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日本:增加常用漢字數量

2020-12-11 央視網
進入[新聞60分]>>

    央視網消息(新聞60分):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輸入漢字越來越容易了,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漢字數已經超過了現行版《常用漢字表》中1945個。因此,日本文化廳的文化審議會決定重新修訂《常用漢字表》。

    首先我們來看這裡,這些地名中用紅筆圈出來的五個字都不是現在的常用漢字表裡的字。《常用漢字表》中歸納的漢字本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漢字。但現在其中有些漢字已經不符合這一標準了。因此文化廳的審議會決定出版新的《常用漢字表》。

    共有1945個漢字的現行版《常用漢字表》是28年前修訂的。因為平時使用的漢字增多了,文化廳的文化審議會制定出了包括新增的191個漢字在內的新版《常用漢字表》。

    我們下面介紹一下新版《常用漢字表》中的漢字。像剛才說說的那樣,47個都道府縣的地名中的漢字全都歸入常用漢字之列。

    還有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誰」,意為「時候」的「頃」,還有男性專用的「俺」。

    寫起來很難的「憂鬱」的「鬱」。

    甚至還有這個字--「斬」,在日語中讀kilu。但是讀音相同的還有「切」字,這樣一來,切菜就用這個「切」,斬斷世風就用這個「斬」。

    還有讀音相同的「畏」字和「恐」字,怕受傷和怕死的時候,用「恐」,而敬畏神靈的時候用「畏」字。

    其中還有讀音有所修改的字,比如「私」字,以前這個字正式的讀音為「瓦它苦夕」,現在「瓦它夕」這個讀音也被正式承認了。另外還有「育」字和「應」字。

    新版常用漢字表中除了增加新字外,還廢棄了一些字,比如一文錢的「文」和表示百分之一升單位的「勺」字這樣幾乎用不到的5個字。

    新版常用漢字表的字數達到了2131字,文化審議會將在後天的總會上提交最終版。在收集各方意見之後,計劃在2010年2月完成。

責編:李丹

相關焦點

  • 日本增加196個常用漢字
    新華網東京11月30日電(記者  吳谷豐)日本政府30日公布《新常用漢字表》,增加了196個常用漢字。這是日本首次修改《常用漢字表》。日本政府當天公布的《新常用漢字表》增加了憂鬰(漢語簡體的憂鬱)的鬰、完璧中的璧等196個新常用漢字,其中有不少比較難寫的漢字,同時刪除了5個使用頻率不高的常用漢字。《新常用漢字表》中的常用漢字為2136個。
  • 日本增加196個新常用漢字
    日本政府30日公布《新常用漢字表》,增加了196個新常用漢字。這是日本首次修改《常用漢字表》。  日本政府當天公布的《新常用漢字表》增加了憂鬰(漢語簡體的憂鬱)的鬰、完璧中的璧等196個新常用漢字,其中有不少比較難寫的漢字,同時刪除了5個使用頻率不高的常用漢字。
  • 日本擬修改常用漢字表 增加「藍」等196個漢字
    新華網東京6月8日電(記者藍建中)負責修改常用漢字表的日本文化審議會7日向文部科學大臣川端達夫提交報告,要求在現行常用漢字表中增加「俺」、「藍」、「辣」、「弄」等196個漢字,同時刪除該表中原有的「錘」、「脹」、「勺」等5個漢字。
  • 日本《常用漢字表》
    編輯同志:日本文化審議會的漢字小委員會近日批准對「新常用漢字表」方案的修正案,決定新收錄9個字、刪除4個字。能否介紹一下日本的「常用漢字表」?黑龍江讀者 葛曉玲日本是一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其文字表達方式不僅有基於中國漢字草書創造的平假名,還有基於中國漢字楷書偏旁部首創造的片假名,此外還直接使用數量可觀的漢字。所謂的《常用漢字表》是日本政府機構制定的「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漢字的大致上的標準」,也就是社會使用漢字的一份標準表。第一份字表於1981年10月1日制定,當時規定經常使用的漢字為1945個。
  • 日本制定新常用漢字表
    本報東京11月27日電 日本政府日前召開內閣會議,決定在本月30日公布新的常用漢字表。這是日本時隔29年第一次修改常用漢字表。    日語由漢字、平假名和片假名組成,為了規範法律公文以及新聞報導中的漢字以及讓普通國民掌握經常使用的漢字,日本政府在1946年公布了1850個當用漢字。
  • 日本擬修改常用漢字表 增「弄」「俺」等字
    資料圖片:「新」字當選2009日本年度漢字。  新華網東京6月8日電(記者藍建中)負責修改常用漢字表的日本文化審議會7日向文部科學大臣川端達夫提交報告,要求在現行常用漢字表中增加「俺」、「藍」、「辣」、「弄」等196個漢字,同時刪除該表中原有的「錘」、「脹」、「勺」等5個漢字。
  • 日本擬新增191個常用漢字 方便民眾書寫閱讀
    日本文化審議會國語組27日審議通過「新常用漢字表」試行方案,新增「虎」、「熊」、「鹿」等191個常用漢字。這是日本時隔28年再次修訂常用漢字表。新增191個漢字為方便民眾書寫閱讀,日本1923年首次出臺收錄1962個字的常用漢字表。此後經刪減增加,1981年推出的現行常用漢字表收錄了1945個字。這些常用漢字成為政府公文、法律條文、報紙等日常生活常用漢字的標準。
  • 漢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有多大
    資料圖片  日本文化審議會國語組1月27日審議通過「新常用漢字表」試行方案,新增「虎」、「熊」、「鹿」等191個常用漢字,刪除了不常用的5個漢字。修訂後的新常用漢字表共收錄2131個常用漢字。這是日本時隔28年再次修訂常用漢字表。  日語中的漢字與中國的漢語漢字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文字體系,它是為表達日語而使用的文字。
  • 日本常用漢字表29年來再改版 新錄196個複雜漢字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日本政府擬於11月30日由內閣發布作為日本社會漢字使用指南的新版「常用漢字表」。新表將在現有基礎上增加196個複雜漢字、刪除5字,共計2136字。日本共同社11月29日報導說,這是自1946年「日語當用漢字表」(1850字)、1981年「日語常用漢字表」(1945字)之後進行的戰後第3次日語漢字改革。此次總計增95個漢字,大幅超過81年。日本政府各部門配合此次修訂將於30日發布相關文件。
  • 為什麼日本廢除漢字失敗了?
    大家都知道,曾經有很多國家都使用過漢字,並接受受漢字文化的影響,比如韓國、日本、越南、朝鮮、蒙古等國家,和我們一起被稱為「漢字文化圈」。但是漢字一時間無法根本廢除,需要尋找合適的時機。所以現在可以儘量少用難字,將漢字的使用數量控制在2000-3000字以內。這是一個折中的辦法,可行性也比較高。但是其最終目的,也是要廢除漢字的。
  • 日本文字裡依舊保留漢字,漢字對日本多重要?不光是日本還有韓國
    但中國漢字傳入日本是一個較為漫長的時期,從東漢光武帝時期,一直延續到了隋唐時代,這先後大概經歷了六七百年的時間,日本才逐漸利用漢字、仿照漢字,從而創造了屬於自己本國的文字。所以說,日本文字當中絕對是有漢字成分的,如果沒有日本古代學習中國漢字的歷史經驗。很難想像,日本文字如今會是一種怎樣的模樣?
  • 日本實現常用漢字均可錄入電腦 解決"外字"困擾
    中國網新聞12月26日訊據日本NHK網站消息,日本的常用漢字達到了6萬左右,但電腦實際可以錄入的日本漢字只有1萬字左右。近日,日本將常用的6萬漢字全部進行統一整理,以便實現常用漢字均可錄入電腦。在電腦錄入文字時,每個文字對應一個世界共通的代碼。
  • 中日韓公布「共同常用漢字表」 共808字
    「孫中山先生當年在日本籌措革命經費時,由於語言不通,就與友人宮崎滔天通過文字進行筆談。如今只要認識這808個共同常用漢字,中日韓三國的人們也能夠通過文字無障礙交流。」漢字表發起者、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紀寶成介紹說。  這一提議是2010年由紀寶成在奈良舉行的第五屆東北亞名人會上首次提出的。
  • 昱見|日本年度漢字為「災」,日本人為啥迷戀漢字
    漢字自傳入日本後,填補了日語沒有書寫方式的空白,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被作為官方文字來使用,早期的日本官方正式書函、文獻、歷史、文化典籍都是完全用漢字書寫,例如日本的古典名著《古事記》、《日本書紀》和《萬葉集》等。即便在具有日本特色的表音符號"假名"出現後,漢字的正統地位依然根深蒂固,事實上所謂的"假名"也正是與"真名"漢字相對而言。
  • 《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808個漢字
    《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808個漢字 2013-11-04 10:47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 漢字在日本 大漢和詞典收50295個漢字
    漢字傳入日本的確切日期已不可考,一般認為,中國東漢時期漢字已經在日本使用開來,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時期,無論在中國還是日本,漢字的狀況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例如字數、字形、字音、字義、簡化字等方面,因此今日中國漢字和日本漢字略有差別,總體上是大同小異,本文就中日漢字「小異」的部分作一些考察。
  • 日本文化廳常用漢字規範方針:不會嚴扣準確性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朝日新聞》2月29日報導。日本文化審議會國語分科會29日,對常用漢字的字體、字形進行匯總,提出了規範方針。例如在手寫的情況下,漢字「木」的一豎無論有勾與否都算正確,漢字「天」的兩橫無論誰長都不算錯等等。總共列舉2136個手寫體字例,每一字都有2、3種寫法。
  • 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總表
    2013年10月23日至24日,中國人民大學牽頭在蘇州校區召開了中日韓三國專家會議,課題組成員,京都大學阿辻哲次教授等日方代表,韓國仁濟大學碩座教授、國際漢字振興協議會會長陳泰夏教授等韓方代表參加會議,共同就擬增加和刪減的漢字進行了逐字逐個的認真研討,經過不斷的討論、協商,最終取得一致意見,在原草案基礎上形成了808字的《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表》。
  • 一個漢字讓日本人淚流滿面 探京都漢字博物館
    (視頻截圖)「五萬字的漢字塔太震撼了,第一次知道日本有這麼多漢字。」來自京都的學生田中參觀博物館後告訴記者:「雖然每天都在使用漢字,但還是有很多不了解的知識。」日本漢字博物館位於京都市最有名的藝伎區祗園附近,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設立。
  • 漢字是日本的?日本足球明星認錯漢字道歉,媒體稱是「日本漢字」
    7月5日,日本媒體《J-CAST NEWS》報導:本田圭佑發推對自己誤讀日本漢字一事進行了道歉。什麼?漢字什麼時候成為「日本漢字」了?眾所周知,日文是由中國的漢字演變過去的,可以說,日本人對中國古代的漢字進行了「閹割」,而形成了現在他們的日文「漢字」。1946年,日本政府對古代傳入的中國漢字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核定,稱「當用漢字」,即當前應該使用的漢字,共18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