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性格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但是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塑性的。性格不同於氣質,更多體現了人格的社會屬性,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的核心是性格的差異。
我們常常聽說一句話叫性格決定命運,那具體來講就是性格中固有的思維習慣決定了你的命運。如果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有不斷的修行和精進,改變自己的認知,更充分認識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有時候就是一轉念的問題,事情就有好的發展,而大多數抑鬱症是長期的不良認知方式和生活方式,執著於自己的認知和思維方式,而導致的結果。性格就是自己認識自己和外界的一種方式。性格本無優劣之分,但對待事物的方式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內向性格的人
內向性格的人,往往不善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不喜歡傾述,哪怕內心有壓力或者委屈,寧願自己承受,也不願表達出來,有可能還裝成若無其事,但有些情緒,你表面是壓抑了,但久而久之,最終會以另一種方式表現出來,我們都知道,抑鬱症是從攻擊自己開始的,當你找不到攻擊對象,或者找不到情緒的轉移,就開始攻擊自己。
敏感自尊的人
敏感,意味著心思細膩,情感充沛。共情能力強。對別人的遭遇內心都有強烈的感受。同時,對情緒的轉移比較慢,一個令他傷心的事造成的情緒有可能會持續很久才會走出來。同時對別人的看法也很在意,一個批評或者負面的評價,會讓他不斷的思考,我到底哪裡沒做好,而陷入泛化思維的誤區,進而覺得自己好像很多方面都不如別人,而貶低自己,失去自信。
自尊,代表著把自我看得太重,往往放大自己的重要性。放大自己重要性的結果是時時關注,關注自己的表現,關注自己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有很多東西,寧願放棄。都不願冒險去打破自我的限制。但同時又陷入自我批評。
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者主要表現為現實自己和理想自己的矛盾,現實世界和理想世界的矛盾。完美主義者總是有一套標準來約束自己和這個世界。常常不滿意自己或者其他人,完美主義者往往活在未來,而不是當下。因為總覺得當下不完美,還有提升的空間。一旦事物的發展沒有朝自己理想方向發展,往往會焦慮,甚至憤怒。因為對安全感的掌控是完美主義一生的追求,沒在自己的掌控下,都是不安全。
而完美主義者往往是好強的,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平庸,所以加倍的努力來證明自己,所以完美主義者往往在失敗面前很難接受自己。所以,抑鬱症往往會光顧這一群人。
討好型人格的人
討好型性格往往自我的認同比較低,其認同往往來自於別人的評價,而不是從內心認可自己,喜歡自己。對別人的所求總是來者不拒,而自己往往很少對外所求。被需要感是討好型人格的自我價值認同,但同時往往忽略自己內心的需要。
善良是討好型人格武裝自己的武器。因為善良和妥協,而免於受到傷害。但事實上,善良也最容易被人利用,這世界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人天生具有攻擊性,這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心理學家大量研究得出的結論:人如果具有一些壞的想法和行為,只要不超出一定的度,心理才是健康的。
情緒化,喜怒無常的人
情緒總是受到外界的影響起伏不定,前一秒還鬥志昂揚,後一秒就偃旗息鼓。
會因一點小事就冒火三丈,會因一點挫折就貶低自己,停滯不前。容易受到別人的情緒影響,情緒不穩定很容易在重大的創傷和挫折面前情緒失控,而不能自已。陷入無限的悲傷和自責走不出來。而抑鬱焦慮。
偏執型人格的人
表現固執,執著於自己的認知,而意識不到。敏感多疑,過分警覺,心胸狹隘,好嫉妒;把自己過於看得重要並過高評價自己。抗挫折能量差,對挫折和失敗過分敏感,而不接受外界的批評和意見。如受到質疑則出現爭論,詭辯。甚至衝動攻擊和好鬥;常有某些超價觀念和不安全、不愉快、缺乏幽默感;這類人經常處於戒備和緊張狀態之中,尋找懷疑偏見的根據,對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動作歪曲而採取敵意和藐視,對事態的前後關係缺乏正確評價;容易發生病理性嫉妒。此類人一般是自我和諧的,不會主動或被動尋求醫生幫助。部分難治性抑鬱症往往伴隨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人格障礙。甚至不同人格障礙的疊加。所以很難治癒。
抑鬱症的發生,不單單是身體,或者心理出現問題,而是整個生命狀態的問題,在面對各種關係中出現處理的不當和偏差。這些關係包括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己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沒處理好。導致身心的分離。
抑鬱症,一定要回歸事物本質上,順應自然規律,不與規律對抗,從身心分離到身心合一,再到天人合一,方能徹底痊癒。這需要漫長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如果寄託於立竿見影方法,可以馬上痊癒而不復發,那是不切實際的。希望各位抑鬱的朋友和家人,一定要正確認識抑鬱症。方能科學正確的走出抑鬱症,走出人生的困境。抑鬱症是人生的一個坎,只要你跨過這個坎,人生的高度絕對不一樣,你將領略人生更加壯麗遼闊的風景。那裡一定溫暖如春,陽光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