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60分):隨著電腦和手機的普及,輸入漢字越來越容易了,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漢字數已經超過了現行版《常用漢字表》中1945個。因此,日本文化廳的文化審議會決定重新修訂《常用漢字表》。
首先我們來看這裡,這些地名中用紅筆圈出來的五個字都不是現在的常用漢字表裡的字。《常用漢字表》中歸納的漢字本應該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漢字。但現在其中有些漢字已經不符合這一標準了。因此文化廳的審議會決定出版新的《常用漢字表》。
共有1945個漢字的現行版《常用漢字表》是28年前修訂的。因為平時使用的漢字增多了,文化廳的文化審議會制定出了包括新增的191個漢字在內的新版《常用漢字表》。
我們下面介紹一下新版《常用漢字表》中的漢字。像剛才說說的那樣,47個都道府縣的地名中的漢字全都歸入常用漢字之列。
還有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誰」,意為「時候」的「頃」,還有男性專用的「俺」。
寫起來很難的「憂鬱」的「鬱」。
甚至還有這個字--「斬」,在日語中讀kilu。但是讀音相同的還有「切」字,這樣一來,切菜就用這個「切」,斬斷世風就用這個「斬」。
還有讀音相同的「畏」字和「恐」字,怕受傷和怕死的時候,用「恐」,而敬畏神靈的時候用「畏」字。
其中還有讀音有所修改的字,比如「私」字,以前這個字正式的讀音為「瓦它苦夕」,現在「瓦它夕」這個讀音也被正式承認了。另外還有「育」字和「應」字。
新版常用漢字表中除了增加新字外,還廢棄了一些字,比如一文錢的「文」和表示百分之一升單位的「勺」字這樣幾乎用不到的5個字。
新版常用漢字表的字數達到了2131字,文化審議會將在後天的總會上提交最終版。在收集各方意見之後,計劃在2010年2月完成。
責編: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