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讓孩子住宿越好?這個答案,要在孩子的安全關係中找

2020-08-26 小F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閨蜜前兩天跟我抱怨他們家兒子小寶上學回來之後,變得對家裡人好冷淡,一點都看不出當年那個喜歡黏媽媽的糯米糰模樣了。我一番詢問,才知道閨蜜為了早一些回到職場,也為了讓孩子更早地學會獨立,早早地就把五歲的小寶送到了寄宿學校讀小學。

剛開始送去的時候,小寶還覺得挺新鮮,一個星期回來後就哭鬧著不肯再去了。但是閨蜜兩夫婦一想到昂貴的學費和住宿費,一狠心,一咬牙還是把孩子半騙半哄送回了學校。一個學期下來,小寶確實能夠獨立完成許多事情了,也會幫著家裡洗碗、疊被子,但是孩子卻不愛和父母親近了。

據調查,不少孩子認為,寄宿式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更早地學會獨立,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執行力和責任感。所以不少父母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接受寄宿式教育。但是,就目前的研究調查來看,過早地讓孩子寄宿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一、 過早地讓孩子住宿可能會導致以下問題

1、過早地寄宿式教育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過早地接受寄宿式教育,可能會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執行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但是這樣的潛能卻是被&34;出來的,是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

20世紀4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34;,實驗結果表明,人類和動物具有與生俱來的的對母親的依賴,這種精神上的依賴甚至超越了物質上的需求。由此可知,安全感缺失造成的不利影響,將有可能伴隨孩子的一生。

2、過早地讓孩子寄宿可能會導致孩子和家長關係疏離

過早地讓孩子參加寄宿生活,家長長期在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的階段缺席,缺乏和孩子的親密接觸,極度容易導致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親近,家庭關係疏離。

3、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孩子參加宿舍生活後,一般是幾個甚至幾十個孩子陌生住在一起,老師照顧不過來也是有的。陌生的關係,陌生的成長環境,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冷漠、暴躁等不好的性格。

4、過早地讓孩子住宿可能會導致形成不良的依戀關係

研究顯示,孩子一生中有三個階段是最為重要的:第一個階段,是0~3歲,這一個階段是孩子感情撫養的重要時期,也是培養孩子&34;的重要階段;第二個階段則是3~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第三個階段是7~13歲,這個階段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能力。

然而過早地讓孩子接受寄宿式教育,家長和孩子相處的時間缺失,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依戀關係。

二、 什麼是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首先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專家John Bowlby提出的,現在研究者普遍認為,依戀是人類適應生存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不僅提高孩子生存的可能性,而且構建了嬰兒終生適應的特點,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生活。一般依戀的類型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其中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並稱不安全依戀。

1、安全型依戀

這一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母親身邊時能夠舒心地玩遊戲,但是不對母親過度依賴。當母親離開時會表現出一定的不舍和不悅,但是當母親回來後,他們會立即尋求母親的接觸和安慰,並且能夠比較快速地平靜下來。

2、迴避型依戀

這一類的孩子對自己的母親可能不會很親近,當母親離開是不會過分的焦慮或者依賴,甚至不太關心。當母親回來時,他們可能不予理會或者短暫接觸一下就走開,不會表現出喜悅,和母親關係疏離。

3、焦慮型依戀

這一類型的孩子在面對母親離開時,會表現出極度的焦慮和不安,會以一些比較過激的行為反抗母親的離開。當母親回來後,他們會迅速尋求母親的安慰,同時表現出生氣、不滿和焦慮的情緒。

三、 安全依戀對孩子的影響

1、健康的安全依戀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一定程度的、比較合適的依賴感

這類型的孩子,把母親當作自己的安全基地,能夠信任母親和較好地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能夠較好地適應環境。據研究顯示,這類型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思考問題比較迅速,反應能力敏捷,自信大方,能夠較好地和他人相處。

2、不安全依戀的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的孩子對父母無法正確合理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對母親表現冷漠,對母親缺失依戀的情結,無法發揮母親在孩子人生中溫暖和慈愛的作用,會導致孩子形成比較冷漠的性格。

焦慮型依戀類型的孩子會以比較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對母親表達自己的需求時感情色彩很重,可能會導致表達和理解上存在偏差。這一類型的孩子可能會形成比較暴躁的情感表達方式,長期以往可能導致形成比較急躁的性格,不能較好地和他人相處。

四、 如何構建和穩定安全型依戀關係

1、構建良好的家庭氛圍

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和良好性格的養成至關重要。

根據調查表明,在許多人回憶起小時候的恐懼時,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父母吵架的場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可言喻,如果父母頻繁地吵架甚至打架,可能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從而表現為對父母缺乏信任感,難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家長盡最大的努力營造溫暖的、輕鬆的家庭氛圍,這不僅是為了家庭的和諧,也是為了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2、重視孩子內心世界的需求,給予孩子儘可能多的陪伴

提高父母對孩子的積極關注度有利於孩子的內心世界發展,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給予陪伴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阿德勒曾經說過:&34;

孩子的童年階段是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這一個階段內心能夠得到滿足的孩子,會在未來面對未知和困難時擁有更大的承受能力。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有利於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在面對未知用會更加敢於探索和思考。

同時,重視孩子的內心世界會有利於家庭成員關係和諧,也會讓孩子形成善解人意、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品格。

3、提高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是有限的,對自我的認知更是有限的。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我們要著力提高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麼,自己內心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對家人對世界的看法是怎麼樣的。

在孩子提高了自我認知能力之後,就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糾正自己的迴避型依戀人格和焦慮型依戀人格,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為有利的。

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孩子明白自己內心所想之後,還要將自己的內心想法表達出來。當然,溝通能力的挺高應該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一個雙向的行為。在雙方通過認知和溝通之後,會讓家長和孩子的情感達到一個比較巧妙合理的平衡點,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和家庭和諧。

總而言之,寄宿式教育對於年紀過小的孩子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而家長企圖通過懶惰的&34;,達到教育孩子&34;的目的顯然是行不通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們每一位父母都應該儘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形成一個比較健康的安全型依戀,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我是小F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專家簡介:楊珍,副主任醫師,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從事臨床兒科二十餘年,熟練掌握兒科各種疾病的診治。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過早練習走路會傷害孩子  通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左右就開始會走,最晚不會超過15個月。「但是每個孩子的發育能力不同,家長不需要對此做比較。
  •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育兒園】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過早練習走路會傷害孩子通常情況下,孩子在1歲左右就開始會走,最晚不會超過15個月。「但是每個孩子的發育能力不同,家長不需要對此做比較。
  • 育兒園丨孩子越早走路越好嗎?答案是「NO」
    陳女士說,都說孩子走路越早越聰明,她當然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走路越好是真的嗎?答案是否定的。採訪中,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楊珍明確表示,寶寶走路越早不利於成長,反而還有一系列的危害。
  • 孩子英語啟蒙是越早越好嗎?
    我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面對一個孩子,卻如同一個剛剛牙牙學語的嬰兒,竟然不知道怎麼表達。小姑娘用微笑化解了我的尷尬,然後就一邊自己玩去了。顯然她覺得和這位陌生叔叔溝通太困難,不和你玩了。小姑娘一口流利純正的加拿大口音,她是加拿大出生長大,在家那位同學要求她講中文,在外自然是英文。我趕緊向同學請教起孩子英語學習的事情。
  • 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不!大錯特錯!
    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不!大錯特錯!有家長後臺私信江老師:江老師您好,我孩子4歲了,想讓孩子學習鋼琴,孩子學鋼琴是越早越好嗎?是需要現在報名嗎?現在很多樂器教學培訓班都是給家長傳輸一個觀點:兒童樂器學習要越早越好。甚至很多樂器培訓班都說,樂器學習要從寶寶做起,建議寶媽寶爸們從3歲至4歲就要開始重視孩子們的樂器興趣培養,甚至讓孩子在三四歲時就開始學習鋼琴。江老師以一名鋼琴教師的身份來說,孩子學習鋼琴並不是越早越好。
  • 女人越早生孩子越好?研究表明:這個年齡段懷孕,孩子更聰明
    在古代,女子生育的年齡普遍比較早,一些有條件的家庭在男女雙方十幾歲的時候就結婚了,也就在十幾歲就有自己的孩子了。現如今,生育的年齡都要比過去要晚,那么女性越早生孩子到底是有利還是有弊呢?女性生育的黃金期,你知道嗎?
  •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到了我這個年齡,朋友們都有了孩子,有的在上幼兒園,有的在上小學,我們這些老朋友相見少,平常偶爾會在手機上聊天,而聊天內容基本上都和孩子有關,大家都常常吐槽一件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
  • 讓孩子去學習英語是越早越好嗎?
    我也和大家討論了一番,在這個過程中不禁讓我想起前一陣網絡上對於英語早教以及線上英語機構大量湧現的熱議。討論的結果也不出意料的有兩派,一方認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又是應用學科,自然越早學習才能學得更好;另一方認為,沒有應用環境去學習英語,勢必是讓孩子死記硬背,過早養成定向思維不利於孩子未來理科的學習。
  • 孩子的安全教育越早越好,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式開始教育
    研究表明,有99%的中國家庭知道安全教育知識的重要性,但是大多數兒童沒有接受完整的安全教育。為什麼?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沒有意識採取預防措施。專家指出,一般來說,三個月大的嬰兒會懂得安全感,當看到一個陌生人時,他們會緊緊擁抱母親。因此,我們對兒童的安全教育越早越好。
  • 要想你家孩子更聰明:聽音樂,這個簡單有效的方法,越早越好
    音樂可以促進兒童的大腦發育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嬰兒大腦每時每刻都在以很快的速度發育,環境和各種聲音無時無刻在孩子的大腦中進行著信息交換傳遞,刺激嬰兒大腦的不斷發育。研究表明,孩子的語言能力和音樂能力發育最好也好最鼎盛時期是在10歲左右,過了這個時期,大腦的發育就基本上已經結束了。
  • 越早生孩子越好?女性在這個年齡段,更容易生下健康又聰明的娃
    而女性到了二十五六歲,如果還是單身,父母就會特別著急,催著趕快找個合適的人結婚。好不容易遇到一個能看對的人結了婚,父母緊接著又開始催生孩子,巴望著立馬抱上孫子。而老人這樣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看到別人家的孫子孫女都齊了,另一方面也是想讓子女老了以後有個依靠。
  • 孩子學外語越早越好嗎?
    所以,學習一門語言並非只是學會其中的詞彙和語法這麼簡單,他們背後是一種語言的邏輯關係和文化習慣。2、孩子一般在哪裡學會語言的?在街上、在學校以及和同伴、和長者交流,這些都是自然的語言環境。如果家長僅僅較早地讓孩子接觸外語,而不能隨時提供外語交流的環境,那麼學習效果也是不明顯的。
  • 不要等孩子成績墊底再著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越早開始越好
    更讓婷婷著急的是,老師特意提醒她:「現在一定要重視,不然等孩子上小學時,專注力差肯定是要影響成績的!」要知道,上小學時孩子之間的智商差距並不大,但有些孩子一上學就是尖子生,有些孩子卻常年成績墊底,區別就是來自於課上的狀態,也就是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的身份證越早辦越好?這些「隱藏福利」,很多家長都不懂
    當提到說給兒童辦身份證,很多家長都覺得說自家孩子還沒成年辦不了身份證,但是這就是一個錯誤的認知,對於孩子來說,身份證是越早辦越好的。寶媽:越早辦越好!姐姐懷孕生孩子之後,就沒再回到職場上,都是窩在家裡看著孩子,每天的日常除了帶孩子之外就是玩手機。一次,她在社交軟體上看到自家閨蜜分享了一年的經歷,一年裡她閨蜜可謂是走遍了大江南北,每天各個地方飛來飛去,生了孩子之後,也沒有停止旅遊,而是帶著孩子一起在四處玩耍。
  • 80%自閉症孩子無特異功能 孩子有這些特徵要立刻就醫 越早越好
    社會交往障礙是孤獨症核心症狀,表現為喜獨處不能參與集體遊戲,不能進行正常遊戲,不能建立良好同伴關係,不服從指令,不能遵守社會規則等。這裡還是需要父母的細心觀察,只要發現孩子有任何自閉症的早期徵兆,父母都要引起高度重視,立刻去正規醫院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儘早接受所需要的幹預。時刻記住這句話:越早接受幹預,結果就會越好。
  • 打算讓孩子3歲開始學英語?學習英語越早越好嗎?
    3歲的孩子開始學英語如何?會不會對之後的學習有影響?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我原來學英語的。語言,除母語之外的語言,在人生的任何時候學都可以,但是如果從小學起,會更容易。3歲時,孩子基本能掌握母語的全部發音,詞彙的掌握也能達到1000左右,可以表達完整句,而且能從簡單的對話變化成可以自由表達的自己想說的話。2.學習英語越早越好嗎學習外語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晚越好,而是在ta 能掌握母語的發音、詞彙,句法之後,可以去學習接觸更好。因為如果沒有掌握好母語,就學習英語的話,很可能會妨礙母語的發展。
  • 孩子學英語是不是越早越好?外語老師說,這個年齡才最合適
    大家都覺得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想把英語變為跟母語一樣融入到孩子骨子裡,於是他們給孩子廣泛地聽英文兒歌,看英文早教片,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有些父母覺得英語也是一種語言,只要增多孩子接觸英語的時間,孩子一定能熟練掌握,而且孩提時期幼兒的口腔發育尚沒有定型,英語發音不會帶漢語口音,說起來更純正地道。所以絕大部分父母支持孩子從小學習英語。
  • 孩子越早開始學習外語越好嗎?
    關於孩子開始外語教學的最佳時間,眾說紛紜。 當然,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方法是從出生開始就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但是,已經掌握了第一語言的幼兒應該何時開始第二語言學習呢?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越早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就越好(例如,Krashen,Long和Scarcella,1979年) 但是,至少在學校環境下學習外語,研究文獻不支持這一結論。
  • 不想讓孩子自卑?父母要注意3點,越早看到越好
    一個孩子長大後是自卑還是自信,關係著他們的未來。相信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自卑的人。一旦孩子有了自卑的心理,他就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很難與人相處,甚至會越來越消極,遇到一點挫折就不能承受。不想讓孩子自卑?父母要注意3點,越早看到越好!
  • 又一個孩子喝它搶救無效死亡!這東西家家都有,父母越早扔掉越好
    又一個孩子喝它搶救無效死亡!這東西家家都有,父母越早扔掉越好。黃先生每天到晚飯的時候都會小飲幾杯,這天,因為妻子有事外出,等妻子回來的時候,發現酒瓶已經空了,而孩子已經在床上怎麼叫都叫不醒,於是妻子立刻帶孩子去了醫院,醫生經過搶救後,孩子現在還沒脫離危險,而醫生告訴媽媽孩子就算醒過來估計智力和大腦永遠都會停留在這個階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