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最經典的一首詩,境界很高,第一句就點破了人生真諦

2020-12-13 琢磨君專欄

陶淵明,號「五柳先生」,中國第一位田園大詩人,他身上最大的標籤就是「歸隱」。陶淵明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其中有一首詩最經典、最受後世歡迎,此詩境界很高,第一句就點破了人生真諦,而且還寫出了很多現代年輕人的心境!

這首詩就是《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飲酒·結廬在人境》,內容如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大家是不是對這首詩很熟悉,而且大多數人都能說出該詩的第一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正是由於這首的心境和很多現代年輕人的心境符合,再加上它特別經典,所以今天我再和大家講一講!

我們現在看看作者陶淵明身處什麼朝代,他創造這首詩的背景!

陶淵明是東晉人,而東晉是個亂世,同時期還有五胡十六國,所以老百姓日子並不好過。陶淵明作為一個文人,學而優則仕,成為了東晉官員,但最大的官職只是個小縣令,顯然,陶淵明有點懷才不遇和鬱郁不得志!

同時,我們還要考慮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官場形態,完全是由士族大夫主導的(此時期還沒有科舉制度),像陶淵明這樣有才華但是沒有什麼背景的有志青年是很難發展的!

由於在官場過得很憋屈,陶淵明做出了「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驚人舉動,直接辭官回鄉了。這首《飲酒·結廬在人境》就是在陶淵明歸隱後的第12年創作的,此時正是東晉朝廷滅亡的前夕。陶淵明看到了朝廷的昏庸和腐敗,以及士族大家把持朝廷的不利局面,於是做《飲酒》抒發自己的情懷!

說完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我們再來細分析一下詩句!

第一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一下子把作者歸隱的境界拔得很高,因為作者歸隱不是一個人獨居在大山,而是和家鄉老百姓打成一片,說明陶淵明並不是因為另類才辭官,而是為了追求自由、追求更有意義的生活。正所謂「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就是這個道理!

哪怕居住在鬧市,陶淵明心中卻沒有車馬的喧囂、不為雞毛蒜皮的事情煩心,因為他有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這種境界和我們現代社會的年輕人很相似,我們都身處喧鬧的大城市,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還是自己,我們懂自己,更有心中的夢想和牽掛,並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奮鬥。

為什麼陶淵明能夠做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呢?第二句就說明了原因——「心遠地自偏」!這裡的」心遠「對於陶淵明來說是遠離朝廷、遠離政治,但是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就是——「淡泊無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人生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我們在城市打拼,也是非常需要這種「淡泊」「寧靜」,付出和努力達到了,該來總會來的!

接著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藉助歸隱後的美麗景色表達了陶淵明內心的恬靜和平和,一個「悠然」將作者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當下的我們生活節奏快,是不是也該抽時間體會一下美景和那份「悠然」呢?

最後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進一步升華了作者的感情,因為此情此景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陶淵明想用預言表達,但不知道怎樣表達了。真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了!

最後一句提到了「真意」,何為「真意」?就是要活出每個人人生的真正意義,那麼人生意義是什麼呢?正如《士兵突擊》裡面的許三多所說:」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

分享陶淵明的這是《飲酒·結廬在人境》,不是為了勸大家歸隱和消極,更多的是讓大家吸取裡面的正能量,學習陶淵明這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寧靜致遠的心境,活出自己人生的」真意「!

感謝大家拜讀!三更天,一杯茶,晚安!

相關焦點

  • 陶淵明最有哲理的一首詩,6句就有4句經典,最後5個字受益終生
    李白崇拜陶淵明,他說:「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他和陶淵明一樣,有著歸去來的瀟灑;王維視陶淵明為偶像,他說:「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他覺得陶潛的天真如酒一樣醇香;歐陽修更是誇張,他說:「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在他眼中,陶淵明在東晉無人能敵;蘇軾推崇陶淵明的詩,他說:」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他只嘆陶淵明存作太少
  • 陶淵明何德何能成男神?一首詩道出人生至高境界,一生至少讀一次
    即便是詩仙李白,都有人說他的詩,太過自我,缺乏更大情懷。而有情懷的杜甫,很多人又認為沉鬱頓挫有餘,卻稍稍缺乏浪漫之氣。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因為每一個方面都挑不出毛病,所以被尊為男神。比如我國古代詩壇真正的集體男神,當屬我國第一位隱逸詩人陶淵明!王維、白居易、孟浩然,甚至李白,都追慕他,希望像他一樣歸隱。
  • 元好問很著名的一首詩,寫心中偶像陶淵明,短短28字值得一讀再讀
    文/顧無【引觴漫談】今天來看元好問的一首詩,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最早知道元好問是從哪一首詩詞或者文章開始的呢?下面這首詩就是元好問評價陶淵明詩歌風格的作品。【臨其詩境】這首詩從整體上看,更像是一位粉絲寫給偶像的作品,是為了回應當時詩壇上一些不好的聲音。金元之際的詩壇走上了齊梁宮體詩的老路,崇尚雕琢粉飾、矯揉造作,視野狹窄,格調不高。
  • 陶淵明最悠閒的一首詩,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描寫的充滿詩情畫意
    陶淵明是東晉時期最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而且他也是被無數人喜愛,即使是後來那些同樣大名鼎鼎的詩人,那也是極愛陶淵明,主要還是他身上的那種精神,要知道他可一位極為個性的詩人,可以不為了五鬥不去折腰,也可以做了一百多天的縣令之後,揮一揮手然後離別官場,開始過起了隱居的生活,此後他再也沒有入仕
  • 陶淵明的一首飲酒詩,全篇無一酒字,深受大家的喜歡
    其實在中國文學史上,創作飲酒詩數量最多的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在《陶淵明詩集》中,共有飲酒詩60多首。後世的文人如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蘇軾,辛棄疾等都有嗜酒的共性,這與陶淵明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其中有一首飲酒詩,全篇無一酒字,卻表現詩人閒淡,純真而又質樸的生活情趣。
  • 李商隱最出名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驚豔世人,果然是情詩大家!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代著名情詩大家李商隱的一首詩。如果說唐代詩壇是一塊聖地的話,李商隱就是一朵綻放的情花,他的情詩無人能比。現在的人已經無法判斷,當年的李商隱到底經過了什麼樣的愛情波折,一生要愛過幾回,才明白愛的真諦?
  • 陶淵明特唯美的詩,寥寥數語,把一年四季描寫極為深刻,堪稱經典
    陶淵明作為東晉時期最為著名的一位山水田園詩人,他的詩總是有一種非常天然的美感,不僅自成一派,而且還充滿了詩情畫意,對於後世也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他身上的那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更是鼓舞了後世無數的讀書人。
  • 張籍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4個字驚豔了千年
    《秋思》就是其中一首,而且堪稱唐詩中表達秋思最經典的一首。《秋思》唐·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詩可能很多讀者已經讀過很多遍,心裡會說,這首詩很普通啊,就是一首普通的七絕嘛,而且似乎還沒有王昌齡的絕句讀來有感覺。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吧。
  • 陶淵明很「幽默」的一首詩,寫自己辛勤種地,卻被網紅教授嘲笑
    後世的文人看到了陶淵明,才知道,「哦,原來人生還可以這樣過,原來人生一世沒有什麼定理,一定要遵守的東西,原來文學的意義就在於創造,創造一個虛構的世界,來反叛現實」。這些思想,都是在陶淵明之後才出現的,他的偉大,就偉大的在這裡,偉大在他的勇氣,他的「看破」。我和自己另一半還曾經因為陶淵明的詩詞鬧過一些笑話,這些留到文章的最後再給大家分享。
  • 陶淵明最幽默的一首詩,4句話反轉兩次,讓人笑得肚子痛
    對於陶淵明,我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田園詩派創始人。陶淵明當過官,內心卻渴望山水田園的生活,最後辭官歸隱。如果我們沒有讀過陶淵明的詩,我們一定以為他是一個種田高手,五穀豐登糧滿倉。當你細細品讀他的《歸園田居·其三》,就會發現陶淵明原來是這麼幽默,簡直是一個隱藏的段子手,這首詩的「反轉」與意想不到,讓人笑得肚子疼。
  • 3千年前的一首小詩,被譽為「隱逸詩之宗」,陶淵明也在模仿它?
    張載、陸機、左思等人,都寫下了諸多膾炙人口的隱逸詩,其中陶淵明還被後人稱作是「隱逸詩人之宗」,他的詩歌,對後代田園詩、隱逸詩影響極為深遠。不過,隱逸詩創作的源頭並不在漢晉時期,隱士文化的濫觴要追溯到更早的先秦時期。那時,就出現了很多立志不仕、隱遁山林的名士,也留下了一些可以稱之為「隱逸詩萌芽」的詩篇。
  • 陶淵明田園詩考點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一、少年的陶淵明,好學不拘。一方面「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一方面「學不稱師,文取皆達。」 二、陶淵明達到了一種物我一、心與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領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機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歸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
  • 關於陶淵明《飲酒》詩的兩個問題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可見,詩人為貧而仕,只是一種託詞,並非出仕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真」與「任真」與「真意」辨      《飲酒,五》,歷來是爭論最激烈的一首,原因在理解多異。歷代封建文人、資產階級文人,認為此詩這是陶詩中的精華,不但意境高遠,思想感情也絕妙,全盤肯定。
  • 當你心煩意燥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
    也許是一座安靜的宅院,也許是一條寂靜的小路,也許是一本經典的書籍。一花一世界,一念一清淨。當你心煩意燥時,不妨讀讀這三首詩,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靜。這是王維《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也是最出名的一首,將月夜下山中的幽寂和詩人心中的寧靜寫到了極致,歷來為人所稱道。夜輕輕地跌入了山谷中,空寂的春山中,飄落了朵朵桂花,淡淡的幽香散落在山間。月亮像個頑皮的孩子,一會兒躲在白雲身後,一會兒又探出頭來。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高瞻遠望,就不用畏懼浮雲遮眼
    公元1050年,王安石三十歲,而立之年,心懷壯志,鄞縣縣令的任期已滿,他辭了縣令回臨川,路過杭州,登上了飛來峰,一覽眾山小之際,抒發自己的情感,成就了一首千古名作。三十歲,誰的心中沒有一個偉大的抱負和理想,詩人不久後就要改任舒州通判,少年時跟隨父親的遊歷,讓他明白了民生疾苦,也充盈了他的政治抱負,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詩人會無所畏懼的前進,心中理想的激發之下,王安石在飛來峰上寫下了這一首《登飛來峰》。世人都知道這一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兩句可謂是千古名句,但詩的前兩句,同樣也是詩的精華之所在。
  • 陶淵明最經典十句詩,句句如珍珠
    陶淵明鍾情自然,熱愛自由,追求真善美,人格強健,魅力四射,對後世詩人影響深遠。陶淵明詩如其人,質樸純真,妙句迭出,是無可爭議的中國田園詩派開山鼻祖。陶淵明不但詩名鼎盛,其散文成就也極高。《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等,均是千古名篇。
  • 陶淵明的田園《飲酒》詩,卻不見1個酒字,第3句唯美詩句讓人驚豔
    中國山水田園的詩篇很多,陶淵明清新脫俗的田園詩歷來被文人大加讚賞,一致認為陶淵明是我國田園詩的鼻祖。這首詩是陶淵明在擺脫官場後,回歸田園悠然自得心情的寫照。歸隱的詩人,在大自然的田野之間,心情豁然開朗,免不得要喝幾杯。這首《飲酒》詩,字裡行間不見「酒」字,卻被文人墨客推崇為「飲酒」的名作。
  • 陶淵明這首詩無比灑脫,有一種淡泊名利的心境,而這不是誰都擁有
    那陶淵明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山水田園詩人,他筆下的每一首詩,那都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不僅描寫的極為唯美,同時還是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極為灑脫,也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他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且讀他的作品,那也最能夠感受到那種樸素之美。
  • 這是陶淵明知名度最高的詩句,其中境界今日的我們依然無法達到
    陶淵明最出色的詩句,當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雖然距離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但是他的詩歌在今日依然能夠一看就懂,而無需藉助任何翻譯工具,我們除了稱讚陶淵明的詩詞藝術高超之外,恐怕就是要對我們國家的文字報以崇敬了。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的詩中有這樣的一首名篇:《飲中八仙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不然,為何皇家的人都會親自去邀請李白為愛妃題詩呢,要說李白的這麼多的詩中,拿一首詩是最狂放的,那就是《將進酒》了。李白的這首詩,是在天寶年間的時候離開京城以後,周遊列國,他在路上遇見了很多的舊友,肯定也喝了很多的酒,寫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