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老和尚說,牢記這3句話,幫你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功德無量!

2020-12-20 凡心問禪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

談起「脾氣」二字,想必大家都有說過或是聽聞過「他欺負我、他故意氣我」等等話語。但這些事情細細想來,它真的是引發你生氣的來源嗎?毋庸置疑,並不是!真正能引起我們生氣的原因,往往都是由於自我的不能包容和內心的狹窄。

人的一生之中,能夠遇到事情數不勝數,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此八九之中,每一件事往往都會讓你發脾氣,讓你煩惱不堪。但事事並無絕對,煩惱的同時,這些事情往往也在讓我們成長。

但發脾氣一事,終究不是好事,雖然能讓我們成長,但更多的還是會讓我們種下種種無明惡因。因此,對於脾氣不好該怎麼對治也顯得尤為重要。在一次偶然之間,一位99歲老和尚,就曾告訴過我3句話,並且讓我牢記於心。為何要牢記於心呢?就是因為這3句話,能夠有效的對治「脾氣不好」。

No1、生氣只會傷害自己;

老和尚讓我牢記的第一句話,就是「生氣只會傷害自己」。在佛教之中,發脾氣一直被譽為「燒毀功德林」的罪魁禍首。由此可知,隨意發脾氣傷害最深的並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每一位學佛之人都知曉「功德」在福報之上,而發脾氣可不僅僅耗損的是福報,更多的還是功德。所以老和尚說「一個喜歡發脾氣人,不僅福薄,功德也難以積累。」由此可知,老和尚所講的這種種,無一不是告訴我們發脾氣傷害最深的無一不是我們自己。

No2、生氣只會徒增惡因、惡緣;

在佛教之中講究「因果報應」,正所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種下善因,必得善果;種下惡因,必得惡果。老和尚讓我牢記的第二句話,就是「生氣只會徒增惡因、惡緣」。

在生活之中,為什麼會生氣?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心胸狹隘,不能包容所導致。這就好比在工作之中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或是遇到小人等等,而這些相遇無一不是會給你帶來煩惱。當這些煩惱出現的時候,也就容易出現嗔心,因此而讓我們種下了很多很多的惡因、惡緣。

No3、生氣百害無一利,害人即害己;

當心中的壓力達到一定層次的時候,若不能找尋到合適的解壓方法,那麼壓力必然是會釋放出來的。這就如很多人修持「忍辱」一樣,在最初的時候,將一切的不順或是煩惱都忍住,但在最終還是沒能免除爆發,以至於生出了更多的煩惱。

但「忍辱」是這樣修的嗎?並不是!這就和前面所講的解壓一樣,並沒有找尋到合適的方法。而發脾氣其實和這些道理是相同的,若能知曉「生氣百害而無一利,害人即是害己。」那麼在以後想發脾氣的時候,往往也就能夠控制好自己,讓自己不再隨意發脾氣了。

結束語:在佛教之中,生氣也被稱之為「嗔恨心」。通常引起我們生氣的原因,無非就是「看到不願看見的人、聽到了不願聽見的話。」但這種種其實,其實都是因為「我執」太重,不能放下所導致。而想放下,想要不再無緣無故就發脾氣,那麼老和尚這3句話,請你務必牢記於心。

人本是塵間物,有不甘而頓悟。

緣能有幾分福,來禪去皆是空。

歡迎分享、評論、收藏!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焦點

  • 脾氣不好,不會說話的人,這三點要牢記於心!
    有個寺廟中有一位老禪師和一個小和尚。 一日,城裡舉辦廟會,小和尚很想去參加,迫不及待地就想出門,而老禪師覺得不必著急,安心在禪室內打坐。 其實,小和尚的心早就飄出去了,不斷催老禪師出門,但禪師一直沒反應。
  • 99歲老和尚說,有這3個特徵的人福德深厚!
    這個寺院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雖然比不上那些禪宗聖地,但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特別是在這做寺院之中,有一位99歲的老和尚,但凡節假日去往寺院,都能看到老和尚一個人在寺院走廊之中來回走動。這不近期遇到的煩心事太多,總覺得自己的福報被消耗光了,成為了一個沒有福氣的人。
  • 念誦「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3句話,功德無量!
    牢記這3句話,功德無量!一、要一心不亂,心無掛礙。《心經》中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諸法空相,一切皆為虛幻,不可執著其中,有執著就會生煩惱和妄想,心中雜念掛礙太多,縱使身在極樂,也如同處在地獄苦海。
  • 99歲僧人說:佛前獻「供品」時,「默念」這3句話,效果往往更好
    這位99歲的僧人認為我們可以在上供時默念3句話,這樣更能提前出我們的誠心也能讓佛祖更加注意到我們,以此來給我們庇佑,那麼是哪三句話呢?下面就讓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阿彌陀佛佛教人最經常說的話就是阿彌陀佛,別看這句話僅僅只有四個字,卻包含了很多。
  • 99歲修佛人:「諸事不順」時,牢記這3句話,一切自然順利
    如今越來越多人信奉佛教了,經常有人會購買貢品去寺廟裡燒香拜佛,為自己和家人求好運驅厄運。確實佛祖是以慈悲為懷,希望普度眾生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會幫助每一個人趨利避害。佛教注重因果,認為人們得到的"果"皆源於自己種下的"因"。有位99歲的修佛人就告訴過我,諸事不順時,牢記3句話一切自然會順利。
  • 廣欽老和尚獨宿超度三個日本鬼的故事
    第三天早上,他說右側後面的寮房裡還有一個鬼。工人掀開日式房的地板,果然又發現一具骷髏,也送入爐中焚化,老和尚念佛持咒後說:「他也走了。」       在老和尚超度亡魂之後,寺中平安無事,夜間不再有異常事件發生了。       1951年底,老和尚聽說土城、三峽界處的成福山上,有一天然古洞。
  • 金剛經這3句話,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上說,一個人做再多的布施,哪怕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物去布施,這個人所得功德,也不如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更大。金剛經上這3句經文,若能反覆去讀,功德無量。第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想讓自己活得更輕鬆,請記住這3句話(深度好文)
    事實上,想讓自己活得更輕鬆,請記住這3句話,或許你會豁然開朗。1、不合適的圈子就不要強融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下班有同事組織聚會,邀請你過去,你本來不想參加,因為大多數人都不認識,但是轉念一想,或許能認識更多的朋友,於是便答應了邀請。
  • 受持讀誦《金剛經》,尤其是這3句話,功德無量
    當你了解了《金剛經》的內容,能夠認同其所講的道理,並且對此經文有信心,誠心誠意地去接受,這是受的意思。「持」是能夠持久地接受,在理解了《金剛經》之中的內容後,去反覆研讀、去品悟其中的道理,在生活之中有所反思,並且把《金剛經》真正應用在生活上。
  • 99歲老僧:遇到不順時,牢記這2句話,會招來好運
    人生的路上,總是充滿了荊棘和坎坷,沒有人能夠一帆風順,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拿一手好牌,而在於打好一手壞牌。一位99歲老僧對我說:人生不必追求事事順心,只要能牢記這兩句話,當你遇到不順時,就會轉危為安,招來好運。第一句話:你遇到的不順,只是因緣和合。
  • 到寺院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
    到寺院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一、慈悲提到觀音菩薩,我們立即反應出來的詞便是慈悲,沒錯,我們拜觀音、念觀音,關鍵要學習觀音精神,才能成為自己的「觀世音」。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是一定要善良,一定要心懷慈悲。「一切唯心造」,一個內心慈悲的人,感召吸引來的必然是吉祥福報。
  • 致即將老去的60後:請將這五句話牢記於心,以免自己老無所依
    身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人難免會迷失在這俗世之中,忘記了自己當初的嚮往,也錯過了沿途的風景。前半生已然揮手而過,縱使選擇錯了,也已成定局。如果你是即將老去的60後,請將這5句話牢記於心,以免自己老無所依。
  • 當99歲的佛陀:「諸事不順」記住這三句話,一切都會順其自然
    一位99歲的和尚曾經告訴我,如果出了問題,記住三句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因果不為空,諸惡不為空佛曰:「諸法皆空,因果不空。意思是說,雖然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空的」,但由自己的身體和嘴所創造的業力因果並不是「空的」。我們說好人有好報,壞人有自己的命運。
  • 因果報應:心量越大則福報越厚,牢記這三句話,助你擴大心量!
    那位朋友告訴我:「這還得多虧了,兩年前去寺院燒香拜佛,遇到了一個老和尚,他告訴了我三句話,並且讓我遇事持念下去,從此之後,我就發現自己心量居然真的擴大了。」我又問他:「老和尚跟你說了什麼呀?居然讓你那種睚眥必報的心胸,都變得這麼大,能跟我說說嗎?」
  • 拜佛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我們信佛學佛,並不是要祈求佛菩薩幫助自己實現願望。佛曰:求佛不如求己,自己不知道努力,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佛菩薩身上,「因果不敵業力」,自己種什麼因,就會受什麼果。佛菩薩再慈悲、再想幫助你,也無法幫你改變因果。與其許願,許些自私自利的願,不如去發願,發利益眾生之大願。佛教不是逃避,而是更加積極平和。佛前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 悟道法師告誡大眾:老和尚年紀大了,我們不能再去折磨老和尚,你真正關心老和尚,主要還是要聽老人家的話……
    尊敬老人,現在也有敬老節,有些優惠,這是敬老一種表現。最重要,敬老主要是要聽老人言,就是我們老和尚提了字,叫《老人言》,也出了一本書,引用歷代的經典這些法語,經典的法語記載在這一本,把它印成一本流通。所以前一段時間我們去,他都拿這本給大家看,講的也是我們常常聽的話,「不聽老人言,你就吃虧在眼前」。為什麼講這句話?
  •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佛教: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我們在佛前供奉瓜果,如果說能夠發生變化的,那也絕對是供奉者的起心動念在作崇。也許你的供奉,看似虔誠,其實只是為了得到外在的許多「貪念」。而這一點,恰與佛門所違背。所以,浮於表象的事情,沒有使用作用。在佛前擺放供果時,一定要牢記「因果」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我們在供奉瓜果時,一定要明白「因果」在佛教文化中的意思。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一切唯心造」,唯有你的真誠清淨心,才會加倍集聚你的功德福報。那些「口念彌陀心散亂」之人,喊破喉嚨也枉然。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菩薩更不會因眾生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一、要真誠發心懺悔。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所以說,念阿彌陀佛時,牢記「真信切願肯行」這句話,則功德無量,佛果可期。「信願行」三者,在淨宗稱作三資糧,它們名為三,實際是同一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具足信願行,那麼淨土法門萬人修萬人去,人人都能蒙佛力加持,現前將來,必定見佛。先說「信」,信如心,真信者便能放下五欲六塵,遠離貪嗔痴慢。
  • 佛前許願、還願,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我們作為塵世間的善信,也常常在佛前許願,希望憑藉諸佛願力,幫助自己達成願望,譬如有人求財,有人求子,有人求平安等等。老話說「心誠則靈」,為了表示心境赤誠,在許願的同時,我們也會做承諾,譬如有人承諾重整廟宇,有人承諾重塑金身,這些都屬於許願。假如願望真的達成了,履行自己的諾言,如數兌現此前的承諾,就是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