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澎湃新聞發布微博稱,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首部英譯本將於明年由英國出版社MacLehose Press出版,頓時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Screenshot:weibo
據昨日澎湃新聞官方微博透露: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首部英譯本將於明年由英國出版社Maclehose Press出版。
日前,該出版社向澎湃新聞確認,英譯版《射鵰英雄傳》(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將分12卷陸續發布,第1卷《英雄誕生》(A Hero Born)計劃於2018年2月22日發售,定價14.99英鎊。這是《射鵰英雄傳》第一次被正式翻譯成英文出版,英文版推介文字稱之為「一部中國版《權力的遊戲》」。這段簡介還提到,作者金庸是「世界上最暢銷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銷售量超過1億冊,其中還不包括數量龐大的盜版書籍。
Screenshot:Amazon
以下是英文版故事簡介:
China. The year is 1200. the Song Empire has been defeated in the north by invading Jurchen forces. Pushed further south, the empire is in danger of collapse and the Chinese population is furious.
中國,公元1200年(南宋年間),北方女真族武力入侵,宋軍敗退南方,整個王朝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危機,中原百姓群情激憤。
Now it falls to lone patriots trained in the martial arts to save China.
於是胸懷天下的武林人士擔負起了拯救中原的重任。
Screenshot:weibo
Guo Jing’s father was one such hero, killed in defence of his country. His mother was forced to flee to the edges of the empire, where Guo Jing was brought up fighting with Genghis Khan. Yang Kang, Guo Jing’s sworn brother since birth, grew up to a different fate among the enemy.
郭靖的父親就是這樣一位英雄,為保衛國家而死。他的母親被迫流亡至邊境(蒙古大漠)。在那裡,郭靖被撫養成人,與成吉思汗並肩作戰。而楊康,他的義弟,卻在敵軍陣營(金國)中過著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
Screenshot:weibo
Enter Qiu Chuji, a Taoist priest famed for his martial prowess and burning patriotism. Enlisting the help of the eccentric band of martial artists known as the Seven Freaks of the South, he must find the two young men and train them in a way befitting the memory of their fathers, to take back China.
道士丘處機以武藝高強、胸懷國家名揚天下。在一群古怪的武林高手「江南七怪」的幫助下,他要找到這兩位年輕人,培養其成人,以此來慰藉他們的父親,完成收復中原的大任。
這也是金庸小說首次由英國出版社出版,相較金庸在國內通俗文學界的泰鬥地位,在國外其作品的譯本卻寥寥無幾。這也是中國文學譯入譯出失衡的一個縮影。在此之前,金庸小說的完整英譯本僅三部:
《雪山飛狐》英文平裝版(1993年1版/1996年2版)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鹿鼎記》(2004年)
(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書劍恩仇錄》(2004年)
(The Book and the Sword)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Screenshot:Amazon
通常認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使得武俠小說在英語世界的接受度比不上東亞文化圈,「俠」、「江湖」、「武功」等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意象是英譯的難點。
接下來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國古典書籍的英文譯名:
《紅樓夢》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 The Story of the Stone
《三國演義》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西遊記》
Pilgrimage to the West
/ Journey to the West
《水滸傳》
Water Margin
/ Heroes of the Marshes
《論語》
Analects of Confucius
《大學》
The Great Learning
《中庸》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春秋》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資治通鑑》
History as a Mirror
《史記》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世紀新說》
New World Quotes
《本草綱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聊齋志異》
Strange Tales of a Lonely Studio
Screenshot:weibo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也無形中增加了將中國古典名著翻譯成外文流傳的難度。其中很多句子和人名往往有許多象徵性的含義。
從人名開始說:
比如:《紅樓夢》有的譯本將「鴛鴦」譯 成"Faithful Goose"(忠實的鵝);寶釵被譯為"Precious Virtue",也就是「寶貴的美德」,無疑是一種「善意」的意譯。近些年的譯本則基本上用拼音表示人名,雖然不會有錯誤,但是完全失去了意涵和美感。
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豪厄爾版的英文譯名叫The Courtesan(《名妓》)。譯名雖然和內容沾邊,但是與作品原意並不相通,之後戴乃迭和楊憲益的譯本The Courtesan's Jewlery Box,又豐富了一些。
由此也可看出,關於中國古典名著的外傳,在翻譯層面上所需要的不只是語言學家,更是「腳踏中西文化」的研究者。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期待有一天,金庸先生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都能被翻譯成英文流傳到西方,促進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讓更多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圖書走出去。
另,小編也是很期待書中如何翻譯「打狗棒」、「九陰白骨爪」以及「降龍十八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