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高中生自己怎麼看?(統計圖)

2020-12-14 高考網

  2014年9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這標誌著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作為此次高考改革的直接關係群體——高中生,他們對高考改革的看法是怎樣的?北京十一學校的高二學生李珂,調查了北京的部分中學生群體對高考改革的一些看法和態度。

  此次調查覆蓋高中三個年級,涉及北京10所學校,通過微信收集了297份有效問卷。樣本構成:男生49.16%,女生50.84%;高二年級76.77%;高三年級14.81%;高一年級8.42%。

  雖然此調查範圍有限,地域有限,但卻反映了高考改革的核心人群——高中對高考改革的看法與態度,我們把此作為報告附錄發布,僅供參考。

  1、學生對高考改革的關注度

  對於新一輪高考改革,絕大多數學生給予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其中,選擇「關注」和「比較關注」的學生佔87.88%,選擇「不好說」、「不關注」的僅佔很小一部分。

  2、取消文理分科

  根據新高考改革方案,考試不再分文理科。調查發現,持贊同和反對態度的學生比例相近,38.72%的學生表示贊同,37.37%的學生表示反對。然而,仍有約24%的學生比較迷茫,選擇了「不知道」。

   選擇「贊同」的學生認為,取消文理分科後,學生可以全面發展,自主選擇較為擅長或感興趣的科目,對大學選擇專業也有幫助。選擇「反對」的學生則表示,取 消文理分科後,學生可以學到廣泛的知識但不夠深入,「術業有專攻」或將不復存在。只有少數學生認為,人的思維存在文理差異,不應強求每個人都必須學文理兩科。

  3、外語考試一年兩次

  統計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學生支持外語實行一年兩考,認為社會化英語考試具有積極意義。22.56%的學生則認為意義不大,一年兩考反而增加考試負擔。少數學生對於這樣的改革持「無所謂」態度。

  4、自選三門考試科目

  在全國統考科目語、數、外三門外,學生自選三門其他科目作為國家學歷文憑考試,計入高考總分。這項改革措施獲得了愈七成的支持率。但有部分學生認為,自選科目會導致學生的區別度降低。有學生指出,自選三門考試科目可能會出現選科扎堆的現象,即只學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根本不學,學習方向單一。也有學生建議,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並將日後工作與高中學習銜接好。

  5、本專科考試錄取分離

  高考改革新方案提出,本專科考試錄取將分離,專科考試將早於本科考試,意在減少一部分人的負擔,不再參加後面的高考。對於專科考試提前於本科考試,約57%的學生認為有積極意義,約1/4的學生認為無所謂,認為意義不大的學生佔少數。

  6、高考統一命題

  對「高考統一命題」這項措施分歧比較明顯。有40.4%的同學認為統一命題有積極意義,而37.71%的同學認為這樣做意義不大,還有10.44%的同學持無所謂態度。

  7、高考加分政策調整與高考公平

  加分政策大瘦身獲得了近七成學生的支持。有69.02%的學生選擇「支持」和「比較支持」,「不支持」或「不太支持」僅為16.16%。由此可見,減少並限制高考加分項目的改革比較符合學生期望。

  高考加分是否損害高考公平?數據顯示,60.94%的學生認為高考加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高考的公平性,17.17%的學生認為不好說,21.88%的學生認為高考加分沒有損害高考的公平性。由此可見,大多數同學比較支持取消一部分高考加分政策。

  8、高考加分項目的合理性

  高考加分政策大規模調整後,有輿論認為此舉將更加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藝術、科技創新及社會實踐等活動,此次調查印證了這一判斷。調查顯示,有52.53%的學生認為創新類競賽獎作為高考加分項目比較合理。可見,學生比較認同創新能力,認為具備創新能力的同學擁有加分機會是合理的。而「三好、優幹和少數民族」的支持者最少。自2015年起,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事跡突出者、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及兩項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已被取消。

  9、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合理性

  從總體上看,多數學生比較支持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方式。77.78%的同學認為綜合評價學生是合理的,可以改變「唯分數論」,更加全面的評價學生。只有極少數學生「不支持」或「不太支持」多元考評,佔比6.06%。但仍有16.16%的學生認為「不好說」,這反映出部分學生對新方案實行的錄取方式持觀望態度。

  10、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是否影響高考公平

  由圖可知,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綜合考評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考的公平性,但表示贊同,可見這種影響仍在可允許的範圍內。21.55%的學生認為有影響,而且影響會比較大,所以不贊同。只有少數學生認為沒有影響。

  11、高考錄取不分批次

  高考錄取方式改革後,一個學生將會同時收到多所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學生對選擇高校擁有更多自主權,因此對「高考錄取不分批次」的看法分歧最小,93.94%的學生選擇了「贊同」,只有極少數的學生「不贊同」或「不關心」。可見,這項改革比較符合學生心願。

  總結

  對於新高考改革方案,社會各界討論熱烈。但是作為此次改革的直接關係群體——高中生,他們的聲音往往被忽略。從上述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仍有部分學生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改革表現出迷茫與不理解,但只能被動接受結果。

推薦閱讀:

2016高考 | 2016高考資訊 | 2016高考體檢 | 2016自主招生 | 最美校花圖片 | 校友會大學排名

中國校友會網:2016年中國大學排行榜20強名單公布

2016年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揭曉 北京大學連續9年奪冠

2016年中國頂尖大學排行榜揭曉 北大居首

2016年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排行榜 清華大學居榜首

2016年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揭曉,北大清華武大蟬聯三甲

相關焦點

  • 山東高考改革:怎麼選課、怎麼考、成績怎麼算?
    原標題:山東高考改革方案落地!怎麼選課、怎麼考、成績怎麼算,都在這齊魯網3月27日訊 2014年,國務院頒發了《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上海、浙江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省市率先進行改革。
  • 高考改革方案時間表 你們家孩子高考時怎麼考
    << 相關閱讀:高考新政後的高中生該如何學習  【2014年:文理不分科,滬、浙試點】  1、出臺文件:  ①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2014年出臺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指導意見。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
  • 海南高考改革方案9月前出爐 現有高中生不受影響
    海南高考改革方案9月前出爐 現有高中生不受影響 「我們省高中現在一共是12門課程,除開語數外,在剩下的9門課程中,學生未來可任選三門作為自己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科目,其考試成績經過折算後將計入高考成績。」曹獻坤告訴記者,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的3門課程將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而且是「學一門清一門」,比如學生在高一學完地理了,高一考完後,就可以不用繼續學習了,其考試成績將以一定的方式進行轉換後計入到高考成績裡邊去。
  • 山東高考改革方案落地!怎麼選課、怎麼考、成績怎麼算,都在這
    目前,山東2017級入學的高一新生已經進入到高一下學期,選課怎麼選、考試怎麼考、夏季高考成績怎麼構成等問題都備受學生和家長的關注。27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進行解讀。方案中提到,2020年夏季高考考試將不分文理科,統招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科。
  • 新高考來了!高中生請注意,31省高考改革時間表
    高考改革一直是高三考生、在讀初高中生、家長和學校關注的焦點。有沒有改革,什麼時候輪到我們這一屆,我們會不會成為第一屆吃螃蟹的「試驗品」,改革改成什麼樣了,和以往高考有什麼不同,往屆高考生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還有用嗎?
  • 新高考來了!高中生請注意,31省高考改革時間表
    高考改革一直是高三考生、在讀初高中生、家長和學校關注的焦點。許多人心裡一直有疑問:新高考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這裡的高考方案有沒有改革,什麼時候輪到我們這一屆,我們會不會成為第一屆吃螃蟹的「試驗品」,改革改成什麼樣了,和以往高考有什麼不同,往屆高考生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還有用嗎?輕舟整理出全國31個省份的新高考改革時間分享給大家。
  • 浙江高考改革①|高中生選課自由了,「避難就易」現象已露頭
    【編者按】有人稱2017年為新高考元年,作為全國性高等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上海、浙江2014年啟動的高考改革將迎來第一屆畢業生。離新高考最後一次集中大考還有兩個多月時間,第一屆參加新高考的滬浙兩地考生正在做最後衝刺。首次迎接新高考的高三學生如何選擇高校專業,如何填報志願?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生們如何選擇學習科目?
  • 新高考3+3 | 選科怎麼搭配,高考6選3聰明組合是什麼?
    新高考政策跟以往的高考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數學、語文、外語三個科目加上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的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這3個科目就要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政治、地理、歷史、化學、物理、生物六個學科中進行選擇。其實前面的3是固定的,就是語數外三科,主要就是後面的三科怎麼選的問題。
  • 專家解讀高考改革:綜合素質評價會否流於形式?
    會給高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讓我們來逐一梳理此次改革的關鍵點。  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有什麼關係?  問題:學業水平考試要考哪些科目,考什麼?怎樣計入高考成績?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考試範圍覆蓋所有科目。其中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 浙江高考改革,「等級賦分」這個詞是第一次出現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09月20日訊昨日,浙江省高考改革試點方案公布後,浙江的學生和家長急煞:這下高中課表會怎麼排呀?大學志願要什麼時候填?怎麼幫孩子選擇選修科?今後大學會怎麼錄取……  問題一籮筐,錢報記者逐一來解答。
  • 高考改革 英文教育不能少
    中新社上海1月20日電 (記者 許婧 李佳佳)在中國教育部宣稱完成高考改革總體方案,探索外語考試社會化、一年多考後,北京、江蘇等多地傳出的改革消息,紛紛以英語為突破口。由於上海高考改革具體方案還未對外公布,上海高考改革怎麼改?是否減少統考科目?等問題在政協上海市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成為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農工黨界別的李照國委員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不諱,語文學不好與外語教育沒有關係,梁漱溟、季羨林等都是精通外文的國學大師。
  • 北京新高考改革科目「6選3」 選科成中學生新「痛點」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這也無疑成為教育改革的一道新命題。 生涯教育列入「必修課」 校園風靡「模擬招聘」 「高考『等級賦分』是什麼含義,有同學知道嗎?選科,除了考慮自己的成績因素,還要綜合考慮哪些因素?這些因素之間,怎麼來權衡?
  • 我怎麼思考《折線統計圖》教學
    【聽完這首歌,看完這篇文】我相信文字的力量,所以我選擇從自己錯誤的經歷中尋求對的方向,從課堂的一點一滴裡找到我的幸福感和職業認同感,選擇課堂基本實錄、教學思考和一些對話實錄,完全在我自己的角度、感受和認知裡面,和我接觸的孩子一起學習! 我怎麼思考《折線統計圖》教學    久未動筆,肯定不是好事。
  • 未來高考總成績怎麼計算
    原標題:未來高考總成績怎麼計算   綜合素質評價怎麼計入高考總成績?   問題:高考改革不僅改變獲取總分的方式,還從無到有地引入綜合素質評價,意義十分重大。那麼綜合素質評價怎樣體現在高考總成績中?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學校為每位學生建立綜合素質檔案。
  • 北師大張志勇:新高考改革,需聯動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
    第五,新時代的高中生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也要看到,今天的高中生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騰訊00後研究報告」已經告訴我們,「00後」有六個人格特徵:第一是68%的孩子認為他們有更大的財務自主,喜歡自己做決定。第二是傾向於領域的知識深度,甚至是創造來代表自己。
  • 順應新高考選科制,高中生的生涯規劃已成為必修課
    調查顯示,我國高中生涯教育較為缺乏,只有33%的高中生接受過職業與畢業的指導,而新高考改革方案帶來的多元選擇是綜合性的,不是簡單的學業匹配或者職業匹配,而是基於整個人的綜合決策。因此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需要改變,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勢在必行。2什麼是生涯規劃?
  • 新高考來了!高中生家長的疑問:孩子為啥又分了文理科?
    高考制度改革是家長、學校和招生院校共同關注的話題。特別是中學生的家長們,更是滿腹疑問!大哥家的丫頭跟自己家的小子同時念高二,平常成績也差不多。可聽大侄女說她們學校都已經分了文理科,自己家孩子學校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聽說這幾年全國都在進行高考改革,都要實行新高考政策,都不分文理科了,怎麼大侄女說他們還分了物理和歷史呢?是不是不實行新高考了?
  • 新高考來了!高中生家長的疑問:孩子為啥又分了文理科?
    這不,家住江西的高中生家長小李給老家湖南的大哥大李打了個電話,掛完電話可就犯了愁! 大哥家的丫頭跟自己家的小子同時念高二,平常成績也差不多。可聽大侄女說她們學校都已經分了文理科,自己家孩子學校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 聽說這幾年全國都在進行高考改革,都要實行新高考政策,都不分文理科了,怎麼大侄女說他們還分了物理和歷史呢?是不是不實行新高考了?還是自己家臭小子稀裡糊塗太貪玩,分了文理科沒有告訴自己?
  • 高中生一天時間怎麼安排最合理?
    每天怎麼安排才能把時間「物盡其用」,如何複習才能趕上「學霸」的節奏?
  • 權威發布:四川高考改革方案出臺 2018年入學高中生不分文理科
    權威發布:四川高考改革方案出臺 2018年入學高中生不分文理科 從2018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一年級開始,實施全省統一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和高考綜合改革,2021年按高考綜合改革方案進行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