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琦的旅行日記(歡迎個人分享與轉載)
天涯海角由風景伴我
廣東省在我國來說,無疑是一個經濟發展水平很高的省份,而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城市,廣州市經濟自然在近些年,也得到了一個飛速的發展。這裡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一度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手工業從業者,給廣州市當地帶來了大批的有聲勞動力,也促進了廣州第三產業的飛速發展。
這裡陸續建成許多全國聞名的產業建設基地,到現如今,這裡仍舊是許多服裝製造廠的重要集中產地。這也同樣給廣州市帶來了巨大的消費市場,促進了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進而吸引更多的人們過來工作、生活,可以說在當地的生活的人口很大部分是外地人口。
但無論是當地人,還是外地人,人口的大量湧入,有利有弊,在帶來巨大的消費實力的同時,也無疑為城市的高速運行帶來沉重壓力,例如,表現在交通運輸領域的就是城市愈發擁擠的交通,汽車運行還沒有步行來得快。於是,城市範圍向外擴張,便有了越來越多的城中村。
距離城市較近,交通也相對來往便捷,於是在廣州市有很多距離城市較近的城中村,便成為了越來越多人們居住的首選地區,可以說有的地方的城中村中居住的人口比一些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稍緩的城市人口都要多,所以,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過程中,對於這些地區的拆遷建設,往往是一個難題,涉及的人數多,面積廣,再加上這裡是經濟水平高,建設者們要進行拆遷,對於財力和精力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而在廣州市的很多城中村都存在有這樣的村子,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瀝滘村。這個城中村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交通的關鍵地帶,上班、工作、學習、往來都是一個比較便捷的位置,於是這裡匯集了很多的外來人員在此租住,這當然增加了這座城中村拆遷的難度。在很長時間以來,這個村落的拆除都是開發商建設的一個難題,被都是的人們戲謔地稱為「難拆的硬骨頭」。
當然這並不能阻擋廣州市的城市進程的推進,畢竟發展是一個事物到達一定階段所必經的那一步,於是在當地政府大力推進之下,這裡也在近些年開始動工建設,這個原先「硬骨頭」也逐漸消失在了城市化改造的道路上,而曾經在這裡居住的當地村民和外來務工者回憶起在這裡拼搏奮鬥的時光,仍舊會感激,那段時光或許艱辛,但卻是讓人充滿了未來奮鬥的熱情。
往期精彩:
深圳「強勢」城中村:房屋老舊,道路擁擠,擋不住房租繼續上升
武漢「奇特」城中村:房子堪稱「小破亂」,但租客卻從不缺少
安陽一城中村:村子納入規劃,村民們將遷小區,租客彷徨不知去處
上海曾經的「鬼城」:當初人們不看好甚至嫌棄的地方,現今如何?
廣東一座城市:曾經房價低落,被稱為「鬼城」,現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