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秋,看日本人如何寫飲食之美!網友:字裡行間人間煙火氣

2020-12-08 東京視界TokyoLens

一場場秋雨帶來蕭瑟與寒冷,漸而有萬物俱衰之感。人們常說逢秋悲寂寥,但秋天的另一面,其實是藤黃、琥珀、橘紅這些色彩組合而成的調色板,昭示著成熟,散發著果香。

如果你願意,秋天可以是明亮的季節,還帶著些煙火的氣息。正所謂「讀書之秋」,可以用美食滋養胃,又能用美文溫暖心——秋日裡讀上幾本關乎飲食之道的書,也許是件不錯的事!

《孤獨的美食家》

作者、繪者:久住昌之

譯者:冷婷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熱播日劇《孤獨的美食家》中,松重豐扮演的五郎總是走著走著突然肚子就餓了,拐進一條巷子,邁進一家小店,就此開啟美食之旅。他對美食狂熱和極深的執念,仿佛那便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而在漫畫版中,老饕五郎依舊在尋訪各處美食。較之電視劇漫畫版更為真實,比起村上龍小說又相對形象。尤其重點刻畫了五郎的心理和對美食自由酣暢的態度,食物帶來的滿足與幸福感躍然紙上。

跟著他的腳步,可以一起觀察食客,感性地捕捉市井氣息,感受街角小店的人情味。「吃東西的時候,應該不被任何人打擾才對,必須有自由,被救贖的感覺才行。」

《鴨川食堂》

作者:柏井壽

譯者:史詩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京都的隱秘小弄堂裡,有一棟兩層小樓,裝修並不惹人注目——這家叫做鴨川食堂的小店沒有大大的招牌,也沒有小店都會有的門帘。

它在美食雜誌上登上一則廣告:「為你尋找食物」。只要有人想重溫記憶中的味道,這家食堂就會發揮其作為偵探事務所的功能,店主會利用僅有的線索幫他找回那個味道。

書中每頓餐飯都無比精緻,對食材、食器、時令都有極致的追求。圍繞食物與味道而展開的六則故事,其背後都是各自酸甜苦辣的人生。

人們來到這家小店,與充滿回憶的食物重逢,此前的心結都得以解開,在人生的道路上邁開新的一步。

《面白南極料理人》

作者:西村淳

同樣也是被影視化的一冊隨筆集,雅人叔對待食物認真的表情似乎還在腦海揮之不去。在那個海拔3800米的南極基地,平均氣溫零下57度,氧氣和陽光都無比匱乏。這樣的極寒之地,考察隊的八位成員是如何克服的呢?

作者西村淳根據自身經歷寫下了南極越冬筆記,本是海員廚師的他被派往冰天雪地的南極圓頂富士基地,負責七名考察隊員的飲食。

他想盡辦法烹飪各種各樣的美味,「吃」成為大家生活中最大的慰藉。在這個有愛的小集體中,圍繞著「吃」也上演著無數令人忍俊不禁的生活趣事。

《味的散步》

作者:秋山德藏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譯者:顏穎穎

這是一本由日本第一代御廚(天皇料理人)執筆的美食札記,帶我們走進「舌尖上的日本」:從東方的燕窩魚翅到西洋的紅酒咖啡,從盛夏溪水中跳躍而出的河蝦到隆冬冰面上踉蹌而行的鴨子…食物的香味仿佛鋪面而來。

行文中也處處彰顯出廚神秋山德藏對食物的獨特見解——在秋山筆下,豆腐如同一件上好的瓷器,散發著藝術的氣息,它超然的純白色澤呈現出無與倫比的美。

「如果直接食用,豆腐的確寡淡,但只需佐以一點蔥花和醬油,細膩而縹緲的味道即刻在舌尖擴散開來。可以說,它是最具禪味的東方食物了。」

《文人偏食記》

作者:嵐山光三郎

譯者:孫玉珍/林佳蓉

出版社:文化發展出版社

這本集子可謂是從「食」的角度出發編纂的日本近代文學史,可以一窺文豪們的逸聞趣事:

夏目漱石臨終前還低吟著想吃點什麼,喝了一口葡萄酒才捨得閉眼;森鷗外喜歡在米飯上放上饅頭再倒以煎茶後食用;谷崎潤一郎喜歡吃類似於鰻魚、天婦羅等味道較重的食物;中原中也喝了酒就會癲狂撒潑…

從文人的飲食探究文人的嗜好,可以看到作品中至今不為人知的另外一面。對於飲食的偏好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與精神世界連結,和作品之間保持著微妙的溫度感。

《愛吃沙拉的獅子》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施小煒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村上的隨筆不同於小說給人帶來的感覺,大多真實而坦誠,像日常 「嘮嗑」。

這本隨筆集也囊括了形形色色的有趣話題,將他觀察生活的獨特視角和感受一一展現在讀者面前。從蔬菜沙拉到動物園裡的獅子,從蟬鳴到午睡…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可以入文。

隨筆中可以看出村上像個童心未泯的孩子,喜歡異想天開,思考各種問題的答案。幽默處讓人捧腹,富有哲思處又引人深思,這種真實感讓人讀起來酣暢而舒適。

整個集子中透著一種樂觀和感恩的生活態度。回憶到番茄時也散發著太陽的味道:「我一邊在火辣辣的太陽下邁步,一遍大口地啃著番茄,奇異而真實地感到:『像這樣生活在世界上,真的很不賴』。」

《親愛的食物》

作者:森下典子

譯者:潘伊靈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這是一部散發著食物香氣的散文集——森下典子曾在《日日是好日》提到茶道帶來的十五種感動。這一次用她豐富靈動的語言,樸實動人的文字與插畫,為我們描繪二十二種食物的記憶與帶來的感動。

從蛋包飯、味噌拉麵,到長崎蛋糕、水羊羹、鹹乾魚、鯛魚燒…那些吃一口就會回想起過往歲月的美味,那些人與事成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身為茶道研究者,森下典子將茶道的禪意帶入味道的世界,達到情感上的升華。那些潛藏於我們生活中的不起眼的食物,往往蘊含著成長的記憶,阿婆的味道,媽媽的味道,那些熟悉的味覺感受最令人懷念。

《四季便當》

作者:吉井忍

出版社:理想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如果說以上幾冊呈現的是食與記憶、人生、生活態度,那麼《四季便當》則是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娓娓道來。「生活的美味在於有創意的發現和精心的製作」,或許當自己親手去做,進入食物的微世界,生活也會多一份美。

本書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按照季節的輪轉選擇當季當地的健康食材,讓便當也充滿元氣,變得豐富多彩。

四個篇章共介紹了四十個和風便當的具體步驟和做法,夾含著記憶緩緩道來。文字質樸而溫馨,像是站在廚房門口看著作者邊忙碌邊講著小故事。

秋季篇中摘錄的兩首俳句,也頗有意境:

溫泉の底に

我が足見ゆる

けさの秋

溫泉池底

見吾雙足

今晨好個秋

赤とんぼ

筑波に雲も

なかりけり

紅蜻蜓

筑波山白雲

空無所有

《料理圖鑑》

作者:越智登代子 著/平野惠理子 繪

譯者: 楊曉婷

出版社:後浪/湖南美術出版社

《料理圖鑑》原本是面向孩子介紹廚房大百科,鼓勵大家掌握自己動手做飯吃的生存技能。不料卻因此颳起了一陣旋風,暢銷30餘年。

從烹飪術語的解釋、各種工具的使用、到食材的挑選與烹飪技巧、飲食的健康常識,包羅萬象,幾乎涵蓋了絕大部分與吃有關的小常識。

對於喜歡食物、想要自己下廚房的人來說,這本圖鑑對打基礎非常有幫助。文字生動,配上可愛的插畫,一目了然,很實用又充滿趣味性。

在吉本芭娜娜的《廚房中》,「廚房」不僅僅是一個烹飪場所,也是主人公的精神空間。我們總會與廚房有些連結,而《料理圖鑑》會將我們與廚房的連結加深一層。

汪曾祺曾說,「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熱愛美食的人大多有趣,打開這些書,就能和這些有趣的靈魂相遇。倘若感到秋日寂寥,不如跳進「色香味」俱全的書海裡,生活大抵也能多一分生趣罷。

相關焦點

  • 人間煙火氣,最有詩意
    這人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這人間最深入人心、最難捨難分的,是煙火氣。煙火氣,人間最綿長的滋味。——陸遊《食粥》有一種煙火氣,是不僅飲食品味極佳,而且熱愛下廚烹飪。即便是隨手能夠企及的食材,也能製作出讓人垂涎的味道。
  • 具有人間煙火氣的清新女孩名,最有詩意!
    煙火氣,是人間最綿長的滋味,不僅帶有春天的生機勃勃,而且還表達了一種對生活的熱愛,所以,一個帶有人間煙火氣息的人,對生活的熱枕的積極態度,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並且,汪曾祺也曾說過一句非常精闢的話,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帶有人間煙火氣,才是我們的生活。
  • 《人間草木》:看汪曾祺如何用平淡文字,來描述人與人的深情之美
    若問人間有什麼能夠抵擋生活之苦的,莫過於「真愛」二字。因為真愛,就是一柄利劍,能夠刺穿一切的不美好。護住人性之美,護住人性之純。——認真的小燦汪曾祺師從沈從文,學得一身好本領。他寫的文章風格和沈從文極其相似,多是歌頌美好。
  • 日本插畫師筆下的人間煙火氣
    今年的特殊的一年,不止我們,全球都受到了這次疫情的影響,原定於今年在日本舉辦的奧運會也不得不推遲進行,我們不無渴望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來自日本的插畫師Tamaki運用插畫的方式,展現往時的寧靜生活,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這十本關於美食的書請收好
    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人間滋味》中寫道:「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美食不僅關乎味蕾享受,亦關乎文化和記憶,關乎鄉愁。即使快節奏如當下,人們依然不懈追求食物的美味,懷念有關食物的記憶,尋覓屬於自己的人間至味。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一日三餐,一蔬一飯,平常卻鮮活,充滿煙火氣息,飽含對生活的熱愛,生機勃勃,最能撫慰人心。為此,在小雪過後,東莞圖書館便精選了一批有關美食的名家作品,推薦給讀者。您可以通過「東莞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就可「一鍵」借還圖書。
  •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這十本關於美食的書請收好!
    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人間滋味》中寫道:「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美食不僅關乎味蕾享受,亦關乎文化和記憶,關乎鄉愁。而如今,小雪剛過,天氣越來越冷,民間素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曬腊味、吃餈粑、醃菜……一派忙冬景象。
  • 人間至樂之我只愛讀書
    對男人而言,人間有四樂:閱佳人、品美酒、賞美景、讀好書。此四樂者,吾以為,讀書之樂應為首,佳人遲暮,盛宴難再,美景難求,唯讀書暗香雋永。故今且為諸君試論讀書之樂。首先,關於讀書,有三個近義詞需要辨析一下,「讀書」、「看書」和「閱讀」。「看書」和「閱讀」重在看,描述的重心應該是眼睛功能的發揮,「閱讀」稍顯文雅。
  • 人間煙火氣,陌上花開情——讀《我們仨》有感
    文 圖/陝西省蒲城縣堯山中學 王蒲英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陌上花開情,君可緩緩行。若非情濃,親人相處間的一言一行又如何能在她的腦海中留下如此清晰的烙印?如何能在她的心海上泛起一圈圈永不消逝的漣漪?如何能在一次次苦難中綻放生命絕美的花環?
  • 《田園之秋》:回歸自然,晴耕雨讀,「現代陶淵明」如何守護心靈
    他經常做出諸如「一早打開門,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木瓜樹葉柄上的雨珠」的可愛舉動。面對大自然,他是半生歸來的少年,目光晶亮,有著敏感的好奇心與審美神經,在日復一日中品咂新鮮味兒。在鑑賞自然方面,《田園之秋》呈現三方面特徵:一是工筆畫般的幽微之美。
  • 「新聲代來稿」重燃人間煙火氣
    6個月的抗疫之戰,我們看到了國家的強大,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看到了逆行的背影。此時此刻,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更加堅定。「疫情結束後的第一天,你打算做什麼?」這一話題在社交網絡平臺上引起了熱烈討論,其中有一位網友的話打動了無數人。他說:「疫情結束後,像平日裡那樣見每一個陌生人,坐擁擠的地鐵,乘繁忙的公交,在沒有口罩的空間裡自由呼吸。」
  • 昕餘傳媒|讀書創造美!俳句之詩意生活!
    三部書的原作者被並稱為日本三大俳人,其在日本古典詩歌圈中的地位或與李白、杜甫、王維在中國古詩圈中的地位相當。陳黎老師用他特有的詩心與詩才,帶領書友領略俳句之妙。俳句是日本詩歌的一種表現形式,常以五-七-五形式共17個音節組成,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短的詩。
  • 讀書秋樹根
    惟一讓我享受的是音樂課,因為相對於冷傲美麗逼著我們學樂理的初中音樂老師,教高中音樂課的楊海音老師,秀雅溫婉的風姿,深入淺出的教學,確實讓同學們如沐春風,感受著音樂之美。不但愛上音樂課,每學期拿到音樂課本,都迫不及待地讀課本上選的中外藝術歌曲。
  • 新中式糕點助力全民擺攤,解鎖人間煙火氣
    在人聲鼎沸又繁華熱鬧的夜市,仿佛整個人都「活」了。也給城市帶來了久違煙火氣。俗話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往往能讓我們心生溫暖的,不是工作多體面、穿著多靚麗,而是那些市井百態、尋常生活。一天的緊張與勞累,在這一刻都煙消雲散。我們可以從街頭吃到街尾,從玩具攤看到衣服攤,吃喜歡吃的,買喜歡玩的,發自內心的快樂。
  • 有一種煙火氣,是柴米油鹽的瑣碎日常
    這人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這人間最深入人心、最難捨難分的,是煙火氣。 煙火氣,人間最綿長的滋味。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才是最詩意的生活…… 汪曾祺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 追求簡約之美 台州美食「璞鮮」亮相西安
    台州美食「璞鮮」亮相西安西部網訊 歷史悠久的西安城,美食總少不了西北獨特的風味,帶著點股粗獷的豪邁,更在街頭巷尾間,自成人間煙火氣。台州美食餐飲「璞鮮」自疫情期間就已在西安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了。在裝修時就去掉了複雜的裝飾,追求本真的內核,我們採用新中式+日本禪意的簡約之美,以素雅的插花藝術點綴其間,再加上別具匠心的燈光設計與舒緩的音樂烘託,滿足了顧客對於高品位飲食社交場所的訴求。」
  • 「李子柒向左,徐大sao向右」:人間,需要煙火氣
    柴米,油鹽,煙火氣;可否具體?貧賤,富貴,不相離;可否再具體?和你。一、李子柒的世外桃源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人間最舒服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很多人都把李子柒的生活當作世外桃源。在她的視頻中,鄉村美的不成樣子,李子柒化身仙女,為我們展現了仿佛仙界的世外桃源。三月做桃花釀,五月烘櫻桃幹,七月做紫薯餅,九月釀桂花酒,入冬醃臘肉,微寒烤香腸,春來種菜田,閒時刺錦繡,她活成了很多城市人最羨慕的樣子。
  • 在人間思想 | 溝口雄三:戰爭與革命之於日本人
    對於日本人而言,戰後最為關鍵的問題是戰爭責任問題。溝口指出,戰爭責任問題的背後潛藏著的,是日本一元化的歷史觀念,而他在工作中通過對中國長時段歷史的考察,試圖建立可以有力解釋中國革命的歷史認識。本文原刊於《讀書》2000年第3期。| 戰爭責任問題與歷史觀日中戰爭對於日本人來說,  它的定位基本上是戰爭責任問題。
  • 體驗閱讀之美 看甘肅高考高分作文
    今年我省高考出現了一篇滿分作文,作文的題目是《深閱讀之美》,這篇滿分作文文採飛揚,讀來令人擊節讚賞。同時,獲得59分的作文《小議「淺閱讀」》,讓很多閱卷老師眼前為之一亮。那麼,對於這些優秀作文你有怎樣的評價呢?  作文材料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 過年記憶:最是人間煙火氣
    多少人的記憶中,「年味」就是餃子、年糕、炸魚、臘肉的味道,是全家人一起動手忙碌的身影。這是人間最溫暖最美好的煙火氣,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是我們記憶裡最留戀的傳統情感。而在今天,對常年混跡於各種寫字樓辦公室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吃了這一頓,才有勇氣面對未來一年中將要叫300次外賣的自己。
  • 日本主婦「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走紅ins,網友:太精緻了
    如圖所示,一屋兩人,品嘗著美食,欣賞著四季風景,任憑時光匆匆,但是把每一天都過得令人羨慕,飲食精緻,生活充實。許多網友在看過她的三餐曬圖之後,都忍不住直呼:「太精緻了」!我佩服這些來自山川湖海的人,囿於晝夜,廚房與愛,把眼前枯燥且瑣碎的柴米油鹽生活,用一顆精緻的心和一雙精巧的手,調製出人間百味,生活滋味。好的生活,就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