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企業轉型之路該怎麼走?多位高管共話強監管下金融科技的合...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金融行業一年一度的全景掃描——11月22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2019中國金鼎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在上午銀保資管與金融科技分論壇上,宜信公司CTO向江旭、任買科技董事長張帆、玖富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金融官丁遂以及浦領財富副總裁趙建宏進行了圓桌對話,各位嘉賓分享了目前金融科技在自家公司的最新應用,並共同探討了在強監管態勢下,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合規經營、實現轉型變革。

合規然後再談業務創新、金融創新

記者注意到,「合規」是本場圓桌對話被提及最多的關鍵詞,在對話中,每位嘉賓都強調了金融科技企業合規經營的重要性,企業要秉承「合規然後再談業務創新、金融創新」的理念。

宜信公司CTO向江旭表示,他相信監管是來幫助這個行業,「我們希望監管更早進入」。至於企業如何在這種強監管環境下做轉型?他認為在一定要在合規合法前提下做金融資產創新,數據分析,而且數據採集必須要徵得用戶同意,「不會濫用數據」這是宜信一直秉持的理念。

隨後任買科技的董事長張帆表示,在近幾年服務金融機構的過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中國的金融產業主體還是持牌金融機構,而金融產業升級一定是面向傳統金融機構的。

他建議,希望銀行在跟金融IT公司合作時能在流程和理念上大膽創新,能夠把真正有實操,有更多創新技術與實踐的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加入到銀行白名單,類似於給銀行提供直銷銀行或者「端到端」金融產品分銷,以及包括後期資產服務和整套系統解決方案等。

玖富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金融官丁遂則表示,目前玖富集團金融科技的應用主要在三方面,一是人工智慧,他介紹道,目前玖富一個月能撮合70億新增的助貸,這就不是人工(能完成)的事,只能依靠人工智慧。他說:玖富的迭代風控決策引擎已經進入到3.0版本,從原來的「人控」到「人機互動」,再到「機控」,而「機控」邏輯不僅在金融科技有應用,在任何一個科技場景應用真AI的話都會有這個邏輯。

第二個運用則是數據,他表示,數據可以分成兩塊,一個是數據的獲取,一個是數據處理。第三方面是雲,丁遂介紹道,玖富是國內金融科技企業裡面為數不多的擁有私有雲企業之一,雲主要分為兩塊——雲儲存和雲計算。

另外,浦領財富副總裁趙建宏表示,浦領財富作為一家新興的財富管理機構,公司在2018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合規」。在他看來,金融科技其實是一種技術驅動的創新,具體而言在三個方面,一個是產品創新和改進,二是經營模式、三是業務流程,基於這三大方面,對應目前浦領財富金融科技的底層技術包括雲計算,大數據還有移動互聯。

對於浦領財富這樣一家偏傳統的新興財富管理機構,趙建宏直言目前他們的痛點在於流量非常珍貴,如何利用有限流量吸引客戶和留住客戶是他們需要關注的一點,針對這個痛點,落腳點或者是重點就是專注差異化經營或者個性化定製方面。

越早從事合規制度建設的企業應該得到更多的合規紅利

今年以來,金融科技行業頗不平靜,9月份以來幾家大數據風控公司相繼被警方調查,在此背景下,我們不禁要問科技在金融領域的運用邊界在哪裡?金融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又該如何做到合規呢?

對此,向江旭認為:在監管合規前提下,金融科技公司獲取用戶信息要經過用戶授權和認可,而且信息是要用來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來分析數據,這個是可以接受的,他表示:宜信公司的理念是「絕對不會把數據公布給第三方」。

張帆的看法則是:「科技歸科技,金融歸金融」,他認為從監管理念還有目前趨勢來看,一定要回歸槓桿管理,牌照運營,這一點不管是金融科技公司、持牌金融機構,還是服務金融機構的上下遊公司,都要非常清晰地看到這一點,這是合規的大前提。

另外,他還呼籲希望政府或者行業協會出面尋找一個比較突出的切入點,比如在數據應用方面,像爬蟲、保護用戶隱私以及數據的加密等,他認為可以通過這些切入點先做一些行業規範的事情,然後通過自上而下的行業規範,再加上同業者來推行自律。

其次,他表示,像區塊鏈、人工智慧這些技術需要找到一些應用,他認為如果沒有一個真正圍繞金融產業升級,為金融服務行業的某一個地方來提高效率、透明化、公信力,那麼這些技術應用很難商業化。

丁遂則認為:金融科技的合規是包含在大的經營合規裡面,他也強調:「合規是紅線,大家不要碰」,另外,在他看來,合規跟收益不應該是對立的,越早從事合規制度建設、系統建設和科技投入的公司越應該在未來得到更多合規紅利,這才是行業也是監管邏輯給大家的。

而趙建宏則是從高淨值客戶角度為我們剖析了金融科技的變現和合規結合的要點,他認為金融科技和合規總結起來一個詞「安全」,具體而言是數據安全、決策安全以及操作安全。這幾個安全從合規角度來說,從上往下來說是監管政策制定的通盤考慮,以及往下落實的程度。而從下往上來說則是同行業之間需要有一個自律性。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金融科技企業如何轉型?多位企業高管共話強監管下合規經營
    在上午的銀保資管與金融科技分論壇上,宜信公司CTO向江旭、任買科技董事長張帆、玖富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金融官丁遂以及浦領財富副總裁趙建宏進行了圓桌對話,各位嘉賓分享了目前金融科技在自家公司的最新應用,並共同探討了在強監管態勢下,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合規經營、實現轉型變革。
  • 黃震:求解治理麥克米倫缺口與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創新之路
    在國家多措並舉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政策支持下,對於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中國的金融科技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包容式創新與納入式規範的發展與探索,從小貸公司到網絡信貸公司,從消費金融到供應鏈金融,從商業銀行到公益創投,多渠道多路徑探索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困境的模式,湧現了眾多卓有成效的創新案例,諸如剛剛提到的飛貸、微粒貸、阿里小貸、民生電商等。
  • 陳文:金融科技如何監管?
    脫胎於網際網路金融的金融科技在監管合規壓力下主動擁抱了三百萬億的傳統金融大市場,一方面為金融讓利實體的時代背景下保持金融服務實體的能力和效率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卻也使得金融服務實體的方向發生了一些扭曲。例如金融科技以助貸、聯合貸的賦能,客觀上導致了一些中小銀行背離服務本地實體的定位,對一些沒有充足償債能力的長尾客群開展個人消費貸業務,區域性金融資金未能高效地用於支持實體。
  • 金融數位化進階之路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在疫情之前,金融科技創新大多聚焦於C端,而在疫情爆發後,金融科技創新更加重視B端,更加重視以供應鏈、貿易鏈和產業鏈為基礎推進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對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等需求起到了更好的支持作用。全國工商聯會同銀行業協會等推出的「非接觸式貸款」小額援助計劃,吸引了100多家銀行的迅速聚集加入,貸款範圍涵蓋十大行業,預計半年之內可支持全國約1000萬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民恢復生產。
  • 2020年金融科技怎麼走?經濟學家和Fintech企業各有話說
    8月份,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首個金融科技發展三年規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金融科技應守正創新、行穩致遠,以成為推動金融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途徑。
  • 賀力平、趙鷂:金融科技大發展背景下改進金融監管立法的思考
    賀力平、趙鷂:金融科技大發展背景下改進金融監管立法的思考 賀力平、趙鷂:金融科技大發展背景下改進金融監管立法的思考 2020-02-28 17:42:47  來源:綠法(國際)聯盟研究院, 新時代下的中國金融使命 (頁 15-30).
  • 金融科技地位凸顯,你我貸轉型核心發力金融科技領域
    繼央行正式發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確定未來三年金融科技的發展戰略部署之後,各地區積極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力促金融科技健康長遠發展。2019年10月30日,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於近日向轄內金融機構印發《關於促進金融科技發展支持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評論:監管科技應與金融科技齊頭並進
    《規劃》共包括27項主要任務,提出到2021年,要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其中,金融風控水平和金融監管效能同屬重點,並要求「金融科技監管基本規則體系逐步完善,金融科技創新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基本形成,金融監管效能和金融機構合規水平持續提升」。網際網路金融是金融科技創新集聚領域。
  • 王志峰:這些金融監管科技改變金融生態
    4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最活躍的金融科技市場。如果說科技是驅動金融發展的發動機,監管就是剎車片。發展監管科技是應對金融風險新形勢的需要,也是解決金融監管瓶頸的需要。監管科技通過應用先進技術變革金融功能、業務模式,改變了整個金融生態。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金融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志峰在《北大金融評論》上發表文章,探討了監管科技所應用的若干前沿技術。
  • 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
    當前,隨著經濟增速放緩,息差收窄,監管趨嚴,金融科技企業全面跨界滲透,中小銀行的生存環境日益嚴峻,轉型求變已成必然之勢。行業實踐證明,金融科技的運用可以幫助銀行提升核心業務能力、業務效率、用戶體驗,降低風險與成本,是中小銀行實現轉型的必備能力。
  • 黃寶新:科技助力金融企業履行責任與擔當
    通過主動擁抱金融科技,加快數位化、輕型化、平臺化轉型,金融服務全面實現線上化、場景化。以銀行為例,直銷銀行是傳統商業銀行順應金融科技化趨勢、主動改革轉型的創新探索,以網際網路、移動終端為觸點,為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線上金融服務。第三,科技創新對金融制度與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 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在開放金融中創新發展?
    未來,金融科技企業和數字科技企業的創新發展情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開放金融的發展速度和質量。一、開放金融中金融科技企業的功能定位大金融科技企業(Bigtech)是已在數字服務市場中建立業務並開展金融服務的科技企業,又稱大科技公司或科技巨頭。
  • 銀行推進戰略轉型,大數金融提供科技助力
    小微金融服務是銀行在經濟金融領域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方向,近年來,監管層對於銀行開展小微金融服務也愈發重視。2019年,人民銀行提出「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0%以上、小微企業信貸綜合融資成本降低1個百分點」的目標。
  • 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出爐 金融科技企業攜持牌機構「入盒」將...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6項創新應用產品中,有2項創新應用是持牌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的創新項目。要定期公布監管沙盒的試驗情況,包括技術和業務數據等,讓參與試點機構都能認真對待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孫揚說。
  • 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薩摩耶數科助金融服務與實體產業融合共進
    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於12月17日在滬開幕,該論壇匯聚來自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以「數字經濟時代的金融服務」為主題,深入探討新時期的金融創新與金融服務融合發展。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作為此次論壇開幕式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主題演講,通過科技公司視角為數位化轉型、金融創新提供真知灼見。
  • CBInsights金融科技峰會成功舉辦,大咖共話金融產業發展新範式
    2020 年 6 月 29 日下午,CB Insights 中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了 「Future of Fintech CHINA 暨 CB Insights 中國 Fintech 榜單發布」 峰會,本次活動得到了上海黃浦區政府的大力支持,現場除了揭曉 50 家上榜的中國優質金融科技公司之外,多位上榜企業負責人還從不同角度對當前國內金融科技生態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解讀
  • 金融科技助力證券業務轉型與重構
    (三)金融科技發展階段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爆發性發展,為鼓勵科技創新,促進網際網路金融技術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委牽頭、起草、制定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基本法」《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指導意見於2015年7月18日對外發布。隨著指導意見的頒布,2016年也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元年。
  • 2025年銀行業將出現大規模併購 中小銀行能否借金融科技轉型制勝?
    這些壓力來自經過數位化變革後的現有銀行,採用數位化策略拓寬營業範圍的小銀行,以及高歌猛進的金融科技企業和非銀行借貸機構,其中科技公司尤為突出。雖然近年我國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正在加速,但中小銀行的數位化能力並不如意。
  • 香港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香港金融科技方興未艾 發展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屆香港金融科技周首次以全線上形式舉行,匯聚500餘家參展商和350多位講者,吸引逾130個經濟體超過120萬觀眾,包含逾百小時的精彩內容,建立超過1.8萬商業聯繫,彰顯香港金融科技界的強大適應能力及韌性。
  • ​董希淼:「螞蟻」事件後金融科技發展趨勢
    12月1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包括主管部門領導,銀行高管在內的300多位業內精英齊聚本次峰會,就如何構建數位化銀行生態體系,如何用數位化手段更好地踐行普惠金融等焦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