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誕辰:她是和古龍有生死之約的女人,只有生日,沒有葬禮

2020-12-11 上官文露讀書會

/ Part 01 「 三毛只有生日,沒有葬禮

1990年9月的某天,成都,肖全敲開三毛所在旅館的房門。

沒過幾天,這位「中國最好的人像攝影師」,用一組照片交到了三毛這個朋友。

幾個月後,三毛在臺北某醫院自縊而亡。

肖全當時的妻子安慰他:「三毛只有生日,沒有葬禮。」

這時說什麼話都是為了惋惜。

|肖全和三毛

的確惋惜。

在丹納麗芙島,新年之際看煙花,那時身邊的人是摯愛荷西,三毛重複念了十二遍「但願人長久」。

但「此事古難全」,於是三毛最終還是失去了荷西,孤身一人。

這是三毛作為妻子的惋惜。

而身為作家,無論寫過多少作品,都很容易覺得還未寫出「一生中最滿意的」,更何況早逝的三毛。

從這一種身份來講,三毛的離開,也是惋惜。

但是不作為任何角色的三毛,僅僅作為她自己,這半生已經夠盡情。

如同她曾經說的那樣: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的活過。

三毛的父親後來評價說:「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

有些死亡,對於死者本身其實未必是遺憾。

所以三毛,你永遠都只有「生日快樂」。

/ Part 02 「 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當年肖全給三毛拍的第一組照片,三毛並不滿意。

三毛說,很好看,但這個不是三毛。

第二天,肖全再拍了一組。

在成都的青石板街間、在破落的茶館中、在斑駁的木門前、有赤著腳的三毛、發呆的三毛、和人講價的三毛……

曾經那麼多,足夠漂亮的、吸引的、開懷的種種,三毛不要,她一眼抓得到最真的。

那最真的,是她的落拓不羈,落魄倔強。

|肖全鏡頭下的三毛

三毛說:「這不是完整,而是完美。你知道嗎?我十幾二十歲就梳著短髮、背著包滿世界死漂,十幾年過去了,還是我一個人。你瞧,這是一個多麼倔強的女人……」

她還說:「肖全,為什麼那些記者那麼傻?他們從來不抬頭看你,只是扔給你一堆問題,然後低著頭寫字。」

三毛是「不求深刻,只求簡單」,而世人總是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有些人,其實你只消多看幾眼他的臉,所得的訊息就比從他本人口中挖來的答案還要真。

/ Part 03 「 撒哈拉沙漠,並不只是詩和遠方

肖全給三毛拍下的那組照片,成了三毛留在大陸的最後的影像。

然而,這組照片,雖然在三毛眼裡堪稱完美,但卻不見得被很多將三毛視作「文青教母」的女孩們喜歡。

自由、流浪、不羈……種種標籤讓三毛的經歷總被渡上一層格外唯美的光。

可真實的三毛並不是唯美的,她的生活是蒼涼的、掙扎的。

|肖全鏡頭下的三毛

後世津津樂道與三毛「有染」的撒哈拉沙漠,似乎已經成了詩和遠方的代名詞。

後來多少女孩兒將修飾得不像話的照片晾曬在某圈。

她們穿一身波西米亞風的長裙,背景是廣袤無垠的荒漠和沉靜的星空。

但這是遊客,而不是歸人。

三毛在沙漠不是旅行,而是長期的居住。

在那裡,物質是匱乏的,環境是荒僻的,鄰居是蒙昧的。

一次她甚至坦言:「無論我怎麼努力在適應沙漠的日子,這種生活方式和環境已經忍受到了極限。」

「我並不在否認我對沙漠的熱愛,但是我畢竟是人,我也有軟弱的時候——」

的確,剛來的時候,荷西忙於工作,三毛總要一個人去外面打十公升的淡水,往往沒走幾步就在烈日下汗流如雨,提水提得脊椎都痛了。

為了攢錢,三毛和荷西去打漁,刮魚鱗颳得手鮮血不止,染紅海水。

她其實不是個只會在自己小天地做夢的女人,她用自己的倔強忍受著苦行。

她告訴自己,人,多幾種生活經驗總是可貴的事。

沙漠的美與痛苦,她盡數體驗過。

人生有兩件大事,藝術與生活,讀書、審美和腳踏實地的萬裡路,在三毛的生命裡,由於這段經歷,得以平衡。

/ Part 04 「 有好朋友,也做個「好」朋友

三毛這一生無憾,也因為於人於己都是對得起。

她為人朋友,絕不肯添麻煩。

一次和幾個朋友在荒野夜宿,三毛突然胃痛,未免拖累幾位朋友,她決定留字條獨自下山,不想中間卻吵醒了朋友。

朋友得知她胃痛,想送她。

她謝絕,堅持自己下山,並說出心聲:友誼是自由,如果成了負擔,便不好做朋友。

|三毛和朋友們

三毛極照顧別人的感受。

香港作家倪匡,有次參加了一個文藝座談會,在場的人都要自我介紹。

一桌人站起來都自報學歷,不是某某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就是某某大學哲學博士,倪匡站起來,說自己是初中畢業。

座中一片啞然,但三毛一下子站了起來,大聲道:「小學畢業」。

三毛大方地解釋說,自己的正式學歷的確是小學畢業。

後來回憶起這件事,倪匡還感嘆三毛「救」了自己。

令別人盡情是三毛的善解人意,但是,在交往中,三毛要求自己也要盡情,凡事不能一味退讓。

住在撒哈拉時,鄰居常常來借東西,有時甚至不還。

一次,一個叫拉布的女孩拖著一隻血淋淋的駱駝來敲門,小女孩直接說:「我媽媽說,這隻駱駝放在你冰箱裡。」

三毛的冰箱只有鞋盒一般大,她機智回應:「拉布,告訴你媽媽,如果他把你們家的大房子送給我做針線盒,這隻駱駝就放進我的冰箱裡。」

沙漠裡的人醫療觀念差,飽受小病小痛的折磨,三毛長期無償地送給他們一些藥。

但是善良不代表任人欺凌。

初到沙漠時,三毛將自己簡陋、多有破損的家,費盡心血用自己獨特的審美扮得很藝術,很多人因此慕名而來。

結果房東見自己的破房子似乎漲了身價,趁機來加房租。

三毛心裡想告訴他「你是只豬」,但終究沒說一句話,拿出合約書來,冷淡地留在房東面前。

鎮定自若地說:「你漲房租,我明天就去告你。」

房東反擊,三毛又說:「你不是好回教徒,就算你天天禱告,你的神也不會照顧你,現在你給我滾出去。」

說完,三毛不理會房東的叫罵,將家門重重關上。

平日溫和善良的三毛,捍衛自己權益的時候也是大快人心的。

/ Part 05 「 撒哈拉沙漠,並不只是詩和遠方

人生得一愛人,一知己,足矣。

而三毛的愛人,只提荷西一個就夠了。

現代女孩都希望得到怎樣的結婚禮物?貴重的鑽戒或房屋?

荷西和三毛在沙漠結婚,婚禮臨近時,荷西抱回來一個大盒子。

三毛打開一看,是一副駱駝的頭骨。

面對這樣「驚悚」、「可怖」的禮物,三毛卻盛讚:「真豪華」,「荷西不愧是我的知音。」

所謂愛人,懂得,便是好的。

朋友,三毛也有太多。

古龍是三毛的好友。

一天晚上,在古龍家,三毛穿露肩的衣服,露出雪白的肩頭。

倪匡和古龍搞怪,偷偷跑到她身後,數一,二,三,兩人一齊在三毛左、右肩各咬一口。

可愛的三毛也不生氣,只是哈哈大笑道:好啊,你們兩個,須有一個要了我!

兩人立刻剪刀石頭布,一個說:「輸的要!」一個說:「贏的要!」

三毛說:「一個好,一個壞。」

古龍以手擊額,他頭大額廣,啪啪有聲,頃刻額上紅了一片,頻呼:「笨死了!」

三人笑成一團——正因為稔熟至此,所以才有了「生死之約」。 這是倪匡的原話。

|古龍 三毛 倪匡

所謂生死之約,是三人的一個「怪異」約定。

因為對生死的看法相似,都認為死亡之後人有靈魂,他們就立下生死契約,如果誰先離世,靈魂要回來告訴生者另一個世界的事。

後來古龍離世,座中幾人的輓聯,唯有三毛的最動人:

來得多彩多姿,去的無影無蹤,不忘人間醉一遭。

筆暗或許微微,安心稍待片刻,我們隨後帶酒來。

後來,三毛和倪匡在古龍葬禮上,一面痛飲,一面仍念念有詞:「要記得這生死之約噢!」

四十九天後,倪匡、三毛在臺北小樓燃燭等待,結果是空等。

這生死之約未赴,幾年後三毛也匆匆離世。

|古龍葬禮上三毛安慰倪匡

三毛還有一位摯友,眭澔平,他被三毛稱為小熊。

他應該是三毛真正意義上的密友,三毛在過世前一周,和他打電話會講七八個小時。

最好的朋友都最會比喻對方。小熊說,三毛像有375個房間的旅館那樣豐富,需要375把鑰匙才能走近她。

後來記者採訪小熊,他說,那200多把,三毛給了荷西。

至於剩下的那些,三毛自己在給小熊的信中寫過:如果不是自製心太強,小熊你也知道,我那一批三百七十五個鑰匙,起碼有一百把要交給誰。

其中「自製心」三字,總看得人心中一梗,似懂非懂。

|三毛與眭澔平

後來不知道哪一年開始,小熊公布與三毛曾經的通話錄音。

三毛總和小熊暢談,從談自己的作品,到談自己的軟肋。

很多人是第一次聽三毛說話,不知道原來這個倔強的女子,竟然有那樣溫柔綿軟的聲音。

幾段錄音中,我印象最深刻是那一段:

小鬼是你壞,因為你今天你逼到我一個問題,是我再不會和你談到的話題,我並沒有要說,你每次要逼兩次,然後你今天又逼我,都是你造成的事情,我可沒有。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我沒有回答你,你就可以放棄了,因為你也是你的職業 也是你的經驗,你知道我不願意回答,你就不可以再問,你再逼我,你就逼出一個真誠的我來。三毛,一定有很多夜晚,你都忍不住交託出真誠的自己來,因為如果不真誠,恐怕連你自己都會後悔吧。沒有葬禮的三毛,76歲生日快樂。

相關焦點

  • 紀念古龍誕辰80周年:有一種江湖叫美酒佳人,有一個浪子叫古龍
    昨天是6月7日,只知道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無意中看到一個紀念古龍的文章,才想起,昨日是熊先生的80歲冥壽。不曾記起,深表歉意,遂於今日提筆紀念古龍誕辰80周年。「藝術源於生活」,作品中的細節和設定其靈感都來源於現實的生活,現實是基底和框架,想像是粉刷於其外的表皮,無論看起來包裝的多麼華麗或是樸素,一個人的作品終究會打上他本人的印記,縱觀古龍的小說,男主人公或瀟灑風流,或孤僻避世,或無賴刁鑽,或風度翩翩,但都有一個相同點——沒有歸屬感,身世悽苦,親情寡淡,這也是古龍自己的人生寫照,不顧家的父親,整日以淚洗面鬱鬱寡歡的母親
  • 那個叫三毛的女人 | 三毛逝世27周年
    上世紀時,三毛的文字曾被很多嫉妒之人批判「寫得太淺、根本沒有什麼文字上的才華和太通俗易懂不是真正的文學」。我認為一些極簡文字方是真正大師之心。《萬水千山走遍》是她在荷西去世後寫的一個集子。看完整本書我發現全書充滿了對助手米夏的批判,這讓我也不禁嫌棄起米夏來。集子的第一篇《大蜥蜴之夜》,深刻凸顯了三毛和別人的不同。在那一場中南美洲的社交盛宴背後,展現了她對俗世俗人的厭惡。但是看完這篇文章,也讓我更加懷念她與荷西的愛情。《大蜥蜴之夜》裡,約根是追求三毛多年的男子,各方麵條件都很好。
  • 外界評價古龍:「身高156釐米,頭大如鬥,相貌醜陋。」
    早期的時候,他在夜總會跟很多女人接觸的時候,他早期跟兩個女人發生了關係,一個是鄭月霞,一個是葉雪,兩個人都給他生了兒子。但熊耀華沒有家庭責任感,遊手好閒,兩人都離他而去。隨後他與一名日本女子千代子同居了一段時間,不久又再次分居。之後,他終於與梅寶珠結婚,過了一段時間又轉入燈紅酒綠的世界,這段短暫的婚姻結束了。
  • 三毛的浪漫,李敖的桀驁,古龍的風流,都不如他的乾淨
    文字之間,滿是溫情和調侃,沒有任何懟怨。當然,他也成了暢銷書作家,非但寫書養活了自己,還名揚海外,用文字的力量給了無數人精神支持。大概,也只有乾淨的靈魂能影響乾淨的靈魂。06林清玄在報社上班時,開闢了武俠專欄,向古龍邀稿。古龍,一好喝酒,二好拖稿。
  • 三毛死於謀殺?三毛生前最後一封信揭開真相:她的死比想像中簡單
    1991年1月4日清晨,臺灣榮民總醫院7樓婦產科單人特等病房,醫院清潔女工準備打掃浴室,可當她推開浴室門時她完全呆住了:坐廁旁點滴架的吊鉤上,半懸掛著一個女人被尼龍絲襪吊頸的身體。 這個女人,正是當時乃至今天都影響極大的著名女作家三毛。這一年,三毛年僅48歲,這一年,是三毛摯愛荷西離世的第12年。
  • 親愛的三毛,生日快樂
    今天是三毛的生日。對無數曾經渴望過遠方的人來說,三毛就是他們永遠的青春偶像。她是文青鼻祖,是流浪作家,是旅行達人,是傳奇才女。但始終不變的,是她給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留下的夢:有書,有愛,有遠方。《雨季不再來》因為那記錄的,的確是過去的真實的三毛,也是每個年輕的孩子都曾有過的迷惘和傷感。換句話說,誰沒有中二過呢?到了寫《稻草人手記》《溫柔的夜》時,筆端當然是溫柔的,三毛和荷西的愛情也是讓人羨慕的。但偶爾也會見她調侃幾句家中婆婆給的壓力,婚姻生活的瑣碎。並不是像空中樓閣一樣的流浪,而是有著普通的煙火氣。
  •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除了沙漠和愛情,這種風俗讓人深惡痛絕
    後來等我長大了也開始寫書,就以三毛為筆名,作為對您創造的那個三毛的紀念」《撒哈拉的故事》我是初中讀的,一開始是覺得她的故事情感很真實,後來逐漸被她描寫的沙漠風情所吸引,還有她和荷西的浪漫愛情所感動它打破了我們對沙漠固有的印象,不再是黃沙漫天,原來沙漠中也是有人的生存的,也有溫暖、有悲傷,裡面特有的人類文明風俗習慣都讓人為之動容相信只要讀過這部作品,便再難忘記三毛與荷西的浪漫愛情和生死考驗
  • 荷西出軌,對三毛態度惡劣,書中的甜蜜故事只是三毛的虛幻?
    「鎖上我的記憶,鎖上我的憂傷,不在想你,怎麼可能再想你,快樂是禁地,生死之後,找不到進去的鑰匙。」——三毛 #三毛和荷西#在她的筆下,她與荷西的愛情故事感動了無數人,荷西去世後,她仿佛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最終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 三毛與荷西結婚六年,卻一直無子女?她死前為何頻繁說看見了孩子
    世間萬物,大夢一場,而在那個時期的煙雨朦朧裡,有一個女人擁有著一顆永遠明淨剔透,又多情易感的心,使得她的文字那般敲人心扉;她擁有著一雙時常赤著的雙足,在那個風輕水軟的時代,古龍尚未醉倒,同齡人還在憧憬白甲騎士,她卻已然拋下世間的浮華,自由瀟灑地行走在漫天黃沙的神秘撒哈拉大沙漠之間了;她有著讓世人又羨又嘆的偉大愛情
  • 古龍一生嗜酒:葬禮擺放48瓶XO,屍體嘴角流血,仿佛要再飲一杯
    導言酒,古往今來常為豪俠之士所崇。在酒的世界裡,有玄虛、刺激、暴力,仿佛可以讓人置身於另外一個世界。尤其在一些俠義小說中,簡直可以說是無酒不人生。當時,臺灣流行武俠小說,有朋友建議他可以將其經歷進行改編,從事武俠小說的寫作。因為古龍自身的經歷,加之其深厚的文字功底,他創作的武俠小說非常受歡迎,可以說別具一格,尤其是對女人的刻畫,非常見血見肉。
  • 天使與魔鬼——林仙兒,古龍在她放蕩的人生中探究人性
    古龍筆下的美人有很多,但直接冠以「武林第一美人」稱號的寥寥無幾,我印象深刻的只有沈璧君和林仙兒兩人。沈璧君雖然在連城璧和蕭十一郎二人之間周轉,但她也只是「犯了正常女人也會犯的錯罷了」,讀者為其愛情、命運感到抱憾惋惜,卻不會討厭甚至厭惡她。
  • 有一個女人,被稱為最貞潔處女,死後卻沒有葬禮,無碑文,她是?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女人,她被稱為最貞潔的女子,做了一輩子處女。面對幸福,她沒有選擇的權力,面對愛情,她從未得到就已經失去……她就是張嫣,呂后的孫女,劉盈的皇后……張嫣和劉盈在血緣關係上,是外甥女與舅舅,不僅僅在現代,就在當時,他們的結合都是亂倫,這也就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張嫣一輩子的悲劇。劉盈性格軟弱,在政期間沒有多少建樹,當然,這和呂后的專權不無關係。
  • 親愛的,「三毛」
    1991年的今天,是她逝世的日子。提起三毛,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不是美女,而是一個高挑著身子,披著長發,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裡,不能忍受虛假,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的活著。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的面對人生。
  • 三毛:如果沒有寫作的天分的話,她就只是一個女病人了
    手術後,三毛說有一位心理醫師與她約好要來看她,因為她覺得很煩躁,想跟這位醫師談談,不過她說剛開過刀,樣子十分狼狽,如何好見人,就要我替她梳洗,可是那位醫師並沒有來。我帶來些東西給她吃,她吃得也蠻好。吃完飯以後,就對我先生和我說:「我已經好了,沒有病了,你們可以回家了。」
  • 「天下第一美女」林仙兒,古龍為何會寫出這樣反傳統女性的女人?
    從古至今,沒有誰不喜歡漂亮的女人,愛美之心更是人皆有之,有一位是活在古龍文字裡的美人——林仙兒,她是天使與惡魔的化身,有「天下第一美人」的著稱。她的出現也是古龍想表達的人性。林仙兒人如其名,有著仙女般的外貌,晶瑩剔透的大眼睛以及忽閃忽閃的長睫毛靈動至極,挺翹的鼻子,櫻桃般的小嘴,白皙的皮膚,身材更是凹凸有致,男人見了便移不開眼睛,是心中的完美配偶,女人看了也就只有羨慕與嫉妒了。美若天仙的林仙兒在江湖上被稱為「天下第一美人」。
  • 臺灣旅遊景點:它是孫中山的生日禮,卻舉辦了蔣介石的葬禮……
    當時還在美國的中山先生立刻打了個飛的回國,和革命人士手拉手、肩並肩出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被中山公園緊緊摟在懷裡的國父紀念館,生於1972年,本來是中山爸爸誕辰的百歲縣令,但是因建築時間長達八年,完美錯過了百歲誕辰生日。於是它舉辦了蔣介石的葬禮,還舉辦了金曲獎、金鐘獎和很多講座及演出,成了一個穿著紅色軍大衣的藝文中心。
  • 三毛的回答,值得現代女人反省!
    雖然很多女人知道想嫁給的男人可以不那麼完美,但一定是要有錢、有房、有車的。可以說這三樣,是女人嫁給男人的必須需要的三件東西,也成了現在女人結婚的標配,沒有這三樣東西的男人,就不要想著結婚,只會遭到女方的恥笑。有沒有女的願意嫁給「三無」的男人呢?就是無房、無車、無存款的男人,相信有肯定是有,但是真的少的可憐。
  • 【閱卷手記】古龍的「曹雪芹之文」
    遊宇明有一篇文章叫做《沈從文的「祥林嫂之境」》,很奇怪的題目:沈從文與祥林嫂,一個是虛構的最底層的勞動者,一個是真實的鼎鼎大名的作家……但是,兩個人名經過蒙太奇組合後,竟然發生化學變化,激發閱讀期待:沈從文與祥林嫂到底有什麼相似之處?讀者只有讀完全文才明白作者用意:原來沈從文與祥林嫂有相似之處:兩人都沒收過物質盤剝肉體摧殘,但是都受過精神摧殘。
  • 馬中欣:為揭露真實三毛,花5年走訪得出結論:她是個隨便的女人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則關於對三毛「揭露真相」的故事。追憶三毛上世紀有這樣一位女子,因講述和丈夫在撒哈拉生活的故事而被人得知,也因自身的文學才華、文學作品成為了人們心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她就是中國作家三毛。說到三毛的人生,可謂是隨遇而安,十分灑脫的。
  • 三毛的人生,因旅行而有意義,因文字而成就自己
    這就是三毛,她所能帶給人的認知。記憶中有一篇文章寫到,荷西跟她求婚,她卻說:我是決定去西撒哈拉的,如果不去,我是不甘心的。你看,她就是這樣的「任性」和果敢。她的人生裡,決定的事沒有人能夠改變。所以,荷西懂她,提前去西撒哈拉找到了工作,在那裡靜靜等待心愛女人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