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金融行業一年一度的全景掃描——11月22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19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2019中國金鼎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在上午銀保資管與金融科技分論壇上,宜信公司CTO向江旭、任買科技董事長張帆、玖富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金融官丁遂以及浦領財富副總裁趙建宏進行了圓桌對話,各位嘉賓分享了目前金融科技在自家公司的最新應用,並共同探討了在強監管態勢下,金融科技企業如何合規經營、實現轉型變革。
合規然後再談業務創新、金融創新
記者注意到,「合規」是本場圓桌對話被提及最多的關鍵詞,在對話中,每位嘉賓都強調了金融科技企業合規經營的重要性,企業要秉承「合規然後再談業務創新、金融創新」的理念。
宜信公司CTO向江旭表示,他相信監管是來幫助這個行業,「我們希望監管更早進入」。至於企業如何在這種強監管環境下做轉型?他認為在一定要在合規合法前提下做金融資產創新,數據分析,而且數據採集必須要徵得用戶同意,「不會濫用數據」這是宜信一直秉持的理念。
隨後任買科技的董事長張帆表示,在近幾年服務金融機構的過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中國的金融產業主體還是持牌金融機構,而金融產業升級一定是面向傳統金融機構的。
他建議,希望銀行在跟金融IT公司合作時能在流程和理念上大膽創新,能夠把真正有實操,有更多創新技術與實踐的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加入到銀行白名單,類似於給銀行提供直銷銀行或者「端到端」金融產品分銷,以及包括後期資產服務和整套系統解決方案等。
玖富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金融官丁遂則表示,目前玖富集團金融科技的應用主要在三方面,一是人工智慧,他介紹道,目前玖富一個月能撮合70億新增的助貸,這就不是人工(能完成)的事,只能依靠人工智慧。他說:玖富的迭代風控決策引擎已經進入到3.0版本,從原來的「人控」到「人機互動」,再到「機控」,而「機控」邏輯不僅在金融科技有應用,在任何一個科技場景應用真AI的話都會有這個邏輯。
第二個運用則是數據,他表示,數據可以分成兩塊,一個是數據的獲取,一個是數據處理。第三方面是雲,丁遂介紹道,玖富是國內金融科技企業裡面為數不多的擁有私有雲企業之一,雲主要分為兩塊——雲儲存和雲計算。
另外,浦領財富副總裁趙建宏表示,浦領財富作為一家新興的財富管理機構,公司在2018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合規」。在他看來,金融科技其實是一種技術驅動的創新,具體而言在三個方面,一個是產品創新和改進,二是經營模式、三是業務流程,基於這三大方面,對應目前浦領財富金融科技的底層技術包括雲計算,大數據還有移動互聯。
對於浦領財富這樣一家偏傳統的新興財富管理機構,趙建宏直言目前他們的痛點在於流量非常珍貴,如何利用有限流量吸引客戶和留住客戶是他們需要關注的一點,針對這個痛點,落腳點或者是重點就是專注差異化經營或者個性化定製方面。
越早從事合規制度建設的企業應該得到更多的合規紅利
今年以來,金融科技行業頗不平靜,9月份以來幾家大數據風控公司相繼被警方調查,在此背景下,我們不禁要問科技在金融領域的運用邊界在哪裡?金融科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又該如何做到合規呢?
對此,向江旭認為:在監管合規前提下,金融科技公司獲取用戶信息要經過用戶授權和認可,而且信息是要用來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來分析數據,這個是可以接受的,他表示:宜信公司的理念是「絕對不會把數據公布給第三方」。
張帆的看法則是:「科技歸科技,金融歸金融」,他認為從監管理念還有目前趨勢來看,一定要回歸槓桿管理,牌照運營,這一點不管是金融科技公司、持牌金融機構,還是服務金融機構的上下遊公司,都要非常清晰地看到這一點,這是合規的大前提。
另外,他還呼籲希望政府或者行業協會出面尋找一個比較突出的切入點,比如在數據應用方面,像爬蟲、保護用戶隱私以及數據的加密等,他認為可以通過這些切入點先做一些行業規範的事情,然後通過自上而下的行業規範,再加上同業者來推行自律。
其次,他表示,像區塊鏈、人工智慧這些技術需要找到一些應用,他認為如果沒有一個真正圍繞金融產業升級,為金融服務行業的某一個地方來提高效率、透明化、公信力,那麼這些技術應用很難商業化。
丁遂則認為:金融科技的合規是包含在大的經營合規裡面,他也強調:「合規是紅線,大家不要碰」,另外,在他看來,合規跟收益不應該是對立的,越早從事合規制度建設、系統建設和科技投入的公司越應該在未來得到更多合規紅利,這才是行業也是監管邏輯給大家的。
而趙建宏則是從高淨值客戶角度為我們剖析了金融科技的變現和合規結合的要點,他認為金融科技和合規總結起來一個詞「安全」,具體而言是數據安全、決策安全以及操作安全。這幾個安全從合規角度來說,從上往下來說是監管政策制定的通盤考慮,以及往下落實的程度。而從下往上來說則是同行業之間需要有一個自律性。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