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時間管理,從用耳朵閱讀開始.

2021-02-07 城市畫報

今天是世界閱讀日,每年這時候我們總惦記著,想特別地做點什麼。


如果說閱讀是一個時代最美麗的精神體驗。那這份體驗在每個時代是不一樣的。 


閱讀是城畫日常。這麼多年,我們的《荒島圖書館》特輯系列一直在記錄,可以說是一種閱讀史。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全球疫情洶湧。很多人居家隔離,像身處荒島。在思考閱讀時,我們打開了所有的感官, 捕捉到了閱讀的聲音。


聲音的好處在於,即使哭到兩眼矇朧,仍然可以,一直閱讀下去。


我們尋找到開始用耳朵閱讀的一些人,邀請他們,帶上私藏的聲音清單,登上荒島,分享他們耳朵裡的秘密花園。



 杯弓舌癮 

一檔專注酒類生活方式的中文播客節目,由錢睿蓀和戴鴻靖主持。杯弓舌癮是一個在垂直領域做得非常專業的播客,對於「酒」的挖掘深度,在國內可以比肩一些酒類媒體。即刻的創始人瓦恁曾經和我們說,他不太喝酒,但會聽杯弓舌癮。如果這是一篇公號文章,他不會打開看,但偶然聽了幾分鐘播客,覺得有意思,就會一直聽下去。這也反映了播客一個特色——信息沒有文字或者視頻來的那麼直接,單單聽上兩三分鐘是不能確定這集節目的主體內容,然而一旦聽下去,聽眾就會打破信息的「同溫層」,打開一個新的世界。目前國內播客市場UGC的節目比較多,但我認為「垂直」更像是媒體或者專業人士做的事情——不是漫無目的地談一些我覺得好玩的事情,而是能做更細分的切割。播客具備這樣一個空間——讓很小的需求在一個大眾媒介中被體現出來。同時,相比於視頻,做一檔播客節目要簡單很多,投入成本低很多。最近「新冠肺炎」在海外爆發,一些海外媒體會推出一檔專門聊新冠肺炎的「快閃」播客,跟蹤報導疫情。播客的這種靈活性是很多其他媒介所不具備的。


 貝望錄 

這是我們公司製作的一檔節目。觀察廣告如何影響社會運行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談話節目,常駐主持是李倩玲,她經歷過上世紀90年代中國臺灣的媒體爆發,2000年後來到中國大陸,一步一步做到WPP中國區主席,直到後來離職創業。她是一名有著30年從業經歷、非常資深的廣告人。


李倩玲偶爾會在豆瓣上寫一些讀書筆記,但她沒有運營公眾號、抖音號。她有自己的表達意願,也有足夠經驗去洞見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只是由於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去日更一個公眾號、拍攝視頻。在這種情況下,音頻是一個合適的渠道,能讓有能力、有洞見但又很忙碌的人去表達自己。


喜馬拉雅APP中教人寫文案的工具性課程很多,但真正對廣告行業有洞察性、觀察行業、把握趨勢的內容卻少之又少。貝望錄剛上線時,在做廣告、做市場的人群裡很受歡迎。這是他們關心的內容,但話題不會拘泥在傳統廣告圈內,而從廣告的視角看待整個商業世界的變化。

更多推薦聲音👉 《StartUp》、《Pick Me Up》、《無所不JI》



邊境故事:瑞麗的機會


看理想出品的一檔敘事型播客。這是我們比較特別的節目,由中緬邊境線上的翡翠淘金者親述的真實版「瘋狂的石頭」。從受歡迎的程度,它可能不如我們正兒八經講藝術的節目,但我覺得這是很大的突破,是我一直想做的聲音紀錄片。從編採到製作上面,我們做到了一個行業內、起碼在中國內暫時沒有人做到這一件事情。未來我們也希望能繼續沿著這個方向發展。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


葛兆光、梁文道策劃,看理想出品的一檔音頻節目。


《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史》這個系列是一個我認為如果把它翻譯成外文,放到任何地方,我都會覺得很自豪的節目。從整個概念到文稿的寫作,再到整個後期製作,我覺得都做得非常好。


更多推薦聲音👉 《看理想電臺》、《沒理想編輯部》、《Mobituaries with Mo Rocca》





晚風說


輕鬆愉悅的聊天播客千千萬,我近期的最愛是《晚風說》。《蟬與宇宙維修藝術》公眾號出品的對話類播客節目。主播Jade和朋友進行對話,探索靈魂、手機故事、學習新知。


它輕盈、乾淨、豐富、有智性和靈性,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在其中感受不到來自這個世界的焦慮與痛苦,它能夠讓你平靜下來,好像收到了一份來自大千世界的溫柔邀請。對話本身的魅力在其中極致展現,而且每期發布後,出品方會組織快閃群,進行後續延展的討論,一周後乾脆解散,一期一會的聊天,緊湊又浪漫。



Nice Try


每周更新的人生挑戰節目,主播有特梨西、文森特動物園realEnjolras和cbvivi。


四個生活在世界不同角落的朋友電話連線,他們討論自己每周的happyhour(快樂時刻),生活中出現的重大事件(匆忙開箱事件、麻理惠出沒事件),共同嘗試一個挑戰(發一條沒人點讚的朋友圈、跟你通訊錄裡最長時間不聯繫的人聊天),整個播客極其個人化、生活化、隨意瑣碎但又趣味無限。每期時長都有幾個小時,但每周我只有在這個時段之中,能聽到生活本真踏實的況味。


更多推薦聲音👉 《車間訪談》






初學者電臺


人造自然(如何在家裡建立一個適合綠植生存的世界),如何做一個女權主義者,如何運營一家獨立書店.「初學者電臺」是abC藝術書展籌備的一檔新播客,主辦方希望用初學者的姿態去觀察和討論我們習慣用慣例去思考的一些事兒,並鼓勵大家充滿好奇心地在任何領域(其實和我們的生活都很相關)開展自己的實踐。




天書廣播


一檔人文播客,由哈佛大學伊朗學博士張湛(網名卡丹)主持。天書節目中,主播張湛會邀請史學界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研究、推薦書目或展覽。


這是我聽到的「時間跨度」最長的節目,開車時聽著秦漢國家祭祀的變遷,或者粟特人的歷史變遷,從亞述到伊比利亞的沿革、契丹文的介紹,非常提神,大部分知識點都太新奇了。推薦所有對歷史學感興趣的朋友聽。


我非常認同張博士的觀點,任何一個古代文明都不是為哪個民族所有,而是全人類的財產,所以他才會為ISIS摧毀亞述遺址那麼憤怒,我們都應該為此憤怒。


更多推薦聲音👉 《THE VAULT》





十大單口喜劇專場


十大單口喜劇專場是由看理想出品,喜劇演員周奇墨主播的一檔音頻節目,講述段子背後的美國文化。


專業喜劇人講專業喜劇。脫口秀的魅力在於語言,一種語言轉譯到另外一種語言,這種講述的魅力還能保持嗎?周奇墨分享他心目中十個脫口秀天才,從黑暗喜劇,硬核喜劇,觀察喜劇,冒犯喜劇,黑人喜劇.深刻剖析了一種文化,講得很透,含金量很高。


說小說



說小說是一檔解讀文學作品的音頻節目,主播isamoz。一個喜歡純文學的女老師(isamoz)說她心愛的小說。她的聲音自然,不疾不徐,見識很深,文學閱讀的架構也很紮實,從毛姆,吉根,契訶夫,厄普代克,託爾斯泰,一一講來。以私人的方式進入小說,能感覺到小說在她生命中的至高無上。


  


 娃娃屋的夜晚 

B站up主|MTkoala


洋娃娃在屋子裡洗臉、吃薯片看電視、護膚,過著一個人的生活。作為一個安眠的視頻,它看上去會比較有趣味,可以在荒島上解乏,不會無聊。


 瑪利亞愛瑪,強強聯手

YouTube博主|GentleWhisperingASMR


這是博主瑪麗亞和愛瑪的合作,我最喜歡的是瑪麗亞,她們有的是角色扮演,兩人交替做腦部檢查,帶到荒島上的安眠效果會很好;有的是在寧靜花園裡的催眠輕語,涉及很多自然植物,能給荒島帶來自然的感覺。


更多推薦聲音👉 《伴你入眠》




 B站up主:ComfortZoom 


他是我剛來B站時關注的第一個up主,也是我的啟蒙老師之一。在我看來,CZ的作品風格跟他的人一樣,有個性卻不張揚——低飽和度的畫面,近乎完美的觸發音效,每一次創作都特別用心。


他在B站上有400多個作品,我問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說,「因為被需要」。CZ的作品不僅在視覺和聽覺上能夠帶給觀眾享受,而且總能隱隱滲透出一種對世間的關懷,時刻傳遞著溫暖。


CZ作品的評論區裡,很多人將他視作一個有治癒療效的「樹洞」,有人傾訴自己的不開心,有人會聊最近備考壓力很大,大家互相鼓勵。他就是有這種魔力。

 

 B站up主:展展展不開

她是一個佛系、知性、有著很強共情能力的人,也是我心目中的角色扮演女王。展展的風格和CZ完全不一樣,作品裡融合了她特有的表演方式,有著女性獨特的親和力。她有時候會模擬一個醫生,幫你看病、開藥;有時又變身成一個採耳店的店員。幫你採耳,舒緩神經壓力;有時候又成為了你的舍友,和你聊天談心,你會不自覺地被帶進情節裡,仿佛她就站在你面前。ASMR對很多人來說很重要的一個作用是助眠。現在大家在城市裡活得都比較焦慮,不少人非常依賴ASMR。我自己也是,三年前我因為工作壓力而焦慮失眠,偶然接觸到ASMR後,便每晚聽著入睡。對我來說,ASMR能夠讓人放鬆,幫助入眠。



 B站up主:


對我來說,阿貞這種開門見山直接捏泥的up主更適合放鬆,脆響的捏泥聲搭配揉捏的畫面一起看,視覺和聽覺的雙重舒適。偶爾我也會聽一些其他up主的作品,但就不太固定了,在B站上搜索關鍵字「炸耳」「史萊姆」就能找到很多。史萊姆在YouTube、Instagram等海外平臺也頗流行,國內平臺有很多搬運的up主,關鍵字搜索「Slime」就能出來。荒島,之於我而言是一個新的地方,去到多少有點拘謹,而ASMR是令人安穩的聲音,在敞開來狂歡之前,還是需要先放鬆心神吧。


 


三體


《三體》主要講述地球的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之間的搏殺。我之前看了《三體》這本書,裡面的專業術語多得讓我頭疼,但聽廣播劇就不一樣了,裡面一個個鮮活的角色立在我面前,這個角色衝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建議像我一樣看書很辛苦的人來聽聽廣播劇。


更多推薦聲音👉 廣播劇《默讀》、音頻節目《為你讀詩》




 生存遊戲之密室逃生


主角六人被不知名的人關進了時間不同但空間相同的密室裡,只能靠著對講機進行交流,隨著主角逐個破解機關,卻發現其代價就是其他人的生命。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選擇和思考的故事。


關鍵詞:現代、懸疑、燒腦、刑偵。相關推薦:《默讀》《犯罪心理》《破雲》《一分鐘教你人肉搜索》《殺人醫院》





我們還邀請推薦人們,留下一段他們的聲音。

完整的荒島聲音手冊,可掃描以下二維碼收聽。

二維碼下方為詳細的聲音索引。


長按掃碼 立即收聽

荒島聲音手冊

👇





以上內容節選自

《城市畫報》2020年4月刊

完整內容盡在

《荒島聲音手冊》

內頁搶先看

看封面專題《來,跟我回家》、演員王凱獨家專訪、Pieter Hugo現實墨西哥



✒️


專題編輯 / 夏偲婉 賴琳琳

新媒體編輯 / 溫鈺怡

專題設計 / 孔韻彤

專題插畫 / Eve-3L

聲音製作 / 林佳俊

微信編輯 / 楊逸



你也在用耳朵閱讀嗎

來這裡集合

👇

相關焦點

  • 莫言:閱讀,不僅僅是用眼睛看,孩子「耳朵 閱讀」這樣做更聰明
    閱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就是用眼睛看書,可唯一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過:閱讀,不僅僅是用眼睛看。"耳朵閱讀"的本質嚴格意義上來講,"閱讀"的本質是接收信息,它並沒有規定通過什麼樣子的方式去接收,不管是用眼睛看,還是用手摸(盲文),都屬於閱讀。
  • 怎樣做好時間管理。來看看吧
    今早起床比平時晚了20分鐘,有點感覺分身乏術,甚至有些疲憊,但清醒後還是拿起書本開始今天的閱讀內容——時間管理。做好時間管理,本書作者張萌提出需要堅持原3 個原則:目標性原則目標管理做得好,時間管理的能力也會因此提升。
  • 做好這些,讓孩子愛上閱讀
    前段時間有一個準一年級的家長跟我說,我的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當時我就想起了我的女兒,她在讀一年級的時候已經認識了500字,對500多個字閱讀量已經非常好,識字量非常可觀,1.精神基礎——早期閱讀很重要我的女兒2歲開始,我就給她讀繪本了3~8歲是閱讀發展的關鍵期,9~12歲是閱讀能力提升的關鍵期
  • 想給孩子做好英語啟蒙,除了磨耳朵以外,還要對耳朵做好以下4點
    現在學英語很流行磨耳朵一說,為什麼耳朵就如此重要,為什麼沒有磨眼睛,磨嘴巴一說呢,主要是因為耳朵是五官中很特別一個存在,眼睛可以自主閉上,鼻子可以屏蔽不呼吸,嘴巴也可以合起來,就只有耳朵,只能靠外力去幹預,才能掩蓋聲音,所以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只能被動地去接收身邊發生的各種聲響。
  • 想給孩子做好英語啟蒙,除了磨耳朵以外,還要對耳朵做好以下4點
    現在學英語很流行磨耳朵一說,為什麼耳朵就如此重要,為什麼沒有磨眼睛,磨嘴巴一說呢,主要是因為耳朵是五官中很特別一個存在,眼睛可以自主閉上,鼻子可以屏蔽不呼吸,嘴巴也可以合起來,就只有耳朵,只能靠外力去幹預,才能掩蓋聲音,所以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只能被動地去接收身邊發生的各種聲響。
  • 用耳朵「閱讀」《紅高粱家族》莫言十部長篇小說變有聲書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隨著網際網路媒介的發展,書籍擁有了越來越多層次的、立體的閱讀方式,而「用耳朵閱讀」就是其中一種。有聲劇的呈現方式,更突顯了莫言在發刊詞中談道的:「讀書不僅可以用眼睛閱讀,也可以用耳朵閱讀,用耳朵閱讀獲得的意象可能比用眼睛閱讀來得更深刻。」莫言的長篇小說,正是非常適合用耳朵來閱讀的聲音的盛宴。
  • 用耳朵去「閱讀」——有聲閱讀行業微觀察
    聽見文學經典 傳遞人文之聲2019年,新經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涉足有聲書領域,推出的第一本有聲書是閱讀難度很高的文學經典——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這本書在喜馬拉雅上線第一天,播放量就突破了10萬,各平臺累計收聽量近千萬。這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原來經典也可以用耳朵聽。
  • 主題閱讀 wk2|時間管理十書
    [二]時間管理十書1,Jim Randel《時間管理》閱讀「時間管理」相關書籍的過程本身,就是時間管理的開始與實踐2,Stephen Covey《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關注效率還是效能?或,時間管理這個命題,我們值得更多維度和視角去看它。比如,今年腦抽決定開始做的這個主題閱讀的輸出,結果第一周第二周的兩篇文都耗去我一整天,照這個腔調,我一年估計26~52天(假如未來能壓縮到半天搞定的話)就耗在這個上面了,那麼我今年可以用的時間資源就更少了?
  • 寒假孩子時間觀念等於零?用四象限法則,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一放假時間觀念為零,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父母需要學會及時的制止孩子,但是也有許多的父母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夠幫助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各位父母別著急,學會用四象限法則,就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樹立好時間觀念。
  • 如何用時間管理方法學好高中英語
    時間管理方法就是用技巧、技術和工具幫助我們完成工作,實現目標。時間管理方法並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地運用時間。把這個理念運用到我們高中學習當中來,其實可以概括為運用策略和方法,幫助學生儘可能地高效利用時間,但它的本質其實是習慣的重塑。
  • 全民閱讀下的聽書人圖鑑:用耳朵讀書,給平凡生活加點聲色
    在身體被禁錮的時間裡,耳機裡的有聲書陪她打發枯燥時光。 和言言一樣的有聲書聽眾散落在五湖四海,他們在車間,在工地,在地鐵,在自習室,打開喜馬拉雅,尋找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國新聞研究院4月20日發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去年有三成以上(31.2%)的國民有聽書習慣。
  • 如何做好寫作的時間管理?
     寫作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並非工作,卻是熱愛,卻是想要去堅持的一種好習慣,那麼,時間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對於寫作而言,做好寫作的時間管理,無非就是從我們寫作的流程中進行管理。那麼,我們首先來看一看,寫作的基本流程是怎樣的。
  • 堅持自律從學會管理時間開始
    人要做成一件事,做好一件事,最關鍵的就是要堅持自律。堅持才能成功,然而人們常常做的卻是不能堅持。實踐告訴我們,堅持自律的人都是會規劃和管理時間的高手,所以,堅持自律應從學會管理時間開始。「沒有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常見也是最荒謬的藉口。很多人描述自己做不到時,總是說:「我也想幹,但是沒有時間去幹啊」,為什麼沒有時間?根本原因在於你壓根就沒有想做好的決心,只要你真心想做好一件事,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 一個團隊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是團隊的事情:「時間管理不是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團隊的事情。團隊需要協作才能做好一件事,每個人的時間管理必須要協調好才能有效的發揮好每個人的時間投入。」………………………………………有不少人會說: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沒有太多與人「溝通」的事情。這句話通常來自沒有進入職場或剛剛進入職場的人。當然也有部分創業者下意識沒有在乎溝通有多重要。
  • TIMA時間管理大師的時間管理法則
    開始聊正事前,先預告下,以下正文共1959字,簡體字閱讀需3分鐘,繁體字閱讀需要5分鐘,幫助大家做好時間管理的第一步也是第一招,「心中有數有預期」。突然被cue到如何做好時間管理還是挺突然的,因為這個問題有點大、有點嚴肅、有點不知道從哪切入,大到可以把它作為終身的研究去探討,嚴肅到感覺自己在時間管理上也沒有做的很好,在這給大家分享就有點班門弄斧的趕腳,但事已至此,那就淺入淺出的跟大家聊聊看,且聊且聽著。
  • 如何用四周的時間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寫作業能又快又好,每個孩子都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玩。如何才能實現這些願望呢?《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中有一句話說,「對孩子來說,時間管理的目標是搞定一切還能有更多的時間玩。」那麼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呢?在《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一書中,作者用30天的時間分4周對孩子進行時間管理訓練。
  • 如何做好時間管理?關鍵在於認知
    今天,來聊聊「時間管理」的問題。我們要如何做好時間管理?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認知。在職場上,我們經常會感覺到很累、很忙,甚至感覺非常亂。因為我們的條理性不強,就是我們做事情不合理。不合理的原因,核心在於時間,也就是時間管理出現了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希望過得更好、過得更輕鬆一些、合理一些,這個時候,我們有四點一定要注意。
  • 走近孩子,我從下午茶和親子閱讀開始
    為了不走「控制」和「溺愛」兩個極端,我以「親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識第三、按照次序進行、一個也不能少」為家庭教育原則,用一年的時間把暄暄的親情連接、人格培養、知識增長都提升到上等(7-9分)吧。讓暄暄經歷由自己特質發出來的正面效果,是管理特質的目標,千萬不要把焦點放在降低特質的負面影響上。也就是揚長避短,而不是揚長改短。一種個性特質,不會寫出一個人生故事。一種個性特質的管理方式,才會成為人生故事的大綱。2)指導他,幫助他,關懷他。
  • 如何培養孩子做好時間管理?教你9個小妙招
    大家都知道時間寶貴,但是許多人一邊默念著一寸光陰一寸金,一邊把時間白白葬送。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時間管理,就比其他人擁有更多的時間,所以做好時間管理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那我們如何教孩子做好時間管理?
  • 新學期開始!初中生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在學習中,很多同學認為學習時間長短與成績好壞是成正比的,但是效率才是最重要的,沒有效率,花再多的時間結果都是不理想的。今天給大家分享,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做好時間管理。學習好壞與智商沒有絕對的關係,智商高的同學,可能是在記憶、理解上快別人一步,但如果他不學習,一樣是什麼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