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者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懼症

2020-09-11 強迫症諮詢師木木


01

田園(化名)是一名十分要強的全職媽媽,她在學生時期學習優異,名列前茅,是人人誇讚的好學生。

在結婚生子後,她也一直扮演著一個好妻子好媽媽的角色,然而這種對自我的高要求卻造成了她的痛苦。

在家庭生活中,她不允許孩子受到一點傷害,而她這種過度對於孩子的保護,卻讓她無法正常照顧孩子,只能將孩子託付給公婆,結果與公婆的關係也出現了裂痕。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無法允許自己犯一點錯誤,因為怕自己說錯話,在與親戚鄰居交流時,也只是「這個,那個」地搪塞對方,無法完整地說出一句話來。

社會功能受到了嚴重傷害,她自己更是痛苦不堪。


02

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特質的人。

神經質性格的女性,在結婚後,由於社會角色出現了轉換,很容易出現症狀的惡化。

因為太想成為好妻子,好媽媽,成為別人眼中無可挑剔的媳婦,於是抑制自己的真實情感,一味地壓抑真實的自己,討好身邊人。

反而給周圍人造成一種虛偽的印象,結果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越是刻意地追求理想化的狀態,越是無法實現,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滿足,陷入到了強迫症的漩渦當中。

對於自己的高要求,在人生當中會帶給我們幫助,比如說在學生時代對自己有高要求,高度的自律,就能獲得好成績,考進好學校。

但是這種只要努力就能收穫的模式其實也在助長追求完美的個性。

人人都想做到無可挑剔,博得所有人的青睞。

然而這種狀態是永遠無法達到的,因為無論是誰都無法做到讓所有人滿意和喜歡,這是違背常理的。

因為害怕引起他人的誤解與討厭,於是追求完美的思想不斷驅使著自己時時刻刻注意言行。

這種做法大量地消耗能量,使自己陷入了被動的境地,也與期待的方向背道而馳,不僅沒有得到別人的好評,反而被人誤解更深。



03

我們再看看生活裡的其他人,無論是誰,都會有犯錯的時候,這時沒有患上強迫症的人是怎麼做的呢?

改正,並爭取下次做好,然後就不再理會這件事。

而敏感的神經質人群,便會在頭腦中一次次地回想自己做錯的事情,不斷地陷入懊悔的情緒當中無法自拔。

導致在下一次碰到這樣的事情時,甚至事情還沒有發生時,腦海中就充滿了恐懼情緒,渾身發抖無法做事了。

那麼如何破除這種恐懼呢?

首先要有心理準備:做不好又怎樣,最壞的結果也就是這樣了,還能壞到哪兒去?做了總比不做好。

當你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思想也就放鬆了,會自然地與人相處,無論是工作,還是社會關係,自然也會緩和起來。

當你無所謂自己做的好與不好,別人喜不喜歡,讓自己放鬆下來的時候,就不會再產生恐懼的情緒了。

別讓未知的恐懼絆住你前進的腳步,你不必保持完美,就像斷臂的維納斯,有缺憾,才獨美。



網友留言


鴿子:

對我最近的生活很有指導意義。


木木回覆:

感謝讀者的留言,木木的強迫症自愈電臺,每晚都有好文章放送。

相關焦點

  • 當孩子有這三種表現時,父母需要警醒,孩子是否患上社交恐懼症
    其實這是孩子患上了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社交焦慮障礙,多表現為過分和不合理地害怕、恐懼周圍的事物或者環境。這種恐懼是難以控制的,而且許多有這種症狀的人知道自己這樣是不對的,但是還是會抵抗不了這種恐懼,從而對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
  • 女子患社交恐懼症 4年宅在家中沒上班
    而近兩年,因為社交恐懼症而到心理科門診就診的成年人每月都有30到50人。  記者在走訪今年第一期的學員也發現,這些社交恐懼症患者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自尊心很強,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希望自己表現好,表現完美,怕自己的缺點會被人發現,很敏感,根源就在於父母對孩子過於嚴格的要求。「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好,但是用什麼方式去教育,過於嚴格,超出了孩子承受能力,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永遠不完美,總是不對的,自己是不好的。」
  • 女子患上「社交恐懼症」 辭工作「宅」家裡4年
    而近兩年,因為社交恐懼症而到心理科門診就診的成年人每月都有30到50人。  專家建議,如果出現社交恐懼,要大膽嘗試與周邊人交往,可以先與熟人一起參加活動,然後,再慢慢融入到集體活動中。  數據:每月門診量達到30至50人  「從目前我們接診的情況看,社交恐懼症更多是成年人。」江門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科醫生吳少釵說,「這兩年有增加的趨勢。」
  • 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
    你怕社交,我怕社交,everybody都怕社交,我說我有社交恐懼症,你說你也有,她說她也有,稍微那個聚會不想參加,就覺得自己有了社交恐懼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交恐懼。內向是一種個性特徵,內向得人更喜歡自己獨處的時間;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精神障礙,是害怕被別人審視或評判,是一種心理健康狀況。群恐懼症又叫社交恐懼症、見人恐怖症,是恐懼症中最常見的一種,約佔恐懼症患者的一半左右。這是一類不以患者的意志願望為轉移的恐怖情緒。患者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都會產生異乎尋常的、持久的恐懼和緊張不安。
  • 社交恐懼症只有內向的人才會得嗎?
    在這個網絡越來越發達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慢慢出現很多問題,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們習慣於面對著手機電腦直抒胸臆卻每每在他人面前臉紅、發抖甚至緊張冒汗。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對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場合,有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難堪。
  • 社交恐懼症,你中招了嗎?
    一、社恐的主要表現社恐主要是在社交時害羞,感到局促不安、笨拙、口乾、出汗、心跳劇烈、紅臉、口吃結巴、輕微戰抖。有時呼吸急促,手腳冰涼。甚至會進入驚恐狀態。不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感反應和迴避行為,並因而感到苦惱。若患者被迫進入社交場合,便產生嚴重的焦慮反應,惶然不知所措。
  • 孩子患上社交恐懼症和家庭教養方式有極大關係
    上廁所發現旁邊有同事,硬生生等對方上完走了才敢出來!在超市看到熟人,貨架前低頭彎腰5分鐘,只為別人不發現你!沒錯,如果我們不注意讓孩子患上社交恐懼症後如果孩子真的患了社交恐懼症的話引發兒童社交恐懼症的原因是什麼1、先天遺傳,如果家族直系親人中有人患有社交恐懼症的話,那麼,孩子患社交恐懼症的概率也會比其他孩子高出十倍以上。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社交恐懼症如何自愈
    生活中人人都是離不開社交。社交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豐富美好,但是社交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樣有不少人就會懼怕社交,那麼社交恐懼症的表現,這是需要大概有個了解,不然當你自己有社交恐懼症的時候,自己都不會知道。會對你的生活大大折扣,讓身邊的朋友和親戚都遠離你。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有哪些
    核心提示:社交恐懼症對人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往往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上社交恐懼症了呢?通過以下的社交恐懼症的症狀表現,相信大家就會有所了解。   社交恐懼症對人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往往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上社交恐懼症了呢?
  • 「我就是害怕與陌生人交流」,過於敏感追求完美?社交恐懼要注意
    形成原因追求完美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也是命令的完美主義者。他們渴望給外界留下一個完美的形象,但越想完美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難以變得完美。這樣一來,陌生人就成了照出自己丑陋的「鏡子」。每次與陌生人相見,就是讓自己的缺點暴露在外。
  • 恐懼症、焦慮症患者可做放鬆訓練
    導語:都市人在諸多工作的重壓下很容易造成精神障礙,一時間社交恐懼症、場所恐懼症紛紛來襲。嚴重的社交恐懼症不僅影響一個人的人際社交,還可能引發一個人心理層面的自卑,精神衛生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愈發重要,你如何防護?
  • 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心理學家:堅持這三種方法就能克服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中恐懼症的一種表現,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及他人看法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 那麼,當我們患上社交恐懼症時,除了吃藥外,我們該如何自我調整呢?以下三種方法,只要我們堅持地執行就一定會獲得很好的改善。 一、培養正念 什麼是正念?簡單地說,就是平等心,活在當下的心。
  • 走進社交恐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患上社交恐懼?該怎樣克服?
    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有些患者對參加聚會、打電話、到商店購物或詢問權威人士都感到困難。
  • 害怕社交?害怕說話?我們要怎麼克服社交恐懼症?
    怎麼克服「社交恐懼症」?你有社交恐懼症嗎?社交焦慮障礙通常在青少年時期起病,大約有7%-1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間患過社交焦慮障礙,它是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我們都是社會人,每天不可避免地會參與到一些社交場合中。課堂上的小組討論,上臺演講、發言、與好朋友的朋友見面,同學聚會、公司聚餐、工作上的餐桌洽談等等。看見過網上的一條「段子」:一個社交恐懼症的人在網上加入了一個社交恐懼症互幫互助的群,結果從進去到解散這群的人就沒說過一句話。
  • 社交恐懼症的類型分為哪兩種
    宅男,目前很多人都在家裡蹲,他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踏出社會,不面對人群,只有手辦和電腦陪伴,在目前這類人在社會上非常多,不肯踏出房門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社交恐懼症,醫生說社交恐懼症是危害非常大的恐懼症類型,而社交恐懼症總是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及時的了解社交恐懼症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至關重要
  • 孩子沒有朋友,不敢和人交流,或許是患上社交恐懼症,家長別忽視
    聽完閨蜜的話,我斷定鬧鬧應該是患上了社交恐懼症。表面上看上去孩子不喜歡和人交往,可是,他們的內心渴盼和其他人交朋友,只是擔心會被拒絕,又不敢邁出交往的第一步。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心理呢,家長又該如何引導呢?孩子患上社交恐懼症的表現有哪些?
  • 【小測試】經典社交恐懼症測試題
  • 自卑、敏感、不敢說話……社交恐懼症的絕望你了解多少?
    如今在網絡上,一旦將社交恐懼症的話題聊起來,會發現好像大家都一樣有,幾乎到了「人人社恐」的年代。 前段時間一場疫情造成人們很長時間內必須宅在家閉門不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憋壞了。 而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只感到舒服:終於不用出門各種社交了。
  • 社交恐懼:口罩能治好社交恐懼症?
    口罩掩蓋了很多微表情,所以戴上口罩,社交恐懼症減輕了?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內向並不是社交恐懼症。「我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我有社交恐懼症!」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口頭上。這種對群體生活的社交活動產生的焦慮和各方面的障礙就是人們所說的社交恐懼症。
  • 成都近百萬人患社交恐懼症 患者4年翻一倍
    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的醫生讓8名社會恐懼症患者,分別在代表「人生」的紙杯上戳洞  昨天,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公布了國家973課題——社交焦慮障礙(又稱「社交恐懼症」)的生物學標記及臨床意義調查研究結果。這個由華西醫院副院長,心理學張偉教授專家牽頭,帶領著專業團隊歷經4年,調查覆蓋10區4市6縣的大中學生,及社會各年齡段和職業的臨床就診患者共計近百萬人的結果顯示,成都的社交恐懼症患病率達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