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技能教養法-拒絕說「不」更有效

2020-08-28 知了分享社

引入

大家好我是得到大學杭州四期一班的張雪,很榮幸與我們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張雪門只有一字之差,開個玩笑,雖然我是杭州的同學,但是我本人是來自最近比較特別受到關注的武漢,最近在家辦公主要完成育兒課堂內容的生產以及0-6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內容編寫。疫情期間許多家長都在家與「神獸」們鬥智鬥勇,勞心傷神不說,還鬧出許多矛盾和衝突,記者也對剛開學的孩子和家長做了採訪,雙方都表示期待開學,覺得有助於「家庭和諧」與「親子感情」的發展,雖說是玩笑話,但也不無真心,也說明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衝突不容忽視,今天我就來給各位親同學分享一下,如何能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事半功倍,讓我們家長教的省力,讓孩子們學的開心,不僅僅不會破壞親子之間的和諧關係甚至還能教學相長促進親子間的感情。

為什麼是我?

在加拿大學習幼兒教育,獲得註冊幼兒教師資格證, 有豐富的海內外工作經驗,曾經在不同的幼兒教育相關的教育機構工作過,其中包括加拿大的政府機構,私立幼兒園,家庭中心,教師發展中心,以及國內的市級師範幼兒園,國際幼兒園以及教育諮詢公司。從主班老師,教研負責人到教師培訓及幼兒教材研發負責人,一直關注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並在一線實踐中得到反饋,總結。



我們為何教不好孩子

傳統的教養理念中我們認為孩子總是有很多問題,成人需要通過批評和管教進行約束和糾正,家長要對孩子的教育負責,就要對孩子進行監管,在孩子有可能出現錯誤時進行「為你好」式的勸說,在孩子已經出現錯誤時進行教育,這時候家長就把自己定位成了權威的監管者,以「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失去了同理心。

這樣的教育會出現兩種結果

1. 孩子變得順從,失去了主動性,面對問題的自信心,甚至是思考能力,變得過度依賴屈服於權威

2. 孩子變得叛逆,因為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得不到家長的理解,產生對抗心理,和家長反抗,起衝突,在一次一次的權利爭奪中,反抗升級,變得越發難以管教,甚至出現暴力管教。

這都是我們作為家長不想要的結果。

同時我們還要知道在這種傳統的教育方法中,孩子的需求和欲望並沒有得到滿足,只是被壓抑了,而這些被壓抑的欲望和需求總需要找到出口,通過別的途徑被排解出來。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經驗和策略去面對並掌控這些欲望和需求,讓它們在不恰當的時機以不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很有可能釀成嚴重的後果。就像是水裡的瓢,按下去還會從別的地方冒出來,一旦外力消失就無法控制,只有想辦法讓它盛滿水,它再會主動的沉下去。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學會控制需求和排解欲望的策略。除了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們本身教育孩子的標準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大部分家長潛意識都會自己的角度出發要求孩子成為自己理解的「好」孩子,而忽略孩子本身的內在需求和能力。

比如要求2歲的孩子學會分享,要求3歲的孩子安靜的坐下看繪本等。

其次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判斷幹預過多,在孩子還沒有行動時就扼殺他們嘗試的機會。

然後還容易在孩子犯錯時著急上火,責怪,嘮叨甚至打罵,急於找到問題的「根源」,甚至給孩子貼標籤。

導致孩子試錯成本巨大,時刻冒著被家長批評,責怪的風險,於是養成如果不能一步到位,滿足家長的期待,就不敢試,久而久之就變得膽小,愛逃避問題,對陌生事物的畏懼的心理,同時也無法面對挫折,抗壓能力不足等問題,這樣的孩子將會始終難以走出舒適圈,無法進步,甚至喪失內驅力,好奇心和自信心,最後沒有了追求自我的動力和勇氣和信心。


如何解決

既然傳統的教育方法難起效果,甚至有很多的副作用,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家長從容的教育孩子呢?的確是有的,這個神奇的秘方就是來自芬蘭的焦點解決大師提出的「兒童技能教養法」。

這個教養法認為孩子沒有問題,只有尚未掌握的技能,我們需要教,需要讓孩子練習,逐漸達到熟練,養成習慣。強調「學習」的價值,迴避使用「禁止」「應該」「規則」等字眼。家長作為孩子學習技能的支持者與合作者,堅定的培養和幫助而不懲罰孩子,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同一展現,從孩子的需求出發,用高度的同理心尊重他們的選擇的目標技能並與他們一同合作實現這個目標技能。

例如:

有一個孩子十分痴迷於「火」,對點火十分著迷,甚至已經引起過3-4次嚴重的火災,造成了財產損失,你怎麼辦?

常見的教育辦法會做種種家庭訪談,分析探究,孩子為什麼痴迷火,這種痴迷來自於哪裡,是怎麼產生的,然後再看是不是家庭環境裡或者家長在養育中哪裡出了問題,最後嘗試找到對策。這種方法不但複雜,找到癥結點十分困難,同時要制定合理能改變「痴迷」的策略更是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許多分析和幹預辦法沒有從孩子的需求本身入手而是執著於「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產生問題的家庭環境」。

那麼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兒童技能教養法就告訴我們「不針對孩子為什麼痴迷於火」過於執著,而是認為孩子缺乏對火的了解和控制,需要學習,從而制定方案培養孩子安全的「使用火,並且探索火」的技能。問自己「孩子需要學習一個什麼技能功能才能讓問題消失呢?孩子有哪幾個或者一些需要學習或者加強的技能呢,(與孩子一同商議)這(個)些技能學習順序應該如何呢?」

「兒童技能教養法「教我們從孩子的需求出發,集中利用所有資源(包括所有成年人與同伴支持者)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探索自身的願望,滿足自己的需求,發展自治能力」從而取得進步,培養成長型思維,讓孩子更好的面對未來與變化。




具體方法



首先就是幫助孩子探索自身願望找到需求點也就是要學習的技能:尊重孩子的選擇,鼓勵孩子表達,理解並追求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目標,避免 「應該」思維以及家長專政,建立幼兒的主動性和內驅力,參考三個步驟

1 把問題變成孩子能夠學習的技能

我們常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反覆強調問題而忘記告訴孩子解決辦法。

如:不要玩水,要學習的技能是在合理的場所,時機,規則以及方法下玩水,給出更有建設性的需要學習的技能而不是阻止孩子的探索需求,好奇心和「玩水」的欲望

如 「缺乏注意力「 這個問題可以用以下技能解決:

1)能夠在一個地方待上一陣

2)能夠聽別人說話不插嘴

3)能過夠在隊裡等待指導輪到自己

4)能夠舉手後再發言

2 跟孩子一起商定他想學習的技能

用尊重的態度向孩子們建議你希望他們學習的技巧,推薦技能時用「我們」而不是「我「:向孩子傳遞大人們思考與討論後得出的建議,並給出我們覺得你學會......技能會對你......有幫助

如:我覺得你學會注意力集中的技能會讓你更高效的學習與人合作,學習和遊戲時都有幫助,可以使你在學校的生活更愉快。

3 幫助孩子看到所學技能給他和其他人帶來的好處

與孩子討論學習某項技能的好處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相信這是個值得學習的技能,能給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帶來好處(幫助孩子認識並認同為何需要學習該項技能),自發的展開該技能的學習。

如:問孩子你覺得注意力集中會帶來哪些好處呢?對你的朋友和你喜歡的老師有哪些幫助呢?等等


接下來就是發動資源幫助幼兒建立信心,克服困難:從外部激勵,到建立社區與反饋機制,幫助孩子更好的看到自己的進步,並在遇到挫折時更好的堅持,控制 「半途而廢」的風險。(參考6個技巧)


1、幫助孩子看到所學技能給他和其他人帶來的好處。與孩子討論學習某項技能的好處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相信這是個值得學習的技能,能給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帶來好處(幫助孩子認識並認同為何需要學習該項技能),自發的展開該技能的學習。例如:問孩子你覺得注意力集中會帶來哪些好處呢?對你的朋友和你喜歡的老師有哪些幫助呢?等等
2、讓孩子給技能取名(將目標具象化:外化問題,鞏固內在動機)。給技能起一個名字用於制定計劃,讓孩子明白這個計劃是他們自己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他的。
3、 請孩子選一個可以幫助他學習技能的魔法寶貝(將目標意義化,踏出 )。讓孩子選擇一個可以鼓勵他們的東西/人物(可以是現實中的也可以是想像中的或者傳說中的某個角色/英雄人物)作為他們的魔法寶貝(精神上支持)幫助他們學習技能
4、幫助孩子找到她的支持者(建立社群,製造外部激勵,統一標準)
5、讓支持者告訴孩子為什麼他們對他的學習充滿信心(建立反饋系統)
6、 跟孩子一起設計策劃和慶祝,如果他們掌握了這個技能(結果導向,給予階段性獎勵,讓孩子有盼頭)。提前策劃慶祝等於給孩子一個「他一定能學會這個技能」的心理暗示。



然後開始找到行動計劃並提供練習機會強化技能:鼓勵幼兒與成人一同尋找策略,自己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利用教育滯後原則給予犯錯,反饋和矯正的循環,在這個過程中提前預設幼兒的錯誤的風險,創造適合的條件與環境,讓幼兒能夠探索,通過體驗式(通過「一手經驗」)學習,在可控的範圍內試錯,犯錯,從經驗中學習,反饋,從而達到熟練,不僅保護幼兒的積極性也符合幼兒學習的方式與習慣。其中包括

1 讓孩子演示一下,掌握了技能時是怎樣表現的(討論並制定行動策略)

讓孩子告訴你,並作給你看,當他學會了技能時會是如何表現的。與孩子一起模擬一下把學會這項技能後的場景表演出來

如:「假裝現在是。。。情況,你已經學會了。。。。現在你能做給我看看嘛?「

2 幫助孩子告知其他關係他的人孩子將要學習的技能

建立支持網絡,通過溝通,文字等方式讓知道問題的人正面的了解並支持孩子學習技能。

3 給孩子創造機會去練習和表演他有多棒

1)跟孩子商量好他該怎樣練習這個技能。
2)確定具體標準,行動方案以及練習方法,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置合理的練習,循序漸進;
3)建立一個能讓孩子體會到成功與肯定的情景並理解練習技能需要花費時間並足夠頻繁(至少一天一次)。
4)並在練習中展示他們所學的有難度的事情,表示我們的期待,驚嘆與讚賞。
5)幫助孩子在任何環境(家/學校)都願意展示技能並保持,更積極的看待孩子的進步,也讓孩子更有動力


讚美的辦法:

1)驚嘆
2)承認難度
3)請求解釋:真厲害你做到了......
這可是很難達到的,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達到,你怎麼做到的?
通過傳聞讚美,轉告或讓孩子聽到第三者的稱讚


最後通過提醒和公開致謝將技能穩定成內化成孩子的能力,同時通過傳播技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以及鞏固完善技能的途徑。

1 讓孩子告訴你,萬一忘記她所習得的技能,該怎麼提醒他

提前控制預期,理解「退步」,並避免孩子在退步時氣餒(避免自己的氣餒情緒影響孩子),用提醒的方式幫助他們重拾信心,設計給予提示和幫助的辦法(讓孩子告訴你他希望別人在他忘記技能時如何提醒他,幫助孩子在挫敗時堅持,學會技能以後把它養成習慣決定好提醒方式以後立即實驗(角色扮演),幫助孩子理解支持者的提醒而非指責。

2 慶祝時,請孩子感謝所有支持者的支持(宣傳及成果展示)

感謝他人的幫助也獎勵自己的成功,學會感謝/感恩,理解別人如何幫助自己,感激並實踐。慶祝不是技能的終點而是達到一個階段的結束和作為「師傅」的開始,

3 給孩子創造機會,把技能傳授給其他孩子(通過教來鞏固,內化動機與技能)

學習的循環就是:無知-開始-練習-習得-傳授-鞏固-新問題

試著給兒童創造能夠傳授技能給其他人的機會,降低「退步」的風險

孩子天生有求知慾望,也天生有為人師的需求。詢問今天你教別人了什麼?代替今天你學了什麼?


整個過程穿插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包括:聽講-閱讀-聽看-模仿-討論-演練(運用)-教 ,完成從聆聽到實踐-沉澱-傳播的 主動學習


最後

一起判斷此階段的技能學習是否成功並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
無論在何種場合地點都能展示/使用技能,必要時還能把技能傳授給他人或者孩子自己和其他人都同意他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能,那麼就說明孩子成功掌握了技能。
同時始終理解孩子的「退步」和堅持技能教養法的運用。如果訓練失敗了,要注意分析沒能成功的原因:技能複雜?理解不足?鼓勵不到位?練習不夠?..... 跟據每一個步驟一一分析修正,直到掌握。
了解掌握一項技能後自然會提高自信,然後探討下一個要學習的技能,嘗試製定技能清單,完成一個技能還有下一個,體驗闖關的樂趣
同時製作一份技能簡歷記錄
1)正在學習的技能的點滴進步
2)將要學習的技能的清單
3)已經學習的技能的簡歷描述?

兒童技能教養法尊重了孩子的選擇,滿足了他們的欲望與需求,同時通過執行自己的計劃嘗試解決問題,整個過程從解決自身實際問題出發,追求進步,嘗試並完成計劃,自我反饋並把策略形成穩固的技能,建立了一個正向積極的經驗,提高了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也提高了孩子的自控力與自信心,是一個可持續的優質教養方法。


整個過程可以根據需求刪減或排序,強調:



1)當孩子有不當的行為,不是孩子的問題,不要責怪他們,而是跟他們討論並找到需要學習的技能,讓大家找到更建設性的策略去達成技能。
2)引導孩子思考學習技能的好處以及相信自己能學會這個技能。
3)把技能看的有挑戰一些,常常關注進步讓孩子對自己取得的進步感到自豪
4)通過展示技幫助孩子弄清楚掌握了這個技能意味著什麼以及幫助孩子知道在實際生活中該如何練習。
5)讓孩子積極參與制定他們自己的訓練計劃讓孩子有主動權和責任感。
6)允許「退步」,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讓孩子告訴你他們退步時怎樣提醒他,能夠幫助孩子把支持者反應看成是幫助而不是指責。避免退步時的氣餒的情緒。


希望各位家長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終身夥伴。
參考資料:《兒童技能教養法》,作者:本 富爾曼

相關焦點

  • 《兒童技能教養法》~(18)第十五步「著手下一個技能」
    很多兒童通常都不只有一個問題,而是同時有很多的問題,在兒童技能教養法裡,我們會說,這個孩子有很多要學習的技能,對於大多數兒童來說,一次同時學習幾個技能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會讓他們一次只專心學習一個技能,也就是說先選擇其中的一個技能開始學習,讓剩下的那些技能排隊等候。
  • 芬蘭兒童技能教養法論壇引發家長關注潮
    「芬蘭兒童技能教養法大型論壇——幫助孩子提升各種能力的魔法棒」近日在京舉辦。兒童技能教養法自2013年進入中國,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幫助許多家庭、學校、教師解決了許多問題。為老師、家長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教育工具,幫助更多的孩子快樂成長。  論壇現場,芬蘭大使嘉裡?
  • 新華書店邀名家做客省會講授《兒童技能教養法》
    通常,在這類事情發生的時候,家長朋友都會很困惑,也都在積極尋找能夠正確教育孩子成長的有效方法。本月,石家莊市新華書店邀請《兒童技能教養法》的原作者本·富爾曼及譯者李紅燕來石開展系列活動,幫助更多家長學會愛的方法!
  • 《兒童技能教養法》(10)~第八步「策劃慶祝」
    孩子不太喜歡參加party和慶祝活動,而且他們也喜歡策劃和準備這些活動。《兒童技能教養法》通過提前跟孩子一起策劃慶祝活動,可以早早的把孩子感召到這個過程中,期待成功後的慶祝對孩子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能激發起孩子學習技能的積極性,策劃慶祝會本身也是在提升孩子的信心,因為跟孩子認真的探討成功掌握技能後如何慶祝,也是進一步向孩子暗示,大人們對他們的技能學習充滿信心。
  • 《兒童技能教養法》(4)第二步「商定要學習的技能」
    如果要學習的技能是孩子自己提出來的,運用兒童技能教養法來支持他們的學習,就能獲得最佳效果,但是,關於孩子首先應該學習什麼技能,家長、老師以及其他成年人顯然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要學的技能必須徵得孩子的同意,才能使它真正成為技能學習的主人。
  • 《兒童技能教養法》(9)~第七步「建立信心」
    聲音來源:王顥蓴女士 / 小小貝文字翻譯:祖佳明悅享聽讀書社群在15年影響一億人讀書()小小貝) 《兒童技能教養法我個人認為,相信孩子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能力,當你無時不刻的傳遞你對孩子的相信,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以及孩子內心我能行的信念,前些天我帶小小貝外出辦事,下樓時我左右手拿了很多東西,我讓小小貝自己拿她的水壺,小小貝拒絕了我,她說,太沉了,我拿不動。我說,你以前也是自己拿的呀,媽媽相信你能拿!
  • 學習輸入與輸出關係,富爾曼兒童技能教養法和費曼學習法給你答案
    費曼學習法今天向大家介紹芬蘭兒童教育專家本·富爾曼的兒童技能教養法。富爾曼兒童技能教養法主要針對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做事磨磨蹭蹭、注意力不集中、不會和小朋友交往等等,通過在學習和生活中,把問題轉化為技能進行學習和訓練,從而提高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
  • 《兒童技能教養法》~(15)第十二步「提醒技能」
    當孩子利用《兒童技能教養法》開始學習技能的時候,早早晚晚的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孩子忘記了他所試圖掌握的技能,退回到舊有的行為模式裡,這樣的倒退或者退步,值得我們關注,因為這一部分在技能學習的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從好的方面來說,它能更加促進孩子學習技能的意願,從壞的方面來看,它會削弱孩子的士氣,以至於想放棄。
  • 《兒童技能教養法》(13)~第十一步「練習技能」
    聲音來源:王顥蓴女士 / 小小貝文字翻譯 祖佳明悅享聽讀書社群在15年影響一億人讀書(小小貝) 《兒童技能教養法技能練習需要循序漸進,孩子在《兒童技能教養法》的幫助下學習技能的時候,總是循序漸進的,他們從簡單的開始練習,然後再逐步加大練習的難度。
  • 《兒童技能教養法》(11)~第九步「為技能下個定義」
    聲音來源:王顥蓴女士 / 小小貝文字翻譯:祖佳明 悅享聽讀書社群在15年影響一億人讀書(小小貝) 《兒童技能教養法為了使兒童技能教養法真正有效,所要學習的技能必須是可做的,也就是說可以讓孩子表演出來,學會了這個技能後,在特定場合下,他的行為是什麼樣的?或者它是如何應對的?
  • 《兒童技能教養法》(17)~第十四步「傳授技能」
    聲音來源:王顥蓴女士 / 小小貝文字翻譯:祖佳明悅享聽讀書社群在15年影響一億人讀書(小小貝) 《兒童技能教養法》~第十四步「傳授技能」。強化新技能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有機會把這個技能傳授給其他孩子,能夠去傳授技能,會讓孩子感到非常的驕傲。除了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傳授技能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可以強化孩子對新技能的掌握。
  • 《兒童技能教養法》(7)第五步「選擇一個魔法寶貝」
    我們來總結一下,魔法寶貝可以,讓孩子對學習技能更有信心,給孩子堅持練習技能的力量,支持孩子,直到掌握了這個技能,提醒孩子什麼時候要練習!當孩子一時失去技能時,安慰並鼓勵他們,幫助孩子記起曾經成功運用技能的時刻,在孩子展示技能的時候,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孩子們需要魔法朋友的幫助,也需要身邊真實的支持者。
  • 《兒童技能教養法》~(16)~第十三步「慶祝成功」
    聲音來源:王顥蓴女士 / 小小貝文字翻譯:祖佳明悅享聽讀書社群在15年影響一億人讀書(小小貝) 《兒童技能教養法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孩子要學習的技能對他來說可能太複雜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就需要重新檢查一下這個技能,看看能否把它分解成更小的技能塊,然後跟孩子商定,先學習整個大技能中的一個小技能。至於如何將大技能分割成若干小技能的問題,請參看《兒童技能教養法》第一步。
  • 父母教養方式與共情影響兒童攻擊性行為
    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攻擊性相關  從父母教養方式的角度研究兒童社會行為的發展,其潛在假設是:不同類型的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的社會技能和情緒反應的習得有不同影響,從而發展出不同的社會交往行為。雷(Lei)等人通過元分析發現,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有關,消極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呈正相關,而積極的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呈負相關。  許多研究者對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與攻擊性行為的關係進行了研究。
  • 技能教養「魔法」,讓孩子認為「我能行」!
    掌握了這個技能,問題自然會消失。記得女兒半歲那年,我用一天時間讀完了芬蘭作家本·富爾曼寫的《成功兒童技能教養法》(現名《兒童技能教養法》),如今,女兒樂樂8歲了,我學芬蘭兒童技能教養法也已經8年,最受益的就是轉變了我們全家人的思維方式——解決孩子現存問題的最好方法,不是去追究這個問題是從哪來的、誰是罪魁禍首,而是讓孩子學會某種能自己克服問題的技能。
  • 教養方式對兒童學業能力的影響
    教養方式的一些經典研究發現,權威型教養方式有利於兒童學業發展,專制型、寬容型和忽略型教養方式則容易產生不利影響(Dornbusch et al., 1987)。但是也有些研究對此提出了挑戰,認為在一些特定場景下,寬容型教養方式更有利於兒童學業發展(Hindin, 2005)。可見,是權威型還是寬容型教養方式更有利於兒童學業發展,存在一定的爭議。
  • 孩子尿床,不吃飯,亂發脾氣?別光訓斥,試試「兒童技能教養法」
    我們孩子脾氣差,經常為一點小事就發很大的脾氣,整個人又瘦又小,一天到晚不想吃飯,只有中午願意吃一點白米飯,晚上經常尿床,早上起來不能讓人說,在幼兒園午睡也是經常尿床,我感覺小朋友們都不喜歡和他玩,您說他是不是一個問題兒童?我需要怎樣才能讓他有改變呢?我看著這個一臉無助,淚水在眼裡打轉的媽媽,心裡很同情。我:除了這些,你覺得孩子還有哪些問題呢?
  • 從《小豬佩奇》中學到4個積極教養方法,讓孩子擁有閃光點更優秀
    給我們家長積極教養的啟發。什麼是積極教養?這時家長腦海會這樣的疑問吧。現在我們看看它的定義是什麼? 什麼是積極教養 積極教養是積極心理學在兒童教育範疇中的應用。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簡單的說就是家長用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孩子的方法來教導孩子。
  • 四種兒童教養模式,孩子未來差別竟然這麼大!快看看你屬於哪一種
    文|博士媽育兒說(原創文章)什麼是兒童教養方式?兒童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在各種情境下表現出來的教育子女行為的集合體,它會創造一種持續的教養氛圍。黛安娜·鮑姆林德(Diana Baumrind)通過一系列追蹤研究總結出了能夠區分有效教養方式與無效教養方式的三個特徵為:接納和參與、控制、給予自主性。
  • 《兒童技能教養法》(5)~第三步「探索學習技能帶來的好處」
    聲音來源:王顥蓴女士文字翻譯:祖佳明悅享聽讀書社群在15年影響一億人讀書《兒童技能教養法我說很快就可以了呀,等你再長高一些,更有力量一些就可以了,小小貝特別開心的說,太好啦!我就是大姐姐啦!大孩子才能這樣騎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