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事太悲觀,家長需要給予重視,悲觀性格影響很大

2020-09-24 菠蘿媽媽育兒課堂

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有些孩子的成長過程,並不會像家長想像的一般,有一些孩子總是會非常悲觀,看待事情也沒有積極性,而對於這一點,許多家長都苦惱不已。

文/菠蘿媽媽育兒課堂

玲玲今年已經7歲了,相比那些同齡的孩子,玲玲更加悲觀內向一些。在學校裡面也從來不和孩子交流,面對老師提問的時候,也沒有勇氣去回答,居然老師在課堂上面重新分配座位時,玲玲都提出想要自己一個人坐在牆角的位置。

明明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一旦當失敗發生在玲玲的身上,就如同天塌了一樣。比如尋常的考試,一些成績優秀的孩子,即便是考砸了,也不會擁有心理負擔,但是每一次考試都讓玲玲感覺像是在經歷戰場一樣。

一旦考試失利,玲玲就會難過上好久,甚至有的時候會將自己關在房間中不肯出來。

學校的一些比賽,如果玲玲在其中沒有獲得勝利,那麼她也會非常的沮喪,鬱鬱寡歡好幾天,還會時不時突然哭,這樣玲玲的家長很苦惱。

有的時候父母一度認為是孩子得了心理疾病,想要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又害怕孩子非常牴觸,對於這一點,夫妻兩人也不知道應該要如何去做。

很多家長也許都遇到過自家孩子悲觀的情況,遇到事情不會往好的一面去想,一旦經歷失敗,更是無法接受。但對於這一點,許多家長更應該要了解的,是為什麼孩子會擁有悲觀的性格,只有家長了解了這些,才能懂得如何幫助孩子走出悲觀的性格。

孩子為什麼會形成悲觀的性格?

1、失敗太多

一個孩子之所以存在悲觀的性格,那是因為他經歷過太多次失敗的原因。小孩子的能力並沒有,成年人也要強,所以當他們再將一些原本和自己能力不符的事情時,自然會以失敗告終,這就會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一旦孩子自信心受挫,他們自然也會形成悲觀的性格。

2、家長存在悲觀情緒

如果一個家長在家庭中存在太多的悲觀情緒,那麼這自然也會影響到孩子。家長認為,只不過是情緒而已,但實際上情緒會融入到你每一個舉動當中,而孩子又是非常敏感的,在和家長相處的時候,孩子就能察覺到家長的情緒。在父母情緒的影響下,他們自然也會形成悲觀的性格。

3、孩子壓力太大

家長認為壓力是成年人才會有的東西,但實際上小孩子也是會存在壓力的。成年人會被生活和工作困擾,而孩子會被學習和成長困擾。

在這些壓力的影響之下,孩子就會漸漸的對自己失去信心,自然而然會出現悲觀的情緒。

孩子產生悲觀情緒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導致悲觀情緒存在下來的,還是因為家長對孩子不夠關係。如果孩子的悲觀情緒一直存在的話,會給孩子本身帶來什麼影響呢?

悲觀的性格一直存在,會給孩子自身帶來什麼影響?

1、沒有安全感

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悲觀情緒存在的話,那麼孩子安全感也會隨之消失。

而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他們更容易會依賴他人,即便面對選擇的時候,也會去參考別人的意見,根本不會自己做決定。

2、膽小懦弱

一個擁有悲觀性格的孩子,他們在生活當中也會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做事情永遠都只看到悲觀的一面,也會害怕這種事情發生,所以他們會沒有勇氣去挑戰,對待事情,更願意退縮。

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會失去許多的可能性,面對機會也不懂得去把握,很難成大器。

3、失去積極性

一個孩子原本應該要擁有樂觀和積極的性格,可如果悲觀的性格佔據孩子自身的話,他們的樂觀性格會隨著消失,從而積極性也會漸漸的消退。

遇事反而缺少積極性,沒有勇往直前的想法,甚至會破罐子破摔。由此可見,孩子樂觀的性格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要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呢?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

1、提升孩子自信心

想要讓孩子擁有樂觀性格的前提,那麼就是需要保證孩子擁有足夠的自信心,一個擁有自信的孩子,他們在生活當中才能變得勇敢,才能遇到事情,更加相信自己的決定。

提升孩子的自信,就需要家長不斷對孩子進行鼓勵,即便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以失敗告終,我們也更應該對他們努力的過程給予肯定,這才能讓孩子漸漸的找回自信。

2、教會孩子直面自己的不完美

家長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總是對孩子進行打擊的話,也是使孩子產生悲觀性格的一種。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擁有樂觀的性格就需要停止對孩子的打擊,但同時也需要讓孩子懂得直面自己的不完美。

我們需要讓孩子了解到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看似成功的人背後都有著一些缺點,只有懂得正視這些缺點,才知道如何去彌補利用自己的長處。這孩子不會那麼在意自己,不完美的地方他們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就。

3、讓孩子擁有成功經歷

一些孩子就是因為經歷了太多的失敗,沒有經歷過成功,所以才會變得消極。那麼對於這一點,家長更應該要讓孩子擁有成功的精力,讓孩子以自身的能力去完成一些較難的事情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孩子應有悲觀性格的狀態之下。

所以這就需要家長給予孩子幫助,陪伴孩子完成一些事情,這才能讓孩子應用成功的經歷,幫助他們塑造自信。

總而言之,悲觀它不僅僅只是一個性格,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家長希望讓孩子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那麼在發現孩子存在悲觀性格的時候就需要注意懂得去完善孩子的性格,改正孩子。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平時也這樣嗎?採取什麼方法教育了呢?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心態不好,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如何幫孩子趕走這種情緒?
    3、經常否定自己 孩子每當遇到問題時,不是迎難而上,而總是說「我不行」、「我不會」,經常否定自己,這也是過於悲觀的表現。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的這些表現,說明他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要重視起來。
  • 面對問題,孩子總是消極悲觀?教育專家:需要改變的是家長!
    美國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曾說,「父母是樂觀或是悲觀的,對孩子人格形成影響巨大。父母對自己生活的解釋風格,會影響孩子解釋風格的形成,父母對孩子發展的解釋更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自我判斷與評價。孩子的悲觀性格,並不源於父母先天的遺傳,但卻是在後天,由父母一手」培養「的!
  • 孩子悲觀易怒、性格急躁,何不試試這2本繪本,輕鬆解決爸媽難題
    帶娃期間,家長往往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變得非常「糟糕」,悲觀、易怒、性格急躁,具有破壞性。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哭個不停、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怎麼安撫都沒用。為什麼會這樣?是父母的教育有問題?多半是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 美國總統裡根的心態啟示:讓悲觀的孩子變得樂觀
    爸爸非常了解兩個孩子的性格,但是他覺得孩子悲觀的人生觀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於是就想設法矯正。他將許多好玩好看的玩具都買了下來,放進悲觀孩子的臥房裡;然後又將一堆羊糞放進了那個樂觀孩子的房裡。但結果卻不是他預想的:悲觀的依舊悲觀,即使滿屋子都是玩具也能找出哭的理由;樂觀的依舊樂觀,即使面對一堆羊糞也依然能找到令心情晴朗的藉口。而其中那個樂觀的孩子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裡根。
  • 孩子消極悲觀,總是唉聲嘆氣,3個方法,培養樂觀積極的孩子
    大人們通常都覺得孩子是最無憂無慮的了,不需要養家也沒有很大的責任。但現在不少孩子不僅顯得早熟,還總是有很多在大人身上才會出現的情緒,例如悲觀、消極。朋友的兒子圖圖原本是個開心果,從小就很討人喜歡。可最近他卻發現兒子經常唉聲嘆氣,還時常自言自語,臉上總是掛著憂傷的表情。
  • 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成長過程非常重要,不但要掌握各種各樣的生活技能,同時需要擁有一個良好健康的心態更為重要。如果孩子面對生活的情緒很悲觀,那麼即使小孩再優秀,以後也不能取得好成就。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波動很大,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瞬間整個人就陷入了低谷。
  • 悲觀的人沒救了嗎?
    心理學家梅格 · 阿羅爾說,部分原因可能是我們的性格影響了我們遇事的應對策略,或者我們處理生活中的困境的方式。例如,有些人在壓力下可能會使用有害的策略,如飲酒和吸菸。「這些行為比運動或與朋友交談等策略更有可能對健康造成損害。」性格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性也讓心理學家認為,在常規醫療檢查中評估病人的性格就像記錄他們的家庭病史和吸菸習慣一樣有用。
  • 為什麼孩子經不起挫折、容易悲觀?拒絕打擊教育,培養「樂觀娃」
    你卻不好好學習,太讓我失望了!」本來第二名已經是個不錯的成績,然而家長的打擊式教育,令孩子的努力不被肯定,容易導致孩子壓力過大,做出極端的事情。因此,父母要培養一個「樂觀娃」,就要從小注重孩子性格的培養。
  • 孩子悲觀沮喪,源頭在這裡!80%的家長根本沒意識到
    導讀:孩子悲觀沮喪,源頭在這裡!80%的家長根本沒意識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悲觀沮喪,源頭在這裡!80%的家長根本沒意識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悲觀?生活在於選擇
    現在的我可以很平常的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不順心,因為都不會有那幾個月難熬,遇事不再那麼煩躁,也不再那麼逃避,更不再那麼崩潰,漫漫人生,誰能不遇到煩心事呢?又有誰會一直一直煩心,沒有一件順心的事呢?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 孩子存在悲觀心態,總是對自己失望,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樂觀性格
    有一次馬女士看見孩子在房間裡喃喃自語,只見孩子非常無奈的面對著眼前的作業,並說道:「我怎麼這麼差勁?連作業都做不好,我真的是太沒用了。」雖然這只是一件小問題,但是馬女士還是認真的對孩子做了一番猜測。但是馬女士還是不理解,為什麼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他怎麼能夠對自己這麼失望呢?
  • 警惕消極悲觀心理,3招培養孩子樂觀思維
    面對這種情況,非常令人心痛,很多人會說:「現在的孩子心理實在太脆弱了,小小年紀能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要選擇自殺 ?」在大人眼裡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在孩子眼裡卻是天大的事,因為孩子已經形成了消極悲觀心理。那麼,何謂消極悲觀心理呢?
  • 孩子總是出現悲觀心態,用好ABCDE法則,培養孩子樂觀思維
    樂樂媽媽知道自己孩子性格內向,所以一直在鼓勵他。「我不要去,我不會。」沒想到樂樂一直在強調著我不會,軟硬不吃就是不去跟夥伴們一起玩。「你這孩子,不試一下怎麼知道不會呢。」樂樂媽媽拽著樂樂的手把他領過去,沒想到樂樂又自己跑回來哇的一聲就哭了。故事中的樂樂不敢嘗試,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
  • 孩子看待事情的態度悲觀消極,家長不妨試試「反向思考」
    但很多孩子卻「老態龍鍾」,看待任何事情都好似「杞人憂天」,態度消極悲觀。比如玩具車出現了零件斷落,一般孩子會說:「沒關係,用膠帶粘一下就可以了。」而態度消極的孩子則會說:「反正都已經壞了,也修不好了,幹嘛要白費力氣。」
  • 「數學太難,我不要上學了」,怎樣化解孩子悲觀人格,學學這四點
    可是孩子越不說話,就越容易自卑和不敢去表現自己,這也是導致悲觀人格的主要原因。而家長最需的就是積極引導,開導孩子張開嘴。3、喜歡悶在家裡有些孩子剛一放學回家就把屋門一關,能讓他們走出屋門的也就剩下了吃飯和去衛生間這兩樣。可能家長還以為孩子是在房間努力用功,其實他們則是在助長孩子的悲觀行為。
  • 「高敏感兒」天生悲觀,影響大腦發育,別愁,父母可以這樣做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不少人認為,一個人樂觀還是悲觀,是依靠先天決定的。想要變得樂觀,等於是在改變個人性格,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事。這種說法似乎有些道理,因為同樣是孩子,對於同一件事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看法。
  • 怎麼看待孩子的悲觀和樂觀?
    「需要幫忙嗎?」她微微的點了下頭。「你回憶一下你最後一次見到它是什麼時候?這個應該不會丟的。」我試著安慰她;她放下不好的情緒,慢慢的回憶起這個過程,一個角落角落的尋找......我也安靜的加入到尋找的隊伍裡,沒有說任何不好的話,就是引導她這個會找到的。
  • 孩子的性格受「地位」影響,給孩子準確定位更重要,家長要了解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在這種嚴苛的家庭教育,父母賦予孩子極低的家庭地位下,孩子的狀態卻因此變得越來越糟糕。毋庸置疑,長期在這種區別對待的模式下,夫妻倆漸漸地發現孩子性格變得更加的內向且怯懦,並且時常持有悲觀的一種心態,當然,孩子對於自己的態度也是敬而遠之,望而怯之,這讓剛子和妻子都變得異常苦惱。
  • 悲觀情緒來自哪裡
    因為我們處在不同的位置,所以對這個問題的產生負有不同的責任或者影響,如董事長、經理、員工是三個不同的級別。員工叫破天的事情對董事長來說,可能就是一個小小的選擇的區別。這就需要我們有這種智慧,我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自己引起的,那應該思考該如何面對。人這一輩子就是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不能把一件事情當做一輩子的事情來做。
  • 孩子遇事總往壞處想,可以試試這樣引導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處於悲觀、沮喪情緒中的孩子,他們的大腦需要承擔更多壓力帶來的荷爾蒙,造成神經元的負擔過重,影響孩子的心智和身體發育。所以,如果孩子遇事就往壞處想、總是陷在焦慮悲觀中走不出來,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