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名牌鞋,我就不上學了」,面對孩子攀比,家長該怎麼做

2020-12-20 騰訊網

本文由媽咪是大王原創,歡迎讀者朋友們轉發分享

平時很多人都喜歡攀比,特別是一些孩子,人格發育不是很完善。如果長此以往有這種心理,很可能會讓生活失衡。

適當的攀比對沒什麼壞處,還會激發人的鬥志,但如果非常強烈或長時間處於在這種情緒中,對孩子的身心會有很大的影響。

「不買名牌鞋,我就不上學了」,一天,馬小軍這樣對媽媽說。他有這個想法已經很久了,今天終於發洩出來了,心裡舒暢了很多。

馬小軍,是個12歲的男孩。媽媽是個普通人,工資掙得不多,但總是想給他最好的教育,好不容易託關係,花光了積蓄讓他去上了一所貴族學校,裡面的孩子非富即貴。

想給孩子建立一些好的人脈,為他以後的生活、就業打下基礎。但她沒想到有一天孩子居然跟說不想去上學了,她被氣瘋了。

之前孩子要求她給自己買一雙名牌鞋,但她給小軍交了學費後,就所剩無幾,平時還要定期給他生活費,已經沒有多餘的錢他買一雙名牌鞋了。

而且小軍本來穿的那些鞋就已經是很好的了,比她的都貴。但孩子並不滿足,還要變本加厲要求,想買一些更貴的耐克鞋。剛開始的時候她沒有答應,覺得孩子耍耍脾氣就過去了,沒有滿足他。

幾天後孩子居然不想去上學了,這時她才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但無論怎麼問,兒子就是不回答,也不說不想去的原因。

她以為小軍在學校被人欺負,就想打電話諮詢一下老師,兒子看到這種情況,馬上搶過了電話。告訴她自己的鞋子是全班最差的

其他人都是名牌,覺得沒面子,怕被其他同學嘲笑,所以不想再穿那麼土的鞋子去上學了。

媽媽非常吃驚,她沒想到孩子的攀比心理已經這麼嚴重了。他年齡還這麼小,如果滿足他,下次還會不會變本加厲,要求更多呢?媽媽思緒萬千,一直想不通到底要不要給他買。

面對孩子攀比,家長應該怎麼做?

1.不要粗暴地制止

如果孩子有這種行為,不要一味去拒絕、阻止他,或大聲指責他,會加大溝通的難度,走入一個死胡同。

孩子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煩惱的時候,就不會打開心扉,向家長傾訴了,很多問題都會很難解決。最好站在朋友的角度平等、溫柔和孩子對話,會讓溝通更順暢。

2.弄清原因

遇到這種情況,不要一味去罵孩子,要弄清楚背後的原因,有針對性去處理。如果是一些比較小的要求,可以適當滿足他。

如果孩子要求非常大,很無理,沒有能力滿足他,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的方法去引導、糾正他。但態度不要太激烈,也不要太著急。

3.平常心看待

如果孩子經常無理取鬧,喜歡攀比,不要覺得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那麼容易生氣,要用平常心去對待。

有時攀比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相對於大人,小孩的心智還不成熟,人格發展也不是很完善,認知水平比較低。經常會通過外界,一些夥伴或朋友的評價去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

我們要適當理解他,接納他,用科學的方法去引導。

4.轉移注意力

平時可以引導孩子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比如照顧小動物等,轉移他的注意力。

這樣,他就不會那麼喜歡物質上的攀比。如果孩子在學習上有了進步,非常出色,得到老師和其它的人誇獎,他慢慢就會變得自信,有成就感。

他會更快樂,也不再需要靠外界一些物質上的攀比去肯定自己的價值。所以平時在他學習的時候,當他取得一點小進步,都要誇獎,建立他的自信心。

這樣他學習會更有動力,也不會把多餘的精力花費在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上。

5.促使孩子通過努力進步

要身體力行,給他做一個榜樣。或說清楚攀比的危害,幸福和快樂並不是比誰更富有,還是要比誰更努力吧。

讓他把攀比的方向引到學業上。但一味的說教是非常無力的,要潛移默化影響他。只要努力,以後一切都會有的。

可能他剛開始的時候不明白,也沒聽懂,但用正確的方法去說,久了,他還是會想通的。

沒有人是完美的,大人如此,小孩亦然。平時很多成年人都有一些攀比心理,而孩子有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了。

家長要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它,淡化孩子在物質上的欲望。跟別人比較永遠會有挫敗感,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到生活的樂趣和自我價值,才能改善這種情況。

我是作者媽咪是大王,也是一位3歲寶寶的媽媽,我將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優質的育兒母嬰知識和經驗,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喜歡我發布的內容,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和分享,希望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能夠共同成長,攜手前進。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孩子都穿名牌鞋,買了怕攀比,不買怕自卑?老師來支招
    每次去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看到他們班其他孩子穿都是名牌,像是某迪,一雙鞋子都上千。而自家孩子的都是自己從某寶上淘來的,價格便宜又舒服。之前她也沒在意,只心裡想著,家長為孩子真捨得。可後來幾次,就發現孩子很抗拒原來的舊衣服,去逛街的時候,吵著要買對勾的鞋子,說是同學們穿的都是這樣的。雖然還不知道是什麼牌子,可看到其他同學有,自己也想要。讀者就很猶豫,該不該給孩子買?
  • 「不買耐克鞋我就不上學」,這不一定是攀比,而是來自同伴的壓力
    導讀:「不買耐克鞋我就不上學」,這不一定是攀比,而是來自同伴的壓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買耐克鞋我就不上學」,這不一定是攀比,而是來自同伴的壓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孩子愛攀比怎麼辦?
    :孩子經常要求買名牌衣服、鞋子,說同學們都有,作為家長,該不該滿足呢?有的孩子因為父母開的車太普通,鬧情緒不願意上學;有的孩子過生日為了面子,拿著家裡的錢大肆揮霍請客;甚至有的孩子偷拿了父母的錢去買東西,還理直氣壯地說「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那麼,究竟是什麼讓孩子有了攀比之心呢?
  • 穿名牌上幼兒園反被排擠,攀比的焦慮來自孩子還是家長?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對做生意的夫妻給女兒買了價格上萬的衣服,卻因此遭到了同學的孤立。父親王先生在家長群裡質問此事,得到了如下回應:小朋友穿著這麼貴的衣服,萬一自己孩子和她打鬧時不小心弄髒還要賠償,不如離她遠一些避免風險。學校的老師也覺得這裡不過是普通學校,富養孩子會顯得格格不入。甚至還有家長認為給孩子買那麼貴的衣服是炫富行為,不應該提倡。
  • 給2歲兒子買600元鞋被吐槽敗家,全職媽媽:不就是買個名牌鞋嗎?
    大體寒暄了一下現在的生活情況後,小娟眼尖看到了璇璇手裡提的名牌運動鞋,非常驚訝地說:「喲,這鞋不便宜吧!」璇璇隨意回答說:「還行,不算太貴!可樂穿挺好看,我就給買了!」小娟接著就說:「這個鞋怎麼也得五百吧?孩子這麼小,能穿幾天啊!你不上班賺錢,就花錢這麼大手大腳的,也太敗家了吧!」
  • 孩子要買名牌足球鞋 每個家長都應該這樣做
    因為經常踢足球所以他穿鞋就特別費,平常一個孩子一年穿三雙鞋子,而他最少要穿六雙。媽媽在一家物業公司上班,每月的工資就900塊錢,而爸爸下崗了,身體還不是很好,所以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是很好。前幾天,志誠又穿著踢球踢破的鞋子回家讓媽媽趕快給自己買雙新鞋。媽媽就埋怨了幾句說:「我看別的孩子是穿鞋的,你簡直就是吃鞋,甚至比吃鞋還厲害!」
  • 媽媽拒絕給孩子買名牌鞋,孩子:奶奶都同意了,你憑什麼不同意
    導讀:媽媽拒絕給孩子買名牌鞋,孩子:奶奶都同意了,你憑什麼不同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拒絕給孩子買名牌鞋,孩子:奶奶都同意了,你憑什麼不同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人有的我也要!」孩子愛攀比,聰明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不少家長可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看見別的孩子有什麼東西都想要,不給就發脾氣,還理直氣壯地說「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要知道,現在的孩子,小小年紀就熱衷攀比已經不是個別現象。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很愛面子,如果家庭條件允許,能滿足就滿足吧,他們開心就好。但很多家長又擔心,如果孩子習慣了事事攀比,養成了錯誤的價值觀怎麼辦?
  • 「我也要買名牌衣服!」,作為父母,你怎樣對待孩子的這個要求?
    對物質的過度追求,最終會腐蝕孩子純潔的靈魂,要引起父母的高度警惕。怎樣對待孩子青春期間朦朧的攀比心理呢?「有時我跟孩子聊天時會說到,你們班很多同學的家長比我們有錢,但他們的家長未必都像我們這樣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未必有精力像我們這樣關注自己的孩子。」
  • 學生攀比名牌國外咋應對?英國禁穿高檔羽絨服
    【環球時報駐英國、韓國、法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夏雪 姚蒙 環球時報記者 張雪婷】英國一所中學最近致信家長,宣布在今年聖誕節後,禁止學生穿著昂貴的衣服上學,避免學生之間產生攀比心理,讓貧富差距的社會問題滲入到學校。幾年前,中國也曾有一些中小學督促學生不要穿名牌運動鞋上學。
  • 「別人有,我也要」,孩子愛攀比未必是壞事,家長正確引導很重要
    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提問:孩子說他們同學都有耐克鞋,他也想要。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不給他買,又怕他自卑,怎麼辦?所謂負性攀比,就是指只會產生負能量的或者盲目自大的攀比心理。比如「我擁有的都比別人的好,鞋子衣服只穿名牌的」;比如出去吃飯只吃高檔飯店的,如外國料理、披薩等等;比如玩具也要別人沒有的:手機、平板等;或者隨意誇大自身沒有的條件,比如「我爸是局長」、「我家開勞斯萊斯」等等。這種攀比都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消極的心理,會給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帶來消極的負面影響。
  • 孩子追求名牌亂花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攀比心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對話,媽媽,小紅有個聯名款的裙子,我也要。孩子還會說,爸爸,咱們家也換個路虎吧,小明家的陸虎可以坐在後備廂玩。面對孩子跟人攀比,弄清楚攀比背後的原因,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要直接把孩子的話懟回去,直接懟回去,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小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理解。父母的正確做法孩子正處於性格塑造、自我價值形成的關鍵時期。
  • 「媽媽,同學在塗大牌口紅我也想要」,孩子開始攀比,我該怎麼辦
    這期間孩子的心理既敏感又脆弱,家長的言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如何處理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則顯得尤為重要。周末聚會,幾個寶媽坐在一起討論育兒心得,朋友婉婉說孩子今年5歲,還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學會攀比了。
  • 不要給孩子從小灌輸名牌思想,當心這種跟風攀比,最後是有苦難言
    ,但馨兒的公主病不管怎麼說都不妥協,有一次穿著長長公主裙摔了一跤之後,才接受穿衣服和褲子去幼兒,但是馨兒的大牌觀已經融入內心,生活舉止都透露著名牌的消費心。,為了孩子的健康心理成長,希望家長不要從小給孩子灌輸名牌、或者貴就是好東西的思想,現在越來越多幼兒園孩子送禮一出手看似很大方,實際上都是屬於一種物質類的跟風攀比,而禮物的本質也變得越來越物質化。
  • 面對孩子愛攀比的行為,家長別先說「不」,要學會「借題發揮」
    「媽媽,我也想要」,孩子愛攀比、虛榮心強,父母把攀比變成動力。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吃的都是最好的,穿的也是最時尚的,包括玩具都是最流行的。可是為什麼,孩子們愛攀比和虛榮心變得的會更強烈呢。今天看到小朋友穿了剛上市的新款連衣裙,回家就給媽媽哭鬧耍脾氣,要買跟小朋友一個品牌,而且更好看的新品。明天看到小朋友帶了好看的髮夾,回家就把自己的髮夾弄壞,讓媽媽趕緊買,帶自己到商店買新的。小李深受孩子攀比心的困擾,感覺孩子太虛榮了,而且還擔心孩子愛攀比的心理越長大越嚴重。
  • 老師要求每名家長上交10英鎊 為其買名牌鞋做禮物
    據英國《太陽報》12月22日報導,一名「厚臉皮」老師要求家長們集資150英鎊給她買名牌鞋作為聖誕禮物,此事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聖誕節將至,家長們通常會給孩子的老師準備一些聖誕禮物,最受歡迎的單品是馬克杯、巧克力和葡萄酒等。   但一位美國「厚臉皮」的老師比較過分,要求每個孩子的家長出10英鎊,給她買一雙名牌鞋,這種行為讓家長和其他老師非常憤怒。   一名家長從朋友口中聽到這件事,恰好她也是一位教師,將此事發布在Mumsnet上徵求網友意見。
  • 孩子愛「攀比」,為什麼不該反對,反而該支持?
    又或者是XXX同學又買了新的樂高玩具,我也要買,如果不買還會在地上耍無賴。最讓媽媽無可奈何的是寶寶說媽媽為什麼XXX的爸爸那麼有錢,他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為什麼我的爸爸買不起。如果不明白的話要怎么正確的引導他們呢 ? 孩子為什麼會攀比?
  • 中考521撒謊620落榜,阿良的一雙名牌鞋引發的思考與對策
    中學生的心理非常脆弱,一件很小事就有可能引發攀比、焦慮、虛榮、厭學等不良反應,今天我們談談中學生鞋子的問題,希望引起家長們的深思。廣州阿良中考521分撒謊620分,有一個細節就是阿良穿鞋子必須是名牌,還必須是1000元以上的名牌鞋子,帶著這個問題我對在校中學生及部分家長進行調查。
  • 不攀比的人生最自在
    一次,他開法拉利跑車到學校去送孩子上學,結果在門口的時候被其他孩子的家長看到了。於是當天晚上許多家長就在家長群向霍先生發起建議,讓他以後不要再開跑車來送孩子上學。理由是:會引起孩子們的攀比心理不利於教育。
  • 海南日報數字報-家長以身立教有助孩子克服攀比心理
    張先生上初中的孩子最近穿著過於講究,喜歡和同學攀比,並一味追求衣著的高檔和名牌,這讓張先生很著急,擔心孩子長此以往會分散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