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本事有多大?猖獗者甚至放話:如果時間充足秦始皇陵都能盜

2020-12-12 大咖說史

古時人們講究入土為安,人死之後,則需以棺材為床,輔以眾多陪葬品,寓意讓已逝之人在另一個世界仍能享用。對於窮苦人家來說,死後有一抔黃土掩埋就足夠了。而對於富貴帝王之家,則會大講排場,把葬禮辦得非常風光,陪葬物品也是令人眼饞之極。

也正是因為這些陪葬物,才惹出了許多禍亂,讓已逝之人遭到盜墓賊的侵擾。說白了盜墓賊就是吃「死人飯」的,靠著盜竊墓中珍寶為生。這些盜墓賊有著獨特的手段,能夠輕而易舉的就盜走財物。

猖獗的盜墓賊放話,如果能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就算是盜取秦始皇陵也不在話下!那麼這些人到底有著怎樣的本事呢?他們的盜墓技巧有哪些?

圖片:盜墓賊漫畫

很多人通過一些盜墓小說,知道盜墓賊會使用洛陽鏟這個工具,這件物品是盜墓賊的好幫手。不過,這個工具也有局限性,只適合盜取北方的墓地,在南方卻是行不通的。

因為洛陽鏟是挖土用的,北方比較乾燥,泥土比較堅硬,所以洛陽鏟能夠大顯神威。不過,南方多陰雨天氣,土質比較疏鬆潮溼,不適合用洛陽鏟挖。

通常,這些盜墓賊會先打一個盜洞,從這個洞口深入到墓室之中。一般來說這個洞會有十多米的深度。打盜洞也有技巧,洞挖得深,但是洞口處卻未見泥土。

此外,這洞口並不寬敞,差不多只有井蓋大小。挖好之後會遮掩起來。通常,這個盜洞打得非常隱秘,常位於莊稼附近。

如果不仔細查找的話,會很難發現它的存在。

圖片:盜墓賊的工具洛陽鏟劇照

當然首先要找到墓地,才能進行打洞工作。這個找墓是非常不容易的,就算是那些考古專家也無法單憑經驗去找,只能依靠史料來推斷或者意外發現。可想而知,這個找準墓穴是非常困難的,只有盜墓賊才能準確找到位置。

因為這個是有玄機的,有一套風水學的說法。換作是平常人,就算是站在墓穴之上,也是會毫不知情腳下是一個陵墓。而懂行的人,在幾百米甚至更遠的地方都能知道陵墓的位置。

因為古人下葬講究風水,很多帝王在挑選陵墓時都會找來風水大師為自己選擇最好的陵墓位置。他們相信,只有把陵墓選在龍脈之上,便能庇佑後人。所以說,盜墓賊對這些是有一定了解的,不然也幹不了這行。

圖片:尋找風水寶地劇照

其實通過土壤的分析也能知道地下是否有陵墓。土質的類型與墓穴是有著很大關係的,一些經驗豐富的盜墓賊,只一眼便能看出門道來。更為神奇的是,不僅能看出是否有墓葬,甚至能看出是哪個朝代的墓葬。

這種本事,也只有盜墓賊擁有了,畢竟這是不外傳的。要知道,每個朝代的墓穴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只要能根據各朝墓葬的特點去挖掘,就能更快速的進入到墓室之中。

例如,明清時期的墓穴,頂部是用磚石給層層封起來的,非常的堅硬。若是想在此處打出一個盜洞,是非常費力的,就算是花費一夜的功夫,也可能是白忙活。而且還容易被人發現,所以只要判斷出是哪朝的墓穴,便可大大提高效率。

圖片:尋找墓穴劇照

對於找墓穴也有講究,一般都是先用探條試探。如果有發現,便能用鏟了。一般都是十多米深的距離,然後看鏟子上所附帶的東西。要是有硃砂或是石灰等物,那就更好辦了。可以根據這些東西來推斷出墓葬的大致形狀。

先開始在左邊打洞,如果打下去沒發現剛才的那些物質,就說明距離超了,往右邊移繼續打。就這樣,反覆之下,把打出來的洞聯繫起來,便是一個墓穴的基本形狀了。

這個方法雖然很費時費力,但是卻很實用。盜墓賊們會根據墓穴的形狀以及發現的材質,推斷出具體是哪一個朝代的墓穴,然後推出墓門的方位和墓室中珍寶的擺放處等等。

用這個方法,盜墓工作時間縮短了不少,而且一挖一個準。

圖片:找墓穴劇照

有些墓的構造不同,如果從墓頂難以下手,便會另找途徑,從墓底往上挖。這個方法就要麻煩一些,需要先打豎井,打到墓室底部之後再打一個橫井,接著再打一個豎井。這個豎井的作用很大。

完成了這些工作之後,就開始挖墓底底部的磚石了,墓頂堅固的墓穴一般弱點會在墓底或是墓牆。底部挖通之後,磚石便會掉落到先前挖好的豎井裡。

這時,盜墓賊便可爬進墓室中了。將墓中陪葬物洗劫一空之後,又原路返回。這樣,此墓穴就只有底部遭到了破壞,其餘都是完好無損的。不得不佩服這些盜墓賊的高明。

圖片:墓中陪葬物劇照

這些盜墓賊基本上不會單幹,一般都是由幾個信賴的人合夥。一個人的力量只能盜一些小墓穴,沒什麼油水可撈。要想盜大墓,就必須幾個人合夥,而且是信得過的朋友。不然,會引起分贓不均而互相殘殺。

這些盜墓賊也很有講究,有些是只盜某個時期的墓葬,研究透徹,等盜墓之時便輕鬆自如了。因為機關的設置以及墓穴的構造,通通都一清二楚了。所以說,讓他去盜另一個時期的墓,那就非常困難了。

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就算是讓他們去盜秦始皇陵,那也是手到擒來的。像這樣的大墓,是非常費時的。往往會在打洞之處種上莊稼,以掩人耳目。

而且現在技術發展,許多新式工具出現,給盜墓賊帶來了諸多便利。所以說,時間充足的情況下,讓他們盜秦始皇陵,那也是完全可能的。

圖片:盜墓賊合夥行動劇照

盜墓可是違法犯罪把盜竊之物偷偷賣出國去我國文物遭受重大損失我國的多方力量又豈能置之不顧所以說盜墓賊的盜墓功夫越來越先進防盜的技術也在相應的提升

一旦抓住盜墓賊,則會處以重罰。再者,盜墓乃是對先人的不敬,從人倫上來看也不合乎情理。從法治上來看,這更是對律法的挑戰。因此,現在盜墓賊雖然還是存在的,但比起以往已是少了很多。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究竟有多少水銀?專家:看看周圍的石榴樹,你就全明白了
    《史記》中已經明確記載皇陵位於酈山,歷代盜墓賊難道不動心嗎? 其實民間流傳著很多「被盜」說,見於史載的,有東漢班固的《漢書·楚元王傳》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渭水》,都說項羽以30萬人力盜掘了秦始皇陵,一把大火燒了90天都不滅。但如此大的事件,《史記·項羽本紀》中卻隻字未記。
  • 秦始皇陵是一個水銀世界?周圍植物都含有劇毒,專家至今不敢發掘
    這部電影就是圍繞著秦始皇陵來展開的。而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的陵墓必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這座陵墓,由丞相李斯為陵墓的設計者,大將軍章邯監工,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徵發了十萬多人繼續修建,總共徵集了72萬人力,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
  •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奇?至今無人敢挖
    按照記載,秦始皇陵動用了七十多萬人,通過河水運送石頭,把河流都堵住不流動了,可見工程之浩大。僅僅是陪葬坑的兵馬俑就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可以想像,秦始皇陵最主要的地宮該是如何壯美瑰麗。秦始皇陵主要分為地宮、內城、外城及外城以外四個區域,地宮毫無疑問是最核心的部分。
  • 為何秦始皇陵至今無人敢盜?曾有人進去過,但出來後就金盆洗手了
    比如說秦始皇陵既然在被修建的那一刻起,就存在於傳說中。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的位置在哪裡,為什麼一直以來都沒有盜墓賊敢去盜墓呢?其實曾經有人盜墓過,但是後來他們出來就金盆洗手了。首先,秦始皇陵被明目張胆的盜墓過的人就數之不盡。比如說項羽、曹操就是曾經對秦始皇陵打過主意的人。
  • 此人盜120多個古墓,身價5億,被抓後大喊:我能打開秦始皇陵
    近年來,有不少關於盜墓的電影出現,似乎每成功盜竊一個古墓都能讓盜賊攬財無數,事實上看好像也確實是這樣,畢竟古代的皇族人員或達官貴人在埋葬的時候都會有大量珠寶或文物作為陪葬品。僅佔地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可見其張揚和奢華程度,但這麼豪華的古墓能不引人注意,甚至冒險一試嗎,實際上證明為秦始皇陵建築恢宏,而且秦始皇在我國歷史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是以示尊重,另一方面是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歷朝歷代都有相關部門嚴加看守,一般人都不能擅自靠近,但竟有人聲稱能打開它,如此狂妄的人是誰,有什麼特殊的來歷?
  • 秦始皇陵有沒有被盜?看盜墓者的傳說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秦始皇陵地宮中的水銀除了具有保護屍體、祈求長生的作用,更為直接的用意當在於防止陵寢的被盜。盜墓現象在我國由來已久,歷史文獻中也可以看到盜墓行為的累累遺蹟。
  • 秦始皇陵十大未解之謎
    七、秦陵地宮設三重防盜門地球人都知道,秦始皇陵地宮中設有防盜機關。但要問有哪些防盜機關,偏偏沒人能說清楚。相傳秦始皇陵地宮的周邊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這沙海就是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使盜墓者無法透過挖洞進入墓室。如果說沙海只是一種傳說,那麼暗弩則有明確的記載。
  • 秦始皇陵裡到底有什麼?水銀35米,怎麼才能做到呢?
    當時有關專家在秦始皇陵上做過檢測,報告顯示秦始皇陵封土裡面確實存有大量的汞元素,這也就證實了皇陵內部是有水銀存在的。但是存在多少水銀,到如今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只能使用大量或巨多這個詞兒來形容,我們也能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叢中尋得一些蹤跡。1.秦始皇陵裡到底有多少水銀?
  • 秦始皇陵如果有水銀河,經過2200多年水銀還會流動嗎?
    秦始皇嬴政死於公元前210年,司馬遷主要生活在漢武帝時期,《史記》也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大約是公元前91年,距離秦始皇死亡已經有119年。這麼長的時間間隔,司馬遷對水銀記載的可靠性究竟如何呢?1982年,中國考古學者就這個問題,專門在秦始皇陵陵墓範圍內進行了檢測,發現了強烈的汞異常反應,也就是說那裡的汞含量嚴重超標了。
  • 盜墓賊為何大多都短命?其實「損陰德」並非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
    長壽一直都是我國人民最普遍的美好願景,這個心願無關乎我們是任何一個職業,即使是盜墓賊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可是事實是盜墓賊真正到長命百歲的卻是少之又少,真正的盜墓賊大多數的狀態是到了中年身體狀況就已經開始直線下降了。
  • 秦始皇陵為何不能挖掘?德國專家:可能有機器運轉了2000多年
    前者很顯然失敗了,他在出巡的路上暴斃,死後被送入了花了39年時間,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所建成的陵墓,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秦始皇陵。雖然秦始皇陵只被挖掘出冰山一角,但也讓每個有緣親眼目睹的參觀者發出情不自禁地感嘆。人們甚至無法想像,如果整個秦始皇陵露出真容,那將是多麼壯觀宏偉的景象啊!
  • 他被稱為「盜墓祖師爺」,被判死刑時,大喊:我能打開秦始皇陵
    無論是在電影電視劇還是小說裡,人們都對盜墓充滿了好奇,大家都知道在墓裡面藏有很多的寶貝,隨便一個小物件都有可能價值連城,很多人就是抱著這種一夜暴富的心理走上了盜墓之路,甚至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套結合風水的非常專業的盜墓知識。據說有的盜墓者,只需要遠遠的看一眼,就知道這裡有沒有寶貝。
  • 盜墓賊姚玉忠尋寶從不用高科技,卻能一找一個準,他有何本事?
    如果恰好找到一個達官貴人的墓,那對盜墓者來說就是發財了。盜墓其實也算是一門學問,在《鬼吹燈》這本書裡有一句話,它理解起來的意思是這樣的:找寶貝得看山脈的圍牆,如果圍牆很多就意味著戒備森嚴,那麼就表示該地有珍貴的古墓。古人對於墓葬很看重,其中就牽扯到地方的風水。而盜墓者便是看中這一點,從這一點來尋找藏有珍寶的古墓。
  • 中國10大最神秘的古墓,秦始皇陵榜首,至今不敢發掘
    帝王陵墓一直都是盜墓賊首選對象,為了防止墓穴被毀陪葬品被盜,想方設法的隱藏古墓。下葬時不留痕跡,而且還要在記載中造假。即使真被盜墓賊找到了,墓中機關重重,有命進去也沒命出來。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了中國十大神秘古墓,也是中國最危險的古墓,許多古墓至今不敢發掘,有的甚至連墓都找不著。
  • 秦始皇陵裡面到底有多少水銀?看看周圍的石榴樹,就能明白了
    引言一朝盜掘墳陵破,龍槨神堂三月火。可憐寶玉歸人間,暫借泉中買身禍。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霸陵原。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有大量水銀,裡面到底有多少水銀就無從得知了,但是看看皇陵地址周圍生長的石榴樹,馬上就能明白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最先完成了中國板塊的初步雛形,把中國推向了大統一時代,表現出了超前的前瞻性,甚至有人提出秦始皇是否是穿越回去的時空旅行者,窺其一生,有褒有貶,縱然秦始皇的個人實力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王者,但是還是有自己的「意難忘」,就是長生不老。
  • 為什麼秦始皇陵至今無法開啟?看過衛星雲圖後,大家就都明白了!
    很多史書上找不到的資料,通過考古發掘都得到了有效的補充。所以,考古工作對於研究歷史,借鑑未來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而秦始皇陵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的帝王寢陵,為何至今沒有被挖掘過呢?當專家們拿到衛星雲圖後,很多人恍然大悟。
  • 秦始皇陵是怎麼被發現的?
    可以說把始皇陵的建設,規模,內部構造,以及時間動用的勞力,寫的很清楚了。當然了這僅僅是司馬遷記錄的。但是,真實性是怎樣的,沒有人知道。至少我們可以從司馬遷的記錄裡得知,秦始皇陵就在驪山腳下。而且秦始皇陵規模很大,是一個大山包。兩千多年來,秦始皇一直都是屹立在這裡,說白了根本不用人去發現。當然了就看世人相不相信司馬遷記錄的了。
  • 盜墓賊盜掘古墓後,無意留下的作案工具,如今已經成為一級文物
    墳墓自我們普通人眼裡,是一個很不好的地方,畢竟是埋葬死人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平時都不敢接近墓地,一是覺得不吉利,二是覺得害怕,心裡的恐懼是人們難以擺脫的。盜墓賊是以盜墓為生的,他們將偷到的文物倒賣,很多歷史文物就是這樣被盜墓賊給偷走,或是在盜墓的過程中被破壞掉了,考古學家對盜墓賊的行為厭惡不已。歷史朝代有很多個,皇帝和名人更是數不勝數,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很多古人的陵墓都已經被盜墓賊光顧過了,歷史久遠的陵墓更是被後來一代又一代的盜墓賊進入,我國的文物保護工作也興起的很晚,上個世紀,我國盜墓賊的數量都還是很多。
  • 秦始皇陵發現倒三角金字塔建築,為何至今不敢挖?德專家給出答案
    秦始皇生前一人掌管大秦天下,秦始皇死後一人享用秦始皇陵,不管生前死後,秦始皇地位無人能及。 秦始皇死後,留下充滿秘密的秦始皇陵,這個由70萬民工建造的特大皇陵至今仍是個謎。對於它的內部情況,我們無處得知,對於它的真實構造,我們更是一知半解。秦始皇陵之中到底有什麼秘密?兩千年來依舊是謎!
  • 盜墓祖師爺姚玉忠有多囂張?被判刑時還大喊:真想挖秦始皇的墓
    有一些盜墓賊甚至還將古墓中學到的手藝傳給後人,經過多年的流傳和發展,形成了嚴謹的盜墓體系。隨著年齡的增長,姚玉忠在當地的名氣漸漸大了起來,圈內人更是將他的本事傳得神乎其技,稱:姚玉忠會看天象,能根據星星的位置找到古墓的位置,並一眼就能找到主墓室。因為盜墓手段高明,姚玉忠還被尊稱為「祖師爺」、「關外第一高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