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織畫女傳承人方碧雙:守藝三十載 巧手編經緯
「守藝人」方碧雙傳承紙織畫30餘年,綻放巾幗風採。 陳龍山 攝中新網永春3月9日電 (陳龍山)「是真非真畫非畫,經緯既見分縱橫。」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建的永春紙織畫因有「隔簾觀月、霧裡看花」的美感,而備受青睞。
-
回放 傳承丨永春紙織畫:隔簾觀月、霧裡看花
回放 傳承丨永春紙織畫:隔簾觀月、霧裡看花
-
永春五裡街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從娃娃抓起 傳承千年紙織畫
永春縣五裡街中心小學少年宮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資源,致力弘揚紙織畫文化,打造傳承永春紙織畫的基地。「是真非真畫非畫,經緯既見分縱橫。」永春紙織畫有1400多年的歷史,為深化閩南文化進校園工作,發揮學校作為泉州市閩南文化(紙織畫項目)傳承基地校的示範、輻射和引領作用,永春縣五裡街中心小學通過在經費上保證、在精力上傾斜、在輔導上加強,使該項目逐漸具有本校特色。
-
永春紙織畫:僅剩20餘人從業的國家級非遺
宮廷畫師或是受此啟發, 發現了墨汁與竹編結合後產生的亦真亦幻的效果,進而發揚到宣紙上,奠定了紙織畫的基礎。左圖是迄今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紙織畫實物,目前在浙江一位藏家手中。右邊詩句作者鄭維疑為元人,詩中想像倪瓚(即倪遇、倪迂)見畫時的感受。
-
觀察丨古詩詞中常提到的「紙織畫」,就出在甘肅
紙織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紙織出來的一種畫。紙織畫其實就是將原來畫好的畫(一般是國畫)裁成紙條作經線,以白紙裁的紙條作緯線,進行編制,將原畫稿色彩中突出部分,體現出立體效果。這是一種奇特的民間傳統工藝,甘肅紙織畫初見於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
南中醫學子尋訪中醫藥「守藝人」,用視頻日記記錄中醫藥守藝故事
這個暑假,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校級重點團隊薪火實踐團,開展了「薪火傳承——探尋中醫藥守藝人」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師生們以視頻日記的方式記錄了中醫藥守藝人的故事,以新一代中醫藥守藝人的角度製作了微紀錄片。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紙織畫
在中國工藝美術的百花叢中,永春紙織畫一度與杭州絲織畫、蘇州緙絲畫、四川竹簾畫齊名,號稱中國「四大織畫」。由於紙張不易保存,現存最早的紙織畫也僅為清初年間作品,加之沒有文獻記載,永春紙織畫的起源問題變得撲朔迷離。一般有三種觀點。第一種是相傳隋唐年間,永春桃溪沿岸種植了許多桃樹,又被稱為「桃城」。
-
閩南傳統民間技藝——永春紙織畫( 圖)
詩中表達了對紙織畫的高度讚賞和喜愛之情。 永春紙織畫早在宋代時就遠銷南洋各埠,成為富貴人家的櫃中珍品。明代田藝蘅所撰《留青日札》一書中記載,明代奸臣嚴嵩被抄家的物品中就紙織畫一項。清代楊復吉《夢蘭瑣筆》中曾有閩中永春州紙織畫的記述。 在永春民間曾有「指頭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說的就是紙織畫這種編織工藝。
-
守藝的第一次——木作體驗活動打造「獨一無二的筷子」
燕趙都市報「守藝帶你看」第一次文化體驗活動,上周日在石家莊時光抽屜木工房舉行。24位「守藝」的大小朋友,通過一堂愉快的木工體驗課,親手製作了專屬自己、獨一無二的中華木筷。▲好玩的木頭玩具。李致遠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認真聽老師講解,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做筷子的步驟。「我覺得推刨最難。」說起當「小木匠」的感受,這個做事認真的男孩開啟了吐槽模式,「這幾雙筷子都是我做的!爸爸做一半就不會做了,全是我替他做的。」他自豪中的小幽默,博得一片笑聲。▲家長與孩子一起體驗推刨。
-
——起源於古代「桃源」的紙織畫
如此美景吸引了很多前來踏青賞花之人,霧中觀花,也激發了當時藝人的創作思維和靈感,紙織畫應運而生。。「織畫此為永春特產。其法以佳紙作字或畫,乃剪為長條細縷而以純白之條縷經緯之,然後加以彩色。裝裱:俗話說「三分書畫七分表,人靠衣裳圖靠框」,像其他書畫藝術品一樣裝裱起來,讓紙織畫便於保存,看上去也更加精美。
-
手起「藕絲」現 麥芽糖「守藝人」鄭雲安大展絕活
都說老鄭拉絲(製作藕絲糖的一種手法)功夫一流,只見他手起糖落,黃金閃閃的麥芽糖在糖板上翻滾,拉出的糖細如髮絲,長而不斷,遠看其外形似一團纖細而潔白無暇的藕絲。問及拉絲的「秘訣」時,老鄭逐漸打開了話匣子。老鄭介紹道,製作麥芽糖一般有:浸、蒸、煮、榨、熬、打這幾道主要工序,再取其芽切碎備用;然後將糯米洗淨後與切碎的麥芽倒進鍋裡燜熟,經蒸煮、發酵、壓榨等十幾道工序後製成。
-
守藝| 高粱稈到他手裡就活了
原創 唐晶 燕趙都市報 收錄於話題#守藝16個趙潤生有些鬱悶。今年他種下去的高粱,全被附近人家養的雞給吃了。「顆粒無收。」他攤了攤手,無奈地說,那都是些稈子純紅的稀有品種,「顏色特別漂亮。」
-
越南河內迎來新學年,學生們興高採烈地走進校園
important}當地時間2020年9月5日,越南河內,Phuc Dien小學迎來開學日,學生們在熱烈的氛圍下走進校園。越南當天約有2300萬學生正式開始新學年。越南首都河內的Phuc Dien小學9月5日是越南所有中小學新學期開學的日子,在越南首都河內的Phuc Dien小學,同學們身穿校服,興高採烈走進校園
-
「剛走進校園,眼就酸了……」廈大嘉庚學院畢業班學生昨起返校
空蕩了136天的校園,昨天有學生了——廈大嘉庚學院首批學生返校,均為畢業班學生,有些人走進校園,「眼就酸了」。校方說,畢業班學生原則上需返校辦理畢業、離校手續,分兩批返回,首批返校時間為5月26日,有80多名,第二批返校時間定於6月28日至7月3日。其他年級學生也可以自願申請返校,獲批者於6月1日至6月3日返校。校方昨天說,從目前看,這三批總共有2700多人將陸續返校,其中86%為畢業班學生。
-
奧運健兒公益服務大行動走進永春六中
7月5-7日,由中國奧委會市場開發部主辦的中國奧委會奧運健兒公益服務大行動走進我縣開展系列活動。7月5日,奧運健兒公益服務大行動第一百站——傳承女排精神活動走進永春六中。中國奧委會市場開發部主任閆玉豐代表中國奧委會向永春六中贈送奧運冠軍龍服,向老女排隊員授予奧運健兒公益服務大行動公益服務大使證書;永春六中向中國奧委會市場開發部贈送紙織畫紀念品;國家體育總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李全強向永春六中贈送原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為活動題的字。
-
裝裱制畫42載 揚州「書畫郎中」手藝人 更是「守藝人」
陳晨攝導語昨天清晨,伴隨著陣陣鳥鳴聲,家住廣陵區汶河街道石塔社區集賢二村的馬明新從農貿市場回到家,放下手中的大小袋子,立馬走進工作室,開始了一天的裝裱制畫工作。62歲的馬明新從事裝裱師工作42年,精湛的手藝早已在揚州書畫界小有名氣。
-
「守藝人」鄭銀聘做客線上文化交流會直播間 暢談中式家具、工藝...
守藝50年,小到中式家具、工藝品,大到廟宇雕刻、古建築修復,鄭銀聘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力求自己滿意、大家滿意。介紹文創作品《閩南風 世界情》 用心專注,做好「守藝人」 「技藝的傳承與發展,不僅要了解傳統文化,還要保持興趣
-
手拉壺傳承人:從「手藝人」到「守藝人」
從「手藝人」到「守藝人」晨曦徐徐拉開了帷幕,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鋪滿了大地,金燦燦的。2019年7月12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團委一壺一蓋社會實踐隊走訪了潮州裕德堂手拉壺傳承人——張瑞端老師和張澤鋒校友。張瑞端老師的其中一個代表作品——《孺子牛·壺》以深厚的思想內涵、獨創優美的藝術形式給人思想上和藝術形式上的高雅享受和滿足,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構想,創新改造,以簡單洗鍊的壺桶、壺把和壺蓋,使整壺形成了一個整體的抽象「牛」造型,蘊含豐富的思想。《孺子牛·壺》的壺身圓潤、造型簡單、形體小巧,無不體現了手拉壺的傳統風格。
-
匠心60年:河北沙河「守藝人」和他的孔明鎖
匠心60年:河北沙河「守藝人」和他的孔明鎖 2017-06-15張子乾 攝 中新網邢臺6月15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張子乾)「這孔明鎖也叫魯班鎖,六子聯方,民間也叫六子疙瘩、難人木、憋悶棍、憋死牛、摔不開。它與九連環、華容道、七巧板,是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智力玩具,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孔明鎖製作技藝傳承人侯全辰一邊擺弄著他的「玩具」一邊說。
-
合肥警方走進校園宣傳「平安校園」 講解防範校園欺凌等知識
合肥警方走進校園宣傳「平安校園」為進一步加強校園安全教育宣傳,提高廣大師生的法治意識、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3月26日上午,「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園行」。啟動儀式上,來自四十五中橡樹灣校區的16名學生代表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共同宣讀了《平安校園行倡議書》,出席活動領導嘉賓向學生代表贈送了安全手冊、光碟,並共同按下了啟動球,宣布省、市校園宣傳系列活動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