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於都 滿意政法 法院+工會調解源頭治理勞動爭議案件新模式

2020-10-03 搜狐贛州

我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來,於都法院、總工會創新思路,探索建立「法院+工會」訴調對接模式,開展勞動關係多元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勞動爭議案件質效呈現「兩高一無」(即調解撤訴率高、服判息訴率高、無涉訴上訪)的特點,當事群眾反映良好。




「在調解員的調解下,我與公司達成了協議,法官對我們的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我很快拿到了賠償。」拿到6.5萬元賠償款的肖某,對自己工傷索賠的過程很是滿意。

2020年4月1日,某建築公司的木工肖某在工地上班時不慎從腳手架上摔落,導致右側跟骨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傷愈出院後,肖某向公司提出工傷賠償未果,將公司告上法庭。於都法院委派「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室進行調解,在工作室調解員的多次調解下,肖某與公司達成了調解協議,法院對其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肖某順利拿到了自己的賠償。




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進程中,于都縣法院與于都縣總工會對勞動關係多元化解和訴源治理工作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創新思路,聯合成立了「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工作室充分利用廣大企業職工對工會的信任優勢和工會網格化組織優勢,引入「打鐵佬」調解資源,吸納退休法官、司法行政人員、律師、人民陪審員等社會力量,參與對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力度,成功化解了一批勞動爭議糾紛。今年4月工作室成立以來,共訴前委派調解成功26件,訴中委託調解8件,訴中協助調解成功62件。




「在公司調解委員會的幫助下,我拿到了自己該有的賠償。」于都縣工業園某公司員工劉某拿到自己的經濟補償金。

某公司員工劉某無故曠工3天,被公司辭退。劉某找到該公司工會組織,工會引導其到公司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在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下,劉某與公司達成了調解協議。

于都縣法院、總工會通過幫助100人以上規模企業建立調解委員會,引導其建章立制,排查調處企業與職工矛盾糾紛,鼓勵企業加強平時人文管理,及時預防化解職工小怨氣,做到矛盾糾紛不出企。截止目前,于都縣100人以上規模企業建立企業調解委員會90%以上,樹立起贏家、天鍵、奧科特等5家標杆企業形象,從而推動其他企業加強對職工的人文關懷。


「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工傷索賠,確認勞動關係、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等級鑑定、工傷代理索賠,最少4個程序,耗費的時間非常多。通過『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室的調解,我幾天就拿到了自己的賠償款。」于都縣某企業員工鍾某如是說。

鍾某是于都縣某企業的員工,在上班時不幸受傷,治療出院後,鍾某向該企業提出工傷賠償,但企業以對鍾某的賠償要求置之不理,鍾某將企業告上法庭。于都縣法院為了儘快解決當事人的訴求,經雙方同意,委派「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室調解,工作室調解員主持調解半天時間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由企業承擔肖某全部醫療費用,七日內一次性賠付各項費用3.4萬元。當日,于都縣法院裁定確認該調解協議有效,並賦予法律強制執行效力,為勞動爭議及時化解按下了快捷鍵。

于都縣法院通過建立完善預立案登記、委託委派協助調解、無爭議事實確認、一站式無縫對接、審執「直通車」、工傷保險協助理賠等六項制度,大大提升了勞動爭議案件的調解效率,今年4月來,該院執行涉勞動爭議案件173件,到位金額216.3469萬元,及時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有力減少了再次發生糾紛。


來源:於都政法

相關焦點

  • 廣州「法院+工會」新模式調解勞動爭議
    2020-08-21 16:23:31 來源:中工網中工網訊(記者葉小鍾 特約通訊員羅瑞雄) 8月21日,廣州市總工會與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共同召開「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總結推進會,全面深化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工作。
  • 我市首例「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調解成功
    我市首例「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調解成功」達成調解,足不出戶地解決了困擾雙方一年多的勞務官司,這標誌著首例勞動糾紛案件在我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的努力下實現成功和解。,今年4月濮陽市總工會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啟動了「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新模式,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和工會的職能作用,深入推進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在市縣兩級建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
  • 強強聯手丨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為構建社會和諧勞動關係,規範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更好保護廣大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9月16日,安嶽縣總工會、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 強強聯手|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工會9月16日下午,安嶽縣總工會與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揭牌、籤約儀式在安嶽法院舉行,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縣總工會主席尹鳳全與安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忠富出席儀式,並見證工會與法院
  • 潿洲島旅遊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揭牌
    近日,海城區人民法院、北海市潿洲島旅遊區工會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在潿洲法庭揭牌。海城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廖慧翔,潿工委黨群工作部部長鄭光雄出席揭牌儀式。潿洲島旅遊區工會、綜合管理局,潿洲鎮政法委員、旅遊區各基層工會、海城區法院等相關單位人員參加了揭牌儀式。潿洲法庭順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為海島人民提供了公正、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司法服務,潿洲島旅遊區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及時有效化解旅遊區矛盾糾紛,是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和延伸。
  • 湖北三級聯動推進「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
    (記者張翀 通訊員顧夢昳 郭亮)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與省總工會「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調研座談會上獲悉,湖北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以來,全省法院與工會從平臺對接、機制聯動、委託調教等方面加強溝通、密切協作,勞動爭議非訴訟解決的便捷、快速、柔和等優勢正逐步凸顯。
  • 湖北「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
    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 「法院+工會」調解模式促進勞動關係和諧
    2020-11-11 13:32:40 來源:勞動午報「法院+工會」調解模式促進勞動關係和諧很「硬核」浙江省紹興市工會在法院設立「工會工作室」參與法院勞動爭議案件調解試點工作的效果越來越明顯。經過一年多的探索,截至9月底,「工會工作室」已成功處理各類勞動糾紛81件,涉案標的636.4萬元,其中調解撤訴結案37件,調撤率達45.68%,為勞動者爭取權益涉及金額166.75萬元。
  • 深化勞動爭議糾紛化解新模式 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與二道區總工會聯合成立二道區勞動爭議調處中心,主動聚焦訴訟服務、信息化建設、訴源治理等突出問題,探索出了以訴前調解為重點、以訴訟服務為支撐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平臺模式,並取得顯著成效。制定《駐法院人民調解室工作流程》等規範性文件。所有訴前調解案件填寫《人民法院訴前委派調解函》、《訴前調解承諾書》、《人民調解申請書》、《訴前委派調解情況復函》等進行歸檔留存,提高規範化管理水平。在程序對接方面,聚焦矛盾,有效分流。
  • 「法院+工會」調解勞動爭議 化怨氣為和氣
    11月9日下午,海城區法院依託「法院+工會」調解模式,成功調解一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熊某向北海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遞交申請書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因申請人主體不合適的理由拒絕受理,因此到海城區法院起訴。為了將矛盾化解在訴前,經雙方當事人同意,海城區法院將該案件分流至海城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調解。自接到該案起,調解員便多次通過電話和現場進行調解,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 湖北遠安「法院+工會」合力調解勞動爭議
    2020-08-24 20:27:20 來源:中工網中工網訊 8月20日,湖北遠安縣總工會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受遠安縣人民法院委派,成功調解李某文等8人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為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合計40740元,及時化解了矛盾糾紛,促進了勞資關係的和諧。 被申請人朱某紅聘請申請人李某文等8人在遠安縣某公司地面整改工地從事砌築工作。
  • 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法院+工會」 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揭牌成立
    為更好地化解勞動糾紛,完善「法院+工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近日,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人民法院、賽罕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揭牌儀式在賽罕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舉行。揭牌儀式後,賽罕區總工會與賽罕區法院相關人員共同參加了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座談會,就雙方工作的銜接流程及規範標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基層動態 | 「法院+工會」 成功調解52起勞動爭議糾紛案
    12月18日上午,封開縣人民法院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通過訴前聯調的方式,成功調解了52起勞動爭議糾紛案件。11月9日,封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被申請人某公司一次性支付52名勞動者經濟補償金1053753.8元的裁決。某公司不服該裁決,向封開法院提起訴訟。
  • 強化調解、源頭治理 四川出臺《意見》推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
    10月15日,四川省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工作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省法院會同省人社廳、省司法廳、省總工會制定出臺了《關於開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二、重視發揮調解作用。勞動爭議具有較強的社會關係修復屬性,相比於仲裁、訴訟,採用協商性強、對抗性弱、靈活度高、成本低廉的調解方式,更有利於勞動爭議糾紛的實質性解決。
  • 廣西「法院+工會+N」探索維權新路徑
    建立健全「法院+工會+N」調解模式北海市於2019年12月在北海中院正式掛牌成立廣西首個「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開展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試點工作,依託工會貼近基層勞動者、擅長群眾工作的職能優勢,結合法院在勞動關係糾紛處理上的專業性、權威性資源優勢,有效推動勞動爭議案件妥善解決。
  • 襄陽市總工會一行到保康法院調研「法院+工會」 勞動爭議訴調對接...
    調研組對保康法院「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就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縣法院、縣工會進行了討論、交流。調研組強調,1.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制度及硬體設施建設,充分保障工作室運轉;2.縣法院與縣工會要加強協調配合,充分利用調解工作室及調解平臺,優先調解,減少訴訟,共同化解矛盾;3.針對保康案件較少的特點,要結合訴源治理,拓寬工作範圍,創新工作方法;4.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工作室的知曉率。
  • 興慶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正式成立
    近日,興慶區「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解放西街市民驛站矛盾糾紛調處中心正式掛牌成立。調解室選址本著資源共享原則,與社區微法庭、司法、信訪、勞動監察進行資源整合,實現了委派調解零距離、現場司法確認、立案訴訟的一站式法律服務。
  • 「法院+工會」合力化解勞動爭議——訴調對接,讓多年糾紛一朝化解
    浠水縣法院受理該案後,通過 「法院+工會」的模式,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就相關賠償問題達成一致。去年5月以來,我省法院積極構建「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通過在中、基層法院設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工會設立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室,將「訴」的權威性、規範性和「調」的便利性、非對抗性結合起來,合力預防化解勞動關係領域重大風險,共同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 高陵區「法院+檢察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揭牌儀式
    近日,高陵法院、高陵檢察院、區總工會聯合設立的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高陵法院正式揭牌,進一步加強了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區檢察院和區工會職能作用,共同預防、合力調處勞動爭議糾紛,推動全區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乃至全區法治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安嶽「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正式成立
    為構建社會和諧勞動關係,規範勞動爭議糾紛訴調對接工作,更好保護廣大職工、農民工合法權益,9月16日,安嶽縣總工會、安嶽縣人民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工作室正式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這標誌著安嶽在全市率先啟動「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