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大家好我是得到大學杭州四期一班的張雪,很榮幸與我們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張雪門只有一字之差,開個玩笑,雖然我是杭州的同學,但是我本人是來自最近比較特別受到關注的武漢,最近在家辦公主要完成育兒課堂內容的生產以及0-6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內容編寫。疫情期間許多家長都在家與「神獸」們鬥智鬥勇,勞心傷神不說,還鬧出許多矛盾和衝突,記者也對剛開學的孩子和家長做了採訪,雙方都表示期待開學,覺得有助於「家庭和諧」與「親子感情」的發展,雖說是玩笑話,但也不無真心,也說明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衝突不容忽視,今天我就來給各位親同學分享一下,如何能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事半功倍,讓我們家長教的省力,讓孩子們學的開心,不僅僅不會破壞親子之間的和諧關係甚至還能教學相長促進親子間的感情。
為什麼是我?
在加拿大學習幼兒教育,獲得註冊幼兒教師資格證, 有豐富的海內外工作經驗,曾經在不同的幼兒教育相關的教育機構工作過,其中包括加拿大的政府機構,私立幼兒園,家庭中心,教師發展中心,以及國內的市級師範幼兒園,國際幼兒園以及教育諮詢公司。從主班老師,教研負責人到教師培訓及幼兒教材研發負責人,一直關注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並在一線實踐中得到反饋,總結。
我們為何教不好孩子
傳統的教養理念中我們認為孩子總是有很多問題,成人需要通過批評和管教進行約束和糾正,家長要對孩子的教育負責,就要對孩子進行監管,在孩子有可能出現錯誤時進行「為你好」式的勸說,在孩子已經出現錯誤時進行教育,這時候家長就把自己定位成了權威的監管者,以「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站在了孩子的對立面,失去了同理心。
這樣的教育會出現兩種結果
1. 孩子變得順從,失去了主動性,面對問題的自信心,甚至是思考能力,變得過度依賴屈服於權威
2. 孩子變得叛逆,因為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得不到家長的理解,產生對抗心理,和家長反抗,起衝突,在一次一次的權利爭奪中,反抗升級,變得越發難以管教,甚至出現暴力管教。
這都是我們作為家長不想要的結果。
同時我們還要知道在這種傳統的教育方法中,孩子的需求和欲望並沒有得到滿足,只是被壓抑了,而這些被壓抑的欲望和需求總需要找到出口,通過別的途徑被排解出來。如果孩子沒有足夠的經驗和策略去面對並掌控這些欲望和需求,讓它們在不恰當的時機以不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很有可能釀成嚴重的後果。就像是水裡的瓢,按下去還會從別的地方冒出來,一旦外力消失就無法控制,只有想辦法讓它盛滿水,它再會主動的沉下去。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合理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幫助孩子學會控制需求和排解欲望的策略。除了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們本身教育孩子的標準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大部分家長潛意識都會自己的角度出發要求孩子成為自己理解的「好」孩子,而忽略孩子本身的內在需求和能力。
比如要求2歲的孩子學會分享,要求3歲的孩子安靜的坐下看繪本等。
其次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判斷幹預過多,在孩子還沒有行動時就扼殺他們嘗試的機會。
然後還容易在孩子犯錯時著急上火,責怪,嘮叨甚至打罵,急於找到問題的「根源」,甚至給孩子貼標籤。
導致孩子試錯成本巨大,時刻冒著被家長批評,責怪的風險,於是養成如果不能一步到位,滿足家長的期待,就不敢試,久而久之就變得膽小,愛逃避問題,對陌生事物的畏懼的心理,同時也無法面對挫折,抗壓能力不足等問題,這樣的孩子將會始終難以走出舒適圈,無法進步,甚至喪失內驅力,好奇心和自信心,最後沒有了追求自我的動力和勇氣和信心。
如何解決
既然傳統的教育方法難起效果,甚至有很多的副作用,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幫助家長從容的教育孩子呢?的確是有的,這個神奇的秘方就是來自芬蘭的焦點解決大師提出的「兒童技能教養法」。
這個教養法認為孩子沒有問題,只有尚未掌握的技能,我們需要教,需要讓孩子練習,逐漸達到熟練,養成習慣。強調「學習」的價值,迴避使用「禁止」「應該」「規則」等字眼。家長作為孩子學習技能的支持者與合作者,堅定的培養和幫助而不懲罰孩子,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同一展現,從孩子的需求出發,用高度的同理心尊重他們的選擇的目標技能並與他們一同合作實現這個目標技能。
例如:
有一個孩子十分痴迷於「火」,對點火十分著迷,甚至已經引起過3-4次嚴重的火災,造成了財產損失,你怎麼辦?
常見的教育辦法會做種種家庭訪談,分析探究,孩子為什麼痴迷火,這種痴迷來自於哪裡,是怎麼產生的,然後再看是不是家庭環境裡或者家長在養育中哪裡出了問題,最後嘗試找到對策。這種方法不但複雜,找到癥結點十分困難,同時要制定合理能改變「痴迷」的策略更是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許多分析和幹預辦法沒有從孩子的需求本身入手而是執著於「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產生問題的家庭環境」。
那麼有什麼好的辦法呢?
兒童技能教養法就告訴我們「不針對孩子為什麼痴迷於火」過於執著,而是認為孩子缺乏對火的了解和控制,需要學習,從而制定方案培養孩子安全的「使用火,並且探索火」的技能。問自己「孩子需要學習一個什麼技能功能才能讓問題消失呢?孩子有哪幾個或者一些需要學習或者加強的技能呢,(與孩子一同商議)這(個)些技能學習順序應該如何呢?」
「兒童技能教養法「教我們從孩子的需求出發,集中利用所有資源(包括所有成年人與同伴支持者)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學習解決問題的策略,「探索自身的願望,滿足自己的需求,發展自治能力」從而取得進步,培養成長型思維,讓孩子更好的面對未來與變化。
具體方法
首先就是幫助孩子探索自身願望找到需求點也就是要學習的技能:尊重孩子的選擇,鼓勵孩子表達,理解並追求自己的成長和進步目標,避免 「應該」思維以及家長專政,建立幼兒的主動性和內驅力,參考三個步驟
1 把問題變成孩子能夠學習的技能
我們常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反覆強調問題而忘記告訴孩子解決辦法。
如:不要玩水,要學習的技能是在合理的場所,時機,規則以及方法下玩水,給出更有建設性的需要學習的技能而不是阻止孩子的探索需求,好奇心和「玩水」的欲望
如 「缺乏注意力「 這個問題可以用以下技能解決:
1)能夠在一個地方待上一陣
2)能夠聽別人說話不插嘴
3)能過夠在隊裡等待指導輪到自己
4)能夠舉手後再發言
2 跟孩子一起商定他想學習的技能
用尊重的態度向孩子們建議你希望他們學習的技巧,推薦技能時用「我們」而不是「我「:向孩子傳遞大人們思考與討論後得出的建議,並給出我們覺得你學會......技能會對你......有幫助
如:我覺得你學會注意力集中的技能會讓你更高效的學習與人合作,學習和遊戲時都有幫助,可以使你在學校的生活更愉快。
3 幫助孩子看到所學技能給他和其他人帶來的好處
與孩子討論學習某項技能的好處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相信這是個值得學習的技能,能給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帶來好處(幫助孩子認識並認同為何需要學習該項技能),自發的展開該技能的學習。
如:問孩子你覺得注意力集中會帶來哪些好處呢?對你的朋友和你喜歡的老師有哪些幫助呢?等等
接下來就是發動資源幫助幼兒建立信心,克服困難:從外部激勵,到建立社區與反饋機制,幫助孩子更好的看到自己的進步,並在遇到挫折時更好的堅持,控制 「半途而廢」的風險。(參考6個技巧)
1、幫助孩子看到所學技能給他和其他人帶來的好處。與孩子討論學習某項技能的好處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學習動機,讓他相信這是個值得學習的技能,能給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帶來好處(幫助孩子認識並認同為何需要學習該項技能),自發的展開該技能的學習。例如:問孩子你覺得注意力集中會帶來哪些好處呢?對你的朋友和你喜歡的老師有哪些幫助呢?等等
2、讓孩子給技能取名(將目標具象化:外化問題,鞏固內在動機)。給技能起一個名字用於制定計劃,讓孩子明白這個計劃是他們自己的,而不是別人強加給他的。
3、 請孩子選一個可以幫助他學習技能的魔法寶貝(將目標意義化,踏出 )。讓孩子選擇一個可以鼓勵他們的東西/人物(可以是現實中的也可以是想像中的或者傳說中的某個角色/英雄人物)作為他們的魔法寶貝(精神上支持)幫助他們學習技能
4、幫助孩子找到她的支持者(建立社群,製造外部激勵,統一標準)
5、讓支持者告訴孩子為什麼他們對他的學習充滿信心(建立反饋系統)
6、 跟孩子一起設計策劃和慶祝,如果他們掌握了這個技能(結果導向,給予階段性獎勵,讓孩子有盼頭)。提前策劃慶祝等於給孩子一個「他一定能學會這個技能」的心理暗示。
然後開始找到行動計劃並提供練習機會強化技能:鼓勵幼兒與成人一同尋找策略,自己嘗試使用策略解決問題,利用教育滯後原則給予犯錯,反饋和矯正的循環,在這個過程中提前預設幼兒的錯誤的風險,創造適合的條件與環境,讓幼兒能夠探索,通過體驗式(通過「一手經驗」)學習,在可控的範圍內試錯,犯錯,從經驗中學習,反饋,從而達到熟練,不僅保護幼兒的積極性也符合幼兒學習的方式與習慣。其中包括
1 讓孩子演示一下,掌握了技能時是怎樣表現的(討論並制定行動策略)
讓孩子告訴你,並作給你看,當他學會了技能時會是如何表現的。與孩子一起模擬一下把學會這項技能後的場景表演出來
如:「假裝現在是。。。情況,你已經學會了。。。。現在你能做給我看看嘛?「
2 幫助孩子告知其他關係他的人孩子將要學習的技能
建立支持網絡,通過溝通,文字等方式讓知道問題的人正面的了解並支持孩子學習技能。
3 給孩子創造機會去練習和表演他有多棒
1)跟孩子商量好他該怎樣練習這個技能。
2)確定具體標準,行動方案以及練習方法,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置合理的練習,循序漸進;
3)建立一個能讓孩子體會到成功與肯定的情景並理解練習技能需要花費時間並足夠頻繁(至少一天一次)。
4)並在練習中展示他們所學的有難度的事情,表示我們的期待,驚嘆與讚賞。
5)幫助孩子在任何環境(家/學校)都願意展示技能並保持,更積極的看待孩子的進步,也讓孩子更有動力
讚美的辦法:
1)驚嘆
2)承認難度
3)請求解釋:真厲害你做到了......
這可是很難達到的,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達到,你怎麼做到的?
通過傳聞讚美,轉告或讓孩子聽到第三者的稱讚
最後通過提醒和公開致謝將技能穩定成內化成孩子的能力,同時通過傳播技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感以及鞏固完善技能的途徑。
1 讓孩子告訴你,萬一忘記她所習得的技能,該怎麼提醒他
提前控制預期,理解「退步」,並避免孩子在退步時氣餒(避免自己的氣餒情緒影響孩子),用提醒的方式幫助他們重拾信心,設計給予提示和幫助的辦法(讓孩子告訴你他希望別人在他忘記技能時如何提醒他,幫助孩子在挫敗時堅持,學會技能以後把它養成習慣,決定好提醒方式以後立即實驗(角色扮演),幫助孩子理解支持者的提醒而非指責。
2 慶祝時,請孩子感謝所有支持者的支持(宣傳及成果展示)
感謝他人的幫助也獎勵自己的成功,學會感謝/感恩,理解別人如何幫助自己,感激並實踐。慶祝不是技能的終點而是達到一個階段的結束和作為「師傅」的開始,
3 給孩子創造機會,把技能傳授給其他孩子(通過教來鞏固,內化動機與技能)
學習的循環就是:無知-開始-練習-習得-傳授-鞏固-新問題
試著給兒童創造能夠傳授技能給其他人的機會,降低「退步」的風險
孩子天生有求知慾望,也天生有為人師的需求。詢問今天你教別人了什麼?代替今天你學了什麼?
整個過程穿插了不同的學習方式包括:聽講-閱讀-聽看-模仿-討論-演練(運用)-教 ,完成從聆聽到實踐-沉澱-傳播的 主動學習
最後
一起判斷此階段的技能學習是否成功並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學習.
無論在何種場合地點都能展示/使用技能,必要時還能把技能傳授給他人或者孩子自己和其他人都同意他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能,那麼就說明孩子成功掌握了技能。
同時始終理解孩子的「退步」和堅持技能教養法的運用。如果訓練失敗了,要注意分析沒能成功的原因:技能複雜?理解不足?鼓勵不到位?練習不夠?..... 跟據每一個步驟一一分析修正,直到掌握。
了解掌握一項技能後自然會提高自信,然後探討下一個要學習的技能,嘗試製定技能清單,完成一個技能還有下一個,體驗闖關的樂趣
同時製作一份技能簡歷記錄
1)正在學習的技能的點滴進步
2)將要學習的技能的清單
3)已經學習的技能的簡歷描述?
兒童技能教養法尊重了孩子的選擇,滿足了他們的欲望與需求,同時通過執行自己的計劃嘗試解決問題,整個過程從解決自身實際問題出發,追求進步,嘗試並完成計劃,自我反饋並把策略形成穩固的技能,建立了一個正向積極的經驗,提高了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也提高了孩子的自控力與自信心,是一個可持續的優質教養方法。
整個過程可以根據需求刪減或排序,強調:
1)當孩子有不當的行為,不是孩子的問題,不要責怪他們,而是跟他們討論並找到需要學習的技能,讓大家找到更建設性的策略去達成技能。
2)引導孩子思考學習技能的好處以及相信自己能學會這個技能。
3)把技能看的有挑戰一些,常常關注進步讓孩子對自己取得的進步感到自豪
4)通過展示技幫助孩子弄清楚掌握了這個技能意味著什麼以及幫助孩子知道在實際生活中該如何練習。
5)讓孩子積極參與制定他們自己的訓練計劃讓孩子有主動權和責任感。
6)允許「退步」,並且提前做好準備,讓孩子告訴你他們退步時怎樣提醒他,能夠幫助孩子把支持者反應看成是幫助而不是指責。避免退步時的氣餒的情緒。
希望各位家長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終身夥伴。
參考資料:《兒童技能教養法》,作者:本 富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