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英雄》李紳閉眼答題 被稱讚:深不可測

2020-12-25 網易娛樂

《成語英雄》複賽第三場將在5月23日周五晚22點播出。在這場對決賽中,「成語男神」李紳這一場又有了新綽號:懶大俠。比賽時,他睜著迷離的雙眼答題,卻依舊能順利過關晉級。雖然場上的李紳大大咧咧,不過另外一位成語先生王蒙不以為然,仍舊稱讚「紳哥」「深不可測」。


「男神」李紳被王蒙稱讚:深不可測

網易娛樂5月23日報導  由愛瑪電動車獨家冠名播出的河南衛視大型文化節目《成語英雄》複賽第三場將在5月23日周五晚22點播出。在這場對決賽中,「成語男神」李紳這一場又有了新綽號:懶大俠。比賽時,他睜著迷離的雙眼答題,卻依舊能順利過關晉級。雖然場上的李紳大大咧咧,不過另外一位成語先生王蒙不以為然,仍舊稱讚「紳哥」「深不可測」。

「男神」李紳閉眼答題 被王蒙稱讚:深不可測

目前正在大學學習國學專業的李紳詞彙量豐富,評委們頗為看好他的比賽成績。一路披荊斬棘的李紳在複賽第三場中又有了一個新的稱號:懶大俠。比賽時,他睜著迷離的雙眼答題,卻依舊順利過關晉級。

除了半開雙眼,李紳在臺上還常常搖來晃去,並不時拽一下褲子,竇文濤就此追問他「今天口袋裡裝什麼東西了?」原來李紳的褲兜裡經常東西裝得鼓鼓囊囊。雖然場上的李紳大大咧咧,答題時迷離著雙眼,不過另外一位成語先生王蒙不以為然,仍舊稱讚「紳哥」「深不可測」。

80後大學教師李新遇難詞 竟寫sorry當答案

大學老師李新一上場便使勁澄清自己年齡,說自己是80後。原來,他是想與70後的王鐵軍老師拉開年齡上的差距。賽場上的李新狀態良好,思路很是清晰,答題更是信心滿滿,興起時不停的用肢體語言描繪成語內容。雖然他一路逍遙,但最終還是遇到了答不上來的成語,面對難題,李新還是不走尋常路,竟然在題板上寫出英文「sorry」。而他的對手王鐵軍老師在答題時雖顯從容,卻也能看出心事重重,原來他的心中一直掛念著那群即將面臨高考的孤兒學生,因此狀態不佳。

12歲選手口不擇言 遭成語先生嚴厲批評  

剛剛12歲的雷鋒圖與「民國女神」陳更在場上的表現均非常出色, 而且他們在臺上的感覺也很相似,他們無論從外貌還是答題速度,甚至寫出的字的樣子都猶如雙胞胎一般。這引得三位評委壓下賭注,猜選手輸贏……

雖然小學生雷鋒圖的比賽成績很好,但隨著賽事的發展,他也逐漸變得自大起來。小雷放言:「我本來就是來玩兒的,碰上誰就玩兒誰。」這樣的說話法式自然令成語先生們十分不滿,紛紛教育他先要學會做人做事,12歲的小孩子放出豪言,目空一切,是錯誤的行為。

那麼在賽場上的小學生有沒有認錯呢?歡迎5月23日晚22點鎖定河南衛視《成語英雄》。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選手《成語英雄》閉眼答題 王蒙贊:深不可測(圖)
    選手《成語英雄》閉眼答題 王蒙贊:深不可測(圖) 2014-05-23 15:35:38作者:責任編輯:羅攀   中新網5月23日電 河南衛視大型文化節目《成語英雄
  • 《成語英雄》決賽將即學霸薈萃 "非著名男神"獨領風騷
    人民網北京6月9日電 (艾雯) 河南衛視大型文化節目《成語英雄》第二季賽程已過半,即將進入終極PK的決賽階段。回首往期賽事,總有一些神奇的性格選手給評委和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非著名男神」考霸李紳、人小鬼大目空一切的雷豐圖,還有腹黑派代表人物趙棟梁法官、文理全能的高知分子陳更包坤,以及走到哪裡都令人側目的美女選手趙雪雅王遊美等。
  • 《成語英雄》選手吃奶片答題 竇文濤:吃相如猢猻
    洋博士包大人不會寫漢字 成語英雄變瘸腿英雄  自稱包拯後代的包坤留洋歸來,具有美國知名大學物理學博士學歷,可是他在寫到「大家閨秀」這個成語的時候,出人意料的是不會寫「閨」字,最終無奈把閨字寫成了門+乖,弄得滿場哄堂大笑,嘉賓竇文濤戲稱:包家有女初長成,一直在家乖乖的。並評價說:「他是不會寫字的成語英雄,也就是瘸腿的成語英雄。」
  • 深不可測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高深莫測,反義詞有:一目了然,深不可測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比喻對事物的情況捉摸不透。深不可測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深不可測(shēn bù kě cè)成語釋義:①深得無法測量。形容很深。②比喻道理、含義異常深奧。
  • 致敬戰「疫」英雄,這些成語留著稱讚他們用
    疫情過後咱們要想真正的英雄致敬,不能單調的用偉大,真偉大這些單調的詞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麼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一些歷史成語,留著致敬戰「疫」英雄使用。成語出自宋朝周行己 《上宰相書》「逮事三主,始終一心,豐功偉績,昭煥今古。此次疫情發展之快,來勢之猛,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這是一最不一樣的春節和寒假,如若沒有這群逆行的醫護人員,在難有美麗的春天,他們的付出放在歷史當中擔得起豐功偉績四個字。同義詞可用勞苦功高:出了極大的力氣,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 狄老師講故事 | 李紳和他的《憫農》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李紳完成了自己的學業,終於考取了功名。皇帝見他學識淵搏,才學出眾,便招他為翰林學士。有一年夏天,李紳回故鄉亳州探親訪友。這大文豪看了李紳的《憫農》之後,認為李紳非常有才華,將來一定能夠成為愛國愛民的好官!還真給他說中了,這李紳最後是當了官,並且官至宰相呢。可是呂溫看詩文比較在行,看人就不那麼準了。因為當官之後,尤其是當了大官之後的李紳變了,他早已不再是那個體恤窮苦農民的寒酸文人,而是一位出則香車寶馬,食則山珍海味的官員了。
  • 我們都被李紳這句「鋤禾日當午」騙了!
    武宗皇帝不是昏君,不僅沒有怪罪李紳,反而給李紳升了官。再看那李逢吉呢,偷雞不成蝕把米,被貶雲南。宦海沉浮、捲入黨政、初心泯滅我們寫到這裡,仿佛這李紳真真是個大好人了,也許年少之時的李紳真的存了一顆為百姓做官的心,但是不知何時,這顆赤子之心在宦海沉浮之中就悄悄地就變了—捲入牛李黨爭、貪圖享受、濫施淫威。
  • 《成語英雄》迎來巔峰對決 文化傳承成社會共識
    三位陪伴觀眾多月的成語先生崔永元、錢文忠、蔡志忠也將送上他們在第一季《成語英雄》節目中最後的點評和輔導。雖然首季節目落幕在即,但是兩個多月文化性趣味性交融的節目內容還是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網絡上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探討也愈發熱烈。
  • 感嘆農民不容易,寫出千古名詩《憫農》的李紳,其實並不清廉
    今天要講的並不是李白,而是另一個詩人——李紳。提到李紳這兩個字,可能大家並不熟悉。但是他有兩首詩非常有名,這兩首詩在每個人心中都佔據著不磨滅的地位,經常用來教育小孩子,這就是著名的《憫農二首》: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
    中國古代史上的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至今廣為流傳在我們國家數千年的歷史上,出現了無數忠臣良將,像諸葛亮,嶽飛,文天祥等人都成為了後世所敬仰的英雄。相應地,也出現了很多令人深惡痛絕的大奸臣!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三個大奸臣比較特殊,他們所犯下的惡行被總結成了成語,並流傳至今……指鹿為馬在大秦幾代國君的勵精圖治下,秦王朝最終成功的統一了天下。秦始皇所創立的很多制度更是影響深遠。但遺憾的是,秦朝卻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
  • 成語 仁人志士 詳解
    成語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成語例子大批仁人志士,滿腔悲憤,萬種辛酸,想有所為而不能為,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首字為「仁」的成語仁至義盡  仁言利博  仁義之師仁言利溥  仁人君子  仁義君子仁人義士  仁義之兵  仁柔寡斷二字為「人」的成語詞人墨客  令人神往
  • 魔道祖師:用一個成語形容角色,薛洋笑裡藏刀,魏無羨深不可測
    魏無羨:深不可測為什麼會選擇深不可測形容魏無羨呢?當然完全是因為魏無羨在亂葬崗歸來以後,成為夷陵老祖,實力已經非常深不可測了。嗯,我相信你們跟我想的一定是一樣的,沒有別的意思(想多的自動去面壁哈)。羨羨從亂葬崗歸來之後,憑藉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就在射日之徵中立下了大功。
  • 李紳當了宰相後,為何不像他《憫農》詩裡寫的那樣關心百姓
    唐代詩人李紳寫下的兩首《憫農》,現如今已經成為了大部分人的啟蒙唐詩。而作者李紳悲天憫人,敢於為農民發聲的可貴品質,也向來為人們所稱道。不過,當後來李紳官至宰相,已經有能力改變農民生活狀況的時候,他似乎成了一名殘酷的剝削者,不再奉行「憫農主義」了。李紳這樣的變化是怎麼發生的呢?
  • 崔永元加盟河南衛視《成語英雄》 講解成語典故
    昨日,大河報記者從河南衛視獲悉,崔永元將搭檔著名文化學者錢文忠和臺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等,在河南衛視全新打造的《漢字英雄》姊妹篇《成語英雄》中擔任嘉賓,與選手互動,講解成語典故,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據悉,《成語英雄》將於11月21日開始每周四、周五晚9點25分在河南衛視播出。
  • 寫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後來何以不「憫農」?
    我們就一道聊聊李紳由好變壞的人生。一、早年的李紳公元772年出生於浙江湖州烏程的李紳,字公垂,原本來自小仕宦家庭,父親曾在烏程縣衙供職。只是,李紳6歲那年,父親過世,只好隨母遷居潤州無錫生活。成語"司空見慣"即源於此,李紳還得到史家之"漸次豪奢"的差評。據《雲溪友議》載,李紳早年為了生活,常去族中一個叫李元將的人家蹭飯,親切地稱之"叔叔"。後來李紳當上大官後,李元將不敢以長輩自居,連降三輩,直到稱"孫子"才得到李紳的勉強接受。
  • 憫農李紳心懷天下,入仕後卻窮奢極侈,為何前後那麼「矛盾」?
    李紳的這首《憫農》,可謂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很多人都會通過這個作品,先入為主的認為李紳是一個心繫天下的善人。 可見,李紳的《憫農》影響之大。不僅是現在,在當時也引起了社會轟動。當時的高官呂溫,初讀此詩,便被深深的折服。而後,又得到了韓愈的舉薦。 可以說,李紳在後來的仕途中,得以平步青雲離不開韓愈和呂溫的扶持。他們都是愛才之人,看到李紳的詩就覺得這是一個可塑之才。
  • 寫下「鋤禾日當午」的李紳一頓飯殺三百隻雞?真相來了
    不少公號文章披露,寫此《憫農》詩的李紳乃窮奢極欲之人,最為直接的證據是說他愛吃雞舌湯,一頓飯要殺三百隻雞。一頓飯三百雞,成為網紅話題,李紳成了人前憫農人後暴食的「兩面派」,大家紛紛指斥他揮霍浪費、表裡不一。話題反轉本來就是如今吸流量的一大利器,落在這一詩文入選教科書的國民詩人身上,想不轟動都難。歷史上的李紳果真如此嗎?
  • 《成語英雄》引發熱議 「成語」還可以換個角度看
    身為報社編輯的袁雲才能說會道,他來到《成語英雄》當然不是來相親的,他和女伴配合默契,讓現場觀眾捧腹不已。兩人又是什麼關係?今晚的節目即將揭曉答案。 《成語英雄》已經播出三期,各種平凡人的參賽組合,成為當下中國人文關係的一個縮影,觀眾盛讚,《成語英雄》讓「曲高和寡」的文化節目,因為普通人的參與而接了地氣兒。
  • 李紳 憫農二首
    李紳 憫農二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約772-846),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青年時,李紳曾目睹農民整日辛苦勞作卻得不到溫飽的情形,於是懷著同情和憤慨之情,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二首,他因此被稱為「憫農詩人」。鑑賞:李紳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也是新樂府詩最早實踐者,作有《新題樂府》二十首。第一首開篇兩句,特寫「春種」、「秋收」的景象:春天,農夫種下代表著希望的谷種;秋風中,農夫又大汗淋漓地收割沉甸甸的谷穗。
  • 《中國成語大會》將播 與《成語英雄》打擂臺
    搜狐娛樂訊 (楊純琛/文)2013年央視推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播出之後,中華文化的傳承在觀眾中引起廣泛討論,2014年,央視乘勝追擊推出姐妹篇《中國成語大會》,該節目將於4月18日起在央視十套首播,屆時將與河南衛視的同類節目《成語英雄》第二季展開收視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