有名?在於民風淳樸,在於古韻風貌。2018年,安塞區依託「剪紙之鄉」「繪畫之鄉」文化優勢,以古樸、自然、原生態風味濃鬱為基本格調,建成魏塔民俗文化村,設剪紙、農民畫藝術培訓基地,繪畫寫生基地,剪紙、農民畫展館等項目,於當年6月1日開門迎客。魏塔民俗文化村將傳統村落建築載體、農民畫、剪紙等手工技藝活態文化轉化為特色文化產品,累計接待遊客15萬人,創收1000餘萬元,成為助力脫貧致富的新探索。

文化養民,文化富民。安塞區將文化植入旅遊,用旅遊傳承文化,將祖輩傳承的腰鼓、剪紙、民間繪畫、民歌、曲藝等文化資源,轉化為群眾產業致富的力量,讓百姓「生活在城鎮、產業在農村、致富在旅遊」的願望逐步變為現實。全區累計直接帶動群眾3200人,人均增收2.2萬元,其中貧困群眾1100人;間接帶動群眾2.9萬人,人均增收8200元,其中貧困群眾3200人。安塞文化旅遊產業從「軟實力」向「硬產業」鏗鏘邁進。(記者 劉 彥 通訊員 張志林)

相關焦點

  • 中國「軟實力」亟須「硬」起來
    、原外經貿部首席談判代表、副部長龍永圖就「國際化人才與中國的軟實力」話題暢談個人觀點,認為中國當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我們的「軟實力」還跟不上我們的「硬實力」。龍永圖此前在為《與龍永圖論道軟實力決定競爭力》一書所撰前言中指出,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否定中國已具備一定的硬實力,但是,只具備這一點不足以說明一個國家強大,其世界地位「有時更多的是受它的國家形象所影響」。  其中,他將軟實力從兩個層面定義:對一個國家而言,軟實力是其社會內部的凝聚力;對外而言,則是它對其他國家的影響力。
  • 增強軟實力是當前的硬任務
    當前,社會對「軟實力」的重視及其發展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宣傳思想工作不是「虛工作」,而是「軟實力」;不是「軟指標」,而是「硬任務」。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既包括由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國防軍事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也包括由文化形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等表現出來的軟實力。軟實力的核心是價值觀。沒有軟實力的匹配,硬實力硬不到哪裡去;沒有精神文明的跟進,經濟發展走不了多遠。
  • 「軟實力」無法替代「硬實力」
    美國是一個崇尚實力的國家,一向把國防產業和軍隊的建設當做立國之本。靠軍隊,對他國頤指氣使。如此過剩的「硬能量」,如何釋放?君不見,冷戰剛結束不久,一場海灣戰爭僅幾天的工夫,美國以幾乎零傷亡的代價,就把一代中東梟雄薩達姆打得七零八落、國破家亡。美國有這樣的「硬實力」,怎能不引以自傲,世界哪個國家敢在「老子頭上動土」!
  • 軟實力與硬實力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在分析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時,通常將之分為有形力量與無形力量,或硬實力與軟實力。硬實力( HARD POWER)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軟實力( SOFT POWER)則分為國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認同的程度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
  • 「硬實力」與「軟實力」
    但都可以概括為一個原因,即當時國家的「軟實力」不及日本。  現代戰爭是以國家整體實力為基礎的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而不僅僅是軍事體系之間的對抗。國家的整體實力,按照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的觀點,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部分。所謂「硬實力」,主要體現為軍事實力,包括GDP、人口、資源等各種「實打實」的因素。
  • 中國文化軟實力如何「硬」起來
    原標題:中國文化軟實力如何「硬」起來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標誌,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和民族凝聚力、創新力、發展力的基礎。在全球化浪潮下,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正在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我國主流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始終與時俱進,體現著創新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指導思想。
  • 賈玉梅:提高文化軟實力 構築發展硬支撐
    原標題:提高文化軟實力 構築發展硬支撐   13日上午,按照黑龍江省委統一部署,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賈玉梅在第四期省管廳級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集中輪訓班上作專題輔導。
  • 讓我們的文化軟實力硬起來
    原標題:讓我們的文化軟實力硬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總書記圍繞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四個方面所作的精闢闡述,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本指引。   當今世界各國,除了經濟、科技、軍事力量等「硬實力」的比拼,文化軟實力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因為文化愈來愈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愈來愈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 法學者認為軟實力趨於「變硬」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11月4日發表題為《軟實力變硬》的文章,作者為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扎基·萊迪。文章指出,如今,軟實力本身正在被武器化。這將在貿易、法律、技術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 趙泓鈉 趙紫薇: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趙泓鈉 趙紫薇: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硬實力 2019年08月27日 15:04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趙泓鈉 趙紫薇 字號 關鍵詞:文化旅遊;文化產業;旅遊資源;融合;
  • 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
    孟津幹部群眾表示:    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倍增幹勁    「文化是孟津最豐富的資源、最突出的優勢,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是孟津科學發展、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發揮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化軟實力提升經濟發展硬實力,是洛陽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孟津「以文化優勢促進務實發展」的生動實踐,為洛陽推進「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提供了借鑑。洛陽將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全力加快國際文化旅遊名城建設,助推富民強市,力促中原崛起。
  • 硬實力+軟實力,讓旅客出行更美好
    隨著旅遊市場持續發展,人們追求更加便捷、高品質的出行生活.面對消費者不斷升級的出遊需求,鐵路部門積極創新,通過憑藉自身「硬實力+軟實力」,既滿足了民眾的旅遊需求,讓旅客出行更美好.同時也成為助力旅遊消費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助推器」.
  • 中國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態度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近一年來,中國外交政策對硬實力和軟實力的關注有所變化。果真如此嗎?其實,這當中既有變化又有延續。中國對硬實力的看法沒多大改變。作為有著百年屈辱近代史的國家,中國已領悟到硬實力對捍衛主權至關重要,並一直竭力通過經濟和軍事現代化來打造。中國人有句口號,「國家尊嚴是打出來的」,顯示了從這種經驗中獲得的智慧。
  • 新文創:讓文化軟實力「配得上」硬實力
    在11月8日舉行的「文明互鑑:網上文化交流共享」主題論壇上,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說,中國的網際網路人、數字文化產業的從業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中國文化在對外交流、對外影響上,怎樣才能有更好的表現。「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文化軟實力,更配得上我們的硬實力和國際地位。」 今年上半年,騰訊將已經執行數年的「泛娛樂」戰略升級為「新文創」戰略。
  • 發展硬實力增強軟實力提升競爭力
    就是要在完全具備硬實力和軟實力的基礎上,領導者能夠靈活把握、巧妙運用這兩種力量,從而達到某個區域的全面發展,社會和諧。因此,硬實力、軟實力,還有與此相關的巧實力,既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基礎動力,也是提升綜合實力的基準條件,更是社會和諧的基本途徑。
  • 檢察文化軟實力助推硬實力建設
    與之相對應的是檢察硬實力,其不僅包含檢察機關建設和發展的各種基礎配套設施以及持續不斷有保障的經濟投入,更重要的是指檢察機關所擁有的各項法定權力,是履行職責所依憑的國家權力,尤其是國家強制力。兩者相輔相成,檢察硬實力作用和效益的充分發揮,需要檢察軟實力支持;檢察軟實力建設將使檢察機關不斷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同、價值認同、理論認同、話語認同與感情認同。
  • 看成都文化軟實力與科技硬實力
    我回答,在於文化的軟實力與科技的硬實力。對於這個籠統的回答,朋友不以為意,並直言不懂。我掏出手機打開抖音,刷了幾條短視頻給朋友看,就看到了一條與成都有關的,視頻中一位身著漢服的女孩嫋嫋婷婷走過寬窄巷子,回首顧盼令人傾心。這條短視頻獲得了上萬點讚和上千條評論,不少人在評論中表示,有機會一定要到成都走一走,感受一下巴蜀文化。
  • 新加坡媒體:中國沒有硬實力,哪來軟實力?
    「中國崛起須靠軟實力」,是近年媒體上常見的言論。但其正確性、可行性如何,值得商榷。所謂「軟實力」,是與「硬實力」相對的概念。後者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含外交)、軍事與科技的綜合力量,而前者則是以精神文明為主體的文化力量,包括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價值體系,乃至行為模式、國民素質、生活方式等。兩者合而為一,構成綜合國力,這是毫無爭議的。 然而,在一個國家崛起過程中,硬實力和軟實力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均衡、不對等的。
  • 宿豫:將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
    全面推進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宿豫———將文化軟實力變成發展硬實力8月15日傍晚,宿豫區順河街道「小鎮客廳」廣場上,廣場舞參賽隊正在加緊排練舞蹈,備戰廣場舞大賽;與此同時,「豫見好聲音」海選同步展開,目前已有400餘人報名。
  • 要提升硬實力 更要提升軟實力
    它和硬實力是一對相對應的概念,通俗地講,在國際政治裡,硬實力的關鍵是指有多少敵人被你徵服了,而軟實力的關鍵是有多少朋友被你爭取到了。    對於軟實力的研究不僅單在國際政治領域,還被廣泛的應用到企業管理學和公共管理學領域。在公共管理領域,政府的硬實力一般是指由政府所擁有資源構成的能力,比如政府所擁有的財政能力、政府所擁有的組織能力、人力資源能力、宏觀調控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