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多部古典名著譯本遭遇尷尬書名(組圖)

2020-12-13 環球網

三國譯本

紅樓夢譯本

水滸譯本

西遊記譯本

□陶雨楠 章磊 國際周刊專稿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輝煌的文學遺產。然而,中國的許多古典文學瑰寶由於翻譯問題,無法在全世界流傳。例如堪稱「中國儒家文化原點」的《五經》,由於缺乏權威的現代譯本,始終難以在世界範圍內傳播。

不久前,國家漢辦在北京宣布,將組織海內外相關領域學者共同翻譯《五經》,並計劃在三年半內首先推出英譯本。這也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政府首次在世界範圍內組織開展對中華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譯工作。

其實,早在兩個世紀前,中國著名的古典作品就已經傳入西方各國,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東西方文學的發展,其中就包括四大名著。然而,譯者對作品的理解有誤差、翻譯存在錯誤等問題,導致中國的古典作品並不能「原汁原味」地呈現給國外的讀者,反而經常會鬧出一些笑話。

《西遊記》:唐僧與觀音談戀愛?!

《西遊記》最早英譯本書名《聖僧天國之行》,翻譯者是蒂莫西·理察,書的內封題為「一部偉大的中國諷喻史詩」。這是根據邱長春的《西遊證道書》翻譯的。

阿瑟·韋理的英譯本 《猴》,在西方被公認為是水平比較高的,有評論稱讚韋理的譯文能傳達原文的風格,所以這一譯本曾多次再版。韋理在為此譯本所作的序言中說:「《西遊記》是一部長篇神話小說,我的選譯文大幅度縮減了它的長度,省略了原著插進的許多詩詞,這些詩詞是十分難譯的。書中主角『猴』是無可匹敵的,它是荒誕與美的結合,猴所打亂的天宮世界,反映的是人間封建官僚的統治,這一點在中國是一種公認的看法。 」

在英譯本之前,早在1831年就有《西遊記》的日文譯本《通俗西遊記》,其後英、捷、波、俄、西班牙等國譯本才相繼問世。翻譯家將書名譯得五花八門,除了理察的《聖僧天國之行》、韋理的《猴》之外,其它譯本有 《猴王》、《猴子取經記》、《俠與豬》、《神魔歷險記》等。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臺還曾播放過根據《西遊記》改編的4集電視劇。在劇中,觀音竟然和唐僧談起了戀愛,還有倆人親吻的鏡頭。不少中國人看過後,評語都是「可笑」和「荒唐」。今年6月又有消息說,美國著名導演史匹柏已開始著手進行《西遊記》的改編工作,又一部美國版電影《西遊記》即將面世。但是曾成功飾演過孫悟空的中國演員六小齡童對此卻深表憂慮:「我擔心他把『孫悟空』拍成『金剛』! 」

《水滸傳》:林衝扈三娘情深意篤?!

《水滸傳》早在300多年前就流傳到東西方各國,在17世紀的江戶時代傳入日本,後被譯成英、法、德、意、匈、捷、波蘭等12種文字。其中,日本就有18種日文譯本。

有一些譯本為了迎合市民的喜好,歪曲了書中的人物形象,如把林衝和扈三娘寫成了一對情深意篤的情人,矮腳虎王英成了情場失敗者。據悉,日本保存了多種版本的《水滸傳》,其中甚至有若干在中國早已失傳的版本。

西方最早的《水滸傳》全書譯本是德譯本,書名《強盜和士兵》,譯者是愛林斯達。這位譯者並不懂漢語,他僅根據一位中國留學生的口述整理,又進行了大膽的加工,結果鬧了不少笑話:比如把李逵的故事錯安在武松的身上,變成了戴宗整武松,武松還會搖頭晃腦吟誦白居易的詩等等。

英譯本中,譯得最好的是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中國長大的美國女作家布克夫人 (中文名字賽珍珠)的譯本,書名《四海之內皆兄弟》。她自幼來中國,和中國老師談中文經典,精通中國文字,熟悉中國社會。 1938年,賽珍珠在諾貝爾獎授獎儀式上所致答謝辭便是以《中國小說》為題。她說:「中國的古典小說與世界任何國家的小說一樣,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一個真正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應該知道《紅樓夢》、《三國演義》這樣的經典之作。」1933年譯本出版後,連魯迅在給友人信中都稱讚∶「近布克夫人譯 《水滸》,聞頗好。」因賽珍珠的譯本是用英文譯成,又較忠於原著,故很快又傳遍歐洲,使歐洲也有了比較完整、可靠的譯本。

相關焦點

  • 中國古典名著譯作多雷人:唐僧與觀音談戀愛(圖)-搜狐新聞
    然而,中國的許多古典文學瑰寶由於翻譯問題,無法在全世界流傳。例如堪稱「中國儒家文化原點」的《五經》,由於缺乏權威的現代譯本,始終難以在世界範圍內傳播。  不久前,國家漢辦在北京宣布,將組織海內外相關領域學者共同翻譯《五經》,並計劃在三年半內首先推出英譯本。這也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政府首次在世界範圍內組織開展對中華核心文化典籍的翻譯工作。
  • 「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怎樣讓老外看懂中國的《四書》
    中國從「四書五經」到四大名著,在世界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直至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許多古典文學書籍都是由外國人翻譯。    從1992年開始,湖南出版社精心策劃出版了「漢英對照中國古典名著叢書」,叢書的出版,成為了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嶄新窗口。
  • 名著如何選?世界名著經典權威譯本選擇推薦書單,大師級譯本
    想讀名著,不知道如何選擇譯本?譯文社韓滬麟、周克西譯本和譯林社鄭克魯譯也不錯。但他的譯本內容卻不錯。譯文社《亂世佳人》本、人文社《飄》也不錯,前者更是出版了百萬多套。《靜靜的頓河》人文金人譯本,以及力岡的譯本,金先生的譯本已歷經了60多年的考驗。
  • 洋腔洋調鬧笑話 中國古典名著譯成外文的歷史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輝煌的文學遺產;中國很多古典作品早在兩個世紀前就傳入西方各國,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東西方文學的發展。有趣的是,由於書名難譯,加之翻譯者對東西方人思想概念、文化結構理解的差異,造成譯作書名洋腔洋調,或與原作題目相去甚遠。
  • 古典名著譯者楊憲益去世 將《紅樓夢》譯成英文
    古典名著譯者楊憲益病逝   與夫人戴乃迭合作,將《紅樓夢》等百餘種中國文學名著譯成英文;享年94歲   出生於1915年的著名文化史學者、外國文學研究專家、翻譯家、詩人楊憲益昨天早上6點「前不久,他的《去日苦多》由青島出版社出版,儘管不太方便,他還堅持自己題寫了書名。」  楊憲益家人表示,楊憲益的喪事從簡,中國外文局稱,希望給楊先生開一個追悼會,但時間尚未確定。  學貫中西 溫和待人  三聯書店前總經理,《讀書》前主編沈昌文回憶說,楊憲益性格開朗,和大家一起聚會時,很愛喝白酒。
  • 專訪 劉小楓談古典教育
    博雅教育以古典教育為大學人文-社會教育的基礎,引起歐美學界和教育界關注。與此相應,劉小楓和甘陽教授主持的「經典與解釋」大型系列叢書(華夏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以及「西學源流」叢書(北京三聯書店)歷時13個年頭,改變了我國的學術生態。為此,本刊專訪了劉小楓教授,請他談談古典教育。
  • 《三國演義》馬來文譯本在吉隆坡首發
    《三國演義》馬來文譯本在吉隆坡首發   中新社吉隆坡5月17日電 (黃鴻斌 王大瑋)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馬來文譯本首發儀式,17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國家語文出版局舉行,馬來西亞副總理慕尤丁主持儀式。
  • 書單| 這些世界名著的書名,臺灣是如何翻譯的?
    書單 | 這些世界名著的書名,臺灣是如何翻譯的?不過,文學名著由於譯名不同而呈現出的兩張面孔,更能讓人感受到兩地在文化背景、語言習慣上的差異。《愛在瘟疫蔓延時》翻譯書名,理應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一是信息價值原則,即書名翻譯要忠實傳遞與原作內容相關的信息,做到翻譯標題形式與原作內容的統一。二是文化價值原則,即譯者應充分理解、準確傳遞原作所承載的情感、意蘊,避免出現誤譯。
  • 今天如何讀名著:經典名著的精神跨越古今
    如果說好書是一盞明燈,那麼古今中外的名著,就是最璀璨的燈火,照亮無數人的心靈。但在電子閱讀、碎片化閱讀的今天,讀名著似乎成為一件艱辛的事情——古典名著與當代生活脫節、節奏拖沓、語言晦澀……當今時代,還要不要讀經典名著?怎樣確認經典?我們該怎麼讀?
  • 泰戈爾經典詩集《飛鳥集》新譯本上市
    本報訊近日,泰戈爾名著StrayBirds新譯本《迷途之鳥》由東方出版社出版。該譯本由雙語翻譯家宋德利翻譯,為東方出版社「學而」系列叢書又添新作。1922年,鄭振鐸將StrayBirds翻譯為《飛鳥集》並出版,成為時至今日流傳最廣泛的譯本。
  • 四大名著遭到了什麼樣的神翻譯?名字被改成標題黨,各個在劫難逃
    四大名著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它們在深深影響國人的同時,也早已走出國門。你知道在國外四大名著又被叫做什麼嗎?《西遊記》的外文譯名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根據中文書名直接翻譯得來,如:《 Record of a Journey to the West (西行之旅的記錄)》《Journey to the West(西行之旅)》《The Story of the Pilgrimage to the West
  • 閱讀經典,這些義大利古典名著,你讀過幾本?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世界上有很多名著值得我們細細品讀今天我們來看一下義大利經典名著經典閱讀書名:《十日談》作者:(意)薄卡丘 內容梗概:書名:《一個義大利人的自述》作者:涅埃沃 內容梗概:《一個義大利人的自述》成功地勾畫了義大利整整一個時代的歷史畫卷
  • 莎士比亞譯本被指全文抄襲,天津人民出版社:正調查核實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麥芒譯的《莎士比亞悲劇集》和上海三聯書店出版、朱生豪先生的譯本對比。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郭某告訴界面新聞,其本人是偶然發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麥芒翻譯的《莎士比亞悲劇集》和上海三聯書店出版、著名翻譯家朱生豪先生的譯本雷同。
  • 古典四大名著全部有了漢英對照版
    至此,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全部有了漢英對照版。該系列中,早先出版的是漢英對照版《紅樓夢》。  漢英對照版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面鏡子。該系列工程匯聚了一批國際知名譯者的畢生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 李繼宏談文學人夢想:做優質、易懂的經典名著譯本
    信息 李繼宏談文學人夢想:做優質、易懂的經典名著譯本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上海7月17日電 題:李繼宏談「文學人的夢想」:做優質、易懂的經典名著譯本
  • 名著誤譯問題有多嚴重?讀譯本就意味著接受誤譯
    名著誤譯的問題 到底有多嚴重  張冰梅剛重譯完《飄》,才發現此前譯本更近似於縮寫,竟將原文中景物描寫、場面描寫等「覺得對故事沒影響的段落」全部刪除。但對老一代譯者,張冰梅主張「理解之同情」:「評價人和作品,應該放到具體的歷史條件中去看。老一代譯者沒有今天這麼方便的檢索條件,只能靠自己的積累,卻能將這麼多名著介紹給中國讀者。把今天的譯者放到那個時代,未必能做出同樣的貢獻。
  • 雙語:《射鵰英雄傳》首出英譯本,古典名著英文譯名你知道多少?
    這也是金庸小說首次由英國出版社出版,相較金庸在國內通俗文學界的泰鬥地位,在國外其作品的譯本卻寥寥無幾。這也是中國文學譯入譯出失衡的一個縮影。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國古典書籍的英文譯名:《紅樓夢》A Dream in Red Mansions/ The Story of the Stone《三國演義》The Romance of the
  • 古典名著晦澀難懂,小學生提不起興趣,老師為什麼還要建議閱讀呢
    五年級下學期語文學習要面對一個「攔路虎」,這個攔路虎出現在第二單元——古典名著閱讀。五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四篇課文分別節選了我國的四大名著最經典的篇章,但是很多孩子表示讀不懂也不喜歡讀。01古典名著具有深刻的內涵古典名著是我國幾千年璀璨文學歷史的最好見證,是廣大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不可多得的人類文學歷史瑰寶,從春秋時期的文言文
  • 譯者李繼宏:《小王子》是一部結構完整的古典作品
    原標題:譯者李繼宏:《小王子》是一部結構完整的古典作品 《小王子》李繼宏譯本  中新網北京5月13日電(上官雲) 近日,青年翻譯家李繼宏翻譯的《小王子》獲得了原著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家族人士的認可。
  • 九句話概括九部中國古典名著
    名著指的是得到廣泛認可和關注的著作,其價值由於已經超越了時代本身而得以流傳。需要注意的是,廣義的名著不僅僅包含文學名著,還包括社科名著,人文名著等。由於名著本身的意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一句話可以概括的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