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變態能有多可怕?| 專訪變態學之父黑爾(前篇)

2020-09-03 鹿鳴心理

黑爾從陽光中走來,推門進入了這家位於溫哥華西邊兒的酒館。

「看著我的眼睛。」

這位已經82歲高齡的老人說著,極具穿透性的目光仿佛看進了我的靈魂深處。他犀利的眼神曾經識破了成百上千的犯罪分子,其中不乏一些家喻戶曉、臭名昭著的心理變態。


我們所知道的心理變態


心理變態這幾個字本身就已經成了某種邪惡的代名詞,象徵著一類狡猾嗜血、泯滅人性、喪心病狂、毫無下限、不擇手段來滿足自己私慾的人。心理變態們能夠犯下最駭人聽聞的罪行,然而他們本身的形象卻可能長袖善舞、魅力四射,能夠很好地藏在自己精心打造的假面背後,數十年甚至一輩子都不會被人拆穿。


只有那些不小心露出了尾巴的心理變態才會「譽滿世界」,比如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製造了幾十起年輕女性兇殺案的泰德・邦迪;曾與當時的第一夫人合影、被評為青年商會「年度人物」,卻謀殺了32名年輕男子,並埋在自家的地下室裡的約翰·蓋斯,以及上世紀90年代的加拿大「芭比」殺手夫婦保羅·伯納德和卡拉·霍穆爾卡——二人夫唱婦隨強姦、虐殺了包括女方親生妹妹在內的多名未成年少女(p.6,《黑爾變態心理學》)。


左起順時針方向:邦迪、蓋斯、芭比夫婦


對於一個約他在人聲嘈雜的酒館見面、一見面就掏出了錄音筆的記者,黑爾會有如此明顯的戒備心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有著深厚的變態心理學專業背景,清楚地知道每100個人裡面就可能混有1個偽裝能力堪比變色龍的冷血心理變態。


監獄裡的犯人大約有15%~20%是心理變態,還有至少70%的連環殺手、暴力犯罪與性犯罪慣犯是心理變態。這些人很難用慣常的方法來進行心理治療,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們幾乎不會主動尋求治療。儘管如此,他們被無罪釋放的概率卻是非心理變態犯人的三倍之多,而且即便被判入獄,獲得假釋的速度也比一般罪犯快三倍。


隨著神經認知科學的發展,我們已經知道心理變態的大腦有別於尋常人,也因此有些專家將心理變態看作是一種發病機制類似於自閉症等一些能夠從小就被診斷出來的神經發育障礙——我們現在之所以能知道這些是因為(黑爾)心理變態核查表(Psychopathy Check List-Revised, PCL-R)的出現——黑爾在1980年為研究目的開發的心理測評量表,於1991年向大眾公開。


現在,這個核查表已經成為心理變態研究領域、司法鑑定領域的黃金標準,被用於辨別心理變態的典型特徵與行為。


「掠食動物」群像


心理變態(psychopath)這個詞創於19世紀末,源自希臘詞根「靈魂(psykhe)」與「痛苦(patho)」,一般翻譯為病態的心智(sick mind)或煎熬中的靈魂(suffering soul)。在那個年代,這類人的表現一般被視作是一種道德失常(moral insanity)。但到了20世紀中,情況就有所轉變了,當時的一個精神病學家哈維·克萊克利出版了《理性的面具》一書,披露了他在喬治亞大學附屬醫院接觸到的心理變態病患們的個性特徵。


克萊克利稱心理變態們是「被精神病學遺忘的人」。他清楚地知道這些人中有許多曾有過暴力犯罪記錄,但即使是一個慣犯,也常常關不了多久就會被釋放,又或者他們被送進精神病院後很快就會被放行——因為他們有著「天衣無縫、毫無破綻的理性面具,方方面面的表現都展現著完美的精神健康」——由此診斷書上對他們的描述往往是「神志清醒」。


不幸的是,克萊克利拉響的警報器並沒有引起醫學界的廣泛重視。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末,精神病學領域的聖經——《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DSM)用「反社會人格障礙」替換了原先的「變態型人格(psychopathic personality)」,並且依然沒有將缺乏同理心、冷血無情等心理變態的核心特徵納入診斷標準。DSM的這一分類標準延續到了今天,然而儘管許多心理變態也符合反社會的診斷標準,但大部分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並不是心理變態。


心靈獵人之緣起

黑爾走上研究心理變態這條道路完全是計劃外的環境使然。他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裡的一個工人家庭長大,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睦而緊密。

上學時,黑爾的學習表現很好,但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這一生想做什麼。他喜歡數學、科學和考古學,但在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讀書時,他選修了很多別的課程,其中就包括心理學。到了50年代末,他已經在修習心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變態學之父」羅伯特·黑爾

到了1960年,迫於生計,黑爾接受了第一份向他拋來橄欖枝的工作——加拿大警戒級別最高的幾所監獄之一、位於溫哥華市郊區的英屬哥倫比亞監獄的全職心理學家。


「你問我當時對於這份工作有什麼想法?」我們在等著早午餐備菜的時候,黑爾又重複了一遍我問他的問題。「這麼說吧,那時候我碩士畢業沒多久,了解的只是科學意義上的心理學概念,而沒有關於臨床方面的經驗,也不熟悉怎麼對人進行心理幹預。」


是獵人,也是獵物


黑爾的主要工作是運用從人格測試到羅夏墨跡測驗等各種可用工具對囚犯進行評估。這些工具在科學層面上並不十分可靠,而且他很快就發現,這些工具遠不如獄警們的個人經驗有用。他被安置在監獄大樓中的一個偏遠的辦公室裡,跟警衛們之間相隔重重鐵門,這也使得他辦公桌上設置的那個緊急按鈕變得毫無意義。在第一天上班不到一個小時,他就遇到了他的第一個心理變態患者,黑爾稱其為雷。

「他非常具有侵略性,像看獵物一樣看著我」,黑爾回憶道。「他簡直是用眼神把我釘在了牆上」。然後,雷掏出一把粗糙的手工刀,朝黑爾揮了揮。黑爾忍住了要按下緊急按鈕的衝動,雷隨即說道他打算用這把刀來對付一個獄友。


黑爾覺得雷在試探他,所以他決定不向其他工作人員報告犯人的舉動及其違禁品。幸運的是,雷沒有踐行這一刺殺計劃,但黑爾很快意識自己掉進了雷的圈套——為了建立融洽的諮訪關係而被迫捨棄作為監獄職員的職業操守。


《心靈獵人》劇照

在黑爾作為監獄心理學家的8個月裡,雷說服黑爾幫自己在監獄裡尋得了各種各樣的美差,包括汽車修理崗位,這也導致了黑爾在離開監獄去西安大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差點因此送命。

在攜家屬舉家開始這場長途搬遷之旅以前,黑爾把他的車送去監獄的汽修廠進行過一次整修。當他們開車經過一個山坡時,剎車失靈了。幸運的是,他們把車平安開到了附近的一個維修站裡,在那兒,一名機械師發現剎車連接線被人動過手腳,所以才會發生斷裂。

逃離了監獄的工作、重回學術界的黑爾鬆了一口氣,隨即他對獎懲與行為之間的聯繫產生了研究興趣。他在偶然間發現了克萊克利的書,書中對心理變態的詳盡特寫讓黑爾看到了雷的影子,尤其是他那魅惑與愚弄普通人的能力。

雷那圓滑的性格類型在當時還是一個謎團,而這個謎團將花費黑爾一生的時間來破解。


補充閱讀:

1. 黑爾. (2019). 黑爾變態心理學 ( 劉毅 譯).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 Egen, D. (2019, April 16). Into the Mind of a Psychopath. Discover Magazine. Retrieved from

http://discovermagazine.com/2016/june/12-psychopath-and-the-hare

相關焦點

  • 心理變態的腦子都是怎麼長的?| 專訪變態學之父黑爾(後篇)
    在「前篇」中,我們提到,50年前作為一名監獄心理學家的令人不寒而慄的經歷,讓羅伯特·黑爾(Robert Hare)將餘生的所有時間都投入到了對心理變態這種最令人不解,也是最危險的人格障礙之一的研究中。下面是他終其一生得到的關於心理變態的發現。
  • 你正在與一個潛在心理變態者來往的5個跡象
    一個人是否為心理變態(psychopath),需要由專業人士藉助相關的評估工具來進行判斷。但當或是(具有反社會特徵,破壞性和侵略性較強的自戀者)真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其實通常是有跡可循的。尤其當這個ta是我們的身邊人,乃至枕邊人的時候:1.
  • 有的人你以為只是壞,其實ta還可能是個心理變態
    變態年年有,今年尤其多。前有丈夫深夜殺妻,後有船員當街砍人——心理變態可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遙遠。德國一家名叫Statista的數據調查公司曾經統計過心理變態出現頻率最高的幾種職業,這其中包括企業高管、律師、銷售、外科醫生(耐人尋味的是,在非手術醫生中,心理變態者的佔比很低)、記者、警察,還有美國總統。
  • 惡魔在人間,睜眼看世界 | 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心理變態嗎?
    早在20世紀90年代,國際知名心理變態研究專家、犯罪心理學家羅伯特・黑爾就在其著作《良知泯滅》中提到北美大約有200~300萬心理變態者——僅紐約市裡就生活著10萬個心理變態。然而,雖然幾乎所有的連環殺人犯都是心理變態,但心理變態卻不一定都會殺人。實際上,每20000個心理變態中才可能會出現一個連環殺人犯(黑爾,2020)。
  • 【概覽系列】《天生變態狂》——心理變態,可能是個還不錯的屬性
    作者出生於一個「心理變態」的家族,祖先血脈裡面就流淌著「心理變態」的血液(關於作者的具體家庭背景,有興趣的話,在公眾號裡面回復「法隆」二字,我們將kindle裡面的原文截圖以圖片形式發給你),說到「心理變態」,我們可能還會想到各種「心理變態罪犯」,是的,沒錯,相當多的罪犯都具有心理變態的屬性。
  • 心理變態的人有哪些表現?
    1、缺乏同情心 一個心理變態者只是不能體會到其他人的感受,他們能理解但不能感覺到你的感受。以至於在你為至親的逝去哭得撕心裂肺時,為了禮貌他們可能會顯示出憐憫,但這不是真正有感受的同情心。 2、操縱心 心理變態者能知道問題的關鍵和解決問題的要害,使用詭計誤導欺騙他人,獲取別人的信任,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 這六種癖好,是可怕的心理變態,第六種較多人擁有
    我們對於一些病態的心理,往往疏於防範,尤其是下面這六種癖好,是可怕的心理變態,而我們還全然無知,尤其是第六種,有這種變態心理的人很多。【1】嗜疼——喜歡用疼痛來刺激自己的興奮。不知道你是不是留意自己身邊的人,經常身上會青一塊紫一塊的,尤其是自己的胳膊,這就是典型的嗜疼症,很多人用這種方法緩解自己的壓力,這種心理變態,如果再持續嚴重的話,就會變成一個暴力的傾向者,如果有這種苗頭,及時的進行糾偏和找心理醫生諮詢。
  • 布盧姆:心理變態者的人格特質
    總之,基因、成長環境和特殊的個人經歷以某種不愉快的形式結合在一起,造就了這麼一個沒有道德情感(moral sentiment)的心理變態者。但是,這位心理變態者不一定是個道德低能兒。他可能擁有我們在上一章中提到的那些簡單基本的道德判斷能力。
  • 「變態」西洋考
    但如今,恍若一夜之間其含義卻變得截然不同,徹底顛覆了其本意,真是令人驚訝。「pervert」一詞的意義,究竟是如何從 「不道德的異教徒」變成「不道德的性變態者」?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少數性學家先驅致力於剖析複雜的人類性行為,艾利斯就是其中之一。其他學者包括克拉夫特·埃賓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以及弗洛伊德早期的追隨者——奧地利心理學家威赫姆·斯特科(Wilhelm Stekel),也都投身於這一新興、客觀、無關道德的性變態研究。
  • 變態心理學讀書筆記(1)
    變態心理學讀書筆記(1) *導言及歷史回顧*●心理病理學研究的是心理障礙的性質、發展和治療手段。其關注人們為什麼會有出人意料、甚至荒唐和自我挫敗的行為、思維和感受。●患有心理障礙的人常常背負汙名(社會對行為處事不同於大眾的群體持有的消極看法和態度。)
  • 性變態心理形成有哪些原因?
    他們只是在歪曲的性衝動支配下,在特定的情景和處境下突然付諸行動,當時怎么也控制不了自己,他們在事前並無周密準備,案發後又能供認不諱,常常感到痛心疾首,無限悔恨,有些人強烈要求醫治,希望擺脫這種令人痛苦的狀況,但也有些人則不認為自己是病態。目前,在診斷性變態問題上尚缺乏明確、客觀的指標,這種指標也往往帶有明顯的社會文化烙印,並隨著歷史的變遷而變化。
  • 男性性心理變態 多因戀母情結作祟
    有一個現象很值得關注:有很多起離婚事件的起因,和做丈夫的性變態心理及家庭環境有密切關係。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男子在其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受到戀母情結的困擾,只有成功地脫離戀母情結,男子才能順利地成長為精神健全的人,否則,他就將出現人格障礙,形成性變態心理。
  • 鮑某明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個人的變態,還在於不把弱者當人看
    鮑某明其實就是一個變態版的源氏公子《古典名著《源氏物語》的主人公》,受害者則是一個更加不幸的紫姬。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鮑某明的可怕之處並不僅僅在於他的變態心理,還在於他「不把弱者當人看」的封建思想。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兩個角度來審視的鮑某明醜惡行徑:一是「不把弱者當人看」的封建思想,二是個人的變態心理。面對社會各界的譴責,鮑某明這樣回應道:我的人品有目共睹,我對小芳(化名)百般疼愛,要星星不給月亮,她恩將仇報背信棄義。
  • 挑戰變態辣險喪命 揭變態辣有多辣
    火鍋店經營者——無錫某餐飲有限公司店長郝寧表示,這款產品的名字叫做「變態坑爹牛肉丸」,食客稱其為「變態辣」。  2016年,這家火鍋店的「全國門店做了一個活動——極限挑戰。極限,就是說挑戰吃辣的極限」。因為這種牛肉丸的辣度驚人,火鍋店為勇於接受挑戰並吃下一定數量的消費者設置了獎勵。  只要挑戰成功,就能獲得半價甚至免單獎勵。對於這種既有趣又實惠的促銷方式,小楊很接受。
  • 多角度分析《隱秘的角落》中張東升是不是一個心理扭曲的變態
    變態的外在表現是各種讓常人無法接受的古怪行為,比如特殊的癖好,比如藝術性殺人手法,尋求不正常的生理刺激等。但是內在的表現是心理的扭曲。一個人如果內心扭曲了,哪怕他沒有做出極度恐怖讓人噁心的殺人行為,他也是個變態。所以,如果你認同張東升是一個心理極度扭曲的人,那你就應該認可他是一個變態。
  • 和孩子們說「變態」
    這本繪本的翻閱率很高,從給姐姐讀到給妹妹讀,我這個全生態不插電人肉複讀機少說讀了有五、六十遍。當然,這些年裡我付出了這麼多的口水,也是有成果的,比如她們見到了毛毛蟲,都不會害怕,更不會尖叫(冷不丁看到時,我有時還會尖叫,捂臉。)
  • 重點來了,死變態英文怎麼說?
    American Psycho裡面的Christian Bale 演的這個Rich F boy,不僅有錢有顏有腹肌,還有一個變態的心,是個連環殺人犯,第一次看的時候可把我嚇壞了,覺得哇哇哇,真的太可怕!
  • 不要等著你的孩子被變態傷害
    現在大學生的情感教育太缺乏了,錯把那些心理有問題的男人做出來的極端和偏激的行為當做愛情並因此而感動。應該動腦子想一想,心理正常的大學老師會跟自己大一的學生談戀愛嗎?而且還是在自己已經結婚的時候?是不是電影電視劇看多了?話說回來,發現和自己談戀愛或者結婚的對象有變態傾向以後想脫身,應該厚著臉皮去找家人朋友幫忙,你自己是很難走出來的。
  • 藝術家用老鼠製作標本被罵心理變態,她的一個解釋打臉所有人
    會不會覺得將動物生前的模樣保存下來的標本很可怕呢?有一位日本藝術家Miomori就經常使用泡製、剝製之類的技術製作老滑鼠本,還會將它們擺出宛如人類一般的可愛動作!然而她的作品最近卻遭到網友抨擊是心理變態的產物,原來因為她也有養老鼠當寵物,所以某些人竟然誤會她特地買寵物來做成標本,甚至還說他活剝寵物的皮,讓她得特地註記並且發文澄清絕無此事!在愛護動物風氣興盛的現代,從事這種類型的創作真的需要特別小心呀……先提醒一下害怕標本的話千萬不要往下看!
  • 身為變態有什麼錯!盤點動漫中的十大變態男性角色
    先來看他的外表,總是做很誇張的打扮,平時很像個魔術師,耳環,細高跟鞋也都能駕馭……從打扮上來說已經比一般角色要魔性了(重點是他放下頭髮洗澡的場景因為衝擊太大一度成為「三大美色」之一),他的個性更是魔性。西索反覆無常,殘忍而強大,個性十分複雜,騙人是拿手好事,最喜歡挑♂戰強者,也喜歡培♂養小♂蘋♂果——咦,好像多了一些很哲學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