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麼來衡量你的用戶體驗?留存率\滿意度\NPS?

2020-12-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衡量你的用戶體驗指標應該選擇哪個?是留存率、滿意度還是NPS?文章作者對這三個指標展開對應的分析解讀,希望你能夠找到一個適合你家產品的指標。

進入體驗小組後,跟團隊夥伴就衡量用戶體驗一事開展過多次激烈的討論。衡量用戶體驗到底是該用純主觀感性指標,還是應結合客觀行為進行綜合評估。這是我們的分歧點。

百度百科上對用戶體驗的註解是: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E/UX)是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一種純主觀感受。如果按這樣理解,體驗似乎就是一件純主觀感性的事情,那麼衡量用戶體驗也應該用純主觀的指標?

繼續往下思考,我們為什麼要衡量用戶體驗,只是為了讓TA感覺很爽?當然不是,讓用戶爽的背後其實是希望用戶帶來更大的價值。對於企業來說,不論在戰略上把「用戶體驗」置於多麼高的位置,其終極目的依舊是用戶的商業價值。而用戶的商業價值最直接體現的就是用戶忠誠度。也就是說,公司提升用戶體驗的根本訴求之一是為了提升用戶忠誠度。

因此,當我們希望更科學衡量用戶體驗時,可以從如何衡量用戶忠誠度切入思考。用戶忠誠可以分為態度忠誠和行為忠誠。目前各公司衡量用戶體驗的側重點不盡相同,基本可以分為三類:

01行為忠誠派

這是大多數公司採用過的思路,即便是初創公司,沒有系統的體驗思維,也知道建立用戶行為指標體系,監測用戶的行為是否忠誠(這是公司能不能活下來的關鍵之一)。

對於平臺型產品而言,供給側用戶(如淘寶商家)和需求側用戶(如淘寶買家)的特性不同,用戶忠誠行為指標也有較大差異。供給側用戶常見的忠誠行為指標包括留存率(失活率)、活躍度、服務好評率等,而需求側用戶常見的忠誠行為指標除了留存活躍外,更直接的還有復購率等。

行為指標的優點是可以直接通過後臺沉澱的行為數據獲得,相對而言更加客觀。這在崇尚大數據驅動的背景下,可能更受企業認可。

不足的地方是行為忠誠跟用戶忠誠始終存在GAP,無法全面衡量用戶忠誠。這之間的GAP值跟企業所處於的行業性質有密切關係。企業壟斷程度越強,GAP值越大。什麼意思呢?比如OTA行業,攜程去哪兒的用戶留存活躍復購都很高,但這並不能說明用戶忠誠,可能是因為用戶可選擇餘地少,不得不行為忠誠,而不是主動行為忠誠。只要市場上出現更優質的選擇,用戶流失不可避免。

02態度忠誠派

態度忠誠,即更注重監測用戶的主觀感受。不少公司或多或少都有開展追蹤用戶態度的措施,小到在產品環節中加入滿意度評價插件,大到系統性開展滿意度或NPS調研。目前比較流行的用戶(主觀)體驗監測指標有CSAT(用戶滿意度)、NPS(淨推薦值)、CES(用戶費力度)等。

用戶滿意度(CSAT)

CSAT評分的目的是測量用戶對企業產品、服務或交互的滿意程度。CSAT通常讓用戶回答一個或一組問題,或者完成一份詳細的問卷,從而得到相應的分數,評估他們對產品的體驗。

常設的問題如:請選擇以下選項來描述您對這款產品的整體滿意程度。

淨推薦值(NPS)

作為未來的客戶忠誠度指標,最近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NPS展現的基本核心理念是,一個企業的用戶可被劃分為三類:推薦者、中立者和貶損者。

其核心問題是:「您有多大可能向您的朋友推薦我們(的產品或服務)?」。然後讓用戶從0-10分中選擇一個分數,0分代表「完全不可能」,10分代表「非常有可能」。

用戶費力度(CES)

CES關注的是企業會讓用戶費多少力氣去滿足自身需求。

常設的問題是:您需要花多少力氣去實現自己的需求?請從1-5的範圍內選擇。然後讓用戶從1到5中間選擇一個數字。1代表非常輕鬆,5代表非常費勁。

相比行為指標,態度指標更注重用戶的心理感受,更貼近體驗本身。這是態度指標的優點。

但其缺點同樣也很明顯。如果能順利獲得用戶真實的態度指標,用戶的態度和行為匹配,這是最理想的結果,但實際上很難。最現實的問題是,獲取用戶真實態度、挖掘到用戶實際的想法和意願是一件極有挑戰的工程。用戶說他願意推薦,他就真的推薦了嗎?行為上真的就忠誠了嗎?

本質上這是對人的探索,人文社科的套路從來不是客觀準確的「1+1=2」。為了儘量探知並量化衡量人的態度和意願,為了儘量減小測量誤差,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產生出了很多方法。態度指標體系的建立關鍵在於逼近真實、減少誤差。這對於體驗團隊的專業性要求極高。

對於企業而言,要建立一套監測用戶主觀態度的體驗系統,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小視,並且還要冒著無法準確獲得真實態度的風險。

03綜合派

鑑於行為指標和態度指標各自的不足,不少公司在實際運作中,綜合了兩者,同時從數據驅動和用戶為中心的角度出發,採用了綜合體驗指標。比較典型的有Google提出的Heart模型。

Heart是一個用來衡量提升用戶體驗的框架,每個字母代表一種用戶體驗測量標準:

  • Happiness  (愉悅感)
  • Engagement (參與度)
  • Adoption  (接受度)
  • Retention  (留存率)
  • Task Success(任務完成率)

這五項僅僅是指標體系的範疇,不同產品可據此定義具體的指標,用以監控用戶體驗。

愉悅感結合用戶的滿意度來度量,任務完成度結合任務完成的效果和效率來度量。參與度、接受度、留存率一般通過廣泛的行為數據來制定。

在綜合指標設定中通常不一定要用到所有維度,但可以參考該框架來決定是包括或排除某個維度。比如供給側用戶需使用你的產品作為工作的一部分,在這種環境下參與度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此時可以考慮選擇愉悅感或者任務完成度。

綜合體驗指標的好處在於同時衡量了行為和態度忠誠,降低了由單側衡量帶來的片面和不準確風險,能較大程度獲得用戶忠誠度。

那麼,對於不同類型公司來說,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指標體系來衡量用戶體驗?

按行業性質的角度來說,壟斷程度越高,行為忠誠衡量用戶忠誠的程度越弱,此時需要側重關注用戶態度忠誠; 壟斷程度越低,市場競爭越激烈,用戶的選擇空間很大、轉移成本很小時,可側重關注用戶行為指標。

網際網路行業,流量效應明顯,全盤通吃的巨頭和獨角獸眾多,對於這部分公司而言,這個時候只關注行為指標是不夠的,要時刻謹記的是,你的用戶未必是真的因為忠誠才選擇你,可能是,此時TA別無選擇!

在實際運作中,純粹只衡量行為或態度一側忠誠的情況很少,基本都是往綜合體驗指標的方向發展。

側重關注行為指標的公司,或多或少會加入滿意度評價來獲取用戶意願等;而在衡量用戶意願的態度指標體系中,比如NPS,其創始人自始至終都在強調需要定期驗證態度指標NPS與用戶忠誠行為之間的關係。如NPS與用戶忠誠行為並不匹配,那麼NPS對衡量用戶體驗的準確度和科學性就要受到質疑了。

 

作者:木糖(公眾號:90後運營圈),2歲運營喵,就職於滴滴出行。

本文由 @木糖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以購物車為例,產品體驗如何做衡量?
    編輯導讀: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提升用戶體驗是實現自我價值的證明,因此體驗度量就很有必要和價值了。本文作者以購物車為例,圍繞如何衡量產品體驗展開三個維度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用戶體驗是人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無論他是業務、運營、研發還是老闆。
  • 深度解析 NPS(淨推薦值)的理論、應用簡介與評價
    進一步了解不同公司對NPS的實際使用情況,發現有些是用NPS來評估忠誠度,有些是滿意度,更有用作衡量推薦度的;計分的方式也有不同(同樣是十分制,有些是從0開始計分,有些從1開始);有的公司是把NPS當做一個指標來用,但在有些公司裡,NPS似乎又是個衡量客戶體驗的系統,以下是一些使用案例
  • 深度解析:NPS(淨推薦值/系統)的理論、應用簡介與評價
    進一步了解不同公司對NPS的實際使用情況,發現有些是用NPS來評估忠誠度,有些是滿意度,更有用作衡量推薦度的;計分的方式也有不同(同樣是十分制,有些是從0開始計分,有些從1開始);有的公司是把NPS當做一個指標來用,但在有些公司裡,NPS似乎又是個衡量客戶體驗的系統,以下是一些使用案例平安集團的NPS結果展示:
  • 深度解析:NPS(淨推薦值/系統)理論、應用簡介與評價
    進一步了解不同公司對NPS的實際使用情況,發現有些是用NPS來評估忠誠度,有些是滿意度,更有用作衡量推薦度的;計分的方式也有不同(同樣是十分制,有些是從0開始計分,有些從1開始);有的公司是把NPS當做一個指標來用,但在有些公司裡,NPS似乎又是個衡量客戶體驗的系統,以下是一些使用案例:平安集團的NPS結果展示
  • 蝌蚪互娛|群組分析Cohort Analysis:提高用戶留存率的關鍵
    導讀:真正的成功不是讓別人下載你的App,產品若沒有很好的留存,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來挖掘新客戶也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推薦你用群組分析Cohort Analysis方法,用來幫助你提高用戶留存率。你該如何找到用戶流失的準確原因?你該如何找到用戶流失的節點並優化它們?你該如何挽回即將流失或已經流失的用戶?
  • 手機遊戲用戶留存率詳解與計算案例
    留存率,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從網站用戶到客戶端產品,遊戲產品,無線APP產品,都非常重視這一指標,留存率成為衡量一個產品是否健康成長的重要指標之一。留存率的「40–20–10」規則Facebook平臺流傳出留存率「40–20–10」規則,規則中的數字表示的是次日留存率、第7日留存率和第30日留存率。規則所傳達的信息如下:如果你想讓遊戲的DAU超過100萬,那麼新用戶次日留存率應該大於40%,7天留存率和30天留存率分別大於20%和10%。
  • K12在線英語平臺留存率指標曝光,51Talk用戶留存行業第一
    近日,在易觀最新的《中國網際網路青少兒英語教育行業洞察2019》數據報告中,有關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平臺留存率的行業數據與品牌數據引發了業內人士與消費者的普遍關注。報告顯示,超過47%的受訪者表示使用過在線青少兒英語且整體留存率較高。
  • 復盤:如何通過產品迭代做用戶增長,留存率提高20%+
    本文作者通過自己的項目復盤,從六個方面,為我們梳理了改如何通過產品迭代提高用戶增長,從而提高用戶留存率,希望對你有幫助。北極星指標的選擇一般來說,一個好的北極星指標具備以下幾個屬性:是可以明確衡量的指標(在這個案例中是衡量「留存率」)。是可以體現產品價值與客戶價值的指標。是先導指標,而非滯後指標。
  • 用戶忠誠度指標:淨推薦值(NPS)
    當我們想知道用戶對產品有什麼意見或對產品是否滿意時,常常會通過用戶調研的形式去了解用戶的真實感受。用戶滿意度相關問題首先是整體滿意度:「你對pp的滿意程度(1-10分)」;然後是各個因素滿意度:「你對產品設計的滿意度(1表示非常不滿意,5表示非常滿意):信息傳達效率(1,2,3,4,5)頁面美觀(1,2,3,4,5)操作流暢性(1,2,3,4,5)……」
  • 兩個方法助你選對UX用戶體驗設計指標
    但是,在衡量UX改動的影響時,它們的作用有限,因為它們過於寬泛,無法直接衡量用戶體驗質量、產品目標實現程度,實操性低。我是谷歌UX量化研究團隊的一員。大規模的數據分析,是谷歌UX研究方法之一。愉悅度(Happiness)衡量用戶態度,數據通常來源於用戶調查。例如:用戶滿意度、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淨推薦值(NPS)。2. 參與度(Engagement)衡量用戶參與度,數據一般來源於用戶行為指標,比如:某一時間段內,交互的頻率、強度、深度。例如:每周人均訪問次數、每日人均上傳圖片數。3.
  • 學習體驗和效果外化並重,51Talk轉化率、用戶留存率行業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51Talk以46%的市場份額成為行業第一,並且用戶轉化率、留存率位居行業榜首。51Talk品牌轉化率及用戶留存率均位列行業第一數據顯示,在品牌知名度方面,51Talk為50%,噠噠英語為50%,VIPKID為35%,在"聽說過"到"兩年內使用過"的轉化上,51Talk為64%、噠噠英語為34%、VIPKID為29%,而從"兩年內使用過"到"正在使用"的比率上,51Talk為91%,噠噠英語為65%,VIPKID為60%
  • 周留存率=月留存率=半年留存率,「憶年」相冊小程序如何黏住用戶?
    目前,憶年的累計PV已破億,用戶量近千萬,累計上傳的照片和短視頻總量超過8000萬條。在本月舉辦的阿拉丁小程序產業峰會上,憶年是總榜排名第16的小程序,熱度超過美團外賣、麥當勞等。 突出的是,憶年的留存率並不像一般工具型產品會經歷漏鬥形的留存率遞減,而是柱狀的,一周之後用戶基本趨於穩定,幾乎不再流失。
  • 用戶體驗至上 頭部育兒APP親寶寶滿意度業內領先
    隨著家庭育兒行業的持續升級,用戶越來越注重個性化需求,育兒APP成為不少家庭養育孩子的得力助手。5月8日,艾瑞聯合親寶寶發布的《2018年中國家庭育兒行業用戶洞察報告》顯示:經過綜合測評,頭部家庭育兒APP親寶寶在體驗和內容方面具有核心優勢,用戶滿意度領先於行業水平。此外,育兒主體結構發生明顯變化,非媽媽用戶的比例接近一半,佔比高達47%。
  • 神乎其神的指標「淨推薦值(NPS)」,真能反映用戶體驗嗎?
    編者按:2003年,市場推廣諮詢師Fred Reichheld 在哈佛商業回顧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你需要提高的唯一一個數字》,引發了商業世界的熱議。自此之後,NPS信徒大有人在,許多企業講起納入用戶體驗小組工作成果的考量。但是,這個指標真的管用嗎?
  • 首批「男性機器人」用戶體驗:滿意度達98%,功能性突出
    首批「男性機器人」用戶體驗:滿意度達98%,功能性突出!首批「男性機器人」用戶體驗:滿意度達98%,功能性突出!大家都知道,機器人的設計,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人機互動」,而5G通信技術的出現,讓數據傳輸速度加快,AI智能的發展,也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所以智能化的仿真機器人,才能夠出現,美國的一家機器人公司,就推出了首批「男性機器人」,代號為「亨利」。
  • Jacky說用戶體驗︱軟體UX模型在硬體產品領域的應用
    有數據顯示,移動終端App的次日留存率大概為20%,這也是為什麼移動網際網路行業這麼重視用戶體驗。剛開始完全不懂用戶體驗評估該怎麼做,完全是按照傳統的留置測試來做的,等到測試即將結束要寫分析報告時,才發現傻眼了,由於缺少系統的評估指標,對於該產品的體驗評估分析真有點講不清理還亂的趕腳……用戶體驗四要素:有用、能用、易用、愛用首先腦補下,解釋下什麼是用戶體驗——用戶體驗(UX)是User eXperience的專業縮寫。
  • 男性機器人被用戶體驗後,滿意度高達98%!原來是因為這兩個特長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男性機器人被用戶體驗後,滿意度高達98%!竟是因為這兩個特長」吧!在如今這個男女平等的世界裡,男性機器人也逐漸開始備受追捧了。事實上,美國、日本,乃至我國,對智慧機器人一直以來都有所研究。至今為止,已經有不少女性機器人和男性機器人誕生過了。
  • 亞馬遜A9算法到底是什麼?一文教你讀懂
    那亞馬遜如何來判斷你的產品是不是符合以上幾個標準呢?符合以上條件的產品又會有哪些「福利」呢?這裡我們就需要引入亞馬遜的搜索核心——A9算法!1.相關性——符合客戶搜索需要2.轉化率——激發顧客的購買行為3.滿意度&復購率——帶來極致客戶體驗
  • 用戶滿意度指標權重計算方法
    用戶滿意度調查是用戶體驗工作中重要一項活動。在了解整體滿意度、一級指標滿意度、二級指標滿意度外,還需要了解下一級指標對上一級指標的權重,幫助確定各個方面的工作優先級,為產品優化改進方向提供決策依據。下文將簡單介紹一下幾種滿意度指標權重的計算方法。Part 1. 權重計算的作用指標權重可以更合理的評分用戶滿意度,指導用戶體驗優化方向。
  • 美樂家(中國),提供優質服務,提升用戶滿意度
    CSAT是一種用于衡量用戶滿意度的指標,利用可量化的方式衡量用戶對產品及服務的滿意度。美樂家也採取了CSAT分析會員對美樂家的滿意程度。以前,美樂家分部的工作人員通過總部返回的數據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