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具備的十大教養

2020-12-22 環視天下mj

俗話說,為人無德不立,做人品行端正。

德行,透射人的靈魂。

中華悠久文明崇尚君子之風,西方歷史文化膜拜紳士風度。

教,是國禮家風的傳承;養,是道德素養的體現。

謙謙君子,光明磊落;落落大方,紳士風範。

人有教養的十大特徵:

01/守時觀念

自律之人會認真對待任何事,守時是自律的一種表現。無論是開會、赴約,有教養的人從不遲到。

02/談吐有節

言談舉止反映人的精神品貌,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先聽完對方的發言,再補充自己的觀點。

03/態度和藹

與人談話的時候,言辭文明,語氣柔和,注意力集中,給對方舒適且被注重的感覺。

04/品貌端正

面貌乾淨,衣裝整潔,行為得體,讓人目光潔淨,溝通自然。

05/胸懷大度

心胸坦蕩,不隨便批評、指責他人;胸襟寬廣,不為小事斤斤計較。待人接物上,心平氣和,以理服人。

06/不自傲

隱藏自己的光芒,不張揚,不炫耀。時時謙卑,事事謙遜。

07/信守諾言

堅守承諾,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食言。誠信、守諾是做人必須具備的基本教養。

08/關愛他人

愛護別人,是人靈魂的提升,精神的升華。做善良之人,時時處處幫助別人;成為有愛心的人,無論何時何地總能給予他人最大的照顧與方便。

09/善解人意

傾聽別人的想法,學會換位思考。在別人委屈、難過之時,做他的心靈伴侶。當別人埋怨指責自己,要冷靜傾聽,耐心勸導。

10/精神高尚

精神越高尚,人的靈魂越純潔。不斷提高精神認知,淨化心靈,完善心性。品德高尚是人生最大修養。

相關焦點

  • 教養:是一個孩子做人的最強靠山,是一個孩子成事的最硬底牌
    一個孩子有教養,那說明這個孩子的家庭一定有良好的家風,一定有良好的家訓,這個孩子的父母一定有良好的人品,一定有良好的信仰,一定有良好的修養,一定有極高的涵養。因為,孩子良好的修養,折射出的是一個家庭家長素質和家庭教育的成功。
  • 十大衛浴品牌具備哪些特點
    雖然,我們常常在建材市場看到許多貼著「衛浴十大品牌」、「十大衛浴品牌」標籤的產品。除卻假冒仿造的個別「十大衛浴品牌」,業內個別機構在評定「十大衛浴品牌」時設置的門檻過低,真正稱得上好的衛浴品牌不多,能評為十大衛浴品牌的尤少。
  • 世界級UFC冠軍張偉麗「不拿別人的悲劇開玩笑,做人基本的教養」
    衛冕冠軍張偉麗成為了這兩天的熱搜,除了因為其刷新了中國在國際UFC大賽中缺位金牌的意義外,更主要的是她用言語和拳頭狠狠的教訓了對手,讓她知道「不拿別人的悲劇開玩笑,是做人最基本的教養」。原來,在1月的時候,張偉麗本次冠軍賽的對手喬安娜,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山發布了一張頭戴防毒面具的照片,隱射中國當前的新冠疫情。
  • 好好做人好好生活,就是有文化
    所以何必糾結呢,好好做人好好生活,就是有文化。文化,並非是一種類似於相親中的「條件」這種硬性的東西,它不屬於硬體配置,而更多地體現在軟體屬性上。文化到底是什麼呢?1.教養辭典上說: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禮貌和教養不全是一回事,禮貌只是教養的表現形式之一,懂禮貌和禮節的人不一定具備教養,而有教養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環境中的禮節和禮貌。比如一個有教養的農民會很好地遵守鄉村禮節和禮貌。
  • 祖輩參與教養的十大發現
    發現一:近八成城市家庭祖輩參與孩子的教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93.8%)樂意參與教養,「希望享受天倫之樂」是他們參與教養的首要原因。祖輩的高參與率與中國傳統觀念中將傳宗接代、人丁興旺視作家族大事有關,與兒童父母的生活、工作壓力有關。
  • 具備高情商的星座,善於交際,說話有水準,很會做人
    文 | 老巫為人處事,情商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有些人具備高情商,他們善於交際,說話有水準,平日裡也很會做人,自然容易贏得身邊人的好感。那麼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哪些星座就是如此。他們的情商其實很高,對於身邊的很多事情,也看得很是通透,可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很會做人,也能憑著一己之力建立起自己的人脈關係網,擁有良好的人緣。
  • 寶寶懂得孝順父母,就要從小事培養,這是做人最基本的教養
    而且孝順父母也有助於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是現代中國人的基本教養。寶寶懂得孝順父母,就要從小事培養,這是做人最基本的教養1、啟發寶寶懂得「孝順」的概念 父母要在恰當的時候告訴寶寶,每一個寶寶都會慢慢的長大直到變老,父母養育了一代兒女,而現在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正是他們養育了你們眼裡的父母,才能有寶寶
  • 教養(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也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教養。胡適說:「教養是一個人生命的層次,更是一個人靈魂的模樣。」
  • 社會智庫應具備「十大條件」
    本報訊(記者 林志濱)根據聊城發布的《關於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社會智庫實行雙重管理體制,應具備「十大條件」。  根據社會智庫雙重管理體制的相關規定,民辦社科研究機構由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擔任業務主管單位,由市級民政部門登記;其他社會智庫由其活動涉及領域的主管部門擔任業務主管單位,由同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 做人不可忽視了自己的禮貌和教養,因為你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有教養的人有禮貌、尊重他人、辦事有分寸、說話得體。每個人都喜歡被他人譽為有教養。生活中有這樣一類姑娘,在她們的觀念裡,自己永遠都是對的,永遠是被照顧、被呵護的公主,別人都應該以她為中心,無條件對她好。這樣的人,表面上看是公主病,實際上就是缺乏教養。那什麼是所謂教養,就是我們選擇做更好一點的人。小處看是你出門光鮮靚麗,家裡一塵不染,一個人也會好好吃飯,努力追求愛情和夢想。大處說你外在對人關懷寬容、內在對己嚴格自律,即使生活給了你一副最糟糕的牌,你也不抱怨不退縮,漂漂亮亮地打出去;你從不在外人面前失去體面,更不在家人面前失卻溫柔。
  • 尊重他人,是教養的基礎
    做人,就要懂得尊重別人,你怎麼待人,人就怎樣待你,你不揭人短處,別人就不會笑你弱點,你不議論人過,別人就可以包容你錯。因為尊重是禮貌,也是誠意,是善良,也是美德。別人之所以尊重你,並不是因為你厲害,優秀,而是因為別人為人正派,品行端正。
  • 骨子裡沒教養的人,普遍都具備三個特徵,還是不要深交為好
    教養是人身上很可貴的品質,它並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通過後期環境的培養與個人習慣逐漸萌生才出來的。聊天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聊到誰缺教養,是因為對方在為人處事上面做的事情,嚴重影響了對方的生活,這樣的人不僅去哪裡都遭人嫌,一旦你輕易跟他接觸,還容易惹禍上身。要知道,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相互尊重,懂照顧彼此的感受,這才一個人真正的教養所在,而通常來說,那些骨子裡沒教養的人,普遍都具備三個特徵,還是不要深交為好。
  • 孩子性格問題源於父母教養方式
    如何培養幼兒有良好的性格,我們應正確看待家庭中的教養方式,注意運用正確的教養方式,給幼兒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幼兒性格有良好的發展。本文從教養方式的概念出發,對良好的家庭教養方式的意義及父母教養方式類型對幼兒性格的影響進行論述,提出了運用科學的教養方式形成幼兒良好性格的策略。
  • 做人:到底是講故事,還是講道理?
    用咱們中國人的大白話說,就是做人要講道理。從小,父母和老師都在教我們,做人要講道理,不能任何事情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那麼我們在生活及工作過程中,什麼是做人的「道理」、到底做人如何去「講道理」?那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如果要說「做人」要講道理,那麼其中的道理指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們探討的「道理」是指——志向、善良、教養、樂觀、寬容、實在、智慧、正直、謹慎。這九個方面的具體事項,我們可以逐一分析:志向:按照毛主席的話說,「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裡。」做人要有一定的信仰,也要有一定的信心。
  • 真正的教養,是不輕易拆穿別人的難堪
    來源:蘭心書院(ID: qianxunshuyuan)著名旅行作家凱魯亞克說:「教養是一種不用說出來的美好。」所謂教養,就是不讓別人難堪,就是要用心體察別人難言的心思,而後真誠地化解對方的難堪。用智慧去了解他人心意,用真誠與善良之心與他人交往。
  • 與有教養的人交往,給人的感覺,就是舒服
    教養與貧富無關!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除了自身家庭因素的影響外,還與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關係!一般而言,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素質也會越高!與有教養的人交往,給人的一種感覺,就是舒服。有教養的人,可以拿捏好這個尺度,不會佔別人便宜,自然別人也騙不了他,這是為人正直,應該得到的福報!身正不怕影子歪,一身正氣,才能與歪風邪氣相抗衡!那些喜歡佔人家便宜的,期待上天會掉餡餅的,最終都會以數倍的方式還回去!做人,以心為境,行為輔之,別太貪,別伸手,做個有素質的人!
  • 做有教養的父母,你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面鏡子」
    事實上,這樣的形象在公眾的眼裡,並不會是什麼自我追逐自由的高大,而是做人缺乏教養的猥瑣。老話講,「子不教,父之過」。今天可以說,「養不教,父母之過」,在男女平等的今天,父母對子女肩負著同樣的責任。還由此說到教育和文化,以及做人教養的問題。筆者對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教養之間的關係,有著自己不成熟的自我見解:覺得受教育程度高、文化水平高和良好的教養之間,沒有必然的相輔相承關係。
  • 父母必讀之《教養的迷思》
    好書推薦:《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作者: 【美】朱迪斯·哈裡斯 著  譯者: 張慶宗  定價:58元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朱迪斯·哈裡斯用眾多的證據證明,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其實很小,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輩群體。換句話說,雙親並不能教導孩子社會化,兒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們的小夥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經驗影響。專家們都是錯的!  為什麼移民的第二代說話口音是和同輩人相同,而不是和他們的父母相同?
  • 真正有教養的人,都把這三件事做得體了
    教養不是一個空洞的詞,它有很多種表現方式,對服務人員提供的服務道謝是教養,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是教養,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也是教養。雖然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判斷標準,但我想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定離不開這三點。謙卑溫和的姿態盧梭有句經典之言:「最有學問和最有見識的人,總是謙虛謹慎的。」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前幾天,我看了一篇文章——《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文章的題目乍一看就很吸引人,再仔細深入研讀,發現其中的確蘊涵了做人的道理。文章開頭講述了一個故事:在一個秋風習習的夜晚,郭德綱家的柿子樹葉子落盡,紅紅的柿子就像院子裡升起的燈籠。很快,就有喜鵲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兒急了,不由分說,就去驅趕。郭德綱看到,急忙攔阻,道:「別這麼獨,讓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