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常考題,橢圓題,重心的妙用——聯結韋達定理的紐帶

2020-12-14 玉w頭說教育

原題

原題:已知離心率為1/2的橢圓E:x^2/a^2+y^2/b^2=1(a>b>0)的左頂點為A,且橢圓E經過點P(1,3/2),與坐標軸不垂直的直線L與橢圓E交於C,D兩點,O是坐標原點。

⑴求橢圓E的標準方程;

⑵若B為橢圓E上一點,且向量OC+向量OD+向量OB=0向量,求△BCD的面積。

圖一

這道題的主要要知道兩個知識點:第一,要知道向量OC+向量OD+向量OB=0向量能得出什麼結論;第二,就是如何將這個知識點「向量OC+向量OD+向量OB=0向量」與三角形面積BCD的聯繫,如何與韋達定理聯繫。

下面在講解該題的過程中詳細的說明。

第一步

第一步是求橢圓E的方程,這是求解第二問的必備的條件。

因為e=c/a=1/2,所以a=2c。

根據橢圓參數之間的關係,則有a^2=b^2+c^2,則有b^2=3c^2.

因為橢圓E的方程為x^2/a^2+y^2/b^2=1,則x^2/4c^2+y^2/3c^2=1.

又因為橢圓E經過點P(1,3/2),則有1/4c^2+9/4/3c^2=1,c^2=1,則a^2=4,b^2=3,所以橢圓E的方程為x^2/4+y^2/3=1.

第二步

第二步是求△BCD的面積。

要想求出△BCD的面積,需要將已知向量OC+向量OD+向量OB=0向量、韋達定理和△BCD的面積連接起來。

在連接過程中需要知道向量OC+向量OD+向量OB=0向量給出的一個什麼條件。

一旦在三角形中給出這樣的向量關係,則O就是三角形BCD的重心

詳細證明過程可見在△ABC中有向量GA+向量GB+向量GC=0向量能得出一個什麼樣的已知?

這裡的重心O恰好是坐標原點,那如何將這個坐標原點和韋達定理連接起來,如何又將該坐標原點和三角形BCD面積連接起來呢?

這還需要知道這樣的一個知識點:如果三角形BCD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x1,y1)、(x2,y2)、(x3,y3),且該三角形BCD的重心坐標為(x,y),則有x=(x1+x2+x3)/3,y=(y1+y2+y3)/3.

知道這個知識點後,我們就可以就可以藉助坐標的形式將重心和韋達定理、三角形BCD的面積聯繫起來。

第一步,使用韋達定理,將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表示出來。

因為直線L與橢圓E交於C,D兩點,所以可設出直線L和C,D的坐標。

因為直線L不與坐標軸垂直,所以設直線L為y=kx+m,k存在且不等於0.

將直線L與橢圓E:x^2/4+y^2/3=1聯立得到(4k^2+3)x^2+8kmx+4m^2-12=0,判別式△>0,即3+4k^2>m^2.

設C點坐標為(x1,y1),D點坐標為(x2,y2),根據韋達定理,則有x1+x2=-8km/(4k^2+3),x1x2=(4m^2-12)/(4k^2+3)。

圖二

第二步,根據O是三角形BCD的重心,得出B點坐標。

因為三角形重心的坐標O為(0,0),設B點坐標為(x3,y3),則有(x1+x2+x3)/3=0,(y1+y2+y3)/3=0,所以x3=-(x1+x2),y3=-(y1+y2)。

註:這裡之所以要用C和D表示出B的坐標,是因為韋達定理中沒有B坐標x3和y3地出現。

所以B點坐標為[-(x1+x2),-(y1+y2)].

第三步,得出k和m之間的關係。

因為B點也在橢圓E上,所以有(x1+x2)^2/4+(y1+y2)^2/3=1,整理得到(x1)^2/4+(x2)^2/4+2x1x2/4+(y1)^2/3+(y2)^2/3+2y1y2/3=1①.

因為C點也在橢圓E上,則有(x1)^2/4+(y1)^2/3=1;因為D點也在橢圓E上,則有(x2)^2/4+(y2)^2/3=1,所以①就變為2x1x2/4+2y1y2/3=-1,即x1x2/2+y1y2/3=-1/2②.

因為y=kx+m,所以y1y2=(kx1+m)(kx2+m)=k^2x1x2+k(x1+x2)+m^2=3(m^2-4k^2)/(4k^2+3)③。

將③代入②式,得到(m^2-3)/(4k^2+3)+(m^2-4k^2)/(4k^2+3)=-1/2,整理得到4m^2-4k^2-3=0④.

第四步,得出CD的長度。

根據兩點間距離公式有|CD|=√[(y1-y2)^2+(x1-x2)^2].

將其變形有|CD|=√(1+k^2)·√[(x1+x2)^2-4x1x2].

將第一步中得出的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代入|CD|中有

|CD|=√(1+k^2)·√[(x1+x2)^2-4x1x2]=|CD|=√(1+k^2)·√[(8km/(4k^2+3))^2-4(4m^2-12)/(4k^2+3)]=√(1+k^2)·√[48(4k^2-m^2+3)]/(4k^2+3)⑤。

將④代入⑤中,則有|CD|=√(1+k^2)·12|m|/4m^2=3√(1+k^2)/|m|。

第五步,得出B點到直線CD的距離。

直線CD即為直線L,即y=kx+m,B點坐標為[-(x1+x2),-(y1+y2)].

圖三

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則有B點到直線CD的距離為d=|-k(x1+x2)+(y1+y2)+m|/√(1+k^2).

因為y1=kx1+m,y2=kx2+m,則有d=|-k(x1+x2)+k(x1+x2)+2m+m|/√(1+k^2)=|3m|/√(1+k^2)。

第六步,得出△BCD的面積。

根據面積公式,則有S△BCD=1/2·|CD|·d=1/2·3√(1+k^2)/|m|·|3m|/√(1+k^2)=9/2.

綜上所述,△BCD的面積為9/2.

總結

一般橢圓的題中,都會將給出的已知與韋達定理建立聯繫,當然也存在例外,這樣的例外一般都是兩個根不是橢圓與直線的交點,所以不能使用韋達定理建立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但是都會找到一個等量關係代替韋達定理建立根與係數之間的關係。

然後根據坐標將已知和要求出的結論連接起來,從而得出結論。

高中數學直線與橢圓新題型,不用韋達定理該怎麼解?全新步驟在這

高中數學,圓錐曲線的題型不會,高考就危險,經典題型,步驟清晰

高中數學,將橢圓中S△HMA=6S△PHN與韋達定理聯繫起來,它才是橋梁

高中:勁爆知識點來襲,資料上一般都沒有的橢圓知識點,需要的進

相關焦點

  • 高中數學,複合函數在定積分中的應用,該兩點須積累,錯過會後悔
    複合函數在高中數學中是比較重要的,也是高考經常出現的知識點。學習在於積累,不僅僅是勤奮。每天積累一點知識點,一年後我就不容小覷。高中數學,複合函數零點易亂易錯題,須知固定模板,清晰不易錯高考數學常考題,橢圓題,重心的妙用——聯結韋達定理的紐帶
  • 重心的向量表達、橢圓直徑和垂徑定理
    重心的向量表達式平面向量因為兼具幾何與代數的特徵,頻頻在圓錐曲線大題中出現.看合肥的三模考卷,就考到了重心的向量表達式.這裡OA,OB,OP三個向量相加等於零向量,就表明點O是三角形ABP的重心.證明起來也不複雜,抓住重心是三條中線的交點這一特徵即可,有興趣的童鞋不妨試著證明一下.
  • 高考數學考題:橢圓的一個頂點和一個焦點,則該橢圓的離心率?
    高考數學考題:直線l經過橢圓的一個頂點和一個焦點,若橢圓中心到l的距離為其短軸長的1除以4,則該橢圓的離心率為(  )如何解答?現在下面開始點評吧點評方法:本題考查橢圓的簡單性質的應用,考查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橢圓的離心率的求法,考查計算能力。與此同時,同學們要知道橢圓的離心率(偏心率)(eccentricity)。
  • 高考數學橢圓方程的92條公式定理
    高考數學橢圓方程的92條公式定理 2019-03-27 16:36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高中數學,拋物線題,該知識點常考,不同題型不同模式,都須掌握
    高考常考題,橢圓弦上動態中點妙用,結合韋達定理,思路清晰可見高中數學,拋物線大題,很多同學都會錯,這個誤區要不得高考模擬題,拋物線中的定值問題,使用韋達定理前,要先判斷這個高中數學直線與橢圓新題型,不用韋達定理該怎麼解?
  • 高中數學圓錐曲線常考題型和技巧+90道突破高分必做題,含答案
    考查的選擇題、填空題均屬易、中等題,且解答題未必會有大難點。所以與相關知識的聯繫加深加大(如向量、函數、方程、不等式等),將會是今後圓錐曲線的出題重心。圓錐曲線部分19個知識點,一般在考試的時候半數以上都會考到,而且側重於對直線、圓、圓錐曲線知識點的考察。想要搞定圓錐曲線,一定要有數形結合的思想,這樣能夠快速得到答案,比硬算快多了。
  • 《橢圓中的「垂徑定理」》(規則課)教學設計
    .通過橢圓的「垂徑定理」,從直觀想像、感受、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畫的自然跨越,培養學生識圖能力和數形轉化能力,構建圓錐曲線問題的直觀模型;3.能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識別橢圓的性質及這一模型,運用有關知識解決相應的題,並嘗試將這一性質遷移到雙曲線中.
  • 橢圓有關的題型是高考數學常考壓軸題,好好學會 - 吳國平數學教育
    (1)求橢圓的標準方程;(2)已知橢圓的弦AB過點F,且與x軸不垂直.若D為x軸上的一點,DA=DB,求AB/DF的值.考點分析:直線與橢圓的位置關係.題幹分析:(1)根據橢圓的定義,即可求得2a=4,由c=1,b2=a2﹣c2=3,即可求得橢圓的標準方程;(2)分類討論,當直線的斜率存在時,代入橢圓方程,由韋達定理及中點坐標公式求得M點坐標,求得直線AB垂直平分線方程,即可求得D點坐標,由橢圓的第二定義,求得丨AF丨=(x1+4
  • 韋達定理的妙用
    這道題根據f(1)=a+b+1,根據韋達定理逆向構造出f(1)=x1x2-(x1+x2)+1=(x1-1)(x2-1),峰迴路轉,使問題迎刃而解了。我們再來看看韋達定理在解析幾何中的間接應用:k1k2的值,實屬妙哉~我們再一起來看一看上中高三綜合訓練的一道題目:總結:本題是一道解析幾何新定義綜合題目,大部分學生拿到這道題目會想到聯立方程,用XA,XB,,XM,X0表示出λ1+λ2的值,直接用韋達定理XA+XB,XAXB去代換,可結果會陷入死胡同;根據定比分點公式,得到A點坐標代入橢圓方程,可以得到關於λ1的二次方程
  • 高中數學直線與橢圓新題型,不用韋達定理該怎麼解?全新步驟在這
    原題原題:已知橢圓C:x^2/a^2+y^2/b^2=1(a>b>0)過點M(2,√2),且焦距為4。⑴求橢圓C的標準方程。圖一這道題雖然是直線與圓錐曲線的題,但是該題中給出的兩點卻不再是直線與橢圓的兩個交點,那這種情況下還需要使用韋達定理嗎?
  • 衝刺2018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45:橢圓性質的應用
    考點分析:橢圓的簡單性質.題幹分析:(I)由離心率公式和點滿足橢圓方程,及a,b,c的關係,解方程可得a,b,進而得到橢圓方程;(Ⅱ)討論直線的斜率不存在和存在,設出直線的方程為y=kx+3/2(k≠0),與橢圓方程聯立,運用韋達定理,再由|AM|=|AN|,運用兩點的距離公式,化簡整理可得k的方程,解方程可得
  • 高考數學難度不會降低 幾大類型題範圍預測
    距離高考僅有10天時間,在這個時段,各科的複習也已經到了最後階段,一般有經驗的老師都會在這個時段把各科的高考要點進行串聯,讓考生對該科目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昨日,本報記者邀請長春市二實驗高三數學教師王樂,根據近三年高考出題情況,以及新課改高考的要點,對今年高考的幾大類型題進行了預測分析,希望考生對數學的複習能做到有的放矢。
  • 高考法則:高考的那些必考、常考題,吃透這些題型,高考數學130+
    一.60分以下考生:趕緊去背公式對於做歷年試題、模考題能考60分,目標分數是90分的同學來說,梳理知識點很關鍵,因為考60分說明知識點沒掌握好。二.80—90的考生:要總結常考題那些現在能考八九十分,努力要拿下120分的同學,一般缺乏的是知識框架和條理。考生可把數學大題的每一道題作為一個章節,自己或者找老師把每章節的知識脈絡捋順。
  • 王牌數學老師:高考數學幾何壓軸題,這套題必考,掌握多拿20分!
    王牌數學老師:高考數學幾何壓軸題,這套題必考,掌握多拿20分!相信同學們都知道,在高考數學幾何部分的知識內容考察中,關於橢圓部分的考點是高考數學的一個必考考點,並且最常以壓軸題的形式出現,一般佔據了20分左右的分值,因此在數學學科上想要拿高分,關於幾何橢圓部分的知識考點,同學們就一定要去突破。那麼關於橢圓部分的知識會怎樣考察呢?
  • 衝刺2019年高考數學,典型例題分析15:與橢圓有關的綜合題 - 吳國平...
    已知橢圓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離心率為1/2,點A在橢圓C上,|AF1|=2,∠F1AF2=60°,過F2與坐標軸不垂直的直線l與橢圓C交於P,Q兩點,N為P,Q的中點
  • 高考數學,求橢圓離心率的第二種方法,數學題就該這麼做
    高考數學,求橢圓離心率的第二種方法,數學題就該這麼做;在數學題目中,所有的條件都是有用的,不會出現「閒置」的條件,很多時候,只要把題中的所有條件可以得到的結果組合到一起,答案自然就出來了。題目內容:已知橢圓x^2/a^2 +y^2/b^2 =1(a>b>0),過橢圓的右焦點作x軸的垂線交橢圓於A、B兩點,求橢圓的離心率。考察內容:1、橢圓離心率的求法;2、橢圓的對稱性。3、橢圓定義的用法。看到向量的積等於0,就該想到垂直;看到AB垂直x軸,就該想到橢圓的對稱性;這樣就可以得到一個關鍵的結論:三角形AOF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高中數學很難?最難的莫過於橢圓,橢圓次次都考,這幾個典型考題
    曾接觸高中一個女學霸,數學特別的會整理,總結得很好,而且得分率也很高,每次數學都經常性達到130到140分!她說,她數學無論是基礎還是題型,還是考點都會進行一個個歸納,然後突破,然後掌握好其中考點的做題技巧,從而舉一反三!而解析幾何是高中數學稍微最難的考點,每年都會從這28個典型的考點中進行考題,比如橢圓的掌握就很簡單!
  • 2020高考:天津高考數學不分文理科,但刪減了往年必考題—附試卷
    2020年天津高考是新改革第一年,數學不分文理科。 在題型、題量、試卷結構上與往年相比穩中有變。首先,填空題引入了一題多空題型。其次,調整了試卷結構。單選題由原來的8道增加到9道45分;填空題仍是6道30分;解答題由原來的6道減為5道75分。總題量保持不變仍是20道。
  • 高中數學,將橢圓中S△HMA=6S△PHN與韋達定理聯繫起來,它才是橋梁
    原題原題:已知橢圓x^2/a^2+y^2/b^2=1(a>b>0)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2,點P(-1,3/2)是橢圓上一點,|F1F2|是|PF1|和|PF2|的等差中項。我們知道對於橢圓和直線相交的題都是要結合韋達定理的,所以這道第二問的關鍵就是將給出的兩個三角形面積和韋達定理如何結合起來求出該直線的方程的斜率來,從而求出該直線MN方程。下面就講解題的過程中來具體講解這兩個三角形面積之間的關係與韋達定理結合的過程。
  • 高考數學,解析幾何壓軸題,如何證明直線過定點
    高考數學,解析幾何壓軸題,如何證明直線過定點。首先要設出直線方程,這就涉及到直線斜率存在與不存在兩種情況,先討論斜率不存在的情況,咱們應該可以想到要根據k1+k2=-1列等式求參數t的值,需要注意的是在設參數時一定要確定它的取值範圍,本題中直線L與橢圓有兩個交點,且L不過點(0,1),所以t≠0且|t|<2,雖然通過解方程求出了一個t=2,但明顯不合t的取值範圍,這說明直線L的斜率肯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