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論語的生活智慧】日知其所亡

2021-03-05 曾仕強

五、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今譯

子夏說:「每天求取一些未知的,每月都溫習一下已學會的,可以說是好學的了。」

引述

子夏說這種話,十分恰當。他把學到的心得,說出來提醒大家,當然很好。他把「好學」的要點,分別列出「日知其所亡」(意思是每天都要追求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和「月無忘其所能」(意思是每月都應該溫習自己所學得的東西,以免忘記)兩項,現在合起來稱為「溫故而知新」,不斷提升自我。

《為政篇》記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可以和這一番話,合起來想。好學的人,逐漸充實之後,當然可以為師。

生活智慧

(一)《論語》所說的學,比較重視智慧的開啟。因為智能愈啟發,所學知識愈多,就愈有用。反過來說,智能不能開啟,知識愈多,心靈便愈受到限制。由於不能活用,以致知識愈多愈無用。

(二)「溫故」是學過的不能忘記,「知新」是增加一些新的東西。其實從溫故當中,可以產生新的領悟,創造出若干新的內容,同樣是溫故知新。

(三)《述而篇》指出:學習應該舉一反三。實際上就是從已知的推出未知的,先由聞一以知二,逐漸聞一以知十(《公冶長篇》),同樣是一種溫故知新的活用。

1、關於良心網

誠結易友,智會良師!分享易經的智慧,探究道德經的玄妙。學習中國式管理理念,實踐中國式管理方法。這裡是國內唯一經曾仕強教授授權的易經、道德經服務交流平臺和中國式管理智慧學院。更是天下易友的家園!

2、歷史消息

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公眾帳號,進入後再選擇查看歷史消息。

3、訂閱

微信搜索zengshiqiangyyh或者良心學堂/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公眾帳號。

服務熱線:400-650-5617

良心網:www.liangxin.net.cn

相關焦點

  • 《論語》精選:日知其所亡
    點擊上方 傳奇人物史 免費訂閱【原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1),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子張第十九》)【注釋】(1)亡:無也,謂己之所未有。【語譯】子夏說:「每天學到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溫習一下我所學會的,不把它忘記,這樣就可以稱得上好學了。」【研析】孔子在論語首篇《學而》的開頭就開宗明義地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可見,孔子相當重視作學問的累積功夫。
  • 論語: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孔孟老莊,新鮮的老話題19.5【原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 【日籤】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的,每月不忘記以前所已學會的,可以說是好學了出自《論語·子張篇》知識的獲得靠的是點點滴滴的積累,沒有捷徑可循,只能依靠勤奮和努力雖然沒有捷徑,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還是可以借鑑的,子夏就提出了一種學習方法,即「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這個觀點,其實就是對孔子提出的「溫故知新」的闡發。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只有以其為前提,才能順利展開學習的過程,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日知其所亡」,也就是求新,這是第一步。莊子曾說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 一起學《論語》19.5子張篇——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舊無聞者當學之,使日知其所未聞;舊已能者當溫尋之,使月無忘也。能如此者,可以謂之好學。蔡節曰:所亡,其所未有也;所能,其所已得也。「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非志之篤者不能然,此所以為好學。鄭汝諧曰:知其所亡,進而不息也;不忘其所能,得而不失也。
  • 《論語》詳解:(五十七)日知其所亡.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 沉痛悼念敬愛的曾仕強教授
    曾仕強教授生於福建,長於臺灣,國學功底深厚,後遊學歐美等國,先後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美國杜魯門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歷任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臺灣智慧大學校長、羅浮山國學院院長等職務,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易經的智慧》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去世,曾多次登《百家講壇》演講
    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走了。11月12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曾仕強已於11月11日19時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其微博11日晚間發布訃告:「11月11日19:54,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享有「中國式管理之父」尊譽,他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而最讓大家熟悉的是他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講課生動有趣,讓人受益匪淺。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11)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一十一)鼎卦上 革故鼎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臺灣著名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曾在《百家講壇》主講易經、胡雪巖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於11日19點54分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11月11日21時39分,微博官方認證帳號@曾仕強-教授 發布了該消息。12日,曾仕強個人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並回顧了曾仕強的生平事跡。
  • 緬懷曾仕強教授:「學而時習之」,大部分人都理解錯了
    緬懷曾仕強教授:一路走好!曾仕強教授,是中國式管理之父,也是國學大師——他一生為了弘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當年在《百家講壇》的時候,他就以幽默、生動而不乏智慧的風格向我們闡述了《易經的奧秘》,於是很多人就開始學習深奧晦澀的國學經典《易經》。在他的講座裡,我們能學到教科書上沒有的知識和思維方式,我們能學到在未來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麻煩的解決之道。《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裡面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為人處世之道,流傳千年而不朽。
  • 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 享年84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11月12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曾仕強已於11日晚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教授被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作品。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27)旅卦上 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二十七)旅卦上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論語.子張》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原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譯文】「亡」通「無」,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複習所學過的,可以說是好學了。「日知」每天知道一點;「其所亡」,自己所沒有的,指自己不知道的知識或技能;「月無忘」,每個月都不要忘記;「其所能」,自己能夠做到的,也就是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可以稱得上是好學了!子夏的意思是,善於學習的人,是每天學到一點新的知識、技能,每個月都要對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複習,免得忘記。從學習知識的角度講,子夏說的方法非常重要的,非常實用的。
  • 國學大師曾仕強預言:2044年中國經濟將成世界第一
    左手在空中鐘擺般地搖動著,曾仕強昨天抵昆後,一開口談的就是中國的復興時機。曾仕強有著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央視百家講壇客座教授、中國易經大師等稱號。昨天他是特意攜帶其最新力作《論語的生活智慧》來做全國的公益捐贈活動,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則是本次活動的首發站。下午4點30分左右,兩鬢斑白、滿面紅光的曾仕強剛走到門口,會議室內就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 曾仕強:孩子從小要背誦這三本經典
    曾仕強,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大師,全球華人中國式管理第一人,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任臺灣智慧大學校長、臺灣交通大學教授、臺灣興國管理學院校長。2018年11月11日,曾仕強教授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先生主張孩子小時候讓他背三本書,一個是《易經》,一個是《道德經》,一個是《論語》,對孩子終生都有用。曾先生認為,《易經》《論語》《道德經》,就是我們一以貫之的中華大道,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核心的智慧。從小讓孩子背誦、學習、實踐其中的道理,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一輩子受用。
  •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
    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逝世,享年84歲!生前多次聲明自己是中國人!2018年11月11日19:54分,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曾仕強先生是當代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一生為發揚道統文化而奔走呼號,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著作。曾教授為中國的文化做出很多貢獻,在生前奔波於全國各地演講,多次為廈門大學EMBA鼓浪嶼名家論壇演講,感染了大量的人學到中國文化與管理的智慧。前段時間,曾老先生患癌,但是他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與癌症鬥爭,讓人心生崇敬之情。
  •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可謂好學也矣.】
  • 品讀《論語》,學習人生智慧,立其身
    《論語》作為記載孔子思想和言行最具權威性的一部著作,也是作為儒家思想和儒家學派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古代的政治文化、禮樂文化、制度文化、倫理道德、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風俗習慣等眾多方面,其儒家思想廣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理想價值,又有切實的民生意義,是中國古代思想的精華結晶,值得我們去學習裡面的精華智慧,從而立身立已,造福人類社會,言必信,行必果。
  • 曾仕強識人術:牢記這二句口訣,教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所以說,曾仕強所說的「講話講得越是冠冕堂皇,越是人格低劣」,還是有一定理論依據的,而且比較靠譜!牢記這句口訣,教你識別出「虛偽」之人,看人一看一個準!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道」。人應該學習水德,以柔克剛,海納百川,變化多端,滋潤萬物而不爭名利,最後達到「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至真至善境界!」
  • 論語解讀‖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在上章學習了「論語解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講到了孔子對顏回和子路的教導。顏回的案例告訴我們,真正有智慧的人,不會馬上對知識產生反駁和質疑,當學習了知識,先去實踐運用到生活中去,把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