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鄭風·出其東門
先秦:佚名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注釋】
1、東門:城東門。
2、如云:形容眾多。
3、匪:非。思存:想念。思:語助詞。存:一說在;一說念;一說慰籍。
4、縞(gǎo 稿):白色;素白絹。
5、綦(qí 其)巾:暗綠色頭巾。
6、聊:願。員(yún 雲):同「雲」,語助詞。
7、闉闍(yīn dū 因都):外城門。
8、荼:茅花,白色。茅花開時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眾多。
9、且(jū 居):語助詞。一說慰籍。
10、茹藘(rú lǘ 如驢):茜草,其根可製作絳紅色染料,此指絳紅色蔽膝。「縞衣」、「綦巾」、「茹藘」之服,均顯示此女身份之貧賤。
【譯文】
漫步城東門,美女多若天上雲。雖然多若雲,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綠頭巾,令我愛在心。
漫步城門外,美女多若茅花白。雖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懷。唯此素衣紅佩巾,可娛可相愛。
【淺賞】
對於這首詩的背景,舊說頗有爭議。《毛詩序》以為是「閔亂」之作。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引《夏小正》傳謂「縞衣為未嫁女所服之」,斷此詩主人公的愛戀對象為戀人。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寫男子表示對愛戀對象(或其妻子)專一不二的詩。
鄭之春月,乃是「士女出遊」、談情說愛的美妙時令。此詩所展示的,就是男女聚會於鄭都東門外景象動人的那一幕。
兩章起始復疊,妙在均從男主人公眼中寫來,表現著一種突見眾多美女時的驚訝和讚嘆。面對著如許眾多的美麗女子,縱然是枯木、頑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動心的。而那毫不掩飾的讚嘆之語,正表露著這份突然湧動的不自禁之情。
然而,人的感情是奇特的,「愛情」則更是微妙難猜:「雖則如雲,匪我思存」、「雖則如荼,匪我思且」——在眾多美女前怦然心動的主人公,真要作出內心所愛的選擇時,吐語竟如此出人意料。兩個「雖則……匪我……」的轉折句,正以無可動搖的語氣,表現著主人公的情有獨鍾。
好奇的讀者自然要打聽:他那幸運的戀人而今在哪?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縞衣茹藘,聊可與娛」二句,即帶著無限的喜悅和自豪,將這位戀人推到了你的眼前。
恐怕,讀者在驚奇之際,更會對主人公肅然起敬:原來他所情有獨鐘的,竟是這樣一位素衣綠巾的貧賤之女!
但是,只要兩心相知,何論貴賤貧富——這便是彌足珍惜的真摯愛情。主人公以斷然的語氣,否定了對「如雲」、「如荼」美女的選擇,而以喜悅和自豪的結句,獨許那「縞衣茹藘」的心上人,也足見他對伊人的相愛之深。
古人對愛情是如此專一執著,可現代人呢!結婚離婚其頻率如季節更衣,想來也真是大大的「進步」了……
● END ●
覺得還不錯要拉到文末點【在看】哦!
每一次【分享】,每一條【留言】,都是您對我的鼓勵!【星標】每日解讀詩詞,就不會再走丟啦!每一節課程都是精心挑選,每一天的努力都是,想讓你過得更好。
溫馨提示:《每日解讀詩詞》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