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裡發語音也被批不尊重人,還說:您忽視我,我也忽視您的存在

2020-11-20 玖葉茶

網友分享了一個奇葩的事情,真是被氣到了!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位家長,因為孩子忘記帶書本,情急之下就在群裡發了語音,結果就僅僅因為這一條不到10秒鐘的語音,被班主任扣上了不尊重老師的帽子!

其實一開始這位班主任的回覆,我覺得還挺有禮貌的,挺尊重人的,字裡行間還覺得這一位老師應該只是就事論事,希望家長能夠配合一下老師的工作。但後面各位班主任連發的三條微信簡直讓我對他的好感瞬間灰飛煙滅。

在表明希望家長儘量不要發語音之後,這位班主任在群裡發了以下消息:

尤其是最後一句——鄭重聲明,以後再跟我這樣講話的家長,別怪我不理您,您忽視我,我也就會忽視您的存在。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發一個語音怎麼就忽視了,怎麼就不尊重人了?對你有文化,就你會打字是吧?真是替廣大不會打字的中年父母感到心酸。

這位網友的媽媽就是一個不識字的農村婦女。因為關心孩子情急之下才會在群裡發語音,又不是故意不給你打字,人家是不會!難道現在表達對老師尊重的唯一方式就是給老師在群裡發消息打字了嗎?

有一位網友回懟,真是大快人心


發語音固然不方便,但未了解原因就這樣未免「小題大做」

這位網友的媽媽在那8秒鐘的語音裡究竟說了什麼不得而知,但是把別人發語音延伸到不尊重老師,甚至是忽視老師的這個行為就有點玻璃心,小題大做了。

而且從網友之後的回覆來看,也確實表明了發語音的原因,確實是無奈之舉,也沒有不尊重老師的意思,甚至還擔心自己家的孩子被老師在學校區別對待。真的是把自己放到了極低的位置。

而這名老師在接到家長的語音消息之後,也沒有問清緣由,就這樣把不尊重老師的帽子扣到了家長身上,絲毫不理會人家家長這樣做的原因,只是顧著一味的發洩自己的情緒,覺得自己不被家長尊重,這種做法確實有失妥當。如果在發這些消息之前能夠問清楚,或許就不會被網友吵得這麼熱。不知道這位老師指導家長是因為不會打字才發語音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心裡會不會覺得有一些愧疚?

寫到這我想起了之前大火的劇《以家人之名》裡面的李爸,只不過籬笆不是不會打字,而是因為年紀大了不方便打字,但是有一次因為李尖尖說發語音不方便,之後李爸就戴著老花眼鏡吃力地打字,這場景被李尖尖看到之後瞬間淚奔,火速給李爸說以後都發語音。

為人子女,那一瞬間覺得自己好自私,別人給自己發文字自己是方便了,但是有沒有考慮過別人的感受呢?他年紀都這麼大了,屏幕這麼小,還讓他戴著老花眼鏡來打字,這不是純粹折磨人嗎?

從那以後我就在心裡立了一條底線:不要隨便讓別人為自己的「方便」買單。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為了你所謂的方便,而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甚至是痛苦。

就如網友口中的這件事,但凡有點良知的人都不會「強制」別人做這種事,為了表示尊重,讓一個不會打字的農村婦女為了自己的「方便」而打字,這感覺就像讓一個失去雙手的學生舉手回答問題一樣讓人反感!

最後再說一下蘇東坡跟佛印的故事,有一天蘇東坡跟佛印一起比試,佛印問蘇東坡,你看我像什麼?蘇東坡回答我看你像一坨大便!佛印只是笑笑。

接著蘇東坡就問佛印:你看我像什麼?當時佛印回答:我看你像佛祖。

當時蘇東坡高興壞了,忙跑回去跟蘇小妹說了這回事,覺得自己贏了佛印,誰知蘇小妹一聽,真是替自己這個傻哥哥著急:人家佛印心中有佛祖,所以看你是佛祖!

也就是說你心中是怎麼樣的,所以看別人就是怎麼樣的。回答網友所說的這件事情當中,這位老師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覺得別人不尊重自己,是不是他TA的內心也是如此呢?

我們無從得知。

但說實話,老師是培育祖國未來花朵的辛勤園丁,我相信老師在日常的管理教學當中確實非常的辛苦,也確實相信老師希望家長配合尊重老師的工作,但是也希望老師在以後的管理中把事情問清楚了再問責。現在雖然是普及教育,但還是有很多的孩子家長因為不識字,年齡大等各種各樣的原因沒辦法發文字,絕對不是因為家長不願意配合老師的工作。希望老師也能夠理解。

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那個喜歡在微信群裡髮長語音的同事,被辭退了
    公司裡有位同事,昨天被領導辭退了。說起辭退原因,竟然是因為:發微信長語音。 這一點和他共事的同事深有感觸,不管和他聊的是正經事,還是閒著扯淡,一律都是語音。甚至有時候,領導在公司微信群裡發了紅包,明明一個表情包就行,他偏偏發了一大段語音。
  • 我不小心又忽視了你,我的孩子
    今天早上,我送我爸去隔壁城市。出發的時候,兒子正在向他爺爺展示他的奧特曼外套,異常的開心。時間一到,我們上車準備動身,他看到我,突然說:「我想要爸爸,爸爸送我上學。」我本能的就回答他說:「爸爸要送爺爺走,沒時間了。」於是他被奶奶抱走,我們就出發了。結果這一路上,我都在想一個問題,我是不是忽視了兒子的情感需求?
  • 感恩節,我有話對您說……
    >當奉獻成為了「理所當然」感恩的心經常被忽視感謝「感恩節」讓感恩有了鄭重其事的儀式感幸好有感恩節讓我們能在天氣漸涼日子裡能夠勇敢地向那些生命裡的溫暖說一聲「感謝」01感恩父母他們給予我們生命,陪伴我們成長,告訴我們人生道理,小時候,父母是我們的靠山,長大後,我們便是父母最堅強的後盾,無論時光怎麼流逝,我想牽著他們的手,陪他們一起慢慢變老
  • 職場上,領導在微信群裡發通知,回復「嗯」或者OK,是不尊重嗎?
    但是有一些人卻不這麼認為,職場上本身規矩就很多,各種不明文的規定與潛規則也不少。為了生存,人在職場,那肯定就得了解這方面的細節,也不得不做好這些細節。在人生的競技場上,有時候注重細節能使你得到命運之神的垂青。
  • 為什麼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發語音?說中了要害!
    你說呢?我的微信有四個群:A是小學同學群B是初中同學群C是高中同學群D是大學同學群這四個群的最大區別是:群成員的平均學歷水平不同。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從小學讀到了大學,很多人都中間掉隊了,所以從A群到D群的成員學歷是逐漸升級的。
  • 《被忽視的孩子》有感而發
    比如父母可能為家裡的子女提供了溫暖的家,讓孩子豐衣足食,也不虐待孩子,但是這些父母可能忽視了他們青春期孩子正幹著犯罪的事,李玫瑾女士說,孩子在過了14周歲以後的每個生日,父母就要告訴他,這個階段你如果犯法,你該負責什麼刑事責任。當然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我們指責父母對我們童年的忽視,而是獻給我們的父母,以祈求更充分的監督。
  • 何況,我英語還挺好聽的,您不聽聽嗎
    然而...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發東西上來,因為確實不知道首更要發什麼。。。要發自我介紹顯親和呢,還是發深度討論秀B格呢?而且當我發現圈子裡年輕人發表自己的見解時,很容易帶著主觀色彩和過高的姿態,(說實話身邊不少這樣的現象,請別介意~),我開始害怕了,害怕輕易地表達,害怕自己變成那個自我滿足、浮躁的人;我知道年輕氣盛有時候是這樣嘛,但我不想這樣嘛,年輕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要氣盛啊;而且必須承認,現在整個社會氛圍挺浮躁的,於是我又開始害怕融入
  • 老師,我想對您說,謝謝您!
    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春風老師說:「你說的是以前,可是我相信你以後會做的很好」我想說的是,高中以前我從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春風老師是第一個相信我可以的老師,我就想著既然老師相信我,那我就拼了,忽略以前,只管以後。事實證明,姐妹兒我不傻,高中第一次月考,70人的月考中,我排名第五。
  • 「你可以直播,但請不要忽視我的存在」
    可有些女主播既沒有博人眼球的才藝,又沒有搞笑氣氛的能力,單憑自認為還不錯的顏值就真的可以吸引眾多粉絲嗎?上個月,老公的表妹小雪哭著要鬧離婚,說是老公打她了。我們感到很詫異,因為他們結婚9年,孩子都8歲了,在外人看來,一家三口過得很幸福,而且她老公是個親朋好友圈內出了名的好脾氣、寵老婆的人,怎麼就動了手呢?
  • 接近80%的人都不喜歡收到語音
    當一個人在工作群裡發了一堆語音進行溝通或者布置任務,你需要一條條地聽完,還會伴隨著」嗯「」然後「」我想想「之類比打字的時候更多的停頓,最抓狂的是,如果不小心沒聽清楚或者停了,還必須重新聽。雖然有一個語音轉化成文字的功能,但準確度有限。如果對方說的是方言,那基本就沒戲了。
  • 小作家優秀習作選登——顏子涵《爸爸我想對您說》
    爸爸我想對您說親愛的爸爸: 爸爸,在我的心中,您一直就像春天裡的太陽,暖暖的。但自從您愛上手機遊戲以後,您就像冬天裡的雪,冷冷的,涼涼的。以前,您只要一有空就陪我在小區裡散步,經常告訴我各種新聞和趣事,教我打籃球。
  • 胸背部疼痛千萬別忽視,有些病因會危及生命!有哪些?醫生告訴您
    我們有很多人認為當發生心梗的時候主要表現的症狀就是心前區的疼痛,然而在臨床上心梗發作時表現為胃痛、後背疼,表現為下頜疼、牙疼的患者也不在少數。這裡還要說一句話,對於氣胸的診斷來講,個人還是覺得的CT最好,因為可以同時排除,是否存在肺內的佔位,誘發患者出現的背部的疼痛。
  • 老師,今天我想對您說……
    在教師節前夕,我們向愛哲的家長和同學們,徵集了想對老師說的話。這次徵集得到了大家的大力支持,回復率近100%。無論感謝和讚美,還是意見與建議,我們統統都感恩收下。收到這麼多孩子和家長的真情感言和深情祝福,一方面,我們非常欣喜和感動,老師們都感覺到了被看見、被鼓勵 、被點燃。另一方面,我們也有些許惶恐,因為我們深深知道,愛哲作為一個創新創業的學校,必定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
  • 被忽視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視
    或者這樣:「爸,你能關心我一下嗎?」「我給你花了這麼多錢,你想要什麼有什麼,我還不關心你嗎?」結果顯示,在這些人中,每7個人中就至少有1人曾經歷過某種形式的被父母忽視。缺乏情感支持和忽視監督是最常見的忽視形式。我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可能有過被父母忽視的經歷。這種忽視說不上有多麼糟糕,甚至有時候還會認為童年很愉快。
  • 「媽媽你不要不理我」,家長的「情感忽視」,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武志紅在《圓桌派》節目上說:"現在人們常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一個人長大的'",而"一個人"往往指"童年記憶裡我們父母沒有真正在場過。"這裡分三種情況,一種是失去雙親或者單親的,一種是留守兒童,一種是父母忙於工作、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
  • 忽視語音是大部分中學生學不好英語的重要原因
    2、剛才說的「聽說讀寫」當中跟語音直接相關的就是聽和說,那是不是意味著讀和寫跟語音就沒有關係了。非也!有很大的關係。英語和漢語不一樣,漢語是一種象形文字,形重於音。而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音重於形。總結:學好語音對於記單詞非常有幫助,而單詞又是閱讀的基礎。既然語音很重要,那我們學生的語音掌握情況如何呢?我只能說不容樂觀,在單詞的諸多信息中:字母拼寫、音標、詞性和中文釋義,音標是最忽視的一塊了,在我接觸的大多數學生中,哪怕是成績比較好的同學讀單詞也是不標準的,錯誤百出。
  • 老師在家長群裡發的信息,您是怎麼回復的?
    微信是現在主要的通訊工具,隨之又誕生很多種微信群,同學群、職工群、朋友群、家人群等。家長群則是老師發布信息,家校聯繫的橋梁。家長怎樣回復老師在群裡發布的信息也成為熱門話題。有些家長為了表達老師發的信息已經看到了,又覺得直接發「收到」有些欠缺禮貌,又加上「收到,老師辛苦啦!」還有些家長更是「戲精」,在群裡發些「給你小心心」、「送花花給你」、「謝謝您」等表情包。
  • 收到請回復,對別人是一種尊重!
    1、「收到」是一種尊重!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一般不會太差我就是公司的一名行政人員,我們每周一上午都會在公司開具周例會,我一般都是會上午八點左右提前給在微信群裡給大家說聲「***幾點開會,請大家提前準備下」。
  • 中考到站,感謝您還我一個陽光少年
    ◎朵子蜜中考以來,我很想給喻老師寫封信,寫封感謝信、公開信,不公開不感謝不足以表達我的心情。孩子在升入初三之前,成績一度很差,年級排名142。初三分班,我還曾經失望過,他被分到一個新的班級,難道是不守紀律、不愛學習被踢出去了?傷心之餘,孩子偷偷告訴我:這個班是好班,班主任是北京市優秀教師。雖然這樣說,我覺得意義不大。
  • 被忽視,被冷落,沒人注意自己的存在,到底有多難受?
    這種不被重視,被孤立,被隔離,甚至有損尊嚴的感覺,就是我們常說的存在感。我們是大自然的產物,是這個自然界的組成部分,我們需要獲得自己存在的感覺,被肯定,被認可,需要受到重視,那是自己的價值,也是自己的尊嚴。