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好動寶寶 可能是潛力股

2020-10-31 狀元月嫂

果果媽最近特別頭疼,因為她家果果變得特別好動,就算是去到陌生的環境裡,也不會像別人家的乖巧寶寶那樣安安靜靜的。自家寶寶好像裝了發動機一樣,一下都停不下來。

  「這樣好動,以後上學了怎麼辦?會不會注意力變得很差?有什麼辦法可以引導寶寶,至少讓他能安靜坐下個10分鐘!」

  其實,很多人對待寶寶的好動都有誤會,常常將好動等同於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這兩個還真的不是同一個概念!


  好動=注意力差?別誤會寶寶!

  首先我們要知道,多動症是「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俗稱,主要有三種類型,分別是注意力缺陷為主型、多動為主型以及混合型。

  注意力缺陷為主型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不一定會有行為上的多動,沒有明顯的坐立不安,但注意力非常分散,難以集中。

  多動為主型主要表現為坐立不安、小動作不斷。

  混合型則是結合了以上兩種表現。

  為什麼這麼多的家長認為自己寶寶有「多動症」呢?

  一方面是寶寶確實活潑好動,安靜不下來;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忽視了孩子認知發展的特點,本該活潑亂跳的孩子因為無法安靜坐著,而被懷疑是多動症。


  好動寶寶,可能是小小探索家!

  寶寶之所以好動,一方面是他們的運動機能比較好,精力旺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們通過動的方式來學習。

  比如,當寶寶進入嘴巴敏感期時,他會喜歡用嘴去探索,抓到任何好奇的東西都會想要往口裡塞;當寶寶進入空間敏感期時,活動能力也大大提高,不僅學會了抬頭、翻身、坐立、爬行,隨著探索空間的加大,他會喜歡四處搗亂,自然就成了媽媽眼中的好動寶寶。

  其實,好動寶寶實在對周圍進行探索,在接觸到新鮮事物時,經常會把把聽到、看到和感受到的東西留在腦海裡,逐漸形成獨立的思維能力。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好動探索欲強,大腦活動的機會也越多。

  好動寶寶,如何提升專注力?

  有家長老認為自家寶寶的專注力太差了,不能長時間集中於某一件事上。

  事實上,大部分家長對寶寶的專注力是不是存在誤解?試想一下,讓一個1歲的寶寶專注於某一件事10分鐘,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孩子的專注力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完善,專注的時間也會不斷增加。一般來說,在0~1歲的時候,寶寶的專注力集中時間不超過1分鐘,如果有新的刺激,孩子的注意力也容易被轉移;1~3歲的時候,專注時間在2~8分鐘;3~4歲,專注時間可以達到5~8分鐘。

  每個孩子又都有個體差異,只要寶寶能達到以上的這個標準,算不得是好動,反而說明了他有一定的專注力。

相關焦點

  • 如果家裡有個好動的寶寶 那要恭喜寶媽了
    對於寶媽來說,照顧好動寶寶真的是一種甜蜜的艱辛。這類寶寶被放在一堆安靜乖巧的孩子中,他的表現會被冠以過度的稱號。但是這種不安靜的狀態未必是負面的,寶媽要知道,世界上很多有高創造性的名人,兒童時期都被冠以好動的便籤。
  • 為啥別人家的寶寶活潑又好動,自家的娃不愛動?寶媽別忽視了鍛鍊
    為啥別人家的寶寶活潑又好動,自家的娃不愛動?寶媽別忽視了鍛鍊小芳最近真的是非常的幸福了。自己的寶寶剛剛滿了一歲,工作上也是非常的輕鬆, 所以每天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去樓下和幾個大爺大媽嘮嗑,興致勃勃。可是最近卻遇到了不怎麼開心的事,原來鄰居家也有一個寶寶。才8個月,可是長得要比小芳的兒子還大,並且更加活潑好動,可是小芳和老公的身高也是很高的啊,為什麼自己的寶寶卻那麼小也不怎麼愛動呢?在通過了詢問以後才明白,原來平時沒有給寶寶做這些鍛鍊。為啥別人家的寶寶活潑又好動,自家的娃不愛動?寶媽別忽視了鍛鍊。
  • 胎寶寶「活潑好動」的同時,也會給孕媽帶來3個困擾,別輕易忽視
    important}自從孕媽懷孕,每一天腹中胎兒發生的變化都能帶來不少驚喜,尤其在29-32周這一個月份裡,胎寶寶格外的「活潑好動」,與孕媽「交流」得樂此不疲。,孕媽和其他家庭成員都十分熱衷這項與胎寶寶進行有趣交流的活動。
  • 多動症孩子不一定好動 文靜寶寶也可能患病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營養健康>健康護理>正文多動症孩子不一定好動 文靜寶寶也可能患病 2013-04-09 17:27 來源:武漢晚報
  • 別小看三公分水深 寶寶危險有可能發生
    水深三公分就可能發生嬰兒溺亡預防:千萬別離開洗澡中的寶寶幫寶寶洗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絕對不能讓你的寶寶獨自一人在浴室,即使只有一分鐘都不可以。雖然寶寶之前住在媽媽的子宮內,四處是羊水,但出生後的寶寶,即便水只有兩三公分高,都有可能造成淹水。這是因為寶寶一個動作就不小心臉朝下,趴在水面,卻又沒有能力翻身、起身,就會發生你想都沒想到的悲劇。
  • 別小看給寶寶擦屁股這件事,擦不對容易讓娃患上肛瘻,父母別大意
    導讀:別小看給寶寶擦屁股這件事,擦不對容易讓娃患上肛瘻,父母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教你,如何一招,應對好動寶寶
    6個月開始的寶寶往往進入最可愛的階段, 肉嘟嘟小臉上表情越來越豐富,慢慢吐出不知道哪裡學來的單音節發音,總是惹得全家發笑。肢體動作越來越多的他也是越發好動,估計離走路已經不遠啦。但寶寶好動的同時,因為肢體動作變大,往往會伴隨出現磕碰小事故,紙尿褲方面也容易出狀況,寶爸寶媽們尤其要注意哦。
  • 幼兒園放學,你幾點去接寶寶?早接、晚接差距大,別小看這幾分鐘
    千萬別小看了這幾分鐘,對寶寶的成長很關鍵,今天我們就來全面、系統的討論下。寶寶入園後的心理解析:現實中,寶寶上幼兒園的年齡大多在三歲,最遲不超過四歲,而這個年齡段對寶寶的心理成長來說非常關鍵。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寶寶,則可能因此患上「分離焦慮症」,以至於出現排斥幼兒園的行為,嚴重的還會反應到身體健康上,出現腹瀉、肚子疼、感冒發燒等症狀。這時候,家長的接送時間,就成了寶寶一天裡最重視的事。因此,家長經常放學晚接,會對寶寶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答案有三,看著讓人心疼。
  • 寶寶有愛笑,好動的特點,說明智商很高,媽媽就偷著樂吧
    生活中,看到過很多寶寶年齡一般,但是表現卻有很大的差別。有的寶寶很活潑,也很喜歡表現自己,但是有的寶寶看起來很乖,但是就是覺得不太機靈。其實寶寶生活中的很多表現之所以有很大的差異,那是和智商有關的,有些事情可能家長都沒有太過在意。寶寶身上有這些特點,說明智商很高,媽媽就偷著樂吧。
  • 婦幼健康科普 | 寶寶好動,當心是多動症!
    豆你開心 很多寶寶家長認為,孩子性格活潑,調皮好動,是年紀小的緣故,長大了就會好一些的,甚至認為小時候越調皮,長大就越聰明,殊不知調皮好動有可能是一種病
  • 什麼是寶寶的肛欲期?媽媽可別小看這個問題,對寶寶很重要的
    什麼是寶寶的肛欲期?媽媽可別小看這個問題,對寶寶很重要的。一、寶寶的肛欲期肛欲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期,這個現象大概會出現孩子1歲到3歲的時候。處於肛欲期的孩子尚且年幼,沒有控制排便的意識和能力。當大便在體內達到了一定的量,就會通過肛門準備排出,這個時候憋大小便的感覺會讓孩子很舒服,甚至可以說給孩子帶來快感。
  • 寶寶好動會出現「臍帶繞頸」?可能真正原因在孕婦,別冤枉了孩子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就是:寶寶好動會出現「臍帶繞頸」?可能真正原因在孕婦,別冤枉了孩子。其實在孕晚期孕婦做產檢的時候,有可能會被告知寶寶出現了臍帶繞頸的情況,我們也知道寶寶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 別小看了寶寶,這些事情1歲前的寶寶可以做,還能鍛鍊動手能力
    寶寶有時的成長速度是很驚人的,從剛出生看起來很脆弱的樣子,開始逐漸變得有力量,但是在家長看來寶寶還是很讓人擔心。其實家長們可別小看了寶寶,其實在寶寶1歲前的階段,自己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接下來就給大家總結下寶寶可以自己來說的事情,家長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前提下不妨多鼓勵寶寶做這些事情吧。
  • 家有好動的孩子心太累!是多動症嗎?好動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好動的寶寶是多動症嗎?鄰居豆媽就跟我說過兒子精力旺盛,每天睡得很晚,從來也不午睡,從幼兒園開始被老師投訴就已經是家常便飯,曾經很困惑地帶著孩子去醫院測是不是多動症,還順便測了智商。醫生說沒有多動症,智商也很高,這才放下心來。這剛上一年級,就三天兩頭接到各科老師的投訴,真是一個頭兩個大啊。
  • 寶寶好動是好還是壞?活潑的寶寶,更聰明是真的還是假的?
    9個月的寶寶這樣正常嗎?  媽媽B:我的寶寶1歲半了,從小就睡覺不多,非常好動,現在更是一刻不停,有時候跟她說話根本不聽,也不知道寶寶是不是有多動症?體檢時,醫生說她微量元素鉛偏高,不知道是否和多動有關?  媽媽C:寶寶2歲3個月,非常好動,總也沒有安靜下來的時候。
  • 寶寶好動當心劃傷角膜 角膜擦傷的治療法
    原標題:寶寶好動當心劃傷角膜 角膜擦傷的治療法   角膜是覆蓋於眼睛前面的透明組織層,可預防眼睛接觸到剌激物和避免眼睛受到輕微的損傷。角膜擦傷意味著此層組織受到了損傷。   寶寶好動 當心劃傷角膜   引起角膜擦傷的原因很多。
  • 好動寶寶的外出不簡單,警惕這些意外傷害
    春天有著傾向於夏天的溫度,沒有了寒冷的限制,加上春天景色優美怡人,無形中增加了人們外出活動的念頭,家有活潑好動的寶寶更是呆不住,天天要鬧著出去,雖然帶寶寶出門活動有利於身心健康,但也要警惕傷害喔。像剛學會走路沒多久的寶寶,走起路來蹣跚不穩,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附加其他的傷害,外出對於好動的寶寶來說,其實並不太安全,我們還得做好這些預防工作才對。
  • 這4種嬰兒用品,家長最好別給孩子買,否則可能影響寶寶成長發育
    這4種嬰兒用品,家長最好別給孩子買,否則可能影響寶寶成長發育! 但其實,寶寶是比較好動的,即便是睡著也是如此,如果家長強行用枕頭來固定他們睡姿的話,可能會影響到他們頸部肌肉的發育。
  • 好動不等於多動症,可能是孩子太調皮!
    當孩子貪玩好動,或者性格很外向,表現得有些調皮,就很容易被貼上「多動症」這樣的標籤。但也有很多佛系媽媽保持著無所謂的態度,會覺得好動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嗎,何必擔心那麼多呢? 其實好動和多動症有著本質的區別。多動症,在醫學上稱之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行為障礙之一。
  • 寶寶一出生,身上就布滿「白色奶酪」?可別小看了它,作用大著呢
    寶寶出生之前,很多·準爸媽會整天幻想寶寶出生後會是什麼模樣,並充滿期待地盼望著小寶寶的到來,可是真到見到孩子時,這些寶爸寶媽們往往會發出同樣的聲音:這娃長得真醜,是不是抱錯了?可見寶爸寶媽是多麼的嫌棄啊,這種情況多半是寶寶出生時五官還沒有完全舒展開再加上產道擠壓難免會出現「變形」,但是過不了多長時間,寶寶就會「原形畢露」。重現我們想像中的可愛俊俏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