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抑鬱症從改變性格開始

2020-11-19 愛是永遠的真諦

心理學家說一個人要敢於表現自己,要善於發表意見。而你過度地謙讓,早晚會爆發,那樣就會做更多錯事。不要隱忍,不要裝作隨和,把自己的內心想法說出來,對於你自己很重要。


一個人需要融入這個社會,從社會吸取力量,從與人的交往中明白真諦。也就是說要善於在社會中培養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書本上學不出來的。

我們的孩子要從小培養他們自立的能力,家庭教育是一方面,也應該注意學校和社 會教育。我們要敢於發洩自己,這樣才能容易融入社會,你身上的刺需要拔下來,你身上的缺點也會在社會中改正。


我從小是特別內向的孩子,有很多時候自己受了委屈,自己默默的忍著。慢慢的性格越來越孤僻,在家裡不願告訴家人自己學校的事,怕他們擔心,在學校基本沒有什麼朋友,上大學以後更加挫敗。導致我得了抑鬱症,在大學我總是覺得身邊的人心機太深,我總是覺得每個人都太自私。

其實是自己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其實自己想的太多。總是看到陰暗面,沒有樂觀的態度。我沒有朋友,自己的眼淚往心裡流。最終抑鬱症越來越嚴重。

多少人得了這個病就是有原因的,是過度的內向,是靦腆的性格,是不願發洩自己的情緒。人要改正自己,是首先在自己的內心改正,增強正能量,努力堅強。

社會是複雜的,我們首先在學校裡的小社會接觸人,接受別人,相信自己,即使那麼多不公平的事,也要愛下去。我們沒有辦法,只能接受社會給自己的洗禮。

鍛鍊自己不自卑,鍛鍊自己敢於表現,讓我們看到生活是有樂趣的。看到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每個人都和我們自己一樣簡單,是自己把問題想複雜了。


我們要表現自己,表現自己不是亂出風頭,而是適度地放下自己沉重的包袱。因為人自己抗太累了,自己發洩出去,讓身邊的人幫助自己是會獲得幸福的。

越融入社會越發現善良的人其實是大多數的,我們要相信光明是社會的主流,不要害怕擔心,人不是老虎,不會把自己吃掉的。

走出抑鬱,我要更多地融入社會,但是不能再在心裡給別人設防。人與人就是設太多障礙,才不會有朋友,才誤會別人的好意。

假如每個人都真心對待朋友,那麼這個社會將減少很多抑鬱症患者,而抑鬱症患者如果真心對待朋友,自己的病情也會減輕。所以人與人之間就應該有愛心,這樣我們越來越幸福。

相關焦點

  • 我是如何通過改變自己的性格,治癒抑鬱症的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都不由自主地反省自己,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對工作、對生活、對明天充滿了恐懼和無力,生活完全沒有意義……(二)改變性格的緣起有抑鬱症的人,一般都是內向的性格,平時喜歡自己待著,有事也會放在心裡,不願意和人分享。我從小就是,周末在家不是看書就是看電視,很少跟小夥伴出去玩。
  • 走出抑鬱症的最好方法
    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我是一名剛剛走出中度抑鬱症折磨的人,徹底擺脫病困,獲得了真正的健康和發自內心的喜悅,有著重生的感覺!如今的生活充實快樂,充滿信心和活力,我沒有停止學習,能量狀態一直在提升中。能量狀態的提升是治癒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心理問題的最好方法!
  • 抑鬱症與性格有關?哪些性格是抑鬱症高發區?看看有沒有你
    如果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不斷的修行和精進,改變自己的認知,更充分認識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有時候就是一轉念的問題,事情就有好的發展,而大多數抑鬱症是長期的不良認知方式和生活方式,執著於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方式,而導致的結果。性格就是自己認識自己和外界的一種方式。性格本無優劣之分,但對待事物的方式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 心理學家:改正這種性格缺陷,你就可以走出抑鬱症
    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曼將抑鬱症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而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既;敏感、多慮、多疑、完美主義的性格缺陷造成的。那麼,對於抑鬱症患者,如何有效改變造成我們心理疾病的不健康的心理模式?接下來給病友們分享一下臨床心理治療中非常實際、有效的方法「觀息法」,只要我們堅持地去練習,就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改變。抑鬱症自我康復的訓練方法「觀息法」:觀息法是淨化心靈,培養平常心的一種非常好的方法。
  • 針對性做出改變,走出抑鬱症
    如果你有的話,你要重視了,你也許患上了抑鬱症。抑鬱質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鬱症。什麼是抑鬱質的人?從小就不喜歡和別人玩,也不喜歡說話,膽子也很小,內心比較脆弱的人。我也算是屬於抑鬱質的人群,我也曾經患過抑鬱,大概是我工作之後。工作了之後,和在學校裡是不一樣的。學校裡,你可以過著豬一樣的生活,無憂無慮,但是進入了社會,你會累成狗一樣地幹活。
  • 抑鬱症的療愈:耐心等待抑鬱症走出自我世界
    ."他們的句子開頭的主語都是"我",所以說抑鬱症是自戀的最極致狀態的確不為過。有人說有些抑鬱症"很自私",這個的確也是。有親朋好友覺得抑鬱症太自閉,鼓勵或者強制他們去和別人交際,這個方向是沒問題的,只是不宜操之過急。
  • 走出抑鬱症後,我開始明白這4個人生道理
    :情緒狀態評估納入學生體檢的消息讓好多人開始討論起來抑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當下全球有3.5億抑鬱症患者,我國就有9000萬,回想自己5年前就是嚴重的抑鬱症患者,能從痛苦中走出也算著實幸運。這個現象好像在任何事情都符合,比如我們小時候學習老師讓做一大堆題(題海戰術),你一開始發現沒用,但隨著你做題的增多,從量變最終達到質變。所以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基本呈現螺旋式上升,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能改變的東西堅持做下去,剩下的等待就好,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正是如此。
  •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
    如何不吃藥走出抑鬱症?心理學家:堅持這種練習就能走出抑鬱症有很多抑鬱症患者會問,有不用吃藥就可以治好抑鬱症的方法嗎?答案是一定的,從根本上來說,抑鬱症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進一步來說,是長期不健康心理模式下所積累的負面情緒的爆發,這種情緒的爆發不是病理性的症狀表現,而是心理性的失衡表現。吃藥治療抑鬱症更多是起到症狀抑制效果,但藥物是無法改變患者的思維(心理)模式的,而,如果抑鬱症患者看待事物的思維模式不改變,他(她)得抑鬱症就不可能完全康復。
  • 走出抑鬱從改變行為方式開始
    為什麼說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方式就改變抑鬱。因為改變人們的情緒體驗的關健就是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 通常,我們是內心體驗到了強烈的欲望了,才會去行動,才會去做一些事。周末休息在家,可以自由選擇,一個人如果喜歡看電影,就選擇去看電影,如果想去跟朋友玩,就會去聚會。我們這些行為,是「由內而外的行為」。行為是按自已內心意願驅動去做的。
  • 《走出抑鬱症》:抑鬱症很可怕,但能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鴕鳥說話01丨每個人都曾有過一段灰暗的時光,抑鬱者的那段時間更是難熬至極《走出抑鬱症》的作者王宇,現在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如果不是他自己訴說,也許沒人會想到,他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本書的第一部分就講述了作者與抑鬱抗爭的很長一段日子,那些毫無色彩的時光,痛苦而絕望,但也讓他變得更加堅忍和成熟。從高中時代開始,他就陷入了抑鬱狀態不能自拔。
  • 走出抑鬱症
    如果你想走出抑鬱症的陰影,看這篇就夠了。相信點進來的小夥伴對抑鬱症這個詞一點也不陌生。不過我還是想引用一下專家對於抑鬱症的解釋:「抑鬱症是以其顯著而持久的心情低落為主要特徵,是心理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能有自殺企圖或者行為。
  • 生活幸福 or性格開朗也會得抑鬱症?--認識抑鬱症的成因
    如哪種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病、什麼樣的家庭模式更容易讓孩子得病、什麼樣的工作類型更容易得病等。也有人試圖尋找應對抑鬱症的不二法門:如何養育,孩子才不容易患抑鬱症;患抑鬱症後是否應該休假或休學;患抑鬱症者是否可以戀愛;以及應該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康復……大眾開始關注抑鬱症,是我們精神科醫生樂於見到的現象。但從這些關注點中,可以看出大眾對抑鬱症仍有一定程度的歧視和刻板印象。
  •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
    心理學家:走出抑鬱症其實並不難,堅持這四種方法就行了抑鬱症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軀體症狀,如;睡眠障礙、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腸胃功能失調、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陽痿、閉經等。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僅要承受精神折磨的痛苦,還要承受這軀體症狀的痛苦,身心兩者的交互作用的痛苦更是令抑鬱症患者苦不堪言,平常人難以理解,這也就不難理解抑鬱症患者為什麼經常會產生輕生的想法。西醫上,把抑鬱症認為是一種疾病,是因為神經遞質的減少進而造成了情緒的紊亂,如;抑鬱、焦慮、恐懼等症狀。
  • 生活幸福或者性格開朗也會得抑鬱症?認識抑鬱症的成因
    如哪種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病、什麼樣的家庭模式更容易讓孩子得病、什麼樣的工作類型更容易得病等。大眾開始關注抑鬱症,是我們精神科醫生樂於見到的現象。喪偶、離異、家庭關係破裂、經濟狀況差、失業、嚴重的軀體疾病等不良生活事件都是抑鬱症常見的危險因素。如相較於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在家庭關係破裂的環境中長大得抑鬱症的概率會更高,這並不難理解。心理學中的個性,可以通俗理解為脾氣或性格,雖然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但亦與從小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等密切相關。研究表明,經歷過童年期創傷的人成年以後發生抑鬱症的概率更高。
  • 抑鬱症有個閾值,學會控制才能改變現狀
    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鬱症關係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徵,如抑鬱氣質。,抑鬱症只是我們人生十字路口的紅燈,意味著改變。抑鬱症絕不是突然來襲,它是長期負面情緒的積累所致。也許對你而言,抑鬱症就是突然發生的,但這個突然的背後也是一個積累過程。我們的負面情緒從產生到積累,完全是我們現有的思想模式所造成的。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之所以會患上抑鬱症,就說明我們過去的思想模式是有問題的,而錯誤的思想模式必然會造成身心疾病,因此,只要改變我們的思想模式,抑鬱症就能徹底治癒的,我們的人生也必將蛻變。
  • 4個方法走出抑鬱症,學會3個即可快速遠離抑鬱症
    4個方法快速走出抑鬱症1.多溝通溝通對於抑鬱患者來說是非常之重要的,可以說它是治療的關鍵所在。所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培養自己的交流溝通能力。患者在選擇交流對象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定要選擇信賴的,生活態度積極向上的人。
  • 抑鬱症:改善從行動開始,從行動上改變認知,從認知上加強行動
    一,立即行動,從行動上改變認知抑鬱症從立即行動開始,開始尋求外界的幫助,不管這種幫助是否有效,關鍵是你是否去尋求,尋求幫助也是代表你有意願好轉並付諸行動。並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動和獎賞方案。記住,抑鬱症關鍵一點是有強烈的願望去改變當下的痛苦和困境,當你有了強烈願望改變並相信可以戰勝抑鬱症的時候,你就會嘗試各種有益的方法和幫助,包括看醫生和服藥,和心理醫生以及信任的人交流,改善自己的處境和痛苦。
  • 我是如何陪伴閨蜜走出抑鬱症的?
    從病房出來,我思忖良久,我要和抑鬱症來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戰,把閨蜜奪回來。我開始大量閱讀關於抑鬱症的文章,才發現自己真的對抑鬱症都不了解,甚至對它存在誤解。我是如何陪伴閨蜜走出抑鬱症的?>如果說得了抑鬱症和沒得抑鬱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 心理學家:抑鬱症、焦慮症患者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就能康復了
    曾看過德國的一個心理學家講到: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主要是由於童年成長中所形成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其中,敏感、多慮、完美主義是最重要的三種缺陷。進一步說,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我們就能痊癒了。反觀自己,敏感、多慮、完美主義這三種特點真是太符合我了,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 心理學家:抑鬱症、焦慮症患者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就能康復了
    前言:人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曾看過德國的一個心理學家講到: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症主要是由於童年成長中所形成的性格缺陷造成的,其中,敏感、多慮、完美主義是最重要的三種缺陷。進一步說,只要改變這三種性格缺陷,我們就能痊癒了。反觀自己,敏感、多慮、完美主義這三種特點真是太符合我了,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抑鬱症、焦慮症的爆發:我今年35歲,懷孕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