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居動物,想要在社會上更好的發展,與人相處則成為了最重要的事情。正是因為這樣,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開朗、活潑。有的家長發現,自家小朋友小時候和誰都能玩到一起,但是長大之後反而變得內向,不願與人相處。
鄰居家的男孩從小就是小區中的開心果,每次下樓都能把樓下的爺爺奶奶逗得哈哈大笑,即使是不認識的人也會熱情的和別人打招呼。搞得鄰居覺得很是尷尬,但也樂在其中。但是最近,小朋友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不願意出門,就算出門也只是和樓下的長輩打聲招呼,甚至長輩想要逗一逗他也被刻意迴避。
鄰居覺得很奇怪,難道是孩子遇到了什麼事情?可是自己怎麼也想不出是哪裡出了問題,問男孩也不願意說,鄰居甚至懷疑是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其實,不少孩子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小時候還挺熱情活潑的,越長大反而變得內向。
有的家長認為這是孩子長大的&34;,不用多加理睬,但事實並非如此。誰也沒想到鄰居真的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因為&34;變低。
什麼是&34;?
簡單來說,鄰居家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環境發生了改變。因為工作的緣故,鄰居把孩子送到早教班待了幾天。因為是插班生,男孩在學校並沒有很受歡迎,習慣了打招呼得到熱情回應的小朋友感受到不同的待遇,心理出現明顯落差。所以出現&34;變差的情況。
行為關係專家史蒂芬柯維發現:&34;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這一能力比較強的人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更容易表現出從容,自信。相反,這一能力比較差的人則更容易退縮。
既然知道了&34;的重要性,家長在生活中應該怎麼樣幫助他們提高&34;呢?
首先,管好自己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有一個&34;,那就是囉嗦。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育兒成為大多數家長的推崇方式,既然不能打和罵,那我就講道理,以至於家長一句話要重複好多遍,希望這樣能讓小朋友記得更加深刻。但其實這種方式只會讓他們覺得煩躁,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其實,他們雖然年紀小,但是有些事情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與其一遍一遍的重複,倒不如認真的和他們說一遍就好。同時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適當的鼓勵才是提升&34;的正確方式。
其次,設立目標
細心地家長已經懂得,&34;就是小朋友對自己的評價,當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之後就&34;自然會高。所以,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設立簡單的目標,當他們一次次的完成目標,突破自我之後便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提高&34;。
最後,認識自己
孩子年紀還小,以至於他們沒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更多時候他們對自己的認知都是憑藉臆想,所以,家長要適當的引導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知道自身的優點和缺點,當他們認識到更全面的自己之後,&34;自然會得到提升。
孩童時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時期,如果在這個階段出現問題卻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很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尤其是性格方面。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的&34;變差,就可以根據上方的方法進行及時、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有效的提高&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