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是文書的重要部分
申請季在即
現在正是準備推薦信的關鍵時期!
小書童整理了各派導師們
向教授要推薦信時的經歷
以及很多不為人知的「秘訣」
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學習到經驗,
順利的為自己的申請加分!
(Tips:乾貨滿滿,可選擇轉發/收藏
以便過後仔細閱讀)
@Amanda學姐
康奈爾大學 信息科學碩士
在墨大的兩封推薦信是來自於自己分數比較好的課程教授/講師, 當時沒有去Office Hour, 但是在申請季給教授/講師們發郵件的時候詳細列舉了自己在課上的表現和做過的所有項目, 其中一名教授,曾經在墨大CIS department做過head, title很高人也很好, 與我進行了zoom視頻更多地了解了一下我並答應了推薦;
還有一封推薦信來自在賓大交換期間與我討論過本科畢業之後就業及研究生方向的教授,因為墨大CS更多使用C語言,我在賓大這個基本所有課都用Java的學校跟不上他的進度,整個一學期去了很多次他的Office Hour請教,也交流過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很熱心地對我進行了推薦。
@Jason學長
哥倫比亞大學 金融數學碩士
我的推薦人有三個,一個是我Honours期間的導師,另一個是教我們課的一個professor,還有一個是我實習的老闆。
比較難拿的是professor的,因為關係沒有那麼近,不像另外兩個人都是一口答應。所以我就儘量的在他的課上多發言來impress他,最後在期末複習的期間,研究tutorial question的時候,我覺得他的解法有一點瑕疵,就給他發了一封郵件,附上了我自己的解法。他後來也回郵件說我的考慮的更周全,他以後教課的時候會把答案換成我寫的。可能就是這樣才給他留下了好的印象吧。
@Crystal學姐
帝國理工學院 商業經濟和戰略碩士
我先預約了和教授的appointment,然後去溝通了幾次拿到的,前提是他們之前對我有印象。
多溝通。這三個字看起來不痛不癢,但我覺得是所有關係培養的橋梁,也是最為重要的因素。我記得我被一個教授拒絕過,他當時就說因為不怎麼認識我,所以無法給我寫推薦信。其實很有道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為什麼別人要花時間花精力幫你寫?所以我覺得討論問題和日常的email就是很好的切入點,哪怕是ppt上的筆誤,或是對問題的不同理解都可以去討論。這樣不僅加深了他們對你的印象,更是一種不經意之間關係的養成。熟悉之後就可以聊聊對未來的期望,發展的方向等等。其實他們真的不介意和你多聊聊,只要勇敢的邁出第一步。
@Aaron學長
康奈爾大學 衛生政策與經濟理學碩士
我的推薦信主要來自於我Honours時期的老師,這也算是沾了honours cohort人數較少的光。日常多跟老師接觸,就能很easy的要到推薦信,也同時能讓老師更了解你。學校平常有老師參加的一些活動,也可以積極地參加,拉近一點距離。膽夠大的,還可以請老師喝咖啡,聊聊天什麼的。
@JW學長
劍橋大學 計算機科學博士
個人覺得推薦信是所有申請材料裡最舉足輕重的,在學術圈connection實在太重要了。推薦信的本質是用來幫助招生官更好地了解你,這些信息可以是很多方面的。比如推薦人可以從你的成績上來肯定你的學習能力,也可以從某一段的科研項目的產出來表現你的科研能力,還可以從你和其他同事間的合作來展示你的溝通能力。針對不同項目的偏好在推薦人的選擇上也是很有講究的。
這裡想說兩種比較常用的推薦人類型吧,上課的老師/助教,還有科研項目的導師。第一類的情況,只要你好好上課,平時office hours有事沒事刷刷存在感,考試拿拿高分,老師基本對你多多少少會有印象。如果你想找某個上課老師寫推薦信且離申請開始還有很久,最好在學期結束後就提出這個要求,否則一年半年過去了要寫推薦信了可能老師已經不記得你這個人了。其實一般情況下做到這一步就夠了,因為老師幫你寫推薦信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除非他覺得你確實有問題,要不然都會願意的(最好旁敲側擊一下是否願意給強推)。第二類展開實在太大了涉及到怎麼找到科研/暑研機會在這裡就不展開了。
然後是找老師要推薦信的一些小技巧。首先按照剛才的策略,要讓老師先同意幫你寫,然後要控制找老師的時間,因為老師一般日程比較緊,最好在申請截止日期提前一個月以前就找老師,這樣老師可以單獨騰出時間來寫。第二,在找老師寫的時候,可以以bullet point的形式寫一些文檔一起發過去,幫老師回憶你的強項,一箭雙鵰,既節約了老師的時間也間接引導了老師的思路。
@Eunice學姐
LSE 會計和金融碩士
一個是會計學院的教授,是lecturer也是tutor,本來也經常見到。當時這門課是喜歡會計的開始(偏財務分析和管理會計),本來大一學下來是比較痛苦的,大一到大二的summer上的課成績很好但都是強行學下來的。其實就是因為喜歡所以經常問問題什麼的,會做課前準備,課上會主動回答。所以他也是挺喜歡我的,到我masters畢業的時候還問我要不要回去讀博,現在也有聯繫,所以那時候問了推薦信的事情他很開心就答應的。
還有一個是大三的老師,因為發現LSE那邊要求兩位都是academic referral,otherwise本來想找工作的人給我寫的。所以其實第二位沒有準備,直接就在lecture結束去問了。這門課就是我學的比較輕鬆,感覺成績應該也不會差的,正好當時這個老師口徑就是——可以寫,但他要看final成績。後來反正是87分,當時也完全沒有說為了這個事兒特別用心和努力去考什麼的。
總的來說成績是保障,如果跟老師關係好一定要把握住,有些比較nice的老師真的會給你寫的比較走心的,我覺得兩份letter至少有一份要走心,會比較有競爭力。
總結6位導師的心得
小書童覺得主要有兩點:
1. 多溝通
2. 多準備
申請推薦信的工作貫穿整個本科
想實現推薦信「伸手就來」
多溝通,多準備是關鍵!
青藍前輩深知推薦信的重要性
所以把最好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以便在申請季輕鬆get頂級offer
所以,想要申請頂尖項目的同學
歡迎諮詢小書童哦~
最後祝大家在找尋推薦信的路途中
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