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鄭風》第十九篇:《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fēi)我思存。縞(gǎo)衣綦(qí)巾,聊樂我員(yún)。
出其闉(yīn)闍(dū),有女如荼(tú)。雖則如荼,匪我思且(jū)。縞衣茹(rú)藘(lǘ),聊可與娛。
本篇主題:
在一場妙齡女子如雲的人群裡,一見鍾情的卻是那穿著普通,家境貧寒的女子。
詩文大意:
在城東門外,美女如雲。
穿著各色衣裙的美女如雲般填滿了整個廣場,只看得人眼花繚亂。
雖然美女眾多,也不是我所喜歡的類型。
其中,只有一位,穿著比較樸素的姑娘,令我一見鍾情,怦然心動。
有話要說:
這應該是當時當地的一場盛會。
並且允許平時不大出門的姑娘們參加的集會。
不分出身,貧富,都可以參加。
她們大都盛裝出席,三三兩兩結伴而來。
有一男子,眼望一眾美女。
而令其心動的,卻是一位穿著比較普通的姑娘。
她白衣素裹,綠巾挽髻,胸前佩戴紅絲巾。
值此一眼,就令男子心有所屬,傾慕不已。
第一章釋文:
漫步城東門,美女多若天上雲。雖然多若雲,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綠頭巾,令我愛在心。
東門:城東門。
如云:形容眾多。
匪(fēi):非。
思存:想念。思:語助詞。存:一說在;一說念;一說慰籍。
縞(gǎo):白色;素白絹。
綦(qí)巾:暗綠色頭巾。
聊:願。
員(yún):同「雲」,語助詞。
第二章釋文:
漫步城門外,美女多若茅花白。雖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懷。唯此素衣紅佩巾,可娛可相愛。
(yīn)闍(dū):外城門。
荼(tú):茅花,白色。茅花開時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眾多。
且(jū):語助詞。一說慰籍。
(rú)藘(lǘ):茜草,其根可製作絳紅色染料,此指絳紅色蔽膝。「縞衣」、「綦巾」、「茹藘」之服,均顯示此女身份之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